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修行,纠偏扶正,谈谈对我“戒”的观点和看法

道教之音 张三明

2021-08-07 20:54:25

以戒修行,纠偏扶正,谈谈对我“戒”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常说“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这里其实做两层意思解:前提是行,后者是大道。行,我们很好理解,就是行动,那大道我们又作何理解?什么是大道?

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说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简单来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火为阳,水为阴;正是阳,邪是阴;好是阳,不好是阴,等等。我们其实可以无限划分下去。但是在这里,我们就能很明显的发现一个问题:道,包含了人们所认为的好的,甚至不好的东西。这又说明什么呢?

在我入道之前,有幸读了《列子》一书,看了之后,确实可以让人获益良多,但是在读到《杨朱》一篇时,我不敢看了。当时我很是困惑,很是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一些违背常理的、看起来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书里反而是对的。我很害怕,害怕再读下去之后,我的心性会发生转变。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陪道友去重阳宫,结识了一位邓道长,在谈话之间,我留意到邓道长说的一句话,“一念化纯真”。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觉这句话里有很重要的东西,为此,一直在请教,这个“纯真”的“真”是什么?这个真是天地自然的真,还是内心本性的真?当它们不是一个东西的时候,此时应该追求那个?

邓道长告知我,去追求内心的本真。

这句话听完之后,我豁然开朗,明白了为什么在《杨朱》里那些放任的、在世俗看来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却依然可以得道。那是因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可以不为外物所迷,依然坚持本心。

同时我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的道都是不同的;也知道了为什么,古时人们收徒的时候,会长时间地磨砺他、考校他。

各人本心不同,认知不同,思维不同,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不同。正因为每个人的道不同,每个人的路不同,所以导致了每个道长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同,对于待人接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同样地运用在国家上面,也是如此。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正是因为国情不同,所以才造就了我国独有的核心价值观,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这个道路上努力前行。

现如今,党和人民越来越关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到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道教的发展,还处在上升期。此时,道教严整道风,严肃道纪,响应党的号召,紧跟党的步伐,在党的带领下,才能走出一条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记得在不久之前,中国道协接连发文,不管是《道教宫观规约》,还是《道教教职人员认定管理办法》,亦或是《关于规范道教教职人员着装的意见》,或是《道教正一传度活动管理办法》及《道教全真冠巾活动管理办法》等等,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可以使道教的风貌及管理更上一个台阶。这些办法、文件虽然只是一种规范,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内容其实是道教人员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下要遵守的基本的条文、规范和戒律。

一想到戒律,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约束,是束缚。对,戒律就是用来束缚、用来约束我们的心性、约束我们行为的,让我们可以心有顾忌,让我们在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知道还有神圣的考校,知道还有律法的约束。

此时,或许有人会针对上文的观点提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只要遵照自己的本心本性,都是在修行,那对他来说就没有错。我们修的都是内心的本心,本性。那么,既然都是在修道,都是在修内心的本心本性,为什么还要有戒律?为什么还有所谓的正信正行呢?

为此,我冥思苦想了很久,才有了答案。

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修自我本心本性的这个内宇宙的同时,在我们身体之外,还有一个自然外宇宙。在我看来,每一种规范,每一种规矩、每一种戒律的形成,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形成,而是经过无数的前辈、无数的事件最终才归纳形成的,它是当时人们为了更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与外部世界所磨合出的相对平衡点。从这方面来看,戒律,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协调人们身心内宇宙和自然外宇宙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去调整内外的平衡,不断地优化自我,不断去纠偏扶正,以至于达到内外统一、和谐发展的修行目的。

因此,简单来说,戒律就是调整,转化身体内宇宙和自然外宇宙的分割线,就是太极图中分割阴阳、转化阴阳的那条曲线,就是纠偏扶正我们修行偏差的准绳,就是调整社会发展的核心。

我的师父曾给我们这些弟子说过,道教需要发展,你们这些年轻一辈,要勇于承担起弘扬道教的使命,除了自身的修行之外,也要以身作则,去影响、去带领更多的善信做到爱国爱教,做到正信正行,为道教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我对师父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用戒律的力量来规范自我的行为,来纠正自我行为的偏差;以戒律的力量,使我们做到内外的和谐发展、优化自我,为善信做出榜样的力量。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当我们可以做到以戒为友、以戒为师,不断去纠偏扶正之时。我相信我们道人的道风道貌,一定是出类拔萃的;我相信我们道人的修行,一定是勇猛精进的;我相信我们道教的发展,一定会是日新月异的。

戒律初看是约束,再看是自我提升的途径,再看它就是修正我们行为,使我们更快、更稳妥悟道、体道的阶梯。

最后,愿各位道友,各位同修,在修行的路上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慧眼识真,以戒为友,以戒为师;在修行的途中不断纠偏扶正,正修正行,本心不改,俯仰无愧。

(本文作者:平顶山卫东区道协张三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以戒修行,纠偏扶正,谈谈对我“戒”的观点和看法

道教之音 张三明

2021-08-07 20:54:25

|
以戒修行,纠偏扶正,谈谈对我“戒”的观点和看法
|

以戒修行,纠偏扶正,谈谈对我“戒”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常说“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这里其实做两层意思解:前提是行,后者是大道。行,我们很好理解,就是行动,那大道我们又作何理解?什么是大道?

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说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简单来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火为阳,水为阴;正是阳,邪是阴;好是阳,不好是阴,等等。我们其实可以无限划分下去。但是在这里,我们就能很明显的发现一个问题:道,包含了人们所认为的好的,甚至不好的东西。这又说明什么呢?

在我入道之前,有幸读了《列子》一书,看了之后,确实可以让人获益良多,但是在读到《杨朱》一篇时,我不敢看了。当时我很是困惑,很是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一些违背常理的、看起来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书里反而是对的。我很害怕,害怕再读下去之后,我的心性会发生转变。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陪道友去重阳宫,结识了一位邓道长,在谈话之间,我留意到邓道长说的一句话,“一念化纯真”。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觉这句话里有很重要的东西,为此,一直在请教,这个“纯真”的“真”是什么?这个真是天地自然的真,还是内心本性的真?当它们不是一个东西的时候,此时应该追求那个?

邓道长告知我,去追求内心的本真。

这句话听完之后,我豁然开朗,明白了为什么在《杨朱》里那些放任的、在世俗看来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却依然可以得道。那是因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可以不为外物所迷,依然坚持本心。

同时我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的道都是不同的;也知道了为什么,古时人们收徒的时候,会长时间地磨砺他、考校他。

各人本心不同,认知不同,思维不同,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不同。正因为每个人的道不同,每个人的路不同,所以导致了每个道长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同,对于待人接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同样地运用在国家上面,也是如此。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正是因为国情不同,所以才造就了我国独有的核心价值观,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这个道路上努力前行。

现如今,党和人民越来越关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到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道教的发展,还处在上升期。此时,道教严整道风,严肃道纪,响应党的号召,紧跟党的步伐,在党的带领下,才能走出一条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记得在不久之前,中国道协接连发文,不管是《道教宫观规约》,还是《道教教职人员认定管理办法》,亦或是《关于规范道教教职人员着装的意见》,或是《道教正一传度活动管理办法》及《道教全真冠巾活动管理办法》等等,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可以使道教的风貌及管理更上一个台阶。这些办法、文件虽然只是一种规范,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内容其实是道教人员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下要遵守的基本的条文、规范和戒律。

一想到戒律,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约束,是束缚。对,戒律就是用来束缚、用来约束我们的心性、约束我们行为的,让我们可以心有顾忌,让我们在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知道还有神圣的考校,知道还有律法的约束。

此时,或许有人会针对上文的观点提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只要遵照自己的本心本性,都是在修行,那对他来说就没有错。我们修的都是内心的本心,本性。那么,既然都是在修道,都是在修内心的本心本性,为什么还要有戒律?为什么还有所谓的正信正行呢?

为此,我冥思苦想了很久,才有了答案。

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修自我本心本性的这个内宇宙的同时,在我们身体之外,还有一个自然外宇宙。在我看来,每一种规范,每一种规矩、每一种戒律的形成,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形成,而是经过无数的前辈、无数的事件最终才归纳形成的,它是当时人们为了更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与外部世界所磨合出的相对平衡点。从这方面来看,戒律,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协调人们身心内宇宙和自然外宇宙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去调整内外的平衡,不断地优化自我,不断去纠偏扶正,以至于达到内外统一、和谐发展的修行目的。

因此,简单来说,戒律就是调整,转化身体内宇宙和自然外宇宙的分割线,就是太极图中分割阴阳、转化阴阳的那条曲线,就是纠偏扶正我们修行偏差的准绳,就是调整社会发展的核心。

我的师父曾给我们这些弟子说过,道教需要发展,你们这些年轻一辈,要勇于承担起弘扬道教的使命,除了自身的修行之外,也要以身作则,去影响、去带领更多的善信做到爱国爱教,做到正信正行,为道教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我对师父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用戒律的力量来规范自我的行为,来纠正自我行为的偏差;以戒律的力量,使我们做到内外的和谐发展、优化自我,为善信做出榜样的力量。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当我们可以做到以戒为友、以戒为师,不断去纠偏扶正之时。我相信我们道人的道风道貌,一定是出类拔萃的;我相信我们道人的修行,一定是勇猛精进的;我相信我们道教的发展,一定会是日新月异的。

戒律初看是约束,再看是自我提升的途径,再看它就是修正我们行为,使我们更快、更稳妥悟道、体道的阶梯。

最后,愿各位道友,各位同修,在修行的路上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慧眼识真,以戒为友,以戒为师;在修行的途中不断纠偏扶正,正修正行,本心不改,俯仰无愧。

(本文作者:平顶山卫东区道协张三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