老子哲学的本体论特点与西方哲学之同与异

道教之音整理 王西平

2020-08-03 18:45:39

摘要:

      《老子》所说的“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有内质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统一体;“道”虽无形,但宇宙间所有有形的实体之物,无一不是由“道”所生成。“道”,正是古希腊哲学所追寻的“存在之存在”。古希腊哲学的追寻,没有答案,《老子》却做出了精确、完满的回答。

      “道”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范式,“心性”是“道”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然而,战国中期形成的“心性论”,魏晋之后与“玄学”、佛教“心外无物”思想合流,形成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佔居主流地位,是对中国哲学道统的疏离。道统是中国哲学的本原、根基,应该以“道”为核心、基础,来构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关键词: 道  心性论  本体论  存在之存在  无

 

      最近,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的《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哲学研究》2018年第一期),颇受启发,但也生出许多不同见解。《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具经典性和代表性的伟大著作,郑教授的立论依据,也基本源自《老子》的文句,故本文着重以老子哲学思想的本体论特点,来探讨中国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的同与异,就教于郑教授和方家、读者。

一、老子所说的“道”,集中体现了“本体论”特点

      老子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本体论有基本相同之处,不是截然不同,可以互参互证,进行比较研究。

      2500年前,古希腊从被认为是“哲学之祖”的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开始,其后的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就在探索宇宙万物的本原、本质、本体问题,曾经有水、“始基”、原子、存在等说法。亚里士多德寻求事物的第一实体,他认为只有能够说明这事物“何以成为该事物”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第一实体,这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真正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因为它表明存在“原来是什么”。追寻“存在”“原来是什么”的探求,是一个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要解答宇宙万物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刘慧玲《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⑴一文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家们虽然都为本体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他们的本体论都没有真正取得成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主体和客体处于分裂状态,从未达到真正的统一。”而“在西方现代哲学中,本体论问题便呈现出一派光怪陆离的外貌。”就是说在西方哲学研究中自古至今,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本质即本体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

      与泰勒斯几乎同时的老子却早已真正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确地说宇宙万物的本源、原本是“道”。“道”是什么?《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说 “道”作为“物”,与一般人眼睛能看到的宇宙间有形体的万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个什么状况呢?

      紧接着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象、物、精、信,尽管是“惟恍惟惚”的,但却都是真实的存在。

      在老子眼中,这个“精”十分重要,是体“道”的关键所在,故而他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了一句,“其精甚真”,这里也不再说“惚兮恍兮”了,而是铁板上钉钉,确真无疑。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老子哲学思想大讨论中,冯友兰先生根据诸多古文献资料证明老子所说的“精”是“极细微的气”⑵,“气”是什么组成的,无非是质子、电子、轻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之类,再分割,目前认为是夸克。夸克能不能再分割,那要看科学的发展,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但中国的先哲尹喜在“八筹”、 管子在“内业篇”中早说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佛教又有“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空无妙有”之说。就是说物质是无限小,小到无法分割,难以描状。

      《老子》书中,多次论说到“小”。第一章“众妙之门”的“妙”,实则指的是“小”。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是说“道”经常是“无”的状态。“朴”,《说文》释为“木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木之“质”,是构成木的元素。老子说“小”,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存在。无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却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朴——小的状态存在着,这是“道”的内质。“朴”,是最本源、最本质的存在,是物之元素,因此后世用真朴、朴素来表述人的品德、品格之纯真。

      《老子》第五十二章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修炼要修到“见小”的境地,才能明观一切,明达一切。“明”,就是第十章“明白四达”的“明”,第十六章“知常曰明”的明,知天、知地、知人、知宇宙、知规律。宇宙间有形之“物”,无形之“妙”,都是由极小粒子构成的。没有极小粒子,也就没有极大之“道”。因此,“道”的本质特征是“小”不是“大”。所以《老子》说“强名为大”。其“大”,是由“小”粒子构成的天大、地大、自然界大、宇宙大,道的德性大、作用大。

      再有,《老子》第四章、第五十六章重复说“和其光,同其尘”。“尘”指的是什么呢?尘者尘土,就是空气中降落的细小微粒。汽车驶过,扬起尘土,我们用肉眼看得见。其实每日每时空气中都在降尘,只因微粒极其细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老子所说的“尘”,是以能看见的“尘”,比喻构成物质的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实质就是现代科学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之类。老子当时虽然不知道电子、光子这些名词,但“更细微粒”他肯定是发现了。“和其光,同其尘”,是“天人合一”的真境界,因此老子说“是谓玄同”。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修炼到极高层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变化,超出常人的心脑功能,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振幅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发生共振、共鸣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达到了“玄同”的境界,就是《老子》第一章所说的“玄之又玄”,从而,进入“玄妙之门”了。“众妙”是什么?这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现代科学中的高能望远镜、显微镜,已经进入了《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了,但“众妙”还远远没有尽知,有待于用高能科学仪器继续去观测,譬如“暗物质”。

      《老子》第二十一章从“精”之“真”,最后落脚在“其中有信”。“信”是什么?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信验、信息之类。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汉语大词典》解释曰:“现代科学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⑶

      不管通过什么形式、载体,信息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是人运用大脑思维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

      “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也就是说“道”的实质是物质性的,属于形而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识形态,这是形而上。然而,人的意识、精神,皆由人的心脑思维活动所产生、形成。心脑思维活动,实则是心脑细胞、神经组织的粒子运动,这实际就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形之于语言、文字,显现于书籍、荧屏等载体,也是一种物质性的转化与传递。这其间,意识、精神始终和物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给机器人输入既定程序,具有了人的思维能力,可以和高明的棋手对弈,且获得了胜利,这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意识的物质属性。因此,信息活动,实则是一种粒子运动。

      第二十一章,就是老子的“物质构成论”,构成物质的要素,是老子所说的“精”,对应现代科学的概念,就是基本粒子。“物质性”,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内核、本质、根柢。“道”,因为具有这一面,使得她具有着成为宇宙万物总根源、总根据的完整的、绝对的、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合理性以及不断产生运作能力的活性。老子所说的“道”之玄奥性,也深深地扎根于粒子的沃土之中,而枝叶及其花果之香,却伸展、飘散于广袤无垠的浩邈宇宙。

      我国历来的研究者,大都是沿着《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路、定位,仅仅认为“道”是精神性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没有看到老子的哲学论断是以坚实的科学认知为基础的。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基本方面在于它的物质属性,而不是在于它的精神属性。老子所说的“道”,其所以被古今中外的名流大家所认可,就在于它的高度概括性、玄妙性、真实性、哲理性、科学性。

      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恒南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中说:“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意识是种量子力学现象。”“大脑中有海量的电子,它们处于复杂的纠缠状态。意识就是大脑中这些处于纠缠状态的电子在周期性的坍缩中间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这就是现在量子意识的一种基本观念。这个假说在解释大脑的功能方面已经开始有一些地位了,形成了量子意识现象的基础。”⑷朱院士所称“量子意识”、“量子纠缠”、“电子的波函数的坍塌”,已经在科学实验中得到证实。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彭罗斯(Roger Penrose)和美国一位教授哈梅罗夫(Stuart Hameroff)认为:“在人的大脑神经元里有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组成的,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等等,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之间距离很近,所以都可以处于量子纠缠的状态。在坍缩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观测的时候,起心动念开始观测的时候,在大脑神经里,就相当于海量的纠缠态的电子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⑸“念头”,就是意识。意识是电子活动所产生,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元素,意识当然也就是物质性的东西了。

      《老子》第二十一章,以“精”表粒子,以“信”表意识,这就将“人”这个主体与“物”这个客体统一在一起了。所以说老子在2500年前就完成了本体论的建构,只是从来不被人们所认识罢了!亚里士多德寻求“作为存在之存在”的事物的“第一实体”是什么,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什么,老子早已找到了,并且给出了完满的回答,只是从来没有人发现,无“论”而已!

二、对郑文第一节“本体论的误置”主要观点之异议

      西方的“本体论”引进,发展、演变到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本体论”研究,学界出现了十分热烈的景象,涌现了一些“创新型”观点,认为“传统本体论”已经终结,应该由新的学派来取代。这些新学派,为了树立他们的“创新”理论,竟然要改变哲学已经原有的根本命题。但这些新论并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当然,我们也不能以之为依据。再则,我们要讨论的郑开教授的《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一文,也基本以“传统本体论”为视角,我们也必得以“传统本体论”为准则,展开我们的论述。

      郑开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讲道理”的哲学,那么古代哲学所探讨的“道”、所追寻的“理”,何尝是一种“实体”呢?道无形象,理又何形?换言之,“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毋宁说是中国哲学重要特征。对此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总之,中国哲学(包括魏晋玄学)讨论的“体用本末”,从根本上说,与ousia(substance)或on to(being)概念并不相吻合,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与“存在之为存在”的理论相较,更显得有点儿馿唇不对马嘴。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应该审慎使用“本体”“本体论”这样含混不清的概念,毕竟它多少还黏附着ontology的意味,使得“本体”难免“实体”(ousia/ substance)或“实体化”之嫌。……

      宋明理学所讲的“理”,不是实体。可老子所说的“道”,从我们前文对《老子》文本的分析,虽然不是宇宙间有形界人的眼睛看得见的实体,但是,“道”形而下的一面,却存在着不可否定的实在性。这种实在性,以老子所说的“精”、“信”,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就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粒子的形式存在着。老子说“其精甚真”,即是确真无疑。

      亚里士多德寻求事物的第一实体,他认为只有能够说明这事物“何以成为该事物”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第一实体,这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真正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因为它表明存在“原来是什么”。老子非常完满地回答了亚里士多德的追寻和疑问。

      在这里,可以代表中国哲学的老子与西方哲学源头——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亚里士多德,对宇宙万物本体及本质的追寻,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是:老子有完满的回答,则亚里士多德仅仅是疑问式的追寻。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将“无”确定为宇宙万物之本,这源自老子,但他对老子所说的“无”,做出了错误的理解、阐释,将时风引向了无所作为的清谈,以至于空谈,这就为中国哲学走向以及社会发展埋下了深层病根。郑教授用王弼来对应亚里士多德“作为存在的存在”,当然是馿唇不对马嘴,不足为怪。

      郑教授又说:倘若我们旨在从会通和比较西方哲学的角度使用“本体”、“本体论”概念,就有必要把它们严格限定在关于哲学基本理论、万物本原的哲学思想层面予以把握。张岱年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古代哲人不以实幻谈体用,不同于西方哲学主张的“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第二,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这一点在现代哲学家熊十力那里也有明确体现);第三,本体论与伦理论密不可分。(参见《张岱年全集》第5卷,第636页)这一论断是非常重要的提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国哲学特别是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本”“体”,恰好表达了出现于其中的哲学理论之特征:换言之,本末、体用概念几乎只是出现于心性学理论语境之中,同时也提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因为它(心性论)融摄了知识论语境、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语境甚至逻辑学语境,理论脉络相当复杂,也可以说它容纳了更多的精神境界和实践智慧,不同于古希腊追求客观真理的“知识”。……郑教授说“严格限定”,其实,本体论(Ontology)本来就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至于本体论在现代诸多学科的广泛应用,并不会影响或改变它原来本有的意涵。不必“严格限定”。郑教授将已故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关于“本体论”的论断,作为“非常重要的提示”,来印证他的立论。其实,张岱年论断的第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张岱年认为“西方哲学主张‘本体实而不现’”,我们前文所论老子所说的“道”,是“惟恍惟惚”的,而“象、物、精、信”,却都是真实的存在,是“道之为物”的“物”,只是与一般有形的物不同,是一种无形的特殊的“物”。这种“物”,正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性的存在。这不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实而不现”吗?

      张岱年所说的“第二,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根据我们前文的分析,老子所说的“道”,充分体现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第三,本体论与伦理论密不可分”,老子论“道”,同时又论“德”,“道德”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张岱年的第二、第三两点,讲得非常明确,不知郑教授怎么却避开这“两点”,而以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本”“体”为依据,认为这“恰好表达了出现于其中的哲学理论之特征;换言之,本末、体用概念几乎只是出现于心性学理论语境之中,同时也提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因为它(心性论)融摄了知识论语境、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语境,……”郑教授说“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这个提法没有错误。问题是他的全篇文章立论是“要想准确而内在地理解中国哲学理论范式,就必须从心性论层面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在2018年4月24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版的一篇文章,题目即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范式的心性论》)郑教授为了论证他的创新观点,便举出了“王阳明著名的‘山中观花’”,进行大段分析。

      王阳明的《传习录》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心之体,性也”。“心外无物”这一观点,不论后世研究者不断作这样那样辨解,这绝对是颠倒了心、物关系,其本质是唯心的。今年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版有安维复撰写的题为《重温马克思的辩证法》一文,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为孤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心外无物”这一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老子》第十一章说“载营魄抱一”,就是“载精气神抱一”。讲的是修身养性过程中,身体与精气神“抱一”不离。没有人的身体,修炼是无法进行的。人身体这个“物”的存在,是第一位的。一个“载”字,体现了老子谈“心”不离“体”的“本体论”特征。老子不言“性”,以“营魄”来体现。郑文的第一部分“本体论的误置”,在论述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之后归结说:“要之,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涉及心性论,惟有在心性论的语境中才能呈现其实质意义。”心性,是指人的心性,是人身体、头脑所承载运作的心性,离开人的身体、头脑,心性何在?何存?再则,心性也是一种有内在实质的存在,并不是徒有其名的抽象概念。

三、关于老子所说“无”、“无名”之辨析

      郑文第二部分“形而上学的重建”1—7段,大致上说,无可厚非。从第8段开始,正确的论述和值得商榷的论断,夹杂在一起,全引,篇幅太大,只能是摘引。我们先引出第八段中一部分进行讨论。老子所说的“无”首先是指无形、无象、无物,同时也指无名、无为。其中“无名”的概念比较独特。如果古希腊哲学中的“是”(即“存在”)诉诸名言,那么《老子》哲学中的“道”却是那种“什么也不是的X(那个东西)”,亦即“无名”。要而言之,老子所谓“无”既抽象又具体(例如其准确含义往往就是无名无形等),宋儒把它诠释为完全抽象意义上的“无”,显然是不确切的。《老子》所谓“有”“无”,首先应该理解为“(有)形、无形”,“(有)名,无名”,“(有)为、无为”,“(有)欲、无欲”,“(有)心、无心”等,其实就是“无形”“无名”“无为”“无欲”“无心”等具体抽象性概念的略语而已;所谓“无”并不是意味着“纯粹的无”或“什么也没有”,而是意味着哲学上的否定与解构,意味着从反面观照的思维方式(参见汪奠基,第44—45页);确切地说,“无”不是“是”“什么”(所谓“物”),而是那个“什么也不是的X”(所谓“物物者非物”“生生者不生”“形形者不形”),而这种“什么也不是的‘是’(所谓存在/Being)”,恰恰又通过“无形”“无名”“无物”“无为”等具体而确切地呈现出来。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郑教授立论核心,主要依据是《老子》所说的“无”和“无名”,问题结症也在于对“无”和“无名”的误解。只有把老子所说的“无”和“无名”的真正内涵搞清楚,搞准确了,问题才能解决。

(一)老子所说的“无”,到底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无”,是一个特指性概念,是用来表示“道”的存在实质具有特定性内涵的概念,和“有”相对应。与“无形、无象、无物”、“无名、无为”的“无”,有联系,但却有根本性区别。“无”,本来是作修饰语用的,如“无形”等。然而,与“有”对应,用来表示“道”的存在实质时,则作名词用。这在《老子》文本中有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第二章“有、无相生”、第十一章“无之以为用”、第三十二章“道常无”、第四十章“有生于无”、第四十三章的“无有入于无间”,共6处。其它章出现之“无”,皆作修饰用。

      “无”的繁体字“無”,《说文解字》释为“亡也”。亡,《说文解字》释为“逃也”。逃走了,就是没有了。对简体字“无”,《说文》释为“无通于元”。对“元”,《说文》释为“始也”。“始”,没有特指性。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始,其“始”,可能是“无”,如天地之始;也可能是“有”,如动植物之始。“无”在后世的应用中,几乎完全等同于“没有”,如无名、无妄、无忧、无声……《老子》书中这类用义亦很多,全作修饰用。但老子所说的“无”,与他所说的“道”,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有的用场。如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无,名天地之始”,此“名”,不只指名字、称谓,而且具有形容、描状的意思。老子在说,天地生成之前,宇宙是一个“无”的状态。对于这种“无”的状态,老子在第十四和第二十五章中极力给以具象化地表述:“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无”,是什么状貌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惚恍”是什么样子呢?就是一种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状况。难以言说,难以描状。所以老子说“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⑹理论,宇宙大约在150忆年以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发生了大爆炸。这“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按照“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认为,那时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无物”的“无”,其特指性是十分明显的。这“无物”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基本粒子,不是一种,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外在形态;而“道”是其“内质”,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物”。这个“物”,就是混合而成的许多基本粒子。这些“先天地生”的基本粒子,自古及今,其性能不变,无处不在处处在,当然“可以为天下母”。按照现代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理论,宇宙间什么东西不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构成就做出了如此独到而惊人的描述。“无”,可以说是“道”的代名词。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后来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提出来的。“大爆炸”理论,“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而且是一种猜想和假说;但,有哈勃望远镜作观测实证,渐渐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普遍认可。老子对宇宙生成之前的“无”和“道”的描述和结论,与“大爆炸”理论是不谋而合的。“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毫不含糊地在其书的开篇就这么肯定地说。这个“无”,绝对不能和“无名”划等号。“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指的什么呢?特指“天地”。这是个大“有”。宇宙形成之后,有了地球,也有了地球人老祖宗所说的“天”。“天”下之“地”上,有形有质的万物,都是在天地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当然天地这个大“有”就是“万物之母”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的、最高的乃是‘无’,……他们(道家)否认世界的存在。”⑺黑格尔错解了老子的“无”,把老子所说的“无”当做什么都没有。郑教授先说“道家哲学中‘无’的概念及意味却不能归纳为‘没有’或‘不在’”,这是对的。接着说“老子所说的‘无’首先是指无形、无象、无物,同时也指无名、无为”。这却是混杂不清、未加仔细考究的颇不准确的表述。“无”,可以说是无形,但不是“指无名、无为”,更不能说是“无象、无物”。《老子》第二十一章在描述“道”的“无”之状貌时分明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怎么能是“无象、无物”呢?这种“象”、这种“物”,《老子》更进一步的表述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里的“无物”,是指有形之“物”。“其中有物”的“物”,是指无形而有物质属性和实质的“物”。这些必须严加区分。《老子》之文,同一个词、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涵,研究《老子》必须知晓,必须去仔细体味,仔细分辨。由于郑教授对《老子》“无”以及有关概念的意涵理解、划界不清、不严、不准,细读我们前面所引的郑教授那段文字,其中正确与错误混杂,互相矛盾,叫人莫衷一是。

(二)关于《老子》所说的“无名”

      郑教授认为:“‘无名’的概念比较独特。如果古希腊哲学中的‘是’(即‘存在’)诉诸名言,那么《老子》哲学中的‘道’却是那种‘什么也不是的X(那个东西)’,亦即‘无名’”。郑教授这里将“无名”与“道”完全等同起来了,我们必须搞清《老子》所说的“无名”的含义以及所指,再做进一步讨论。“无”、“名”,合在一起使用的“无名”一词,《老子》文本中只有3次:第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两次,实为一次),第四十章“道隐无名”。“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朴”,我们前文已有分析,它是最本源、最本质的存在,是物之元素,因而后世用真朴、朴素来它表述人的品德、品格之纯真。老子将“朴”与“道”联系在一起,朴具有“道”一样的性能,体现着“道”的另一方面的特征,是“小”。此“小”,根据我们前文分析,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真实存在。老子请侯王“镇”,当然要用真实存在付之实施的“朴”,而不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的“朴”。而“有名之朴”,仅仅是个概念,“无名之朴”才是“朴”的实质。“无名”是个什么“东西”?单就“无名”一词而言,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无名”绝不能等同于“道”。         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由于后世众多注家的误解,错误断句为“道常无名”,将“无”和“名”,生拉硬扯地缝合在一起。笔者所著《老子辨正》⑻一书有详细辨解,可以参考。郑教授又认为“‘道’在根本上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老子》书中的“道隐无名”,究竟是什么意思,必须仔细进行辨析。“道隐无名”,出于《老子》第四十一章的后半段。原文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一章老子首次直接谈论修道,着重赞扬大道和勤于修道的上等人士。进而用“以反求正”的辩证哲理,铺排地描述和赞扬道的特性和勤于修道者的品性,以达到弘扬道、德的目的,集中地表现了老子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道隐无名”,是对前面“四大”的总结。这里的“无名”,不能作“没有名字”理解,而是对“道”的特性和修道者的品性、人格、精神境界的写真。司马迁体味出了老子这句话的深义,他在《老子列传》中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说“夫唯道,善贷且成”,是说:啊!只有道(当然包括修道的人)最善于施与、施舍,而且能无所不成!“贷”,作施与、给与解。这里的“无名”,根本意蕴是指道和修道者,不求名分,不求利禄,赞美其品格、精神,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佛教的“不落言诠”,距离很大,不能扯拉在一起。郑教授说:“‘无名’概念的含义极为深刻。”“‘道’的根本特征则是‘无名’”。其实,“道”的根本特征是“无”,是有内质的存在。“无名”仅仅是个没有实质的词语、概念。不能将“无名”等同于“无”,更不能等同于“道”。“道”,以无形的状态存在时没有名字。因为“混成”的粒子,老子不知是什么名字;自从老子“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的时候起,“道”就有名字了,再也不是无名了!凡说“无名”者,皆是误解!

四、中国哲学“本体论”何置? 

     郑文第二部分第二、第三、第四小节,用很大的篇幅,将“道”与古希腊的“逻各斯”进行比较。认为:“道家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独具特色,它的理论特征也很明确。‘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都是指无形的东西,而且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物的属性,即摆脱了物理学(自然哲学)的局限性,这是它们二者相同的地方;‘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而‘逻各斯’则开拓了思想(即语言)即存在的思想传统(例如唯名论),如上所述,能够被思想和叙说的就是存在的(being)。关键在于,‘道’是不能纳入语言分析脉络中的,而‘是’乃是逻各斯本身固有的,不可或缺的。”说“‘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都是指无形的东西”,这是对的。但是,说“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物的属性”,“‘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若以此来定义“道”的性能和特征,就颇值得商榷。

(一)关于“形而上学”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摆脱了物的属性”,我们前文对《老子》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的分析,已经讲清楚了。“道隐无名”,也没有“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意蕴,我们前文亦作了辨析。郑教授用他不能成立的判断,来证实“‘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 “‘道’是不能纳入语言分析脉络中的”之结论,是不合《老子》本义的。《老子》第一章就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第一个“道”,是要讲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性的“道”。第二个“道”,是言说的意思。正如郑教授自己所说,“‘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道”字在《老子》81章中出现65次,老子不断在用他命名的“道”言说“道”。他将作为宇宙万物生成总根源、总根据的实存的“道”,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道”拟人化、人格化了,来言说“道”的性能、品格、作用等等。如果“不可言说”,就将“道”完全引入不可知的神秘主义范畴。“不落言诠”,是佛教禅宗的说法,不能用来强加在老子所说的“道”上。

      老子所说的“道”,具有难以言传的、形而上的玄奥性的一面,体现着“道”的重要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道”包容着人的精神、意识这个丰富的内涵。人的精神、意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构成,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对人的精神、意识,尚不能通过仪器检测搞得十分清楚,仍然有许多未知。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灵感、感觉、知觉、味觉、梦境、幻觉、情感、记忆、潜意识、性情、性格、兴趣、魂魄……混而言之为“心性”。佛教“唯识宗”有“八识”之说。这些,无形的尚不能完全搞清楚的东西,无疑都在“道”的形而上的范畴之内,人们在不断地用语言来表述,研究者也不断地用文字在叙说,怎么能说“不可言说”,“不落言诠”呢?再则,量子力学所探讨的微观世界,皆属于“无形”,无疑也在老子所说的“道”的形而上的范畴之内,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并著书立说,也不能简单归结于“不可言说”、“不落言诠”。   

      对于“其大无外”浩邈无垠的宇宙万象,“其小无内”分割难尽的各种粒子,将是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老子通过“常无欲”的“玄之又玄”,进入了“众妙之门”,“惚兮恍兮”中“观”、“阅”到了“象、物、精、信”之“众妙”;但是,他对“众妙”没有完全说清楚,也不可能说清楚。现代科学沿着老子所预言的“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路径,通过高能科学仪器,也进了“众妙之门”,粒子、引力波、场等的发现,已得其“妙”,正在踏上探索“众妙”的漫长途程。“形而上”是“道”的一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但是,作为宇宙万物总根源的“道”,却有“形而下”的“道之为物”的“物”的属性,这可说是“道”的根本属性。《老子》所说的“物”,包括两个层面、两种境域,一种是有形境域的“物”,如第十四章的“复归于无物”“无物之象”、第二十二章的“物或恶之”等;一种是无形境域的“物”,如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的“有物混成”之“物”。这和亚里士多德的“存在之存在”,实质相同。都是说的两种境域下的“存在”。在有形境域,是物体;在无形境域,是载体。都是有“物”有“体”可言的。郑教授认为:“道家形而上学与古希腊metaphysiesz之间的异同耐人寻味,值得探讨。出自日本近代学人井上哲次郎之手的metaphysiesz译词‘形而上学’(井上哲次郎,第54页),既古雅又传神,真是妙手偶得。”其实,《易·系辞上传》第五章早已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不是“舶来品”。他们都将“道”仅仅划定在“形而上”的范围,这是既往对《老子》所说的“道”之普遍误解。

(二)关于“心性论”

      学界一般认为《易》“系传”为孔子所作。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多次拜见老子,说老子“犹龙”,“神变莫测”。老子的思想高度,孔子无法企及,走了自己致学从教的务实道路,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至圣先师,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走向。孔子所说的“道”,是讲道理的“儒道”,主要是“形而上”,与老子所说的“道”,有根本性的差别。他说“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就为“道”的定义定了调。后世学者,也就沿着“圣人”的懿旨来论道。宋明理学视“道”为“理”。虽然也涉及 “实理”、“本体”等概念,但归根结底,还是走的“儒道”的“理”路。作为亚圣的孟子,十分注重“心性”的实践与学养,开了儒家“心性论”的先河。佛教传入后,佛家的“心学”、禅学,与儒家的“心性”,相互影响、应和,使得“心性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主脉。

      道家学说,从庄子始,就过分强调了“道”的玄虚性的一面,以至于到东汉道教产生,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接着,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错解老子的“无”、“无名”,形成一代风气,老子的道统不能得以正确传承、延续,致使中国哲学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以至于郑教授认为“自战国中期以降的中国哲学奠定了心性论的理论范式”,“‘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从而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重建”。   “理”,实则是《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的“常”。“常”,大致相当于现代哲学概念中的“规律”。宇宙间万事万物、人的言语行动,符合规律的就能生存,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背理的,就会消亡。所以,“理”,可说是“非实体”。然而,“道”,如前所论,却不能简单地说是“非实体”、“形而上学”。至于“心性”是不是“非实体”的东西,我们前文也有涉及,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的“量子意识”说,已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人的意识,是人的脑细胞思维活动的产物。人脑的思维活动,中国先哲表述为“心”。这“心”的物质属性,恐怕是难以否定的。心,也是有“体”可言的。

      “性”,古往今来,研究、论述实在太多!确实是难以说清。但是,“性”为人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大概学界不会有异议。佛教说人人具有佛性。我们世俗的说法是“人性”。现实社会中,人的性情、性格、兴趣等等,千差万别。为什么会这样?当然,这与后天习养有关。但先天决定,却不可否认。这里引出郑开教授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⑼中的一段话:总而言之,《周易》这部中国古代经典的内容与形式都比较特别,具有某种神秘感和弹性的解释空间,而且其中内蕴了中国古代哲学屡见不鲜的决定论思维。应该说,围绕着《周易》展开的哲学解释,几乎无法摆脱决定论思维的窠臼;反过来看,神秘感和决定论思维又是那么令人神往、令人迷醉……所谓“决定论”,对于“人”来说就是指古往今来人们常说的命运。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是说上天决定了人的命运。神秘论者说,人生来就有命运密码,这是上天既定的。因此,中国古代有卜筮、星象等预测术。《周易》作为术数,也是用来预测的。这个“那么令人神往、令人迷醉”的“决定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完全是不可信的荒诞和虚妄!“性”与命运有没有关系,现在无法说清。但是,“性”与基因的关系却是值得探究的。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千差万别,都不相同。人性也一样,二者可以类比。

      现代科学凭着基因可以克隆生命体,检测千万、甚至亿万年前的信息遗存,应用范围很广,如遗传学、医学、考古学等等。基因就是编译氨基酸的密码子。基因有多种载体。“基因载体是把基因导入细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运载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使之能得到复制和进行表达。是分子生物学科尖端技术。”⑽这说明基因也是一种有实质之“体”的存在。人的心、性、基因,是一种非常非常复杂的、统一的、完整的有机构成,其中的丰富内涵、性能及相互作用,现代科学虽不能完全搞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运作过程,必然是人的神经、细胞的粒子运动。既然是粒子运动,就具有了物质性,就不是什么也没有,也就不是郑教授所定义的以可见形体为分界的“形而上学”。

(三)“道”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统一体

      形而上学,《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有两种:①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② “指社会科学”。⑾郑教授所说的“形而上学”,他直言“道家的形而上学”,又说“‘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要言之,就是指的“非实体化”。《易·系传》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以眼睛看得见的有形体的器物,无形体的“道”,来区分“形而上”、“形而下”的。然而,老子所说的“道”,既包括有形体的“物”,也包括无形体的他在“惚兮恍兮”中“观”、“阅”所见的“道之为物”的“象、物、精、信”这些物之“质”(物的内在本质),类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追寻的“存在之存在”。所以,“形而下”就不能仅仅限定在有形的“器物”之小范围内。“形而上”,也就不能以“非实体化”来指称。因为“形而上”包括着“道”的“实在性”的一面,其中有构成“物”之实体、内质的“粒子”之存在,是无形体的“形而下”之“物”。这就是说既往一般所说的“道”的“形而上学”、“形而上”的“非实体化”,都是没有看到“形而上”中有“形而下”的“物”之“质”。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寻求的“存在之存在”。

      “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实在性与玄奥性的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郑教授认为“‘道’之不同于‘逻各斯’‘存在’的根本点,在于它落于语言和理性之外”;而实际上恰恰“逻各斯”“存在”与“道”的实在性之“存在”,耦合在一起。“道”也不是“落于语言和理性之外”,而是“道可道”。“道”是“形而上”的,这毫无疑问。因为它无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就使它在宇宙万物的生成构成过程中,具有了广阔无限的天地,和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人类难以尽知的奥妙空间。但它却不是“什么也不是的X”。数学中的X,经过运算,可以求证出数值,是未知之“是”,不是“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的X”这个提法,逻辑混乱。“道”是有内质的存在之“有”,不只是抽象的、概念的“理”。郑教授看出了这一点,说“在道家哲学中‘道’与‘理’迥然不同”。但却没有说明“道”与“理”的不同在何处。“道”的“有内质的存在之‘有’”,按我们前文的论证,就是现代科学已经发现的粒子。因此,老子所说的“道”,就与物理学、量子力学早已有必然的联系。笔者已有《〈老子〉的现代科学意义》和《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老子所说之“道”新解》3篇文章发表⑿。由于“道”具有科学性,西方的众多科学家虽然没有尽知老子所说的“无”和“道”的真正内涵,但是,他们却感悟到了其中与科学的密切联系。我们从《古今中外名人对老子和〈道德经〉的评价和感悟——道法自然》的网文中引出两段: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1943年,我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他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说:“现代物理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这位“思想的先驱”,无疑就是老子。据说,爱因斯坦书架存放的是“一本翻烂了的《道德经》”。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究竟与“翻烂了的《道德经》”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难以确知,但这却是引人深思的问题。《纽约时报》选出古今中外10名作家,老子排名第一。据统计,《道德经》的翻译语种、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也是世界第一。这说明《老子》的普世之用大矣哉!如果说《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也不是的X”,毫无实际内涵,毫无实用价值,怎么能得到西方众多科学家青睐,在世界产生这么大影响?现在研究《老子》,不与物理学、量子力学挂钩,还停留在单纯的“有形体的物”的视域,就永远不会知晓“道”究竟是什么!如果探寻不到老子所说的“道”之“本体”意涵,这无疑是历史性的缺失!“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⒀,如果将“道”与“物”、与“存在”剥离,那“道”也就没有哲学意蕴了!哲学要真正搞清楚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就必须搞清楚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搞不清,要谈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只能是在表面上作文章!现代网络信息的载体就是粒子之类,“本体论”已在网络领域普遍应用,对于“体”的理解,能仅仅拘泥于“有形”之范围内吗?这给哲学研究,也提出了一个不能不面对的新问题。

结  语

      老子所说的“道”,从两个层面、两种境域表达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要探讨的根本问题。《老子》一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最系统、最完备地解决了这个哲学根本问题的哲学著作。老子所说的“道”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范式,其他这“论”那“论”,难以取代。张岱年说中国哲学本体论“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笔者认为只有老子所说的“道”符合这个条件。而“心性论”,不能包括“宇宙论”;相反,宇宙论却包括着宇宙中承载心性的人。郑教授将“心性论”作为中国哲学的范式,曲解《老子》所说的“道”和“无”,阉割了“道”的物质属性,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重建”这一命题,不是正应和了黑格尔“中国无哲学”的论调了吗?

      老子所说的“道”,充分体现着郑教授所说的中国哲学“主客合一、道器相即、体用一如”的特征,而“心性论”的立足点则主要在意识、精神方面。如果将“本体”、“本体论”置根于“心性论”,这是不是又是一种“误置”呢?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究竟何置?这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道统是中国哲学的本原、根基,应该以“道”为核心、基础,来构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老子哲学的本体论特点与西方哲学之同与异

道教之音整理 王西平

2020-08-03 18:45:39

|
老子哲学的本体论特点与西方哲学之同与异
|

摘要:

      《老子》所说的“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有内质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统一体;“道”虽无形,但宇宙间所有有形的实体之物,无一不是由“道”所生成。“道”,正是古希腊哲学所追寻的“存在之存在”。古希腊哲学的追寻,没有答案,《老子》却做出了精确、完满的回答。

      “道”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范式,“心性”是“道”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然而,战国中期形成的“心性论”,魏晋之后与“玄学”、佛教“心外无物”思想合流,形成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佔居主流地位,是对中国哲学道统的疏离。道统是中国哲学的本原、根基,应该以“道”为核心、基础,来构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关键词: 道  心性论  本体论  存在之存在  无

 

      最近,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的《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哲学研究》2018年第一期),颇受启发,但也生出许多不同见解。《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具经典性和代表性的伟大著作,郑教授的立论依据,也基本源自《老子》的文句,故本文着重以老子哲学思想的本体论特点,来探讨中国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的同与异,就教于郑教授和方家、读者。

一、老子所说的“道”,集中体现了“本体论”特点

      老子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本体论有基本相同之处,不是截然不同,可以互参互证,进行比较研究。

      2500年前,古希腊从被认为是“哲学之祖”的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开始,其后的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就在探索宇宙万物的本原、本质、本体问题,曾经有水、“始基”、原子、存在等说法。亚里士多德寻求事物的第一实体,他认为只有能够说明这事物“何以成为该事物”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第一实体,这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真正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因为它表明存在“原来是什么”。追寻“存在”“原来是什么”的探求,是一个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要解答宇宙万物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刘慧玲《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⑴一文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家们虽然都为本体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他们的本体论都没有真正取得成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主体和客体处于分裂状态,从未达到真正的统一。”而“在西方现代哲学中,本体论问题便呈现出一派光怪陆离的外貌。”就是说在西方哲学研究中自古至今,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本质即本体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

      与泰勒斯几乎同时的老子却早已真正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确地说宇宙万物的本源、原本是“道”。“道”是什么?《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说 “道”作为“物”,与一般人眼睛能看到的宇宙间有形体的万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个什么状况呢?

      紧接着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象、物、精、信,尽管是“惟恍惟惚”的,但却都是真实的存在。

      在老子眼中,这个“精”十分重要,是体“道”的关键所在,故而他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了一句,“其精甚真”,这里也不再说“惚兮恍兮”了,而是铁板上钉钉,确真无疑。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老子哲学思想大讨论中,冯友兰先生根据诸多古文献资料证明老子所说的“精”是“极细微的气”⑵,“气”是什么组成的,无非是质子、电子、轻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之类,再分割,目前认为是夸克。夸克能不能再分割,那要看科学的发展,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但中国的先哲尹喜在“八筹”、 管子在“内业篇”中早说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佛教又有“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空无妙有”之说。就是说物质是无限小,小到无法分割,难以描状。

      《老子》书中,多次论说到“小”。第一章“众妙之门”的“妙”,实则指的是“小”。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是说“道”经常是“无”的状态。“朴”,《说文》释为“木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木之“质”,是构成木的元素。老子说“小”,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存在。无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却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朴——小的状态存在着,这是“道”的内质。“朴”,是最本源、最本质的存在,是物之元素,因此后世用真朴、朴素来表述人的品德、品格之纯真。

      《老子》第五十二章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修炼要修到“见小”的境地,才能明观一切,明达一切。“明”,就是第十章“明白四达”的“明”,第十六章“知常曰明”的明,知天、知地、知人、知宇宙、知规律。宇宙间有形之“物”,无形之“妙”,都是由极小粒子构成的。没有极小粒子,也就没有极大之“道”。因此,“道”的本质特征是“小”不是“大”。所以《老子》说“强名为大”。其“大”,是由“小”粒子构成的天大、地大、自然界大、宇宙大,道的德性大、作用大。

      再有,《老子》第四章、第五十六章重复说“和其光,同其尘”。“尘”指的是什么呢?尘者尘土,就是空气中降落的细小微粒。汽车驶过,扬起尘土,我们用肉眼看得见。其实每日每时空气中都在降尘,只因微粒极其细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老子所说的“尘”,是以能看见的“尘”,比喻构成物质的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实质就是现代科学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之类。老子当时虽然不知道电子、光子这些名词,但“更细微粒”他肯定是发现了。“和其光,同其尘”,是“天人合一”的真境界,因此老子说“是谓玄同”。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修炼到极高层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变化,超出常人的心脑功能,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振幅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发生共振、共鸣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达到了“玄同”的境界,就是《老子》第一章所说的“玄之又玄”,从而,进入“玄妙之门”了。“众妙”是什么?这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现代科学中的高能望远镜、显微镜,已经进入了《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了,但“众妙”还远远没有尽知,有待于用高能科学仪器继续去观测,譬如“暗物质”。

      《老子》第二十一章从“精”之“真”,最后落脚在“其中有信”。“信”是什么?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信验、信息之类。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汉语大词典》解释曰:“现代科学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⑶

      不管通过什么形式、载体,信息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是人运用大脑思维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

      “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也就是说“道”的实质是物质性的,属于形而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识形态,这是形而上。然而,人的意识、精神,皆由人的心脑思维活动所产生、形成。心脑思维活动,实则是心脑细胞、神经组织的粒子运动,这实际就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形之于语言、文字,显现于书籍、荧屏等载体,也是一种物质性的转化与传递。这其间,意识、精神始终和物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给机器人输入既定程序,具有了人的思维能力,可以和高明的棋手对弈,且获得了胜利,这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意识的物质属性。因此,信息活动,实则是一种粒子运动。

      第二十一章,就是老子的“物质构成论”,构成物质的要素,是老子所说的“精”,对应现代科学的概念,就是基本粒子。“物质性”,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内核、本质、根柢。“道”,因为具有这一面,使得她具有着成为宇宙万物总根源、总根据的完整的、绝对的、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合理性以及不断产生运作能力的活性。老子所说的“道”之玄奥性,也深深地扎根于粒子的沃土之中,而枝叶及其花果之香,却伸展、飘散于广袤无垠的浩邈宇宙。

      我国历来的研究者,大都是沿着《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路、定位,仅仅认为“道”是精神性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没有看到老子的哲学论断是以坚实的科学认知为基础的。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基本方面在于它的物质属性,而不是在于它的精神属性。老子所说的“道”,其所以被古今中外的名流大家所认可,就在于它的高度概括性、玄妙性、真实性、哲理性、科学性。

      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恒南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中说:“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意识是种量子力学现象。”“大脑中有海量的电子,它们处于复杂的纠缠状态。意识就是大脑中这些处于纠缠状态的电子在周期性的坍缩中间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这就是现在量子意识的一种基本观念。这个假说在解释大脑的功能方面已经开始有一些地位了,形成了量子意识现象的基础。”⑷朱院士所称“量子意识”、“量子纠缠”、“电子的波函数的坍塌”,已经在科学实验中得到证实。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彭罗斯(Roger Penrose)和美国一位教授哈梅罗夫(Stuart Hameroff)认为:“在人的大脑神经元里有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组成的,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等等,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之间距离很近,所以都可以处于量子纠缠的状态。在坍缩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观测的时候,起心动念开始观测的时候,在大脑神经里,就相当于海量的纠缠态的电子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⑸“念头”,就是意识。意识是电子活动所产生,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元素,意识当然也就是物质性的东西了。

      《老子》第二十一章,以“精”表粒子,以“信”表意识,这就将“人”这个主体与“物”这个客体统一在一起了。所以说老子在2500年前就完成了本体论的建构,只是从来不被人们所认识罢了!亚里士多德寻求“作为存在之存在”的事物的“第一实体”是什么,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什么,老子早已找到了,并且给出了完满的回答,只是从来没有人发现,无“论”而已!

二、对郑文第一节“本体论的误置”主要观点之异议

      西方的“本体论”引进,发展、演变到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本体论”研究,学界出现了十分热烈的景象,涌现了一些“创新型”观点,认为“传统本体论”已经终结,应该由新的学派来取代。这些新学派,为了树立他们的“创新”理论,竟然要改变哲学已经原有的根本命题。但这些新论并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当然,我们也不能以之为依据。再则,我们要讨论的郑开教授的《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一文,也基本以“传统本体论”为视角,我们也必得以“传统本体论”为准则,展开我们的论述。

      郑开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讲道理”的哲学,那么古代哲学所探讨的“道”、所追寻的“理”,何尝是一种“实体”呢?道无形象,理又何形?换言之,“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毋宁说是中国哲学重要特征。对此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总之,中国哲学(包括魏晋玄学)讨论的“体用本末”,从根本上说,与ousia(substance)或on to(being)概念并不相吻合,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与“存在之为存在”的理论相较,更显得有点儿馿唇不对马嘴。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应该审慎使用“本体”“本体论”这样含混不清的概念,毕竟它多少还黏附着ontology的意味,使得“本体”难免“实体”(ousia/ substance)或“实体化”之嫌。……

      宋明理学所讲的“理”,不是实体。可老子所说的“道”,从我们前文对《老子》文本的分析,虽然不是宇宙间有形界人的眼睛看得见的实体,但是,“道”形而下的一面,却存在着不可否定的实在性。这种实在性,以老子所说的“精”、“信”,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就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粒子的形式存在着。老子说“其精甚真”,即是确真无疑。

      亚里士多德寻求事物的第一实体,他认为只有能够说明这事物“何以成为该事物”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第一实体,这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真正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因为它表明存在“原来是什么”。老子非常完满地回答了亚里士多德的追寻和疑问。

      在这里,可以代表中国哲学的老子与西方哲学源头——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亚里士多德,对宇宙万物本体及本质的追寻,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是:老子有完满的回答,则亚里士多德仅仅是疑问式的追寻。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将“无”确定为宇宙万物之本,这源自老子,但他对老子所说的“无”,做出了错误的理解、阐释,将时风引向了无所作为的清谈,以至于空谈,这就为中国哲学走向以及社会发展埋下了深层病根。郑教授用王弼来对应亚里士多德“作为存在的存在”,当然是馿唇不对马嘴,不足为怪。

      郑教授又说:倘若我们旨在从会通和比较西方哲学的角度使用“本体”、“本体论”概念,就有必要把它们严格限定在关于哲学基本理论、万物本原的哲学思想层面予以把握。张岱年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古代哲人不以实幻谈体用,不同于西方哲学主张的“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第二,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这一点在现代哲学家熊十力那里也有明确体现);第三,本体论与伦理论密不可分。(参见《张岱年全集》第5卷,第636页)这一论断是非常重要的提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国哲学特别是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本”“体”,恰好表达了出现于其中的哲学理论之特征:换言之,本末、体用概念几乎只是出现于心性学理论语境之中,同时也提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因为它(心性论)融摄了知识论语境、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语境甚至逻辑学语境,理论脉络相当复杂,也可以说它容纳了更多的精神境界和实践智慧,不同于古希腊追求客观真理的“知识”。……郑教授说“严格限定”,其实,本体论(Ontology)本来就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至于本体论在现代诸多学科的广泛应用,并不会影响或改变它原来本有的意涵。不必“严格限定”。郑教授将已故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关于“本体论”的论断,作为“非常重要的提示”,来印证他的立论。其实,张岱年论断的第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张岱年认为“西方哲学主张‘本体实而不现’”,我们前文所论老子所说的“道”,是“惟恍惟惚”的,而“象、物、精、信”,却都是真实的存在,是“道之为物”的“物”,只是与一般有形的物不同,是一种无形的特殊的“物”。这种“物”,正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性的存在。这不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实而不现”吗?

      张岱年所说的“第二,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根据我们前文的分析,老子所说的“道”,充分体现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第三,本体论与伦理论密不可分”,老子论“道”,同时又论“德”,“道德”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张岱年的第二、第三两点,讲得非常明确,不知郑教授怎么却避开这“两点”,而以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本”“体”为依据,认为这“恰好表达了出现于其中的哲学理论之特征;换言之,本末、体用概念几乎只是出现于心性学理论语境之中,同时也提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因为它(心性论)融摄了知识论语境、伦理学(含政治哲学)语境,……”郑教授说“中国哲学的重要形态是心性论”,这个提法没有错误。问题是他的全篇文章立论是“要想准确而内在地理解中国哲学理论范式,就必须从心性论层面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在2018年4月24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版的一篇文章,题目即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范式的心性论》)郑教授为了论证他的创新观点,便举出了“王阳明著名的‘山中观花’”,进行大段分析。

      王阳明的《传习录》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心之体,性也”。“心外无物”这一观点,不论后世研究者不断作这样那样辨解,这绝对是颠倒了心、物关系,其本质是唯心的。今年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版有安维复撰写的题为《重温马克思的辩证法》一文,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为孤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心外无物”这一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老子》第十一章说“载营魄抱一”,就是“载精气神抱一”。讲的是修身养性过程中,身体与精气神“抱一”不离。没有人的身体,修炼是无法进行的。人身体这个“物”的存在,是第一位的。一个“载”字,体现了老子谈“心”不离“体”的“本体论”特征。老子不言“性”,以“营魄”来体现。郑文的第一部分“本体论的误置”,在论述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之后归结说:“要之,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涉及心性论,惟有在心性论的语境中才能呈现其实质意义。”心性,是指人的心性,是人身体、头脑所承载运作的心性,离开人的身体、头脑,心性何在?何存?再则,心性也是一种有内在实质的存在,并不是徒有其名的抽象概念。

三、关于老子所说“无”、“无名”之辨析

      郑文第二部分“形而上学的重建”1—7段,大致上说,无可厚非。从第8段开始,正确的论述和值得商榷的论断,夹杂在一起,全引,篇幅太大,只能是摘引。我们先引出第八段中一部分进行讨论。老子所说的“无”首先是指无形、无象、无物,同时也指无名、无为。其中“无名”的概念比较独特。如果古希腊哲学中的“是”(即“存在”)诉诸名言,那么《老子》哲学中的“道”却是那种“什么也不是的X(那个东西)”,亦即“无名”。要而言之,老子所谓“无”既抽象又具体(例如其准确含义往往就是无名无形等),宋儒把它诠释为完全抽象意义上的“无”,显然是不确切的。《老子》所谓“有”“无”,首先应该理解为“(有)形、无形”,“(有)名,无名”,“(有)为、无为”,“(有)欲、无欲”,“(有)心、无心”等,其实就是“无形”“无名”“无为”“无欲”“无心”等具体抽象性概念的略语而已;所谓“无”并不是意味着“纯粹的无”或“什么也没有”,而是意味着哲学上的否定与解构,意味着从反面观照的思维方式(参见汪奠基,第44—45页);确切地说,“无”不是“是”“什么”(所谓“物”),而是那个“什么也不是的X”(所谓“物物者非物”“生生者不生”“形形者不形”),而这种“什么也不是的‘是’(所谓存在/Being)”,恰恰又通过“无形”“无名”“无物”“无为”等具体而确切地呈现出来。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郑教授立论核心,主要依据是《老子》所说的“无”和“无名”,问题结症也在于对“无”和“无名”的误解。只有把老子所说的“无”和“无名”的真正内涵搞清楚,搞准确了,问题才能解决。

(一)老子所说的“无”,到底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无”,是一个特指性概念,是用来表示“道”的存在实质具有特定性内涵的概念,和“有”相对应。与“无形、无象、无物”、“无名、无为”的“无”,有联系,但却有根本性区别。“无”,本来是作修饰语用的,如“无形”等。然而,与“有”对应,用来表示“道”的存在实质时,则作名词用。这在《老子》文本中有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第二章“有、无相生”、第十一章“无之以为用”、第三十二章“道常无”、第四十章“有生于无”、第四十三章的“无有入于无间”,共6处。其它章出现之“无”,皆作修饰用。

      “无”的繁体字“無”,《说文解字》释为“亡也”。亡,《说文解字》释为“逃也”。逃走了,就是没有了。对简体字“无”,《说文》释为“无通于元”。对“元”,《说文》释为“始也”。“始”,没有特指性。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始,其“始”,可能是“无”,如天地之始;也可能是“有”,如动植物之始。“无”在后世的应用中,几乎完全等同于“没有”,如无名、无妄、无忧、无声……《老子》书中这类用义亦很多,全作修饰用。但老子所说的“无”,与他所说的“道”,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有的用场。如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无,名天地之始”,此“名”,不只指名字、称谓,而且具有形容、描状的意思。老子在说,天地生成之前,宇宙是一个“无”的状态。对于这种“无”的状态,老子在第十四和第二十五章中极力给以具象化地表述:“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无”,是什么状貌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惚恍”是什么样子呢?就是一种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状况。难以言说,难以描状。所以老子说“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⑹理论,宇宙大约在150忆年以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发生了大爆炸。这“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按照“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认为,那时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无物”的“无”,其特指性是十分明显的。这“无物”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基本粒子,不是一种,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外在形态;而“道”是其“内质”,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物”。这个“物”,就是混合而成的许多基本粒子。这些“先天地生”的基本粒子,自古及今,其性能不变,无处不在处处在,当然“可以为天下母”。按照现代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理论,宇宙间什么东西不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构成就做出了如此独到而惊人的描述。“无”,可以说是“道”的代名词。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后来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提出来的。“大爆炸”理论,“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而且是一种猜想和假说;但,有哈勃望远镜作观测实证,渐渐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普遍认可。老子对宇宙生成之前的“无”和“道”的描述和结论,与“大爆炸”理论是不谋而合的。“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毫不含糊地在其书的开篇就这么肯定地说。这个“无”,绝对不能和“无名”划等号。“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指的什么呢?特指“天地”。这是个大“有”。宇宙形成之后,有了地球,也有了地球人老祖宗所说的“天”。“天”下之“地”上,有形有质的万物,都是在天地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当然天地这个大“有”就是“万物之母”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的、最高的乃是‘无’,……他们(道家)否认世界的存在。”⑺黑格尔错解了老子的“无”,把老子所说的“无”当做什么都没有。郑教授先说“道家哲学中‘无’的概念及意味却不能归纳为‘没有’或‘不在’”,这是对的。接着说“老子所说的‘无’首先是指无形、无象、无物,同时也指无名、无为”。这却是混杂不清、未加仔细考究的颇不准确的表述。“无”,可以说是无形,但不是“指无名、无为”,更不能说是“无象、无物”。《老子》第二十一章在描述“道”的“无”之状貌时分明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怎么能是“无象、无物”呢?这种“象”、这种“物”,《老子》更进一步的表述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里的“无物”,是指有形之“物”。“其中有物”的“物”,是指无形而有物质属性和实质的“物”。这些必须严加区分。《老子》之文,同一个词、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涵,研究《老子》必须知晓,必须去仔细体味,仔细分辨。由于郑教授对《老子》“无”以及有关概念的意涵理解、划界不清、不严、不准,细读我们前面所引的郑教授那段文字,其中正确与错误混杂,互相矛盾,叫人莫衷一是。

(二)关于《老子》所说的“无名”

      郑教授认为:“‘无名’的概念比较独特。如果古希腊哲学中的‘是’(即‘存在’)诉诸名言,那么《老子》哲学中的‘道’却是那种‘什么也不是的X(那个东西)’,亦即‘无名’”。郑教授这里将“无名”与“道”完全等同起来了,我们必须搞清《老子》所说的“无名”的含义以及所指,再做进一步讨论。“无”、“名”,合在一起使用的“无名”一词,《老子》文本中只有3次:第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两次,实为一次),第四十章“道隐无名”。“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朴”,我们前文已有分析,它是最本源、最本质的存在,是物之元素,因而后世用真朴、朴素来它表述人的品德、品格之纯真。老子将“朴”与“道”联系在一起,朴具有“道”一样的性能,体现着“道”的另一方面的特征,是“小”。此“小”,根据我们前文分析,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真实存在。老子请侯王“镇”,当然要用真实存在付之实施的“朴”,而不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的“朴”。而“有名之朴”,仅仅是个概念,“无名之朴”才是“朴”的实质。“无名”是个什么“东西”?单就“无名”一词而言,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无名”绝不能等同于“道”。         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由于后世众多注家的误解,错误断句为“道常无名”,将“无”和“名”,生拉硬扯地缝合在一起。笔者所著《老子辨正》⑻一书有详细辨解,可以参考。郑教授又认为“‘道’在根本上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老子》书中的“道隐无名”,究竟是什么意思,必须仔细进行辨析。“道隐无名”,出于《老子》第四十一章的后半段。原文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一章老子首次直接谈论修道,着重赞扬大道和勤于修道的上等人士。进而用“以反求正”的辩证哲理,铺排地描述和赞扬道的特性和勤于修道者的品性,以达到弘扬道、德的目的,集中地表现了老子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道隐无名”,是对前面“四大”的总结。这里的“无名”,不能作“没有名字”理解,而是对“道”的特性和修道者的品性、人格、精神境界的写真。司马迁体味出了老子这句话的深义,他在《老子列传》中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说“夫唯道,善贷且成”,是说:啊!只有道(当然包括修道的人)最善于施与、施舍,而且能无所不成!“贷”,作施与、给与解。这里的“无名”,根本意蕴是指道和修道者,不求名分,不求利禄,赞美其品格、精神,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佛教的“不落言诠”,距离很大,不能扯拉在一起。郑教授说:“‘无名’概念的含义极为深刻。”“‘道’的根本特征则是‘无名’”。其实,“道”的根本特征是“无”,是有内质的存在。“无名”仅仅是个没有实质的词语、概念。不能将“无名”等同于“无”,更不能等同于“道”。“道”,以无形的状态存在时没有名字。因为“混成”的粒子,老子不知是什么名字;自从老子“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的时候起,“道”就有名字了,再也不是无名了!凡说“无名”者,皆是误解!

四、中国哲学“本体论”何置? 

     郑文第二部分第二、第三、第四小节,用很大的篇幅,将“道”与古希腊的“逻各斯”进行比较。认为:“道家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独具特色,它的理论特征也很明确。‘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都是指无形的东西,而且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物的属性,即摆脱了物理学(自然哲学)的局限性,这是它们二者相同的地方;‘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而‘逻各斯’则开拓了思想(即语言)即存在的思想传统(例如唯名论),如上所述,能够被思想和叙说的就是存在的(being)。关键在于,‘道’是不能纳入语言分析脉络中的,而‘是’乃是逻各斯本身固有的,不可或缺的。”说“‘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都是指无形的东西”,这是对的。但是,说“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物的属性”,“‘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道隐无名’表述了‘道’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特征”,若以此来定义“道”的性能和特征,就颇值得商榷。

(一)关于“形而上学”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摆脱了物的属性”,我们前文对《老子》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的分析,已经讲清楚了。“道隐无名”,也没有“超越语言(不落言诠)”的意蕴,我们前文亦作了辨析。郑教授用他不能成立的判断,来证实“‘道’在根本上却是不可说的”、 “‘道’是不能纳入语言分析脉络中的”之结论,是不合《老子》本义的。《老子》第一章就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第一个“道”,是要讲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性的“道”。第二个“道”,是言说的意思。正如郑教授自己所说,“‘逻各斯’和‘道’都有‘述说’的意思”。“道”字在《老子》81章中出现65次,老子不断在用他命名的“道”言说“道”。他将作为宇宙万物生成总根源、总根据的实存的“道”,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道”拟人化、人格化了,来言说“道”的性能、品格、作用等等。如果“不可言说”,就将“道”完全引入不可知的神秘主义范畴。“不落言诠”,是佛教禅宗的说法,不能用来强加在老子所说的“道”上。

      老子所说的“道”,具有难以言传的、形而上的玄奥性的一面,体现着“道”的重要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道”包容着人的精神、意识这个丰富的内涵。人的精神、意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构成,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对人的精神、意识,尚不能通过仪器检测搞得十分清楚,仍然有许多未知。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灵感、感觉、知觉、味觉、梦境、幻觉、情感、记忆、潜意识、性情、性格、兴趣、魂魄……混而言之为“心性”。佛教“唯识宗”有“八识”之说。这些,无形的尚不能完全搞清楚的东西,无疑都在“道”的形而上的范畴之内,人们在不断地用语言来表述,研究者也不断地用文字在叙说,怎么能说“不可言说”,“不落言诠”呢?再则,量子力学所探讨的微观世界,皆属于“无形”,无疑也在老子所说的“道”的形而上的范畴之内,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并著书立说,也不能简单归结于“不可言说”、“不落言诠”。   

      对于“其大无外”浩邈无垠的宇宙万象,“其小无内”分割难尽的各种粒子,将是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老子通过“常无欲”的“玄之又玄”,进入了“众妙之门”,“惚兮恍兮”中“观”、“阅”到了“象、物、精、信”之“众妙”;但是,他对“众妙”没有完全说清楚,也不可能说清楚。现代科学沿着老子所预言的“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路径,通过高能科学仪器,也进了“众妙之门”,粒子、引力波、场等的发现,已得其“妙”,正在踏上探索“众妙”的漫长途程。“形而上”是“道”的一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但是,作为宇宙万物总根源的“道”,却有“形而下”的“道之为物”的“物”的属性,这可说是“道”的根本属性。《老子》所说的“物”,包括两个层面、两种境域,一种是有形境域的“物”,如第十四章的“复归于无物”“无物之象”、第二十二章的“物或恶之”等;一种是无形境域的“物”,如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的“有物混成”之“物”。这和亚里士多德的“存在之存在”,实质相同。都是说的两种境域下的“存在”。在有形境域,是物体;在无形境域,是载体。都是有“物”有“体”可言的。郑教授认为:“道家形而上学与古希腊metaphysiesz之间的异同耐人寻味,值得探讨。出自日本近代学人井上哲次郎之手的metaphysiesz译词‘形而上学’(井上哲次郎,第54页),既古雅又传神,真是妙手偶得。”其实,《易·系辞上传》第五章早已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不是“舶来品”。他们都将“道”仅仅划定在“形而上”的范围,这是既往对《老子》所说的“道”之普遍误解。

(二)关于“心性论”

      学界一般认为《易》“系传”为孔子所作。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多次拜见老子,说老子“犹龙”,“神变莫测”。老子的思想高度,孔子无法企及,走了自己致学从教的务实道路,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至圣先师,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走向。孔子所说的“道”,是讲道理的“儒道”,主要是“形而上”,与老子所说的“道”,有根本性的差别。他说“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就为“道”的定义定了调。后世学者,也就沿着“圣人”的懿旨来论道。宋明理学视“道”为“理”。虽然也涉及 “实理”、“本体”等概念,但归根结底,还是走的“儒道”的“理”路。作为亚圣的孟子,十分注重“心性”的实践与学养,开了儒家“心性论”的先河。佛教传入后,佛家的“心学”、禅学,与儒家的“心性”,相互影响、应和,使得“心性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主脉。

      道家学说,从庄子始,就过分强调了“道”的玄虚性的一面,以至于到东汉道教产生,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接着,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错解老子的“无”、“无名”,形成一代风气,老子的道统不能得以正确传承、延续,致使中国哲学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以至于郑教授认为“自战国中期以降的中国哲学奠定了心性论的理论范式”,“‘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从而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重建”。   “理”,实则是《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的“常”。“常”,大致相当于现代哲学概念中的“规律”。宇宙间万事万物、人的言语行动,符合规律的就能生存,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背理的,就会消亡。所以,“理”,可说是“非实体”。然而,“道”,如前所论,却不能简单地说是“非实体”、“形而上学”。至于“心性”是不是“非实体”的东西,我们前文也有涉及,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的“量子意识”说,已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人的意识,是人的脑细胞思维活动的产物。人脑的思维活动,中国先哲表述为“心”。这“心”的物质属性,恐怕是难以否定的。心,也是有“体”可言的。

      “性”,古往今来,研究、论述实在太多!确实是难以说清。但是,“性”为人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大概学界不会有异议。佛教说人人具有佛性。我们世俗的说法是“人性”。现实社会中,人的性情、性格、兴趣等等,千差万别。为什么会这样?当然,这与后天习养有关。但先天决定,却不可否认。这里引出郑开教授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⑼中的一段话:总而言之,《周易》这部中国古代经典的内容与形式都比较特别,具有某种神秘感和弹性的解释空间,而且其中内蕴了中国古代哲学屡见不鲜的决定论思维。应该说,围绕着《周易》展开的哲学解释,几乎无法摆脱决定论思维的窠臼;反过来看,神秘感和决定论思维又是那么令人神往、令人迷醉……所谓“决定论”,对于“人”来说就是指古往今来人们常说的命运。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是说上天决定了人的命运。神秘论者说,人生来就有命运密码,这是上天既定的。因此,中国古代有卜筮、星象等预测术。《周易》作为术数,也是用来预测的。这个“那么令人神往、令人迷醉”的“决定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完全是不可信的荒诞和虚妄!“性”与命运有没有关系,现在无法说清。但是,“性”与基因的关系却是值得探究的。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千差万别,都不相同。人性也一样,二者可以类比。

      现代科学凭着基因可以克隆生命体,检测千万、甚至亿万年前的信息遗存,应用范围很广,如遗传学、医学、考古学等等。基因就是编译氨基酸的密码子。基因有多种载体。“基因载体是把基因导入细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运载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使之能得到复制和进行表达。是分子生物学科尖端技术。”⑽这说明基因也是一种有实质之“体”的存在。人的心、性、基因,是一种非常非常复杂的、统一的、完整的有机构成,其中的丰富内涵、性能及相互作用,现代科学虽不能完全搞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运作过程,必然是人的神经、细胞的粒子运动。既然是粒子运动,就具有了物质性,就不是什么也没有,也就不是郑教授所定义的以可见形体为分界的“形而上学”。

(三)“道”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统一体

      形而上学,《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有两种:①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② “指社会科学”。⑾郑教授所说的“形而上学”,他直言“道家的形而上学”,又说“‘道’和‘理’的‘非实体化’”“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要言之,就是指的“非实体化”。《易·系传》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以眼睛看得见的有形体的器物,无形体的“道”,来区分“形而上”、“形而下”的。然而,老子所说的“道”,既包括有形体的“物”,也包括无形体的他在“惚兮恍兮”中“观”、“阅”所见的“道之为物”的“象、物、精、信”这些物之“质”(物的内在本质),类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追寻的“存在之存在”。所以,“形而下”就不能仅仅限定在有形的“器物”之小范围内。“形而上”,也就不能以“非实体化”来指称。因为“形而上”包括着“道”的“实在性”的一面,其中有构成“物”之实体、内质的“粒子”之存在,是无形体的“形而下”之“物”。这就是说既往一般所说的“道”的“形而上学”、“形而上”的“非实体化”,都是没有看到“形而上”中有“形而下”的“物”之“质”。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寻求的“存在之存在”。

      “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实在性与玄奥性的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郑教授认为“‘道’之不同于‘逻各斯’‘存在’的根本点,在于它落于语言和理性之外”;而实际上恰恰“逻各斯”“存在”与“道”的实在性之“存在”,耦合在一起。“道”也不是“落于语言和理性之外”,而是“道可道”。“道”是“形而上”的,这毫无疑问。因为它无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就使它在宇宙万物的生成构成过程中,具有了广阔无限的天地,和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人类难以尽知的奥妙空间。但它却不是“什么也不是的X”。数学中的X,经过运算,可以求证出数值,是未知之“是”,不是“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的X”这个提法,逻辑混乱。“道”是有内质的存在之“有”,不只是抽象的、概念的“理”。郑教授看出了这一点,说“在道家哲学中‘道’与‘理’迥然不同”。但却没有说明“道”与“理”的不同在何处。“道”的“有内质的存在之‘有’”,按我们前文的论证,就是现代科学已经发现的粒子。因此,老子所说的“道”,就与物理学、量子力学早已有必然的联系。笔者已有《〈老子〉的现代科学意义》和《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老子所说之“道”新解》3篇文章发表⑿。由于“道”具有科学性,西方的众多科学家虽然没有尽知老子所说的“无”和“道”的真正内涵,但是,他们却感悟到了其中与科学的密切联系。我们从《古今中外名人对老子和〈道德经〉的评价和感悟——道法自然》的网文中引出两段: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1943年,我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他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说:“现代物理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这位“思想的先驱”,无疑就是老子。据说,爱因斯坦书架存放的是“一本翻烂了的《道德经》”。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究竟与“翻烂了的《道德经》”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难以确知,但这却是引人深思的问题。《纽约时报》选出古今中外10名作家,老子排名第一。据统计,《道德经》的翻译语种、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也是世界第一。这说明《老子》的普世之用大矣哉!如果说《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也不是的X”,毫无实际内涵,毫无实用价值,怎么能得到西方众多科学家青睐,在世界产生这么大影响?现在研究《老子》,不与物理学、量子力学挂钩,还停留在单纯的“有形体的物”的视域,就永远不会知晓“道”究竟是什么!如果探寻不到老子所说的“道”之“本体”意涵,这无疑是历史性的缺失!“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⒀,如果将“道”与“物”、与“存在”剥离,那“道”也就没有哲学意蕴了!哲学要真正搞清楚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就必须搞清楚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搞不清,要谈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只能是在表面上作文章!现代网络信息的载体就是粒子之类,“本体论”已在网络领域普遍应用,对于“体”的理解,能仅仅拘泥于“有形”之范围内吗?这给哲学研究,也提出了一个不能不面对的新问题。

结  语

      老子所说的“道”,从两个层面、两种境域表达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要探讨的根本问题。《老子》一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最系统、最完备地解决了这个哲学根本问题的哲学著作。老子所说的“道”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范式,其他这“论”那“论”,难以取代。张岱年说中国哲学本体论“特别注重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笔者认为只有老子所说的“道”符合这个条件。而“心性论”,不能包括“宇宙论”;相反,宇宙论却包括着宇宙中承载心性的人。郑教授将“心性论”作为中国哲学的范式,曲解《老子》所说的“道”和“无”,阉割了“道”的物质属性,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重建”这一命题,不是正应和了黑格尔“中国无哲学”的论调了吗?

      老子所说的“道”,充分体现着郑教授所说的中国哲学“主客合一、道器相即、体用一如”的特征,而“心性论”的立足点则主要在意识、精神方面。如果将“本体”、“本体论”置根于“心性论”,这是不是又是一种“误置”呢?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究竟何置?这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道统是中国哲学的本原、根基,应该以“道”为核心、基础,来构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