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谢清果等著《庄子的传播思想》

川大老子研究院公众号 佚名

2020-01-06 17:41:27

新书推介:谢清果等著《庄子的传播思想》

出版信息

书名:《庄子的传播思想》

作者:谢清果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版次:2019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108-8583-9

页数:321

主编简介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主编有《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等,并主编有《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学文丛》《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丛书》《两岸关系与海峡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研究论丛》等多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24部,四次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上篇:传通庄周

篇首语 3

第一章 成心与真心:庄子对传播困境的破解 4

第一节 庄子笔下的传播困境 4

第二节 从认识有限性到“成心之见” 6

第三节 难以克服的语言之限 8

第四节 超越传播困境 10

第二章 贵言与忘言:庄子对语言沟通的超越 13

第一节 庄子语言观研究的学术回顾 13

第二节 庄子对人类语言交流困境的反思之路 15

第三节 庄子对语言文字交流障碍的超越之道 21

第三章 疏瀹与澡雪:庄子对传播大道的追问 24

第一节 交流的屏障:“本位”局限 24

第二节 出于崖涘,可与语大理 25

第三节 始于言而终于无言:和之以是非 27

第四节 沟通的境界:精神四达并流 29

第五节 澡雪精神:返归自我沟通 30

第六节 心灵解放:传播史上的贡献 31

第四章 丧我与真我:庄子对主体趋近世界传播路径的揭示 33

第一节 可传不可受:主体的疏离与传播的焦虑 34

第二节 外重与内拙:客体纠缠与主体冲突 37

第三节 齐物与见独:解除客体纠缠的路径 40

第四节 坐忘与物化:主体性的消解与主客交融 42

第五节 “吾丧我”的传播学意蕴 46

第五章 自我与超我:庄子对梦的内向传播阐释 48

第一节 梦:一种内向传播的特殊形态 49

第二节 庄子以“齐物”的方法重构梦境中的自我 54

第三节 庄周之梦:实现自我圆融自适的重要路径 57

第六章 梦境与觉醒:庄子对梦的自我传播本质再考察 67

第一节 自我传播的起点:向往着得道的自我 68

第二节 自我传播的过程:心灵转化过程与自我传播完成场域的分析 69

第三节 自我传播的终极目标:“道通为一” 75

第七章 无情与真情:庄子对情感交流的观念表达 77

第一节 情感表达:超越世俗情感的“真情”流露 79

第二节 情感互动:与外界的互通交融 82

第三节 情感升华:“道通为一”的至乐体验 85

第八章 幽暗与潜隐:庄子对劝谏实践的理论探究 89

第一节 庄子思想研究的劝谏视角引入 89

第二节 “无心之谏” 91

第三节 “无我之谏” 93

第四节 幽暗性与潜隐性 95

第九章 全生与治世:庄子对组织沟通的深切忧思 98

第一节 危国危身:高权力距离下中国组织沟通的两难选择 101

第二节 心斋坐忘:涵养破除君臣隔阂促进组织良性沟通的说服势能 103

第三节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对组织传播困境的破解思路 106

第十章 齐物与逍遥:庄子对身体交往的忘我操持 110

第一节 德全者形全:庄子的身体交往观 111

第二节 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内向修德 114

第三节 齐万物以逍遥游: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外向展演 118

第十一章 始简与毕巨:庄子对寓言叙事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22

第一节 寓言:庄子传道的独特媒介 122

第二节 庄子寓言传播方式的重新解读 126

第三节《庄子》寓言与修辞的关系 132

第四节 庄子寓言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35

篇尾语 138

中篇:学术争鸣

篇首语 141

第十二章 传播受体论:庄子、慧能与王阳明的“接受主体性” 142

第一节 庄子的“心斋坐忘”与交流理想 144

第二节 慧能的“明心见性”与佛理接受 149

第三节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道德传承 155

第十三章 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 163

第一节 内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接受”;外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传递” 166

第二节 传播活动与传播思想 169

第三节 《庄子》的几个关键概念 170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本土化应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175

第十四章 再论庄子传播思想与“接受主体性” 179

第一节 庄子有没有传播思想:从学科边界到问题意识的探讨 181

第二节 如何解读庄子传播思想:概念界定和历史语境 185

第三节 “接受主体性”是不是“生造”的:从概念化到“释义符”的解释 193

第四节 什么是“接受主体性”:“施受同辞”与“虚己待道” 195

第十五章 “吾丧我”:内向传播思想的庄子式表达 199

第一节 “吾丧我”命题呈现内向传播语境中的主我与客我关系意识 201

第二节 “丧”:庄子通过内向传播实现自我升华的基本途径 207

第三节 “真”是庄子“吾丧我”内向传播活动的最终指向 211

第四节 “吾丧我”命题中呈现的自我与社会关系 213

篇尾语 217

下篇:中西对话

篇首语 221

第十六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比较研究 222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中西对话中理解“交流失败” 222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225

第三节 中西交流观对比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228

第十七章 彼得斯对“交流失败”的审思 235

第一节 交流为何必然失败?235

第二节 交流失败的出路 239

第十八章 对观彼得斯浅析庄子对“交流失败”的认知 248

第一节 庄子对交流失败的感知 248

第二节 庄子解决交流失败的方式 251

第十九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对比结论 256

第一节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观念的异同 256

第二节 传播受众:潜在的交流对象 258

第三节 交流路径:他者特性与齐物论 260

第二十章 媒介与自然:彼得斯与《庄子》的媒介生态观 269

第一节 基础结构——彼得斯交流思想的媒介因素 270

第二节 媒介即自然——彼得斯对于媒介的看法 274

第三节 从工具到自然——彼得斯媒介思想与《庄子》的不谋而合 276

篇尾语 279

附录

行贤不自贤——《庄子》的贤人观研究 283

天宗德本——试析庄子的“圣王之道” 296

参考文献 309

(转自川大老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新书推介:谢清果等著《庄子的传播思想》

川大老子研究院公众号 佚名

2020-01-06 17:41:27

|
新书推介:谢清果等著《庄子的传播思想》
|

新书推介:谢清果等著《庄子的传播思想》

出版信息

书名:《庄子的传播思想》

作者:谢清果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版次:2019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108-8583-9

页数:321

主编简介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主编有《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等,并主编有《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学文丛》《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丛书》《两岸关系与海峡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研究论丛》等多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24部,四次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上篇:传通庄周

篇首语 3

第一章 成心与真心:庄子对传播困境的破解 4

第一节 庄子笔下的传播困境 4

第二节 从认识有限性到“成心之见” 6

第三节 难以克服的语言之限 8

第四节 超越传播困境 10

第二章 贵言与忘言:庄子对语言沟通的超越 13

第一节 庄子语言观研究的学术回顾 13

第二节 庄子对人类语言交流困境的反思之路 15

第三节 庄子对语言文字交流障碍的超越之道 21

第三章 疏瀹与澡雪:庄子对传播大道的追问 24

第一节 交流的屏障:“本位”局限 24

第二节 出于崖涘,可与语大理 25

第三节 始于言而终于无言:和之以是非 27

第四节 沟通的境界:精神四达并流 29

第五节 澡雪精神:返归自我沟通 30

第六节 心灵解放:传播史上的贡献 31

第四章 丧我与真我:庄子对主体趋近世界传播路径的揭示 33

第一节 可传不可受:主体的疏离与传播的焦虑 34

第二节 外重与内拙:客体纠缠与主体冲突 37

第三节 齐物与见独:解除客体纠缠的路径 40

第四节 坐忘与物化:主体性的消解与主客交融 42

第五节 “吾丧我”的传播学意蕴 46

第五章 自我与超我:庄子对梦的内向传播阐释 48

第一节 梦:一种内向传播的特殊形态 49

第二节 庄子以“齐物”的方法重构梦境中的自我 54

第三节 庄周之梦:实现自我圆融自适的重要路径 57

第六章 梦境与觉醒:庄子对梦的自我传播本质再考察 67

第一节 自我传播的起点:向往着得道的自我 68

第二节 自我传播的过程:心灵转化过程与自我传播完成场域的分析 69

第三节 自我传播的终极目标:“道通为一” 75

第七章 无情与真情:庄子对情感交流的观念表达 77

第一节 情感表达:超越世俗情感的“真情”流露 79

第二节 情感互动:与外界的互通交融 82

第三节 情感升华:“道通为一”的至乐体验 85

第八章 幽暗与潜隐:庄子对劝谏实践的理论探究 89

第一节 庄子思想研究的劝谏视角引入 89

第二节 “无心之谏” 91

第三节 “无我之谏” 93

第四节 幽暗性与潜隐性 95

第九章 全生与治世:庄子对组织沟通的深切忧思 98

第一节 危国危身:高权力距离下中国组织沟通的两难选择 101

第二节 心斋坐忘:涵养破除君臣隔阂促进组织良性沟通的说服势能 103

第三节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对组织传播困境的破解思路 106

第十章 齐物与逍遥:庄子对身体交往的忘我操持 110

第一节 德全者形全:庄子的身体交往观 111

第二节 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内向修德 114

第三节 齐万物以逍遥游: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外向展演 118

第十一章 始简与毕巨:庄子对寓言叙事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22

第一节 寓言:庄子传道的独特媒介 122

第二节 庄子寓言传播方式的重新解读 126

第三节《庄子》寓言与修辞的关系 132

第四节 庄子寓言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35

篇尾语 138

中篇:学术争鸣

篇首语 141

第十二章 传播受体论:庄子、慧能与王阳明的“接受主体性” 142

第一节 庄子的“心斋坐忘”与交流理想 144

第二节 慧能的“明心见性”与佛理接受 149

第三节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道德传承 155

第十三章 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 163

第一节 内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接受”;外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传递” 166

第二节 传播活动与传播思想 169

第三节 《庄子》的几个关键概念 170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本土化应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175

第十四章 再论庄子传播思想与“接受主体性” 179

第一节 庄子有没有传播思想:从学科边界到问题意识的探讨 181

第二节 如何解读庄子传播思想:概念界定和历史语境 185

第三节 “接受主体性”是不是“生造”的:从概念化到“释义符”的解释 193

第四节 什么是“接受主体性”:“施受同辞”与“虚己待道” 195

第十五章 “吾丧我”:内向传播思想的庄子式表达 199

第一节 “吾丧我”命题呈现内向传播语境中的主我与客我关系意识 201

第二节 “丧”:庄子通过内向传播实现自我升华的基本途径 207

第三节 “真”是庄子“吾丧我”内向传播活动的最终指向 211

第四节 “吾丧我”命题中呈现的自我与社会关系 213

篇尾语 217

下篇:中西对话

篇首语 221

第十六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比较研究 222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中西对话中理解“交流失败” 222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225

第三节 中西交流观对比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228

第十七章 彼得斯对“交流失败”的审思 235

第一节 交流为何必然失败?235

第二节 交流失败的出路 239

第十八章 对观彼得斯浅析庄子对“交流失败”的认知 248

第一节 庄子对交流失败的感知 248

第二节 庄子解决交流失败的方式 251

第十九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对比结论 256

第一节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观念的异同 256

第二节 传播受众:潜在的交流对象 258

第三节 交流路径:他者特性与齐物论 260

第二十章 媒介与自然:彼得斯与《庄子》的媒介生态观 269

第一节 基础结构——彼得斯交流思想的媒介因素 270

第二节 媒介即自然——彼得斯对于媒介的看法 274

第三节 从工具到自然——彼得斯媒介思想与《庄子》的不谋而合 276

篇尾语 279

附录

行贤不自贤——《庄子》的贤人观研究 283

天宗德本——试析庄子的“圣王之道” 296

参考文献 309

(转自川大老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