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义理:一文说尽道教的爱国主义精神

道教之音 马至存

2021-05-21 20:46:53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从炎黄时代便有了道教思想的基础,“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从黄帝的终极真理、天人合一理念的诞生;到老子著《道德经》传导治世理念;后至东汉年间张道陵祖师入蜀传道、成立道教教化人心,并教授当地人煮盐之法、治病之术……无一不是为了治世救人,传法弘道;无一不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心怀天下的情操。

道教所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根据时间轴一一解析:

上古社会时期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创造了人类最早期的文明,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等。试问,若无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他又怎会一心为民,又怎会被后人赞之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呢?

封建社会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孕育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在这期间,道教也是有着无数次的波折。但无论是鼎盛时的辉煌,还是没落时的压制,唯一没变的是道教界人士的爱国情怀。

老子著《道德经》为人类文明洒下光辉,张良可在国家纷争时入世匡世扶国和国家太平后归隐山林的韬光隐晦的精神,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的护国情愫,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的一言止杀的爱国救民事迹等等,这些都是爱国爱教的道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家国情怀。

近现代的爱国事迹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正在人民陷入困境的时候,正在中华大地处于黑暗的时期,1921年7月中国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奉行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原则,一路斩荆披棘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在这条荆棘的道路上,1937年日本的侵华战争,又为革命的道路上增设了一道艰难的屏障。在争取伟大的革命胜利的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奋勇向前。这期间,道人们伟大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上马杀敌、义诊治病、救助伤员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道教全真龙门派第19代玄裔弟子李圆忠道长在狼牙山战斗期间,送情报、探敌情,积极营救在棋盘坨跳崖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卫连连长吴炎、指导员徐信带领警卫连200多人,在山上牵制敌人,陷入绝境。最后,在李道长的帮助带领下,战士们从狼牙山天险“阎王鼻子”悄悄地攀绳而下,一枪未放,就逃离了险境。抗战期间,李圆忠道长还曾让狼牙山棋盘坨老道士石海中守护患重病的杨成武司令员,为其熬药、放哨。敌人搜山时,年过八旬的石老道背着杨司令员飞步踏过“仙人桥”,反脚将木板踢下万丈悬崖,使敌人不能追赶而平安脱险。疯狂的敌人为了报复,开始大肆轰炸狼牙山,放火烧毁了棋盘坨上道士们居住了多年的道观。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李圆忠道长的爱国行动,并由衷感慨:“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连出家人也都挺身而出,毅然投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斗争,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多么可敬的道长呀!”

山东威海的毕云道长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1938年初,年纪轻轻的毕云道长成为了威海天后宫的住持。不久之后,日寇大举进占了威海卫。一天上午,一伙日本兵闯进了天后宫,硬说一位抗日战士逃进了观里。但鬼子翻遍了整个天后宫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于是恼羞成怒的鬼子将毕云吊在一棵柏树上拷打。鬼子将一根柏树枝砍下,狠狠地抽打毕云道长。即使被打得皮开肉绽,毕云也始终不说一句话。其实,毕云道长的确将一名八路军交通员藏在了天后宫的地窖里,为了救这名受伤的交通员,面对正在遭受的一切,他必须忍住。最终,鬼子无功而返。毕云道长将八路军伤兵化装成一个道士,顺利地混出城去。送走了八路军后,毕云道长开始投身于当地的抗日行动中去。

据《威海市志》记载:毕云道长离开天后宫以后,在当初他救的那个八路军交通员的帮助下加入了八路军威海区大队,被编入了特工队。1942年冬,日军“拉网扫荡”。他率区中队撤至文荣威边区一带反“扫荡”,最终在掩护其它战友突围时,他与战士刘安身中数弹,不幸牺牲。毕云道长牺牲时只有28岁,他的遗体先被战友们安葬在沟于家村大庙后面,解放后被移至文登天福山陵园。

在98年抗击洪水时,道教界颇多慷慨义举;在汶川地震时期,全国道教界的积极奉献;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道教界也是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配合“双暂停一延迟”的防疫部署,主动捐款捐物,并利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在道众和信众中做好防疫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虽然不见枪林弹雨,但道教界人士爱国的情怀和行动却自始如一。

历史的长海中有太多让人喜闻乐道的爱国故事,也有太多没有被记住的名字,就如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写的碑文一样: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这些人民英雄中一定有身穿青衣,手持浮尘,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山林的爱国道人英雄,也有像我们一样在弘法传道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国理念的普通道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一定不忘历史,缅怀英雄,爱国护教是中国新时代道教人士的共识。

爱国主义

中国人从不缺信仰,那是五千年来文化沉淀的传播!中国人从不缺文化,因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见证!中国人从不缺少感恩之心,因为中国共产党从13位共产党人是在一个千疮百孔的时代里传播第一缕晨光,一路斩荆披棘到今天9000万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才有了中华大地崭新的篇章。

最后让我们在此感恩中国,感恩中国共产党,也要感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这颗充满伟大的爱国精神心灵。

(本文作者:马至存,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义理:一文说尽道教的爱国主义精神

道教之音 马至存

2021-05-21 20:46:53

|
道教义理:一文说尽道教的爱国主义精神
|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从炎黄时代便有了道教思想的基础,“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从黄帝的终极真理、天人合一理念的诞生;到老子著《道德经》传导治世理念;后至东汉年间张道陵祖师入蜀传道、成立道教教化人心,并教授当地人煮盐之法、治病之术……无一不是为了治世救人,传法弘道;无一不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心怀天下的情操。

道教所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根据时间轴一一解析:

上古社会时期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创造了人类最早期的文明,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等。试问,若无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他又怎会一心为民,又怎会被后人赞之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呢?

封建社会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孕育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在这期间,道教也是有着无数次的波折。但无论是鼎盛时的辉煌,还是没落时的压制,唯一没变的是道教界人士的爱国情怀。

老子著《道德经》为人类文明洒下光辉,张良可在国家纷争时入世匡世扶国和国家太平后归隐山林的韬光隐晦的精神,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的护国情愫,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的一言止杀的爱国救民事迹等等,这些都是爱国爱教的道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家国情怀。

近现代的爱国事迹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正在人民陷入困境的时候,正在中华大地处于黑暗的时期,1921年7月中国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奉行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原则,一路斩荆披棘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在这条荆棘的道路上,1937年日本的侵华战争,又为革命的道路上增设了一道艰难的屏障。在争取伟大的革命胜利的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奋勇向前。这期间,道人们伟大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上马杀敌、义诊治病、救助伤员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道教全真龙门派第19代玄裔弟子李圆忠道长在狼牙山战斗期间,送情报、探敌情,积极营救在棋盘坨跳崖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卫连连长吴炎、指导员徐信带领警卫连200多人,在山上牵制敌人,陷入绝境。最后,在李道长的帮助带领下,战士们从狼牙山天险“阎王鼻子”悄悄地攀绳而下,一枪未放,就逃离了险境。抗战期间,李圆忠道长还曾让狼牙山棋盘坨老道士石海中守护患重病的杨成武司令员,为其熬药、放哨。敌人搜山时,年过八旬的石老道背着杨司令员飞步踏过“仙人桥”,反脚将木板踢下万丈悬崖,使敌人不能追赶而平安脱险。疯狂的敌人为了报复,开始大肆轰炸狼牙山,放火烧毁了棋盘坨上道士们居住了多年的道观。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李圆忠道长的爱国行动,并由衷感慨:“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连出家人也都挺身而出,毅然投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斗争,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多么可敬的道长呀!”

山东威海的毕云道长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1938年初,年纪轻轻的毕云道长成为了威海天后宫的住持。不久之后,日寇大举进占了威海卫。一天上午,一伙日本兵闯进了天后宫,硬说一位抗日战士逃进了观里。但鬼子翻遍了整个天后宫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于是恼羞成怒的鬼子将毕云吊在一棵柏树上拷打。鬼子将一根柏树枝砍下,狠狠地抽打毕云道长。即使被打得皮开肉绽,毕云也始终不说一句话。其实,毕云道长的确将一名八路军交通员藏在了天后宫的地窖里,为了救这名受伤的交通员,面对正在遭受的一切,他必须忍住。最终,鬼子无功而返。毕云道长将八路军伤兵化装成一个道士,顺利地混出城去。送走了八路军后,毕云道长开始投身于当地的抗日行动中去。

据《威海市志》记载:毕云道长离开天后宫以后,在当初他救的那个八路军交通员的帮助下加入了八路军威海区大队,被编入了特工队。1942年冬,日军“拉网扫荡”。他率区中队撤至文荣威边区一带反“扫荡”,最终在掩护其它战友突围时,他与战士刘安身中数弹,不幸牺牲。毕云道长牺牲时只有28岁,他的遗体先被战友们安葬在沟于家村大庙后面,解放后被移至文登天福山陵园。

在98年抗击洪水时,道教界颇多慷慨义举;在汶川地震时期,全国道教界的积极奉献;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道教界也是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配合“双暂停一延迟”的防疫部署,主动捐款捐物,并利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在道众和信众中做好防疫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虽然不见枪林弹雨,但道教界人士爱国的情怀和行动却自始如一。

历史的长海中有太多让人喜闻乐道的爱国故事,也有太多没有被记住的名字,就如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写的碑文一样: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这些人民英雄中一定有身穿青衣,手持浮尘,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山林的爱国道人英雄,也有像我们一样在弘法传道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国理念的普通道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一定不忘历史,缅怀英雄,爱国护教是中国新时代道教人士的共识。

爱国主义

中国人从不缺信仰,那是五千年来文化沉淀的传播!中国人从不缺文化,因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见证!中国人从不缺少感恩之心,因为中国共产党从13位共产党人是在一个千疮百孔的时代里传播第一缕晨光,一路斩荆披棘到今天9000万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才有了中华大地崭新的篇章。

最后让我们在此感恩中国,感恩中国共产党,也要感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这颗充满伟大的爱国精神心灵。

(本文作者:马至存,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