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比较

道教之音 达默迪纳

2013-08-10 21:01:05

内容提要:约两千年多年前,道家哲学思想开始逐渐流传到水足祖先居住地。受到其影响后不久道家思想成了水族哲学主题。民间流传的许多水族诗歌和故事具有很强的道家思想,至今以口述方式流传水族各地。水族民间文学反映其民族有着很强的善恶观,并且他们善恶标准与中国其他民族完全同或者非常接近。

Abstract: Taoist thoughts have been spreading among Shui communities from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fore. Since then Taoist thoughts became main core of Shui philosophy. Folk music and fables of Shui people contain Taoist ideas and also reflect the theory of good and bad deeds which is equal or almost equal to the other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hina.

关键词:    水族    道家    民间诗歌和故事    老子    宇宙    善恶

Key words:Shui community    Taoism    Folk music and fables       Laotze    universe    good and bad deeds

从历史、文化、艺术和思想等方面来看,水族在中国具有很特殊的民族地位。据古今文献记载,本民族历史悠久,机智勇敢,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以下段文,大致可以了解水族的民族来源。

“水族是从古代越人中的一直分化发展而来。古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土著居民。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和西南方各地,他们按照血缘宗族结成大大小小的村社,依山傍水而居。由于这样的村社很多很多,因而在古代的汉文典籍中,将他们泛称为百越或诸越。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始把统治力延伸向岭南。为了长期稳定地统治百越各部,秦始皇派史禄在湘江和漓江上游修了灵渠。通过这条运河,源源不断地向百越各地运兵运粮,建立了若干移民点,并在这基础上设置了桂林郡、象郡等地方行政机构。这一重大政治变化促成了百越各部的分化,其中,原先定居在南岭山区的百越各部被迫溯河源进入深山区,伺机与秦王朝对抗。汉代的一本古书《淮南子》就提到这部分越人与秦王朝斗争的史实。包括水族在内的侗水族属各民族,就是由这部分古越人发展而来。”

水族和道家大自然观

水族文化主要以稻作农耕为主,但他们也有很丰富的民间文学,独有的文字即水书,民间乐器、舞蹈和木刻、石刻等工艺。其手工艺品十分精致,品种繁多,引起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水族历史悠久,顺从传统,独有水书,也有文化。与此同时,汉文化传播到水族地区也比较晚。纯粹的水族文化一直保留到清代,至今其文献、民间诗歌以及神话故事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传世文献、民间诗歌以及神话故事等都反映该民族的早期面貌,也反映他们对人生和自然的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民族材料又可称作人类文化纪录。如此看来,对于水族而言,他们所保留的上述珍贵民族材料恰好地反映了当时民族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的保存并传达后代,许多民族的民间故事自然就被改为神话故事或者民间诗歌。经过这段改变的过程后,故事的原貌会有些变化,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历史性的价值。因此,材料的可信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道家文献跟水族神话、故事和民间诗歌的思想层面进行研究和比较其哲学含义。

水族对世界、动物和整个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人类、动物和大自然由“牙巫婆”创造,因此,世界和宇宙的一切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牙巫婆”。《旭济•造人》、《人虎龙之争》和《牙仙造人》等他们的诗歌和故事描绘许多相关内容。

“水族人虽然没有直接或者明确提出:“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也没有对这类问题的直接回答。但在水族传统思想中却深深蕴涵着水族人对整个世界及其本源的朴素理解。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水族鬼神观、创世神话和《水书》中。”

以上文指出“水族人虽然没有直接或者明确提出:“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水族民间诗歌和神话故事中已经很明确记载着方面的内容。如:水族《开天立地歌》中说:

“初开天 混混沌沌。牙巫婆 真有本领,

混沌气 她放风吹,风一吹 分开清浊,

那浊气 下沉变土,那清气 上浮巴天,

整个天 成为一色,青幽幽 一池蓝靛。

上述民歌开头就说到天地还未形成就已经有过“混混沌沌”状态。当还没有以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研讨天地之论的时候,水族《开天立地歌》里已经记载有关产生宇宙的重要哲学思想。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出人意料,说明很早就有了大自然的认识。谈到宇宙时,我们不能不谈道家对宇宙的看法。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两大派之一道家也很明确地提到形成天地之前宇宙存在过混混沌沌状态。《老子》谈到天地之形成时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之母。”

道家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有过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于是同时,水族民间也流传着同一个说法。这就意味着是否约两千多年前或者更早就水族接触过道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水族民间常提到的“仙人”是否与道家修道者有关?再说,至少在百越时期就该民族祖先接触道家思想的可能性也不能排掉。因为我们已经有更早的《老子》版本即《郭店竹简老子》,而且其中,这段话几乎跟传世《老子》一模一样。

《开天立地歌》又曰:“混沌气 她放风吹,风一吹 分开清浊,那浊气 下沉变土,那清气 上浮巴天,”。其诗歌内容说明混沌如何变成天地。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谈所谓“她”即有关“牙巫婆”。有趣的是民歌所说的内容在《老子》等传世著作中看不到,却跟另外道家出土材料即竹简《恒先》有一段话跟《开天立地歌》的内容一模一样。《恒先》中说:

“宔气生地,清气生天 … … 同出而异生。”

意思是浊气成了地,清气成了天 … … 同出于气却成异性。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可以说明水族对宇宙和世界的观念跟早期道家文献有所相同。

在《开天立地歌》中我们能看到有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如牙巫婆、仙家、李公等。他们在民间故事中扮演着讲故事的人们无法解释的细节。因此,世界或人的来历等谈不完的话题这样很简单地讲完了。这个故事里,牙巫婆吹风就气分到清气和浊气两类,就造天地。仙家下来把三座大山和六个大坡分解出来,他跟李公商量后射下十一颗太阳并造了植物和动物等。 与此同时,牙巫婆的女性创造者的现象又是象母系社会中有权利的女性统领,如,故事《姑娘出嫁的来由》 也提到曾经水族女性地位比男性高。从类似的种种因素来看,我们能推算部分水族民歌和故事确实是反映水族先民在原始时期生活面貌。

牙巫婆造天造地之前以上说的混沌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是充满哲学和科学味道的课题。有另一个水族民歌叫《开天地造人烟》,这首民歌描绘了没有天地和日月等时代。

“初造人  上下黑湖,初造人  盖上连下,初造人  黑古隆咚,天连地  不分昼夜,地靠天  连成一片。”

读到《开天地造人烟》的开端后,几乎每个人都自然就会问自己水族先民如何学会这么简单的言语来分析很复杂的哲学含义。当我们读完这首时不知不觉就掌握几个重要的宇宙哲学关键词,如:混沌一体(上下黑湖)、天地、日月(昼夜)和生命(造人)等。根据《开天地造人烟》所描绘的内容来看,毫无疑问,诗歌中说的是一种黑洞一般一体。该一体还未分天地,又没有黑白天即日月的分化,更没有生命即人的痕迹。《老子》等传世文献没有直接说到与《开天地造人烟》一样内容,却《大一生水》具体地说明了宇宙演变的过程。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意思是“太一(道)生水即流分(象气一样液体)。水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天;天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地;天地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神(生命)和明(日月);神明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阴阳;阴阳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四季;四季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寒热;寒热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湿燥;湿燥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年而到此为止。”

《开天地造人烟》是口头转民间材料,却《大一生水》是道家第一手竹简材料。从其文献背景来看,两者很难比较。但两者都谈到同一个话题即宇宙产生时期。《开天地造人烟》谈到未造人之时期宇宙有所如何,而《大一生水》谈到宇宙如何产生。在这里我们连接以下两种文献的关键部分,如:“连成一片”等于“太一”,意思就是说跟上述混沌状态一样。两者材料都指示天和地并且天和地是从一体中分化而来的。“人”和“昼夜”等于“神”和“明”。神即生命来自于天,不过依靠地才可以成“人”。“昼夜”就是“明”。“日”是白天出来而“月”是晚上出来,如此就可以一天分化为“昼夜”。

根据上述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说是水族民间故事、诗歌和神话确实具有很强的道家哲学思想。他们接触过道教思想的年代实在难以判断,但可以肯定约两千年多年前就开始逐渐流传到水足祖先居住地。

水族和道家善恶观

实际上,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触动他人的各种故事。其中,民间流传的大多故事,如善恶故事等有着很大的实际作用。通常晚辈讲给儿童听,并且以口述方式流传有意义的这些故事。善恶故事的重要作用之一乃传播已经规范化的文化道德。没有很强的法律环境下,当时人们以文化道德来教训社会。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社会保证。文化道德的主要标准是善和恶。善恶观就是由社会传达每个人的,并以自我教训对待他人的文化象征。如说,无私、扶弱、勇敢、孝敬、助人等要学会,于是自私、贪污、嫉妒、凶暴、偷窃、害人等要排除。几乎每个民族都赞扬并推广善恶观。与其他民族一样,水族也把这种观念当作自我道德教育的最好手段。

“道德评判的善恶故事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是水族地区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尤其对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更显出其优势。”

他们的文化里善恶故事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各样,而且很深刻。大多数故事跟家庭生活有关,如:《两个孩子》 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自私而不良新的人如何伤害朋友,于是好人如何得救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告诉人们,“不要偷或拿别人的东西”和“不要跟没有良心的人交朋友”。

与此同时,典型的道家文献如《老子》、《庄子》等似乎批判善恶观,都不会推广“善”也不禁止“恶”。根据道家的基本原则来看,道家哲学“无为而治”的观念没有直接推动善恶观。与其相反,老子认为如果大道没废的话,不需要宣扬仁义、忠孝等思想。也就是说废弃大道以后一切严重的问题都出现在社会上,包括家庭生活中、人与人当中和国家在内。他主张推广仁义、忠孝等方法解决不了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老子》中提到: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以上老子的话说明道家对处理社会问题的看法。就是说,以大道处理一切事物即可得最完美的成就。但是如今未出现所理想的完美社会,道家又不满意儒家等所指的道德观念。因此人们不能不问如何推动大道并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我们能看到收道家影响的民间文化中也强调善恶观念。再说,老子似乎接受“善”的短期作用。如: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对于善和恶而言,道家思想跟水族民间文学思想有着较大的差距。以上《两个孩子》的故事是典型的水族善恶故事,说明对好人有奖励,对坏人有处罚。与此同时,我们认为道家所谓“圣人”的行为超越普通人的“善恶概念”。因为老庄著作所讲的“圣人”已经超越普通人所看到的善和恶。道家文献所指的圣人具有很特殊的人格特征即“无为而治”、“无所偏爱”、“大公无私”、“纯真朴实”、“知识广博”和“内心宁静”。我们都不难发现上述人格特征很难实现在家庭生活中。如,《老子》曰: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以上对比研究指示,圣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很大,他们处理事物彼此不同。《老子》也提到大道废掉以后,首先,出现“智慧”,于是产生了严重的诈伪,因此,又出现家庭成员当中不和睦,于是开始提倡孝慈。虽然如此,但没有别的可以改善社会的更好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族非常强调智慧、孝慈等与道家相反的观念。如,《酸剌果实怎么来的》故事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智慧的话,好人容易变坏 ,《滔牙线》故事提醒子女母亲如同神仙 。故事说完后,又附录民歌含有其大义,如:

“母亲养娃崽,天天盼他长大却不大。孽儿养妈妈,时时望她死却不死。母亲舔孩子的屎尿不嫌脏,那是深沉真孽的爱。孽儿闻到妈妈的汗气就呕吐,对待老人是那样别扭难奈。何必去寻找神仙,孝养的慈母在前面。等到天旋人意转,迎来吉祥喜团圆。”

以上材料以及相关内容反映水族有着很强的善恶观,并且他们善恶标准与中国其他民族完全同或者非常接近。同时,水族虽然及早就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却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参考书目:

《民族工作》编辑部,《民族工作手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水族简史》编写组,《水族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曹基础 《庄子浅注》中华书局 北京 2002

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价》 中华书局 北京 2003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上 中 下)中华书局 北京 2001

范玉梅等著,《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方勇 张晨霞 《庄子闲读》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上海 2003

郭大烈著,《中国民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零著《郭店竹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田晓岫主编,《中华民族》,华夏出版社,1991年。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文作者:达默迪纳(N.Dhammadinna)[斯里兰卡]     作者单位:斯里兰卡 凯莱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Kalaniya,Sri Lanka)人文学院当代语言系,高级讲师。)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水族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比较

道教之音 达默迪纳

2013-08-10 21:01:05

|
水族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比较
|

内容提要:约两千年多年前,道家哲学思想开始逐渐流传到水足祖先居住地。受到其影响后不久道家思想成了水族哲学主题。民间流传的许多水族诗歌和故事具有很强的道家思想,至今以口述方式流传水族各地。水族民间文学反映其民族有着很强的善恶观,并且他们善恶标准与中国其他民族完全同或者非常接近。

Abstract: Taoist thoughts have been spreading among Shui communities from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fore. Since then Taoist thoughts became main core of Shui philosophy. Folk music and fables of Shui people contain Taoist ideas and also reflect the theory of good and bad deeds which is equal or almost equal to the other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hina.

关键词:    水族    道家    民间诗歌和故事    老子    宇宙    善恶

Key words:Shui community    Taoism    Folk music and fables       Laotze    universe    good and bad deeds

从历史、文化、艺术和思想等方面来看,水族在中国具有很特殊的民族地位。据古今文献记载,本民族历史悠久,机智勇敢,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以下段文,大致可以了解水族的民族来源。

“水族是从古代越人中的一直分化发展而来。古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土著居民。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和西南方各地,他们按照血缘宗族结成大大小小的村社,依山傍水而居。由于这样的村社很多很多,因而在古代的汉文典籍中,将他们泛称为百越或诸越。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始把统治力延伸向岭南。为了长期稳定地统治百越各部,秦始皇派史禄在湘江和漓江上游修了灵渠。通过这条运河,源源不断地向百越各地运兵运粮,建立了若干移民点,并在这基础上设置了桂林郡、象郡等地方行政机构。这一重大政治变化促成了百越各部的分化,其中,原先定居在南岭山区的百越各部被迫溯河源进入深山区,伺机与秦王朝对抗。汉代的一本古书《淮南子》就提到这部分越人与秦王朝斗争的史实。包括水族在内的侗水族属各民族,就是由这部分古越人发展而来。”

水族和道家大自然观

水族文化主要以稻作农耕为主,但他们也有很丰富的民间文学,独有的文字即水书,民间乐器、舞蹈和木刻、石刻等工艺。其手工艺品十分精致,品种繁多,引起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水族历史悠久,顺从传统,独有水书,也有文化。与此同时,汉文化传播到水族地区也比较晚。纯粹的水族文化一直保留到清代,至今其文献、民间诗歌以及神话故事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传世文献、民间诗歌以及神话故事等都反映该民族的早期面貌,也反映他们对人生和自然的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民族材料又可称作人类文化纪录。如此看来,对于水族而言,他们所保留的上述珍贵民族材料恰好地反映了当时民族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的保存并传达后代,许多民族的民间故事自然就被改为神话故事或者民间诗歌。经过这段改变的过程后,故事的原貌会有些变化,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历史性的价值。因此,材料的可信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道家文献跟水族神话、故事和民间诗歌的思想层面进行研究和比较其哲学含义。

水族对世界、动物和整个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人类、动物和大自然由“牙巫婆”创造,因此,世界和宇宙的一切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牙巫婆”。《旭济•造人》、《人虎龙之争》和《牙仙造人》等他们的诗歌和故事描绘许多相关内容。

“水族人虽然没有直接或者明确提出:“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也没有对这类问题的直接回答。但在水族传统思想中却深深蕴涵着水族人对整个世界及其本源的朴素理解。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水族鬼神观、创世神话和《水书》中。”

以上文指出“水族人虽然没有直接或者明确提出:“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水族民间诗歌和神话故事中已经很明确记载着方面的内容。如:水族《开天立地歌》中说:

“初开天 混混沌沌。牙巫婆 真有本领,

混沌气 她放风吹,风一吹 分开清浊,

那浊气 下沉变土,那清气 上浮巴天,

整个天 成为一色,青幽幽 一池蓝靛。

上述民歌开头就说到天地还未形成就已经有过“混混沌沌”状态。当还没有以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研讨天地之论的时候,水族《开天立地歌》里已经记载有关产生宇宙的重要哲学思想。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出人意料,说明很早就有了大自然的认识。谈到宇宙时,我们不能不谈道家对宇宙的看法。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两大派之一道家也很明确地提到形成天地之前宇宙存在过混混沌沌状态。《老子》谈到天地之形成时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之母。”

道家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有过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于是同时,水族民间也流传着同一个说法。这就意味着是否约两千多年前或者更早就水族接触过道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水族民间常提到的“仙人”是否与道家修道者有关?再说,至少在百越时期就该民族祖先接触道家思想的可能性也不能排掉。因为我们已经有更早的《老子》版本即《郭店竹简老子》,而且其中,这段话几乎跟传世《老子》一模一样。

《开天立地歌》又曰:“混沌气 她放风吹,风一吹 分开清浊,那浊气 下沉变土,那清气 上浮巴天,”。其诗歌内容说明混沌如何变成天地。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谈所谓“她”即有关“牙巫婆”。有趣的是民歌所说的内容在《老子》等传世著作中看不到,却跟另外道家出土材料即竹简《恒先》有一段话跟《开天立地歌》的内容一模一样。《恒先》中说:

“宔气生地,清气生天 … … 同出而异生。”

意思是浊气成了地,清气成了天 … … 同出于气却成异性。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可以说明水族对宇宙和世界的观念跟早期道家文献有所相同。

在《开天立地歌》中我们能看到有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如牙巫婆、仙家、李公等。他们在民间故事中扮演着讲故事的人们无法解释的细节。因此,世界或人的来历等谈不完的话题这样很简单地讲完了。这个故事里,牙巫婆吹风就气分到清气和浊气两类,就造天地。仙家下来把三座大山和六个大坡分解出来,他跟李公商量后射下十一颗太阳并造了植物和动物等。 与此同时,牙巫婆的女性创造者的现象又是象母系社会中有权利的女性统领,如,故事《姑娘出嫁的来由》 也提到曾经水族女性地位比男性高。从类似的种种因素来看,我们能推算部分水族民歌和故事确实是反映水族先民在原始时期生活面貌。

牙巫婆造天造地之前以上说的混沌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是充满哲学和科学味道的课题。有另一个水族民歌叫《开天地造人烟》,这首民歌描绘了没有天地和日月等时代。

“初造人  上下黑湖,初造人  盖上连下,初造人  黑古隆咚,天连地  不分昼夜,地靠天  连成一片。”

读到《开天地造人烟》的开端后,几乎每个人都自然就会问自己水族先民如何学会这么简单的言语来分析很复杂的哲学含义。当我们读完这首时不知不觉就掌握几个重要的宇宙哲学关键词,如:混沌一体(上下黑湖)、天地、日月(昼夜)和生命(造人)等。根据《开天地造人烟》所描绘的内容来看,毫无疑问,诗歌中说的是一种黑洞一般一体。该一体还未分天地,又没有黑白天即日月的分化,更没有生命即人的痕迹。《老子》等传世文献没有直接说到与《开天地造人烟》一样内容,却《大一生水》具体地说明了宇宙演变的过程。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意思是“太一(道)生水即流分(象气一样液体)。水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天;天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地;天地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神(生命)和明(日月);神明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阴阳;阴阳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四季;四季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寒热;寒热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湿燥;湿燥反过来与道相辅而生年而到此为止。”

《开天地造人烟》是口头转民间材料,却《大一生水》是道家第一手竹简材料。从其文献背景来看,两者很难比较。但两者都谈到同一个话题即宇宙产生时期。《开天地造人烟》谈到未造人之时期宇宙有所如何,而《大一生水》谈到宇宙如何产生。在这里我们连接以下两种文献的关键部分,如:“连成一片”等于“太一”,意思就是说跟上述混沌状态一样。两者材料都指示天和地并且天和地是从一体中分化而来的。“人”和“昼夜”等于“神”和“明”。神即生命来自于天,不过依靠地才可以成“人”。“昼夜”就是“明”。“日”是白天出来而“月”是晚上出来,如此就可以一天分化为“昼夜”。

根据上述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说是水族民间故事、诗歌和神话确实具有很强的道家哲学思想。他们接触过道教思想的年代实在难以判断,但可以肯定约两千年多年前就开始逐渐流传到水足祖先居住地。

水族和道家善恶观

实际上,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触动他人的各种故事。其中,民间流传的大多故事,如善恶故事等有着很大的实际作用。通常晚辈讲给儿童听,并且以口述方式流传有意义的这些故事。善恶故事的重要作用之一乃传播已经规范化的文化道德。没有很强的法律环境下,当时人们以文化道德来教训社会。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社会保证。文化道德的主要标准是善和恶。善恶观就是由社会传达每个人的,并以自我教训对待他人的文化象征。如说,无私、扶弱、勇敢、孝敬、助人等要学会,于是自私、贪污、嫉妒、凶暴、偷窃、害人等要排除。几乎每个民族都赞扬并推广善恶观。与其他民族一样,水族也把这种观念当作自我道德教育的最好手段。

“道德评判的善恶故事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是水族地区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尤其对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更显出其优势。”

他们的文化里善恶故事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各样,而且很深刻。大多数故事跟家庭生活有关,如:《两个孩子》 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自私而不良新的人如何伤害朋友,于是好人如何得救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告诉人们,“不要偷或拿别人的东西”和“不要跟没有良心的人交朋友”。

与此同时,典型的道家文献如《老子》、《庄子》等似乎批判善恶观,都不会推广“善”也不禁止“恶”。根据道家的基本原则来看,道家哲学“无为而治”的观念没有直接推动善恶观。与其相反,老子认为如果大道没废的话,不需要宣扬仁义、忠孝等思想。也就是说废弃大道以后一切严重的问题都出现在社会上,包括家庭生活中、人与人当中和国家在内。他主张推广仁义、忠孝等方法解决不了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老子》中提到: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以上老子的话说明道家对处理社会问题的看法。就是说,以大道处理一切事物即可得最完美的成就。但是如今未出现所理想的完美社会,道家又不满意儒家等所指的道德观念。因此人们不能不问如何推动大道并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我们能看到收道家影响的民间文化中也强调善恶观念。再说,老子似乎接受“善”的短期作用。如: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对于善和恶而言,道家思想跟水族民间文学思想有着较大的差距。以上《两个孩子》的故事是典型的水族善恶故事,说明对好人有奖励,对坏人有处罚。与此同时,我们认为道家所谓“圣人”的行为超越普通人的“善恶概念”。因为老庄著作所讲的“圣人”已经超越普通人所看到的善和恶。道家文献所指的圣人具有很特殊的人格特征即“无为而治”、“无所偏爱”、“大公无私”、“纯真朴实”、“知识广博”和“内心宁静”。我们都不难发现上述人格特征很难实现在家庭生活中。如,《老子》曰: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以上对比研究指示,圣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很大,他们处理事物彼此不同。《老子》也提到大道废掉以后,首先,出现“智慧”,于是产生了严重的诈伪,因此,又出现家庭成员当中不和睦,于是开始提倡孝慈。虽然如此,但没有别的可以改善社会的更好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族非常强调智慧、孝慈等与道家相反的观念。如,《酸剌果实怎么来的》故事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智慧的话,好人容易变坏 ,《滔牙线》故事提醒子女母亲如同神仙 。故事说完后,又附录民歌含有其大义,如:

“母亲养娃崽,天天盼他长大却不大。孽儿养妈妈,时时望她死却不死。母亲舔孩子的屎尿不嫌脏,那是深沉真孽的爱。孽儿闻到妈妈的汗气就呕吐,对待老人是那样别扭难奈。何必去寻找神仙,孝养的慈母在前面。等到天旋人意转,迎来吉祥喜团圆。”

以上材料以及相关内容反映水族有着很强的善恶观,并且他们善恶标准与中国其他民族完全同或者非常接近。同时,水族虽然及早就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却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参考书目:

《民族工作》编辑部,《民族工作手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水族简史》编写组,《水族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曹基础 《庄子浅注》中华书局 北京 2002

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价》 中华书局 北京 2003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上 中 下)中华书局 北京 2001

范玉梅等著,《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方勇 张晨霞 《庄子闲读》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上海 2003

郭大烈著,《中国民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零著《郭店竹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田晓岫主编,《中华民族》,华夏出版社,1991年。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文作者:达默迪纳(N.Dhammadinna)[斯里兰卡]     作者单位:斯里兰卡 凯莱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Kalaniya,Sri Lanka)人文学院当代语言系,高级讲师。)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