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峰:于无为处见有为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江峰

2013-07-28 19:03:49

——评《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之一《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初正式出版了。它是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盖建民教授十余载心血凝结而成的力作。捧着它,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学术思想和人生精神的厚重;透过它那飘着墨香的扉页,我们也能够体察到一位青年学者严谨的学术探索态度。

读《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值得我们感叹的是盖建民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对陈旧思维模式敢于超越、于无为处见有为的那样一种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式,似乎宗教和科学仅仅是两种水火不相容的存在,鲜有人能够从宗教的整个机体中去深究其与科学的某些内在关联,挖掘其深层的思想智慧的精华。盖建民教授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式,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处,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立足于宗教学与科技哲学的交叉点,准确地把握到了道教与科学之间诸多的内在关联,从中引出了一系列足以令人信服而又具有文化哲学价值的学术观点。

在把握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盖建民教授确证了“道教科学思想”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合理的内在逻辑因子,认为中国科学思想的探索,离不开对中国科学与中国宗教关系的把握。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它关于自然现象及其奥秘的思想和具体成就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道教历来主张寓道于术,以术演道,其方术异常发达。各种内修外养术如外丹黄白术、导引服气、存思、服食、房中、星占、堪舆诸术,都曾与中国古代的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算学、养生学发生过多样的联系。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影响之深、贡献之大,在世界宗教史上与科技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盖建民教授从先秦、秦汉时期的道家、墨学、医药学等思想的流传中追寻到道教科学思想的基因,在以长生信仰为核心的道教宗教义理中查找到其蕴涵的法“自然之道”、重“变化之术”的崇尚科技的元素,从而使得道教科学思想的命题建立在事实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坚实基础之上。

盖建民教授在书中着力探讨了道门中人的科技思维方法,他条分缕析,从道门中人的文论和活动的诸多材料中提炼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宝贵的科学思想,这些科学思想主要从炼制金液还丹、堪天舆地之类的宗教修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包括了“仰观俯察”、“观变察机”、“参验”、“勤求试之”、“析理入微”、“原始返终”、“由易及难”等等方面。对道教初步形成的科学思维方法与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他并非简单地进行一般性的论述,而是将自己思维的触角延伸到道门中人活动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以及习惯和方法等等深层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从而认识到其所具有的鲜明的道教特色及其深刻的时代和道教文化的烙印,认识到道教科学思维既是道教科学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一个部分,道教对天地自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古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其精华也给现代人们以许多启迪,可为现代人们处理好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某种借鉴。

盖建民教授在书中给我们展现了内容极为丰富的道教科学思想,这也就构成了《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全书的主要内容。在道教天文思想方面,他认为道教崇尚天文之迷就在于其对先秦遗风的传承,对天体的崇拜和敬畏,对求道证道的客观需要,也在于其受“天人合一”与“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和政治理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对《丹元子步天歌》“步天识星”的天文学思想、“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划分的新思想、缘督真人赵友钦《革象新书》中的天文思想、道教的历法思想都一一进行了精细入微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并抓住了道教长于“夜观星象”的特征;他对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术记遗》、神秘的“洞渊九容之说”、天元术对道教的影响都进行了评点,也认识到道教术数“以术演道”的算学思想的精髓;他对道教物理学思想进行钩沉,穷究了道与万物之理,穷究了《玄真子外篇》、《化书》的物理学思想及《谷神篇》的道教宇宙论思想,并对赵友钦“小罅光景”实验物理思想作了典型案例研究;他透析了道教外丹黄白术之所以兴盛和持续的思想基础和方法,指出了道教外丹黄白术所包含的中国古代化学思想的萌芽以及化学知识的孕育,概括了道教外丹黄白术“化化不间”的科学思想特质,对道教外丹黄白术为什么未能衍化出中国近代化学的问题,他从中国金丹本身的内在原因出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道教医学养生是他长期关注和探索的领域,在此,他对道教“尚医”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伦理基因进行了考析,准确地把握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的历史脉络,揭示出道教医学模式确立的宗教哲学基础和合理内核,并对其现代价值作了客观的评估,他特别指出,现代医学认为,服饵药物,是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道教服食之士服饵的药物,除了部分是由五金八石炼制的丹药外,大部分是天然的草木类药物,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成分,一般不含毒性,长期服用比较安全。这些天然的草本药物不仅能有效地补充机体气血、阴阳和亏损,改善这些重要生命物质的质和量,而且还能够充实和调整腑脏组织的生理机能,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道教养生方术也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自然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这些都值得去挖掘;盖建民教授还注意到一个被遗忘的研究领域即道教农学思想领域,对道教“重农”、“贵农”思想进行了考原,对道教典籍中的农学思想、“农道合修”的道教教义思想以及“农道合修”的道门隐士活动的意义都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农学》的道教色彩和《农书》的农学思想特点;盖建民教授还对道教地理学思想进行了稽考,对道教与地理的契合、道教地图学派的情况、道教符图与地图的渊源、《五岳真形图》的地图绘制科学思想及其价值、玄教门人朱思本地理科学思想和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成就及其价值都作了全面的审视和评述。总之,《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充满大量道教科学思想信息的全新的科学哲学境域,从这些道教科学思想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宏观结构精巧灵动,细部论证精细入微,九个方面论述的布局互相呼应,浑然一体,让我们体察到了整个道教科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清晰脉络。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江峰:于无为处见有为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江峰

2013-07-28 19:03:49

|
江峰:于无为处见有为
|

——评《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之一《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初正式出版了。它是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盖建民教授十余载心血凝结而成的力作。捧着它,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学术思想和人生精神的厚重;透过它那飘着墨香的扉页,我们也能够体察到一位青年学者严谨的学术探索态度。

读《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值得我们感叹的是盖建民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对陈旧思维模式敢于超越、于无为处见有为的那样一种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式,似乎宗教和科学仅仅是两种水火不相容的存在,鲜有人能够从宗教的整个机体中去深究其与科学的某些内在关联,挖掘其深层的思想智慧的精华。盖建民教授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式,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处,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立足于宗教学与科技哲学的交叉点,准确地把握到了道教与科学之间诸多的内在关联,从中引出了一系列足以令人信服而又具有文化哲学价值的学术观点。

在把握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盖建民教授确证了“道教科学思想”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合理的内在逻辑因子,认为中国科学思想的探索,离不开对中国科学与中国宗教关系的把握。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它关于自然现象及其奥秘的思想和具体成就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道教历来主张寓道于术,以术演道,其方术异常发达。各种内修外养术如外丹黄白术、导引服气、存思、服食、房中、星占、堪舆诸术,都曾与中国古代的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算学、养生学发生过多样的联系。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影响之深、贡献之大,在世界宗教史上与科技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盖建民教授从先秦、秦汉时期的道家、墨学、医药学等思想的流传中追寻到道教科学思想的基因,在以长生信仰为核心的道教宗教义理中查找到其蕴涵的法“自然之道”、重“变化之术”的崇尚科技的元素,从而使得道教科学思想的命题建立在事实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坚实基础之上。

盖建民教授在书中着力探讨了道门中人的科技思维方法,他条分缕析,从道门中人的文论和活动的诸多材料中提炼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宝贵的科学思想,这些科学思想主要从炼制金液还丹、堪天舆地之类的宗教修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包括了“仰观俯察”、“观变察机”、“参验”、“勤求试之”、“析理入微”、“原始返终”、“由易及难”等等方面。对道教初步形成的科学思维方法与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他并非简单地进行一般性的论述,而是将自己思维的触角延伸到道门中人活动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以及习惯和方法等等深层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从而认识到其所具有的鲜明的道教特色及其深刻的时代和道教文化的烙印,认识到道教科学思维既是道教科学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一个部分,道教对天地自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古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其精华也给现代人们以许多启迪,可为现代人们处理好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某种借鉴。

盖建民教授在书中给我们展现了内容极为丰富的道教科学思想,这也就构成了《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全书的主要内容。在道教天文思想方面,他认为道教崇尚天文之迷就在于其对先秦遗风的传承,对天体的崇拜和敬畏,对求道证道的客观需要,也在于其受“天人合一”与“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和政治理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对《丹元子步天歌》“步天识星”的天文学思想、“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划分的新思想、缘督真人赵友钦《革象新书》中的天文思想、道教的历法思想都一一进行了精细入微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并抓住了道教长于“夜观星象”的特征;他对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术记遗》、神秘的“洞渊九容之说”、天元术对道教的影响都进行了评点,也认识到道教术数“以术演道”的算学思想的精髓;他对道教物理学思想进行钩沉,穷究了道与万物之理,穷究了《玄真子外篇》、《化书》的物理学思想及《谷神篇》的道教宇宙论思想,并对赵友钦“小罅光景”实验物理思想作了典型案例研究;他透析了道教外丹黄白术之所以兴盛和持续的思想基础和方法,指出了道教外丹黄白术所包含的中国古代化学思想的萌芽以及化学知识的孕育,概括了道教外丹黄白术“化化不间”的科学思想特质,对道教外丹黄白术为什么未能衍化出中国近代化学的问题,他从中国金丹本身的内在原因出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道教医学养生是他长期关注和探索的领域,在此,他对道教“尚医”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伦理基因进行了考析,准确地把握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的历史脉络,揭示出道教医学模式确立的宗教哲学基础和合理内核,并对其现代价值作了客观的评估,他特别指出,现代医学认为,服饵药物,是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道教服食之士服饵的药物,除了部分是由五金八石炼制的丹药外,大部分是天然的草木类药物,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成分,一般不含毒性,长期服用比较安全。这些天然的草本药物不仅能有效地补充机体气血、阴阳和亏损,改善这些重要生命物质的质和量,而且还能够充实和调整腑脏组织的生理机能,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道教养生方术也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自然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这些都值得去挖掘;盖建民教授还注意到一个被遗忘的研究领域即道教农学思想领域,对道教“重农”、“贵农”思想进行了考原,对道教典籍中的农学思想、“农道合修”的道教教义思想以及“农道合修”的道门隐士活动的意义都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农学》的道教色彩和《农书》的农学思想特点;盖建民教授还对道教地理学思想进行了稽考,对道教与地理的契合、道教地图学派的情况、道教符图与地图的渊源、《五岳真形图》的地图绘制科学思想及其价值、玄教门人朱思本地理科学思想和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成就及其价值都作了全面的审视和评述。总之,《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充满大量道教科学思想信息的全新的科学哲学境域,从这些道教科学思想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宏观结构精巧灵动,细部论证精细入微,九个方面论述的布局互相呼应,浑然一体,让我们体察到了整个道教科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清晰脉络。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