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0)

道教之音 范纯武、王见川、

2014-12-18 10:52:17

(43)而原本 公的轮祀在该区是分为六个小角头,其后改为其中十里共同轮流主持,这都可视为是都市化和行政空间,影响了信仰的空间与运作模式。当然也有些地区并不随着都市化之推进或是地方道路规划,乃至行政体系的渗入而就瓦解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一些区域里由里长来担任祭典主要推手的现象,也愈加普遍。

(44)都市化,又译作“城市化”,通常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这样一种现象。章英华指出:都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程度及层次最具体的表征。因此,一个都市体系的演变历程,有其阶段性的特征,且和整个经济生产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台湾都市体系的发展历程,有其特定的时空政经背景。在清朝至日治时期,虽然台湾的都市阶层已隐然浮现及稳定成长,但台湾至1950年代时还不能算是都市化的社会。参见章英华:《都市化、阶层化与生活型态》(载张苙云等编:《九○年代的台湾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1997年,第232-263页),以及《台湾的都市体系:从清到日治》(载蔡勇美、章英华编:《台湾的都市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第34-61页)。

(45)地方并未具有自然而明显的意义,反而是有某些比其他人更有权势的人,定义何谓适当、何谓不适当,从而创造出地方的意义。Tim Cresswell:《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此外,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所推行的统一祭典,则是对地方共同“时间”上认知的破坏。笔者在调查台北盆地 公信仰时,曾注意到台北的三张犁庄在1946年时原本只有三张里、石景里、三黎里,到了1981年则一改为十四个里。

(46)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7)范纯武:《台北都市化中 公信仰与街庄空间的变化》,第二届台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年5月6日—7日。

(48)费德曼在中国宗族方面的研究几乎成为经典,虽然他的研究是奠基在林耀华和费孝通、潘光旦等人的观察资料之上的,但这并无碍于其在视野上所提供的价值。参见费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濑川昌久则对族谱的意义进行解构,他认为族谱记录的内容其实是某种虚拟的(fictitious),是编纂者一种自我认同的工具。参见氏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此外,陈其南对台湾汉人移民社会的分类亦值得注意。见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和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49)王见川:《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王见川、李世伟编:《台湾的民间宗教与信仰》,台北:博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186-187页。

(50)参见傅惜华:《宝卷总录》,《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丛刊》,1951年;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李世瑜:《宝卷综录》,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等等。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则有酒井忠夫《中国善书の研究》(弘文堂,1960年)及泽田瑞穗《增补宝卷の研究》(国书刊行会,1957年),可说蔚然成观。

(51)严锦:《戴玄之教授传略》,见戴玄之:《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210-1214页。

(52)庄吉发:《真空家乡: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丘丽娟:《设教兴财:清乾嘉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经费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洪美华:《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妇女》,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王信贵:《清代后期官方对民间宗教之政策(1821-191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53)王尔敏:《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之生态环境与社会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81年。

(54)此一时期还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出现,如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喻松青《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55)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世瑜,秦宝琦、路遥、连立昌、濮文起、陆仲伟、孔祥涛、宋军、曹新宇、宋光宇、王见川、林万传,日本学者浅井纪、武内房司,柯若朴(Philip Clart)等诸位先生都有重要的文献发现公布,这些都可参见王见川所主编的《民间宗教》所出各期刊载文献新发现情况。而这些研究中宏观与微观的研究均有,路遥透过田野与公安系统的帮助,重建了山东地区各教门发展的土壤、教首的传承,细致地描绘彼此的社会网络;陆仲伟藉由大量的公安档案,对民初的教门活动实态有清楚异常的呈现;宋军对清代弘阳教结合田野与清代故宫档案的爬梳,开启个案研究新的可能性。《民间宗教》只出版了四期,王见川、李世伟与范纯武等人另外发起,结合及海内外学者所办的《台湾宗教研究通讯》(2000年1月创刊)和台湾宗教学会所办的《台湾宗教研究》(2000年10月创刊),现在乃为台湾主要的专业宗教研究杂志。

(56)林荣泽:《一贯道发展史》,台北:正一善书社,1999年。

(57)在这方面,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四十年》(《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七期,2005年7月)对海峡两岸数代研究者的基本思路、论点价值与学术定位进行了了相当详细的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58)葛兆光曾指出,中国宗教研究上的共同问题是:现在中国的道教,佛教或者是民间宗教的研究,是专注在文献与档案堆中爬梳,把宗教史变成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注意历史上的宗教在现代有的遗存。“宗教史”所研究的是一个从古代到现代,有机的绵延下来,至今依然是存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当中。那么,现实宗教生活的调查与体验将更有助于研究者“同情的了解”(葛兆光:《文献、理论及研究者——关于中国宗教史研究》,《葛兆光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页)。如果现今中国的宗教研究陷于文献资料的束缚,不作些进一步可能的推论,我们就无法讨论到民间宗教信仰中更为有意思的部分,即它是如何影响到一般民众的生活与宗教认知,接受这些教派的概念后民众又是如何建构起他的信仰世界与实践;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毕竟还有待更多的努力。参见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59)台湾鸾堂会以“儒宗神教”来称呼自己,主要是在于为北部鸾堂中一位很重要的乩手杨明机所鼓吹的。相关研究参见宋光宇:《关于善书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学》第5卷第4期,1994年。另关于杨明机和一贯道之间的关系,参见王见川:《清末日据初期台湾的鸾堂——兼论儒宗神教的形成》,《台北文献》直字112期,1995年。

(60)另见王见川:《汉人宗教研究的回顾——以台湾鸾堂研究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汉人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小型研讨会会议论文。在这篇文章中,王见川对于台湾鸾堂研究史的成因、流变、从清末至今各时期关注的课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与介绍。

 

  • 共11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0)

    道教之音 范纯武、王见川、

    2014-12-18 10:52:17

    |
    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0)
    |

    (43)而原本 公的轮祀在该区是分为六个小角头,其后改为其中十里共同轮流主持,这都可视为是都市化和行政空间,影响了信仰的空间与运作模式。当然也有些地区并不随着都市化之推进或是地方道路规划,乃至行政体系的渗入而就瓦解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一些区域里由里长来担任祭典主要推手的现象,也愈加普遍。

    (44)都市化,又译作“城市化”,通常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这样一种现象。章英华指出:都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程度及层次最具体的表征。因此,一个都市体系的演变历程,有其阶段性的特征,且和整个经济生产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台湾都市体系的发展历程,有其特定的时空政经背景。在清朝至日治时期,虽然台湾的都市阶层已隐然浮现及稳定成长,但台湾至1950年代时还不能算是都市化的社会。参见章英华:《都市化、阶层化与生活型态》(载张苙云等编:《九○年代的台湾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1997年,第232-263页),以及《台湾的都市体系:从清到日治》(载蔡勇美、章英华编:《台湾的都市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第34-61页)。

    (45)地方并未具有自然而明显的意义,反而是有某些比其他人更有权势的人,定义何谓适当、何谓不适当,从而创造出地方的意义。Tim Cresswell:《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此外,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所推行的统一祭典,则是对地方共同“时间”上认知的破坏。笔者在调查台北盆地 公信仰时,曾注意到台北的三张犁庄在1946年时原本只有三张里、石景里、三黎里,到了1981年则一改为十四个里。

    (46)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7)范纯武:《台北都市化中 公信仰与街庄空间的变化》,第二届台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年5月6日—7日。

    (48)费德曼在中国宗族方面的研究几乎成为经典,虽然他的研究是奠基在林耀华和费孝通、潘光旦等人的观察资料之上的,但这并无碍于其在视野上所提供的价值。参见费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濑川昌久则对族谱的意义进行解构,他认为族谱记录的内容其实是某种虚拟的(fictitious),是编纂者一种自我认同的工具。参见氏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此外,陈其南对台湾汉人移民社会的分类亦值得注意。见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和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49)王见川:《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王见川、李世伟编:《台湾的民间宗教与信仰》,台北:博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186-187页。

    (50)参见傅惜华:《宝卷总录》,《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丛刊》,1951年;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李世瑜:《宝卷综录》,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等等。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则有酒井忠夫《中国善书の研究》(弘文堂,1960年)及泽田瑞穗《增补宝卷の研究》(国书刊行会,1957年),可说蔚然成观。

    (51)严锦:《戴玄之教授传略》,见戴玄之:《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210-1214页。

    (52)庄吉发:《真空家乡: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丘丽娟:《设教兴财:清乾嘉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经费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洪美华:《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妇女》,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王信贵:《清代后期官方对民间宗教之政策(1821-191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53)王尔敏:《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之生态环境与社会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81年。

    (54)此一时期还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出现,如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喻松青《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55)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世瑜,秦宝琦、路遥、连立昌、濮文起、陆仲伟、孔祥涛、宋军、曹新宇、宋光宇、王见川、林万传,日本学者浅井纪、武内房司,柯若朴(Philip Clart)等诸位先生都有重要的文献发现公布,这些都可参见王见川所主编的《民间宗教》所出各期刊载文献新发现情况。而这些研究中宏观与微观的研究均有,路遥透过田野与公安系统的帮助,重建了山东地区各教门发展的土壤、教首的传承,细致地描绘彼此的社会网络;陆仲伟藉由大量的公安档案,对民初的教门活动实态有清楚异常的呈现;宋军对清代弘阳教结合田野与清代故宫档案的爬梳,开启个案研究新的可能性。《民间宗教》只出版了四期,王见川、李世伟与范纯武等人另外发起,结合及海内外学者所办的《台湾宗教研究通讯》(2000年1月创刊)和台湾宗教学会所办的《台湾宗教研究》(2000年10月创刊),现在乃为台湾主要的专业宗教研究杂志。

    (56)林荣泽:《一贯道发展史》,台北:正一善书社,1999年。

    (57)在这方面,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四十年》(《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七期,2005年7月)对海峡两岸数代研究者的基本思路、论点价值与学术定位进行了了相当详细的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58)葛兆光曾指出,中国宗教研究上的共同问题是:现在中国的道教,佛教或者是民间宗教的研究,是专注在文献与档案堆中爬梳,把宗教史变成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注意历史上的宗教在现代有的遗存。“宗教史”所研究的是一个从古代到现代,有机的绵延下来,至今依然是存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当中。那么,现实宗教生活的调查与体验将更有助于研究者“同情的了解”(葛兆光:《文献、理论及研究者——关于中国宗教史研究》,《葛兆光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页)。如果现今中国的宗教研究陷于文献资料的束缚,不作些进一步可能的推论,我们就无法讨论到民间宗教信仰中更为有意思的部分,即它是如何影响到一般民众的生活与宗教认知,接受这些教派的概念后民众又是如何建构起他的信仰世界与实践;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毕竟还有待更多的努力。参见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59)台湾鸾堂会以“儒宗神教”来称呼自己,主要是在于为北部鸾堂中一位很重要的乩手杨明机所鼓吹的。相关研究参见宋光宇:《关于善书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学》第5卷第4期,1994年。另关于杨明机和一贯道之间的关系,参见王见川:《清末日据初期台湾的鸾堂——兼论儒宗神教的形成》,《台北文献》直字112期,1995年。

    (60)另见王见川:《汉人宗教研究的回顾——以台湾鸾堂研究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汉人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小型研讨会会议论文。在这篇文章中,王见川对于台湾鸾堂研究史的成因、流变、从清末至今各时期关注的课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与介绍。

     

  • 共11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