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2)

道教之音 鞠志国 唐加福

2013-01-02 14:33:00

李诡祖曾三次受到皇封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被唐高祖李渊赐封为“财帛星君”。

清末义和团“增福财神揭帖”唱道:“增福财神降神坛,送福送财保家全。保家全,三月十九祭东南,唐封星君在长安。七月二十二,增福相公升仙日,财神巡世送吉利。九月十七是阳关,太白金星来下凡。起道场,焚香烟,不怕鬼子闹中原”。根据淄川民间传说,农历三月十九是封神日,既历代皇帝册封李诡祖为财神的日子,七月二十二是成道日,老百姓叫做升仙日,九月十七是生日(圣诞)。唐朝皇帝李渊登上帝位后,为了显示其掌权的正统性,马上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同时赐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借名人提高门第。义和团起源于山东,该揭帖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已故历史学家何炳迪先生认为:“李詭祖之为财神,与李唐之认组寻亲不无关系。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立国之后,急于宣示其正统性。于是将老子视为直系远祖,又把李诡祖拉进财神之列,封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李诡祖乃北魏孝文帝(467-499年)时曲梁县令,李渊称帝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那时求老子后裔已不可得。唐高宗曾亲至毫州,幸老君庙,求老子后裔亦不可得,只好以男女道士视为“宗人”,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玄宗也以道士、女冠隶宗正寺,享受宗室待遇。直到五代后唐明宗时期,仍要加封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如此渴求老子后裔,加封老子后裔,不得已以男女道士充宗室這种极不寻常的措施反映了探寻老子后裔的难度和无奈”。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被后唐明宗赐封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成宗时期(公元1295---1307年)被赐封为“福善平施公”。对于这一段历史,明•万历兵部尚书曲周人王一鹗在“重修增福李公祠碑记”中有记载:“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盖能御大灾,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

由于皇帝的册封,李诡祖成为国人顶礼膜拜的文财神。

祭祀财神李诡祖的增幅财神庙遍布全国各地

随着各王朝对李诡祖的不断加封,民间对李诡祖的事迹也不断神话,如说李诡祖是天上太白金星下凡,是“财帛星君”,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世非,兼管三品以上官员的衣食禄料等等,以致于自唐宋以来,增福庙遍及朝野,举凡城乡郡县之城,每年都有隆盛的财神节庆活动,成一社会佳景。

如果说淄川嬷嬷幢的李相公祠是最早的增幅财神庙,那么,北京的黄瓦财神庙就是规格最高的增幅财神庙。黄瓦财神庙的简介上写:“据民间传说,......雍正为亲王时路过此庙,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这种说法估计正史上不会有明确的记载,因为雍亲王在康熙大帝没有去世前,绝对不敢将此心思告诉任何人;当了皇帝后,城府很深的雍正皇帝也不可能到处讲:我在这个财神庙祷告后,果然当了皇帝。但是不管怎样说,一个建筑规模较小的财神庙,屋顶能用上明黄色的琉璃瓦,这肯定有说法,肯定与祈祷灵验有关,并且肯定与皇室有关。值得重视的是,黄瓦财神庙最初叫做增福庙,供奉的是增福财神李诡祖,后来才又增添了武财神赵公明。

在我国北部赤峰市的灯笼河大草原上,也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增福庙。赤峰市文化学者缴树奇写到:“在草原东北一青峰的半坡向阳处,有一古庙,由一块巨石凿刻而成,“古朴典雅而庙影斜地,危依碧霄则铎声飞空”。庙联阴文,优美清秀。上联为:庙小位非小;下联为:神孤法不孤。横批:灵照千古。据毕从义先生考证,这里供奉着增福相公。增福相公,姓李讳祖,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先祖。于西魏拓跋氏王朝任相国。白天管阳间不平之事,夜晚判阴间是非曲直,并兼管朝官奉禄和民众衣食。惩恶扬善,公正无私;傲骨棱棱,断案如神。死后举国哀悼。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名直,沙陀人,李克用之义子,小名邀估烈)赠为神居,封增福相公神,至今香火不断”。

而在我国南方,人们仍然沿用“财帛星君”的称呼。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均有大量供奉财帛星君的庙宇。福建华侨大学的郑向敏、范向丽、陈晖莉在《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一文中记载:

“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相传财帛星君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其天职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成为民间众多求财信众供奉的神灵。通常财帛星君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五福(福、禄、寿、喜、财),通常有五福临门一说。

澳门庙宇供奉的财帛星君通常为一长者形象,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金元宝,右手托招财进宝的卷轴。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所信仰诸财神中的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李诡祖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祭祀的主神

农历七月二十二,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是日,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献上牺牲,敬上供奉,鸣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同时祈求大吉大利、财源广进。鞭炮自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团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吃发菜谓之“发财”,寓意财源滚滚。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财神节的渊源见于《玉匣记》: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民国《潍县志稿》卷十四“风俗”记载:

“七月二十二日谓为财神生日,各商家无论巨贾小贩,皆设祭供神,饱恣饮啖。……相沿已久,至今不绝。”也就是说,财神节祭祀的主神正是李诡祖。

中国古代过财神节规模宏大,且有财神爷巡游的仪式。清末潍县陈蜚声在“潍县增福庙会小记”中记载:“潍县,古名潍州,北海名邑也。自古为京东之枢纽,胶东之咽喉。山海兼备,土地广袤,文化绵长,商贾云集。城内有增福庙,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有增福庙会,莫知起时,或曰源起于临邑淄川,太祖初年传入潍县,遂成一方盛事。会期八日,七月二十一始,七月二十八止。
初日,大小官吏,名流乡绅,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齐聚增福庙。吉时一到,庙内钟鼓齐鸣,庙外响雷震天。善男信女,燃纸焚香,舞蹈献贡,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庙堂上下,香烟缭绕,声乐不绝。香客拜神既毕,财神爷巡游伊始。但见财神爷高坐于八抬大轿之上,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有“元宝”,温文尔雅,气势非凡。貔貅在前引路,善男信女执摇钱树,金元宝紧随其后,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更有善财童子,利市仙官相伴左右,分发金银财宝,引乡民踊跃尾随,争相夺宝。巡游所到之处,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大小商号,沿街居民,无不随喜。庙堂外有社戏,有小吃,有商贸,有杂耍,引四乡民众无数。盛会繁华凡八日方止。此增福庙会之大观也”。

李诡祖是我国木板年画和钱币上的主神

增福财神在民间最受欢迎。古代木板年画(神码)上的财神像就是他,清朝到民国期间钞票上的财神像也是他。画像中的李相公白脸长须,温文尔雅。他头戴朝冠,锦衣玉带。左手如意,右手元宝,脚踩聚宝盆。象征着神通广大,财源滚滚。

旧时的寻常百姓家,一进腊月,就要“忙年”。当家的就要郑重其事地去赶年集,置办诸多年货,回转家门便抖落出几幅年画,引得一家老少、左邻右舍急凑近前品评一番。无论在哪个年集,卖年画的地方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远远地就能听见那抑扬顿挫的唱卖声。如卖《增福财神进了门》时要这样唱:元宝山,聚宝盆,也有金,也有银。文财神,武财神,天上找,地下寻。早晚找着有福人,增福财神进了门。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2)

    道教之音 鞠志国 唐加福

    2013-01-02 14:33:00

    |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2)
    |

    李诡祖曾三次受到皇封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被唐高祖李渊赐封为“财帛星君”。

    清末义和团“增福财神揭帖”唱道:“增福财神降神坛,送福送财保家全。保家全,三月十九祭东南,唐封星君在长安。七月二十二,增福相公升仙日,财神巡世送吉利。九月十七是阳关,太白金星来下凡。起道场,焚香烟,不怕鬼子闹中原”。根据淄川民间传说,农历三月十九是封神日,既历代皇帝册封李诡祖为财神的日子,七月二十二是成道日,老百姓叫做升仙日,九月十七是生日(圣诞)。唐朝皇帝李渊登上帝位后,为了显示其掌权的正统性,马上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同时赐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借名人提高门第。义和团起源于山东,该揭帖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已故历史学家何炳迪先生认为:“李詭祖之为财神,与李唐之认组寻亲不无关系。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立国之后,急于宣示其正统性。于是将老子视为直系远祖,又把李诡祖拉进财神之列,封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李诡祖乃北魏孝文帝(467-499年)时曲梁县令,李渊称帝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那时求老子后裔已不可得。唐高宗曾亲至毫州,幸老君庙,求老子后裔亦不可得,只好以男女道士视为“宗人”,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玄宗也以道士、女冠隶宗正寺,享受宗室待遇。直到五代后唐明宗时期,仍要加封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如此渴求老子后裔,加封老子后裔,不得已以男女道士充宗室這种极不寻常的措施反映了探寻老子后裔的难度和无奈”。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被后唐明宗赐封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成宗时期(公元1295---1307年)被赐封为“福善平施公”。对于这一段历史,明•万历兵部尚书曲周人王一鹗在“重修增福李公祠碑记”中有记载:“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盖能御大灾,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

    由于皇帝的册封,李诡祖成为国人顶礼膜拜的文财神。

    祭祀财神李诡祖的增幅财神庙遍布全国各地

    随着各王朝对李诡祖的不断加封,民间对李诡祖的事迹也不断神话,如说李诡祖是天上太白金星下凡,是“财帛星君”,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世非,兼管三品以上官员的衣食禄料等等,以致于自唐宋以来,增福庙遍及朝野,举凡城乡郡县之城,每年都有隆盛的财神节庆活动,成一社会佳景。

    如果说淄川嬷嬷幢的李相公祠是最早的增幅财神庙,那么,北京的黄瓦财神庙就是规格最高的增幅财神庙。黄瓦财神庙的简介上写:“据民间传说,......雍正为亲王时路过此庙,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这种说法估计正史上不会有明确的记载,因为雍亲王在康熙大帝没有去世前,绝对不敢将此心思告诉任何人;当了皇帝后,城府很深的雍正皇帝也不可能到处讲:我在这个财神庙祷告后,果然当了皇帝。但是不管怎样说,一个建筑规模较小的财神庙,屋顶能用上明黄色的琉璃瓦,这肯定有说法,肯定与祈祷灵验有关,并且肯定与皇室有关。值得重视的是,黄瓦财神庙最初叫做增福庙,供奉的是增福财神李诡祖,后来才又增添了武财神赵公明。

    在我国北部赤峰市的灯笼河大草原上,也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增福庙。赤峰市文化学者缴树奇写到:“在草原东北一青峰的半坡向阳处,有一古庙,由一块巨石凿刻而成,“古朴典雅而庙影斜地,危依碧霄则铎声飞空”。庙联阴文,优美清秀。上联为:庙小位非小;下联为:神孤法不孤。横批:灵照千古。据毕从义先生考证,这里供奉着增福相公。增福相公,姓李讳祖,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先祖。于西魏拓跋氏王朝任相国。白天管阳间不平之事,夜晚判阴间是非曲直,并兼管朝官奉禄和民众衣食。惩恶扬善,公正无私;傲骨棱棱,断案如神。死后举国哀悼。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名直,沙陀人,李克用之义子,小名邀估烈)赠为神居,封增福相公神,至今香火不断”。

    而在我国南方,人们仍然沿用“财帛星君”的称呼。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均有大量供奉财帛星君的庙宇。福建华侨大学的郑向敏、范向丽、陈晖莉在《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一文中记载:

    “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相传财帛星君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其天职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成为民间众多求财信众供奉的神灵。通常财帛星君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五福(福、禄、寿、喜、财),通常有五福临门一说。

    澳门庙宇供奉的财帛星君通常为一长者形象,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金元宝,右手托招财进宝的卷轴。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所信仰诸财神中的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李诡祖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祭祀的主神

    农历七月二十二,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是日,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献上牺牲,敬上供奉,鸣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同时祈求大吉大利、财源广进。鞭炮自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团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吃发菜谓之“发财”,寓意财源滚滚。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财神节的渊源见于《玉匣记》: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民国《潍县志稿》卷十四“风俗”记载:

    “七月二十二日谓为财神生日,各商家无论巨贾小贩,皆设祭供神,饱恣饮啖。……相沿已久,至今不绝。”也就是说,财神节祭祀的主神正是李诡祖。

    中国古代过财神节规模宏大,且有财神爷巡游的仪式。清末潍县陈蜚声在“潍县增福庙会小记”中记载:“潍县,古名潍州,北海名邑也。自古为京东之枢纽,胶东之咽喉。山海兼备,土地广袤,文化绵长,商贾云集。城内有增福庙,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有增福庙会,莫知起时,或曰源起于临邑淄川,太祖初年传入潍县,遂成一方盛事。会期八日,七月二十一始,七月二十八止。
    初日,大小官吏,名流乡绅,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齐聚增福庙。吉时一到,庙内钟鼓齐鸣,庙外响雷震天。善男信女,燃纸焚香,舞蹈献贡,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庙堂上下,香烟缭绕,声乐不绝。香客拜神既毕,财神爷巡游伊始。但见财神爷高坐于八抬大轿之上,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有“元宝”,温文尔雅,气势非凡。貔貅在前引路,善男信女执摇钱树,金元宝紧随其后,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更有善财童子,利市仙官相伴左右,分发金银财宝,引乡民踊跃尾随,争相夺宝。巡游所到之处,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大小商号,沿街居民,无不随喜。庙堂外有社戏,有小吃,有商贸,有杂耍,引四乡民众无数。盛会繁华凡八日方止。此增福庙会之大观也”。

    李诡祖是我国木板年画和钱币上的主神

    增福财神在民间最受欢迎。古代木板年画(神码)上的财神像就是他,清朝到民国期间钞票上的财神像也是他。画像中的李相公白脸长须,温文尔雅。他头戴朝冠,锦衣玉带。左手如意,右手元宝,脚踩聚宝盆。象征着神通广大,财源滚滚。

    旧时的寻常百姓家,一进腊月,就要“忙年”。当家的就要郑重其事地去赶年集,置办诸多年货,回转家门便抖落出几幅年画,引得一家老少、左邻右舍急凑近前品评一番。无论在哪个年集,卖年画的地方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远远地就能听见那抑扬顿挫的唱卖声。如卖《增福财神进了门》时要这样唱:元宝山,聚宝盆,也有金,也有银。文财神,武财神,天上找,地下寻。早晚找着有福人,增福财神进了门。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