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鹤鸣山记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李养正

2013-07-11 21:46:44

久慕鹤鸣山,欲往参访,以路程遥远,未获偿愿。今年七月中旬,应邀到成都青城山古常道观讲学之后,下山小憩于建福宫。实在幸运得很,恰逢鹤鸣山迎仙阁住持张至益大师也在建福宫歇息。他是欲上山拜访青城山古常道观住持傅元夭大师的,因听说傅大师已去成都,故在此留候。我与张大师在四年前曾见过面,老友重逢,白然感到亲切。语及鹤鸣山近况,张大师兴奋地说,古宫观现正在修复中,并十分豪爽地邀我去鹤鸣山一游。这对我来说,正是久已向往的事,欣然应邀。我们乘建福宫的微型汽车,九时许便向大邑县境进发,途经温江、崇庆、怀远、大邑,十一时许进入鹤鸣山口。

张至益大师介绍说,鹤鸣山属峨山山脉,海拔九百米,为古剑南四大名山之一。鹤鸣山

以山势形状似鹤而得名;或日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旅游者咸谓鹤鸣!11有山形似鹤之

美和山藏石鹤之胜。

放眼跳望,东西北三面环山若城,南向川西平原,山势确实如展翅飞翔之鹤,头伸至东西双涧合口处,如饮水状。鹤鸣山满山翠绿,古树森森,双涧绕老君山潺潺而流。这里既清幽又雄伟。《四川通志》中形容鹤鸣山说:“山形如授瓮,有石类鹤。上有二十四洞,七十二穴。东西两溪出自两腋,东南有石柱,一三面悬绝,其形如城,亦日天城。”的确,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城。

我们歇脚于迎仙阁,阁内常住有七位道友,闻张大师邀有客至,十分热情地予以接待。我们散坐于阁前蓬下,一边饮茶、一边听张大师讲述鹤鸣山的故事。张大师虽八十四岁高龄,因他久练道教动静功法、身体十分强健,精神矍拣,目明耳聪,脚腿尚能日行百里,记忆与思维都十分清晰。他说,前几年曾有道教是发祥于鹤鸣,抑或是发祥于青城山的争论。张大师列举史籍,谈了他的看法。他说:西晋时有一位著名史学家,名叫陈寿,是四川南充人,他生于三国蜀后主建兴十一年,亦即魏明帝青龙元年,公元二三三年。他一生半在蜀汉,半人晋朝。他据自己的耳闻目见及史料,撰《三国志》。其中有《张鲁传》,传中说,“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业,衡死,鲁复行之。”这是张道陵天师在鹤鸣山创道的最早的记载。接着,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撰《神仙传》,其中《张道陵传》说,“陵及弟子人蜀,住鹤鸣山,得正一盟威之道,能治病,百姓奉之为师。”东晋史学家常球撰《华阳国志》,其中说,“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教刘焉。”到南北朝时,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撰《后汉书·刘焉传》,也记载“鲁,字公祺。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受其道者,振出五斗米,……陵传子衡,衡传子鲁,鲁遂自号贤君。”到南北朝,北齐史学家魏收撰《魏书·释老志》,其中也记载有,“张陵受道于鹤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也肯定了张道陵受道于鹤鸣山。南朝梁李脚撰

《益州记》,亦说鹤鸣山为“张陵登仙之所”。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刘蕊传》中说:“(鹤鸣)山在今益州晋原县西”。考今大邑本蜀郡江源县地,晋因之,西魏时属江原郡,后周改县名晋原,直到唐朝成亨二年,始割晋原置大邑县,至今仍有以“晋原”名“大邑”的惯称。李贤所谓的晋原,即今大邑无疑。唐末五代,杜光庭天师撰《贺鹤鸣山化枯树再生表》,其中说:“大邑鹤鸣山,当炎汉建平之际,乃天师修道之乡。”南宋诗人陆游有《夜宿鹤鸣山》诗,自注说:“山,盖张天师学道之地,事与史合。”张至益大师谈到这里,肯定了鹤鸣山为张天师创立道教的圣地。但是他语锋一转,又说:有人说道教发祥于青城山,也没有大错,是指鹤鸣山属于青城山脉的范畴而言。北宋张君房《廿四治图序》说,“第三鹤鸣神山治,治在其山,上与青城天国相连。”明代蔡长通撰《鹤鸣迎仙阁记》中说:“西蜀名山,甲于天下,而青城为十大洞天,其周回几十里,地脉衍逛,分支为鹤鸣山,乃汉天师张道陵修炼之所。”《方舆胜览》也说:“青城山左连大面,右接鹤鸣,前临狮子,后枕大隋(天堕),诸山络绎,不一其名,要皆青城山之支峰也。”所以说,言道教发祥于青城,亦非无因。

听了张天师的叙说,我以为他的话有根据,十分中肯。据《汉天师世家》中说:张道陵“闻巴蜀诊气为人害,锐意人蜀,初居阳平山,迁鹤鸣山,感玄元老君,屡授以经篆之法,于是分形示化,复立二十四治,增以四治,以应廿八宿,妖厉为之衰熄。”这说明天师道是认定鹤鸣山为发祥地的;其他说法则稍失肯切了。

谈到鹤鸣山之创建宫观,张大师说:这里建立宫观,始于汉代,据明代左翘《鹤鸣山记》,这里最早的道观是建在老君山上的老君段(后改称太清宫),系“汉安微士张道陵创建。”历经隋唐,到宋太祖开宝三年,复重建立碑。明永乐十一年,成祖朱棣遣龙虎山道士吴伯理前来迎请张三丰真人,兴建迎仙阁。明世宗嘉靖年间,邑令吴兴及邑人余吉等又捐资修葺古观左右殿角及天师殿。清代,大邑牟、傅二氏又倡议筹资修建文昌宫、待鹤楼等楼观殷堂。至此,鹤鸣山便具有太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三官等殿宇亨殿,画栋雕梁,玉宫琼字,蔚为壮观。可惜,这一庄严宏伟的道教胜地,经近代动乱摧毁,殿宇已所剩无几,特别是经“文革”浩劫,更是破坏殆尽了。现在只有一些遗址古迹,尚可供游人登临凭吊。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游鹤鸣山记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李养正

    2013-07-11 21:46:44

    |
    游鹤鸣山记
    |

    久慕鹤鸣山,欲往参访,以路程遥远,未获偿愿。今年七月中旬,应邀到成都青城山古常道观讲学之后,下山小憩于建福宫。实在幸运得很,恰逢鹤鸣山迎仙阁住持张至益大师也在建福宫歇息。他是欲上山拜访青城山古常道观住持傅元夭大师的,因听说傅大师已去成都,故在此留候。我与张大师在四年前曾见过面,老友重逢,白然感到亲切。语及鹤鸣山近况,张大师兴奋地说,古宫观现正在修复中,并十分豪爽地邀我去鹤鸣山一游。这对我来说,正是久已向往的事,欣然应邀。我们乘建福宫的微型汽车,九时许便向大邑县境进发,途经温江、崇庆、怀远、大邑,十一时许进入鹤鸣山口。

    张至益大师介绍说,鹤鸣山属峨山山脉,海拔九百米,为古剑南四大名山之一。鹤鸣山

    以山势形状似鹤而得名;或日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旅游者咸谓鹤鸣!11有山形似鹤之

    美和山藏石鹤之胜。

    放眼跳望,东西北三面环山若城,南向川西平原,山势确实如展翅飞翔之鹤,头伸至东西双涧合口处,如饮水状。鹤鸣山满山翠绿,古树森森,双涧绕老君山潺潺而流。这里既清幽又雄伟。《四川通志》中形容鹤鸣山说:“山形如授瓮,有石类鹤。上有二十四洞,七十二穴。东西两溪出自两腋,东南有石柱,一三面悬绝,其形如城,亦日天城。”的确,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城。

    我们歇脚于迎仙阁,阁内常住有七位道友,闻张大师邀有客至,十分热情地予以接待。我们散坐于阁前蓬下,一边饮茶、一边听张大师讲述鹤鸣山的故事。张大师虽八十四岁高龄,因他久练道教动静功法、身体十分强健,精神矍拣,目明耳聪,脚腿尚能日行百里,记忆与思维都十分清晰。他说,前几年曾有道教是发祥于鹤鸣,抑或是发祥于青城山的争论。张大师列举史籍,谈了他的看法。他说:西晋时有一位著名史学家,名叫陈寿,是四川南充人,他生于三国蜀后主建兴十一年,亦即魏明帝青龙元年,公元二三三年。他一生半在蜀汉,半人晋朝。他据自己的耳闻目见及史料,撰《三国志》。其中有《张鲁传》,传中说,“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业,衡死,鲁复行之。”这是张道陵天师在鹤鸣山创道的最早的记载。接着,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撰《神仙传》,其中《张道陵传》说,“陵及弟子人蜀,住鹤鸣山,得正一盟威之道,能治病,百姓奉之为师。”东晋史学家常球撰《华阳国志》,其中说,“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教刘焉。”到南北朝时,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撰《后汉书·刘焉传》,也记载“鲁,字公祺。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受其道者,振出五斗米,……陵传子衡,衡传子鲁,鲁遂自号贤君。”到南北朝,北齐史学家魏收撰《魏书·释老志》,其中也记载有,“张陵受道于鹤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也肯定了张道陵受道于鹤鸣山。南朝梁李脚撰

    《益州记》,亦说鹤鸣山为“张陵登仙之所”。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刘蕊传》中说:“(鹤鸣)山在今益州晋原县西”。考今大邑本蜀郡江源县地,晋因之,西魏时属江原郡,后周改县名晋原,直到唐朝成亨二年,始割晋原置大邑县,至今仍有以“晋原”名“大邑”的惯称。李贤所谓的晋原,即今大邑无疑。唐末五代,杜光庭天师撰《贺鹤鸣山化枯树再生表》,其中说:“大邑鹤鸣山,当炎汉建平之际,乃天师修道之乡。”南宋诗人陆游有《夜宿鹤鸣山》诗,自注说:“山,盖张天师学道之地,事与史合。”张至益大师谈到这里,肯定了鹤鸣山为张天师创立道教的圣地。但是他语锋一转,又说:有人说道教发祥于青城山,也没有大错,是指鹤鸣山属于青城山脉的范畴而言。北宋张君房《廿四治图序》说,“第三鹤鸣神山治,治在其山,上与青城天国相连。”明代蔡长通撰《鹤鸣迎仙阁记》中说:“西蜀名山,甲于天下,而青城为十大洞天,其周回几十里,地脉衍逛,分支为鹤鸣山,乃汉天师张道陵修炼之所。”《方舆胜览》也说:“青城山左连大面,右接鹤鸣,前临狮子,后枕大隋(天堕),诸山络绎,不一其名,要皆青城山之支峰也。”所以说,言道教发祥于青城,亦非无因。

    听了张天师的叙说,我以为他的话有根据,十分中肯。据《汉天师世家》中说:张道陵“闻巴蜀诊气为人害,锐意人蜀,初居阳平山,迁鹤鸣山,感玄元老君,屡授以经篆之法,于是分形示化,复立二十四治,增以四治,以应廿八宿,妖厉为之衰熄。”这说明天师道是认定鹤鸣山为发祥地的;其他说法则稍失肯切了。

    谈到鹤鸣山之创建宫观,张大师说:这里建立宫观,始于汉代,据明代左翘《鹤鸣山记》,这里最早的道观是建在老君山上的老君段(后改称太清宫),系“汉安微士张道陵创建。”历经隋唐,到宋太祖开宝三年,复重建立碑。明永乐十一年,成祖朱棣遣龙虎山道士吴伯理前来迎请张三丰真人,兴建迎仙阁。明世宗嘉靖年间,邑令吴兴及邑人余吉等又捐资修葺古观左右殿角及天师殿。清代,大邑牟、傅二氏又倡议筹资修建文昌宫、待鹤楼等楼观殷堂。至此,鹤鸣山便具有太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三官等殿宇亨殿,画栋雕梁,玉宫琼字,蔚为壮观。可惜,这一庄严宏伟的道教胜地,经近代动乱摧毁,殿宇已所剩无几,特别是经“文革”浩劫,更是破坏殆尽了。现在只有一些遗址古迹,尚可供游人登临凭吊。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