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道教之音 高璟

2022-06-29 09:45:59

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南华真经·人间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卫国国君是一个独断专横的人,颜回希望能够劝说他成为一位仁君,便向他的老师孔子请教能够游说卫国国君的办法。孔子先问颜回自己打算怎么做,颜回说要持斋。孔子摇头,指出人们常说的斋,属于祭祀时的用斋,并非真正意义上在斋戒。一个真正的合道者,是可以做到心斋的。颜回追问什么叫心斋,孔子回答说: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有一种观点认为,心斋所修行的是一种洞明虚空的心境,超越了对功名利禄、善恶美丑的追求。素斋是身体对诸多欲望的生理抵抗,心斋则是对诸多欲望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抵抗。普通人是具有求多、求大的欲求的,而道教修行则是要求少和寡。在道教的心性学中认为,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意思是说,人们会因为心上升起的种种多而烦杂的欲望,进而带来无限的烦扰,如果烦扰不能解决,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而无法获得拯救。

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中写道:“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由此可见,心斋不是我们简单地去理解成为一种精神的追求,而是要正襟危坐去修持的法门。

从孔子的这段回答中,其实可以逆推出“心斋”的概念和实现的途径。孔子提出,心斋是虚,虚是合道的表现状态。这里说的虚,当是心中所虚,以应待万物。晋·郭象注解说:“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只要能做到虚心,则可以把至道揽在怀中。做到心虚的法门,则在于“听之以气”。这句话,正是理解“心斋”的真正难点。我们逐句来分析:

第一,祖师提到“若一志”。“若”是你的意思,这里是孔子在对颜回说话,指出:你要能够保持一个思想、一个念头,心思要转移,不要有许多的杂念来打扰到自己心神。如果杂念始终存在,心中就是充满了各种念头思想的,就做不到虚。所以,虚的第一步,用“一志”清除多余的杂念,最后留下清静一念。

第二,“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是不要的意思。待做到了清静一念的功夫后,就要转向于“听”的功夫。毫无疑问,这里的“听”并不是用耳朵在听,要听到的也不是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本就属于杂念,已经在第一步清除掉了),而是借用了耳朵听声音的概念,来表达用心聆听自己所处于的状态,自己在清静一念状态下的表现。也即是说,去探究自身的道是什么。此时,听的是天籁之音。(PS:南华祖师说天籁、地籁和人籁,你知道这三籁分别指什么吗?)

第三,我们仅仅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道是什么,这还远远不够。既然谈论修行,就需要找到能够主动去合道的法门,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如何做的法门。祖师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是事物运行的源动力以及根本规律。“听之以气”,此时聆听与观察的不再是我们自身的感知,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运行方式。因为我们的心是有知觉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真正的虚心以待,不需要我们主观去做什么,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物的,随着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而给予该有的回应(但却不是带有主观判断的回应)。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才符合道教义理中讲的随方应化的圣人要求,才是经典中提到的“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修行目标。

道教修行,讲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应物,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地回应;一个是真常,即无论应什么样的事物,都要保持住自身的真常不变。外在客观发生的事物为实,我们唯有以虚空净明的真心来应对,才能够虚实相待而互不相伤。孔子让颜回保持心斋,本质上是要让他打破自己的执念,回归到大道的层面上去看待问题。

为了更加有效地说明这个观点,南华真人还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

唯当忘记了一切外在,才能以应物的心去做应物的事。南华真人在《逍遥游》篇章中用一句话总结,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如能八风吹不动,定可安坐紫金莲。

清·赵翼有一首《岁暮杂诗》,写道:“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心斋,是我们皈依道经师宝的态度,更是我们修行人要保持的本真。那么,今天的心斋,你做到了吗?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道教之音 高璟

2022-06-29 09:45:59

|
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

南华祖师说要“心斋”,我们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南华真经·人间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卫国国君是一个独断专横的人,颜回希望能够劝说他成为一位仁君,便向他的老师孔子请教能够游说卫国国君的办法。孔子先问颜回自己打算怎么做,颜回说要持斋。孔子摇头,指出人们常说的斋,属于祭祀时的用斋,并非真正意义上在斋戒。一个真正的合道者,是可以做到心斋的。颜回追问什么叫心斋,孔子回答说: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有一种观点认为,心斋所修行的是一种洞明虚空的心境,超越了对功名利禄、善恶美丑的追求。素斋是身体对诸多欲望的生理抵抗,心斋则是对诸多欲望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抵抗。普通人是具有求多、求大的欲求的,而道教修行则是要求少和寡。在道教的心性学中认为,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意思是说,人们会因为心上升起的种种多而烦杂的欲望,进而带来无限的烦扰,如果烦扰不能解决,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而无法获得拯救。

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中写道:“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由此可见,心斋不是我们简单地去理解成为一种精神的追求,而是要正襟危坐去修持的法门。

从孔子的这段回答中,其实可以逆推出“心斋”的概念和实现的途径。孔子提出,心斋是虚,虚是合道的表现状态。这里说的虚,当是心中所虚,以应待万物。晋·郭象注解说:“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只要能做到虚心,则可以把至道揽在怀中。做到心虚的法门,则在于“听之以气”。这句话,正是理解“心斋”的真正难点。我们逐句来分析:

第一,祖师提到“若一志”。“若”是你的意思,这里是孔子在对颜回说话,指出:你要能够保持一个思想、一个念头,心思要转移,不要有许多的杂念来打扰到自己心神。如果杂念始终存在,心中就是充满了各种念头思想的,就做不到虚。所以,虚的第一步,用“一志”清除多余的杂念,最后留下清静一念。

第二,“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是不要的意思。待做到了清静一念的功夫后,就要转向于“听”的功夫。毫无疑问,这里的“听”并不是用耳朵在听,要听到的也不是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本就属于杂念,已经在第一步清除掉了),而是借用了耳朵听声音的概念,来表达用心聆听自己所处于的状态,自己在清静一念状态下的表现。也即是说,去探究自身的道是什么。此时,听的是天籁之音。(PS:南华祖师说天籁、地籁和人籁,你知道这三籁分别指什么吗?)

第三,我们仅仅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道是什么,这还远远不够。既然谈论修行,就需要找到能够主动去合道的法门,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如何做的法门。祖师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是事物运行的源动力以及根本规律。“听之以气”,此时聆听与观察的不再是我们自身的感知,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运行方式。因为我们的心是有知觉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真正的虚心以待,不需要我们主观去做什么,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物的,随着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而给予该有的回应(但却不是带有主观判断的回应)。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才符合道教义理中讲的随方应化的圣人要求,才是经典中提到的“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修行目标。

道教修行,讲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应物,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地回应;一个是真常,即无论应什么样的事物,都要保持住自身的真常不变。外在客观发生的事物为实,我们唯有以虚空净明的真心来应对,才能够虚实相待而互不相伤。孔子让颜回保持心斋,本质上是要让他打破自己的执念,回归到大道的层面上去看待问题。

为了更加有效地说明这个观点,南华真人还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

唯当忘记了一切外在,才能以应物的心去做应物的事。南华真人在《逍遥游》篇章中用一句话总结,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如能八风吹不动,定可安坐紫金莲。

清·赵翼有一首《岁暮杂诗》,写道:“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心斋,是我们皈依道经师宝的态度,更是我们修行人要保持的本真。那么,今天的心斋,你做到了吗?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