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川大老子研究院公众号 陈霞

2020-01-18 13:12:33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出版信息

书名:《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作者:陈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

ISBN:978-7-5203-5113-3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作者简介

陈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经在西昌学院、四川大学等高校任教,也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髙级访问学者,布朗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加尔文学院、密苏里大学、波尔多政治学院访问学者。

从事中国哲学、道家与道教文化、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道教劝善书研究》《道家哲学引论》,主编有《道教生态思想研究》,合编有《宗教学原理》《中西文化视野中的人性》《道教术语汉英双解词典》,参加过《马丁•路德的神学》《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人类的宗教》《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典籍大全提要》《抉择——二十一世纪看〈易经〉》等者作的中译汉、汉译英工作,发表中英文论文、译文一百多篇。

内容简介

人的身体是人与生俱来、自然拥有的,具有唯一性、神圣性和极高的不可取代的价值。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特别看重身体,并发展出深刻的关于身体的思想,以及提升生命质量的养生实践,提出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两臂重于天下”,“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身国同构”,“身国同治”,“我命在我不在天"等观点,围绕着身体来思考个体、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本书从生态学的视角,梳理和阐释道教身体观,并对当代的自然生态思想、政治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议题进行回应。应对危机也会带来契机,当人们从道教中寻找智慧时,道教也在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便更有效地回应当代的全球问题,为自己嬴得新的发展机遇,焕发生机和活力。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道教与生态研究 7

第一节 宗教与生态的对话与互动 7

第二节 道教进入生态学的研究 15  

第二章 “道物无际”——道教生态哲学 26

第—节 “道”——道教的最高理念 26       

第二节 “物”“生”“神”——道教生态哲学范畴 33     

第三节 “道”“物” “生” “神”相互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39

第四节 道教生态哲学的原则 44

第三章 “形神俱妙”——道教身体观 49   

第一节 “两臂重于天下”——身体的在先性 51

第二节 “泥丸百节皆有神”——身体的神圣性 59   

第三节 “形神相守”——身心的过程性 63

第四节 “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身体的知觉 66

第五节 道教身体观的生态启示 70

第四章 “贵人重生”——个体身心的平衡(上) 73

第一节 “率性而为”——对自然人性的回归 76

第二节 “明心见性”——道教复性论的发展 82

第三节 “自爱才能爱人”——道教对个性的强调 84

第四节 “少私寡欲”——道教对物性的超越 89

第五章 “贵人重生”——个体身心的平衡(下) 95

第一节 “贵人重生”——道教对生命的重视 95

第二节 “道在于人也,不炼而为凡”——道教对身体的修炼 97

第三节 个体身体与自然身体的合一 107

第六章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社会身体的平衡(上) 114

第一节 仙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 118

第二节 “身国同构”——道教生态政治观 122  

第三节 “损有余补不足”——道教社会公平观 143

第七章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社会身体的平衡(下) 151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 152    

第二节 “贵柔守雌”——道教女性原则 158

第三节 “墉城女仙”——道教女性地位 161

第八章 “因循物性”―—自然身体的平衡 170  

第一节 机械论自然观与生态危机 171

第二节 “天地大吾身, 吾身小天地”——自然的身体化 174

第三节 “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天人互依关系 178  

第四节 “诸恶莫作”——道教环保律令 193

结语 205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7

(转自川大老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川大老子研究院公众号 陈霞

2020-01-18 13:12:33

|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出版信息

书名:《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作者:陈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

ISBN:978-7-5203-5113-3

陈霞著《道教身体观: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作者简介

陈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经在西昌学院、四川大学等高校任教,也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髙级访问学者,布朗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加尔文学院、密苏里大学、波尔多政治学院访问学者。

从事中国哲学、道家与道教文化、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道教劝善书研究》《道家哲学引论》,主编有《道教生态思想研究》,合编有《宗教学原理》《中西文化视野中的人性》《道教术语汉英双解词典》,参加过《马丁•路德的神学》《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人类的宗教》《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典籍大全提要》《抉择——二十一世纪看〈易经〉》等者作的中译汉、汉译英工作,发表中英文论文、译文一百多篇。

内容简介

人的身体是人与生俱来、自然拥有的,具有唯一性、神圣性和极高的不可取代的价值。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特别看重身体,并发展出深刻的关于身体的思想,以及提升生命质量的养生实践,提出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两臂重于天下”,“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身国同构”,“身国同治”,“我命在我不在天"等观点,围绕着身体来思考个体、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本书从生态学的视角,梳理和阐释道教身体观,并对当代的自然生态思想、政治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议题进行回应。应对危机也会带来契机,当人们从道教中寻找智慧时,道教也在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便更有效地回应当代的全球问题,为自己嬴得新的发展机遇,焕发生机和活力。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道教与生态研究 7

第一节 宗教与生态的对话与互动 7

第二节 道教进入生态学的研究 15  

第二章 “道物无际”——道教生态哲学 26

第—节 “道”——道教的最高理念 26       

第二节 “物”“生”“神”——道教生态哲学范畴 33     

第三节 “道”“物” “生” “神”相互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39

第四节 道教生态哲学的原则 44

第三章 “形神俱妙”——道教身体观 49   

第一节 “两臂重于天下”——身体的在先性 51

第二节 “泥丸百节皆有神”——身体的神圣性 59   

第三节 “形神相守”——身心的过程性 63

第四节 “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身体的知觉 66

第五节 道教身体观的生态启示 70

第四章 “贵人重生”——个体身心的平衡(上) 73

第一节 “率性而为”——对自然人性的回归 76

第二节 “明心见性”——道教复性论的发展 82

第三节 “自爱才能爱人”——道教对个性的强调 84

第四节 “少私寡欲”——道教对物性的超越 89

第五章 “贵人重生”——个体身心的平衡(下) 95

第一节 “贵人重生”——道教对生命的重视 95

第二节 “道在于人也,不炼而为凡”——道教对身体的修炼 97

第三节 个体身体与自然身体的合一 107

第六章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社会身体的平衡(上) 114

第一节 仙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 118

第二节 “身国同构”——道教生态政治观 122  

第三节 “损有余补不足”——道教社会公平观 143

第七章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社会身体的平衡(下) 151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 152    

第二节 “贵柔守雌”——道教女性原则 158

第三节 “墉城女仙”——道教女性地位 161

第八章 “因循物性”―—自然身体的平衡 170  

第一节 机械论自然观与生态危机 171

第二节 “天地大吾身, 吾身小天地”——自然的身体化 174

第三节 “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天人互依关系 178  

第四节 “诸恶莫作”——道教环保律令 193

结语 205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7

(转自川大老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