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中国社会仍存在对宗教的偏见

网络 佚名

2015-11-16 10:37:46

 卓新平,土家族,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十一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于1987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 一位在国外取得宗教学领域博士学位的学者,乃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卓新平,土家族,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十一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于1987年在 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国外取得宗教学领域博士学位的学者,乃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自改革开放始,宗教领域日渐以正常面目重回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思考视域。时至今日,举目国内,“大师”王林被捕风波未平,少林寺相关争议一波又起,突 显中国人精神需求乃至心灵信仰层面的集体迷思,以及宗教界在世俗化潮流下乱象丛生;放眼国际,宗教极端势力如ISIS恶行不断,恐怖主义打着宗教的旗号在 世界范围内威胁严峻。

在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宗教哲学论坛“古今之辨:哲学、宗教、政治—宗教哲学2015青岛论坛”上,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卓新平。从 事了三十多年宗教工作的他,对上述国内外的宗教发展局势有着深切的体察。他坦言今天中国的宗教界出现了太功利、太世俗化的表现,“把宗教作为一种仅仅谋求 现实方面的利益—包括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的手段和方式,而把宗教的本真丢掉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依法打压极端势力,则是理所当然的,但他同时提 醒:“我们不能因为宗教出了极端势力,就把整个宗教否定掉,这是不公平的。”

卓新平在访谈中强调最多的,仍是他作为宗教界温和而开放的人士呼吁多年的那种声音:宗教首先应当“脱敏”,不要把它看作敏感的领域,而要把它看作正常的精神现象。这般持久的鼓与呼,亦折射出当今中国宗教工作仍然步履维艰,却又任重道远。

中国有宗教吗?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

澎湃新闻:近些年中国各种宗教发展兴盛,比如周围越来越多人成了基督徒,佛寺、道观的香火都很旺。这是普通人一种朴素的观感。您作为宗教方面的专家,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总体情况?

卓新平:宗教在中国肯定是在发展,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当前处于一个多元的世界,人们包括精神诉求在内的各种诉求也会多种多样,势必会有一些 人进入宗教领域。由于这个领域以前一度是封闭的,所以现在有一些人进入宗教领域,就可能让社会中其他一部分人感到比较新奇,或者少部分人感到有些不习惯。 其实那都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人信仰宗教是普遍态势。只是过去将近一百年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显得比其他民族淡漠一些; 加上近现代各种政治思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使得人们对宗教方面不是特别关注;另外,新文化运动对宗教的整体评价也比较低,影响延续至今。但实际上人们这 方面的精神需求一直存在。

现在的中国,有一个问题纠缠不清:即中国到底有没有宗教?其实中国有宗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人对宗教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同一个人对宗教有无的理 解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信仰在中国从古至今没有中断过,只不过有时候从公开转为秘密,从显现转为隐蔽而已。

即使在“文革”期间也存在宗教,只不过处于地下状态而已。

因此,我个人认为宗教发展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另一方面,尽管有这么大的发展,但根据我们最近做的一些调研,整体来看,有具体宗教归属的人数在中国还是属于少数。这个数据一开始是华东师范大学收集的,虽然没有官方披露,但据我们了解基本上是准确的:

中国目前有三亿人左右信仰不同的宗教。和十三亿接近十四亿总人口比,这三亿还属于少数人。对于少数人的信仰,我认为社会应该给予充分尊重,不能歧视,也没有必要抱有偏见。宗教信仰是正常的诉求。老百姓在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他可能就会进行更多精神上的思考。对于精神上的思考,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具有同一种精神,多元是人类正常发展的一种现象。我们希望这个社会的和谐,就是要多元求同、多元共在,这才叫和谐;只有一种声音、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不叫和谐。

我们现在承认多元社会,就是倡导多元和谐共构。我们要关注如何在这个多元信仰的形势下把中国的和谐社会搞好,我们的功夫应该下在这儿,而不是担心多少国人信仰宗教后中国会如何如何。再次,还有一个讨论很多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如果儒家思想是宗教的话,那么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数比重还要加大。很多人在骨子里、在他的人格形成上所接受的熏陶,实际上就是儒家传统。

我们对宗教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从狭义的理解,按照组织建构形态来看可能某些宗教就不被看成宗教了;如果从广义层面来讲,是否宗教的判断不光是看组 织建构层面,可能还涉及到人的宗教性问题,涉及到对宗教的理解和宗教的宽泛程度。宗教史家伊利亚德说过,宗教是一种人类学常数,就是说宗教和人类文化发展 是密切关联的。即使有很多人不信仰某一种具体的宗教—在国外也有这类人—但他们还是会有宗教情怀和宗教性的相关体验。一些中国人既入佛寺又进道观参加敬拜活动,他们没有具体的宗教组织归属,但也不能简单说他们就没有宗教信仰。宗教是和人的精神探求、人的文化熏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澎湃新闻:这就和我的第二个问题联系起来了。有种说法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间,中国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急剧的变化,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 心灵层面自然会随之产生各种需求。比如像王林这样的所谓“大师”、“朝阳区30万仁波切”之类,就应运而生了,当然这是否属于宗教是有争议的。以您专家的 角度来看,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宗教起到了怎样一种作用呢?

卓新平:其实,习近平主席讲过非常精辟的一句话,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作用。宗教在中国社会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宗教在社会上的表现可能影响着人们对于宗教的看法,而这个社会怎样看待宗教、对待宗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宗教在社会中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宗教首先应当“脱敏”,不要把它看作敏感的领域,而要把它看作正常的精神现象。老百姓有各种诉求包括宗教诉求,这都是正常的,我们的《宪法》也谈到公民有信仰的自由。并且宗教已经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实际存在的部分。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宗教自改革开放以来起到的作用。比如,它扩大了人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是因为我们打开国门看世界,关注到了世界宗教。一方面我们在批判西方社会,思考它的价值观、它的生活方式;但另外不 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受到西方社会渗透的影响,而这也会以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好还是坏,这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绝对化。这些宗教影响既会引人向 真善美圣的境界或追求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盲信迷信的不良倾向,对此,我们的社会当然应该对宗教积极引导,并且加强管理,弘扬正气,阻止歪风。

与此同时,我们中国人能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尤其包括对中国这百年来有无宗教进行深刻的反省。因为如果离开儒释道三教,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要减去很多很多。而我们现在讲儒释道三教,不可能单独把儒教分出来,说这个教只是“教育”的“教”,而其他教则是“宗教”的“教”。这说不过去,会感觉有些怪怪的,且中国历史上也并没有明确或强调这种区分。由此,宗教扩大了人们观察他者以及反省自我这样一种视域。我个人认为这是正常的。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卓新平:中国社会仍存在对宗教的偏见

    网络 佚名

    2015-11-16 10:37:46

    |
    卓新平:中国社会仍存在对宗教的偏见
    |

     卓新平,土家族,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十一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于1987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 一位在国外取得宗教学领域博士学位的学者,乃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卓新平,土家族,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十一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于1987年在 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国外取得宗教学领域博士学位的学者,乃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自改革开放始,宗教领域日渐以正常面目重回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思考视域。时至今日,举目国内,“大师”王林被捕风波未平,少林寺相关争议一波又起,突 显中国人精神需求乃至心灵信仰层面的集体迷思,以及宗教界在世俗化潮流下乱象丛生;放眼国际,宗教极端势力如ISIS恶行不断,恐怖主义打着宗教的旗号在 世界范围内威胁严峻。

    在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宗教哲学论坛“古今之辨:哲学、宗教、政治—宗教哲学2015青岛论坛”上,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卓新平。从 事了三十多年宗教工作的他,对上述国内外的宗教发展局势有着深切的体察。他坦言今天中国的宗教界出现了太功利、太世俗化的表现,“把宗教作为一种仅仅谋求 现实方面的利益—包括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的手段和方式,而把宗教的本真丢掉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依法打压极端势力,则是理所当然的,但他同时提 醒:“我们不能因为宗教出了极端势力,就把整个宗教否定掉,这是不公平的。”

    卓新平在访谈中强调最多的,仍是他作为宗教界温和而开放的人士呼吁多年的那种声音:宗教首先应当“脱敏”,不要把它看作敏感的领域,而要把它看作正常的精神现象。这般持久的鼓与呼,亦折射出当今中国宗教工作仍然步履维艰,却又任重道远。

    中国有宗教吗?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

    澎湃新闻:近些年中国各种宗教发展兴盛,比如周围越来越多人成了基督徒,佛寺、道观的香火都很旺。这是普通人一种朴素的观感。您作为宗教方面的专家,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总体情况?

    卓新平:宗教在中国肯定是在发展,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当前处于一个多元的世界,人们包括精神诉求在内的各种诉求也会多种多样,势必会有一些 人进入宗教领域。由于这个领域以前一度是封闭的,所以现在有一些人进入宗教领域,就可能让社会中其他一部分人感到比较新奇,或者少部分人感到有些不习惯。 其实那都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人信仰宗教是普遍态势。只是过去将近一百年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显得比其他民族淡漠一些; 加上近现代各种政治思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使得人们对宗教方面不是特别关注;另外,新文化运动对宗教的整体评价也比较低,影响延续至今。但实际上人们这 方面的精神需求一直存在。

    现在的中国,有一个问题纠缠不清:即中国到底有没有宗教?其实中国有宗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人对宗教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同一个人对宗教有无的理 解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信仰在中国从古至今没有中断过,只不过有时候从公开转为秘密,从显现转为隐蔽而已。

    即使在“文革”期间也存在宗教,只不过处于地下状态而已。

    因此,我个人认为宗教发展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另一方面,尽管有这么大的发展,但根据我们最近做的一些调研,整体来看,有具体宗教归属的人数在中国还是属于少数。这个数据一开始是华东师范大学收集的,虽然没有官方披露,但据我们了解基本上是准确的:

    中国目前有三亿人左右信仰不同的宗教。和十三亿接近十四亿总人口比,这三亿还属于少数人。对于少数人的信仰,我认为社会应该给予充分尊重,不能歧视,也没有必要抱有偏见。宗教信仰是正常的诉求。老百姓在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他可能就会进行更多精神上的思考。对于精神上的思考,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具有同一种精神,多元是人类正常发展的一种现象。我们希望这个社会的和谐,就是要多元求同、多元共在,这才叫和谐;只有一种声音、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不叫和谐。

    我们现在承认多元社会,就是倡导多元和谐共构。我们要关注如何在这个多元信仰的形势下把中国的和谐社会搞好,我们的功夫应该下在这儿,而不是担心多少国人信仰宗教后中国会如何如何。再次,还有一个讨论很多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如果儒家思想是宗教的话,那么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数比重还要加大。很多人在骨子里、在他的人格形成上所接受的熏陶,实际上就是儒家传统。

    我们对宗教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从狭义的理解,按照组织建构形态来看可能某些宗教就不被看成宗教了;如果从广义层面来讲,是否宗教的判断不光是看组 织建构层面,可能还涉及到人的宗教性问题,涉及到对宗教的理解和宗教的宽泛程度。宗教史家伊利亚德说过,宗教是一种人类学常数,就是说宗教和人类文化发展 是密切关联的。即使有很多人不信仰某一种具体的宗教—在国外也有这类人—但他们还是会有宗教情怀和宗教性的相关体验。一些中国人既入佛寺又进道观参加敬拜活动,他们没有具体的宗教组织归属,但也不能简单说他们就没有宗教信仰。宗教是和人的精神探求、人的文化熏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澎湃新闻:这就和我的第二个问题联系起来了。有种说法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间,中国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急剧的变化,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 心灵层面自然会随之产生各种需求。比如像王林这样的所谓“大师”、“朝阳区30万仁波切”之类,就应运而生了,当然这是否属于宗教是有争议的。以您专家的 角度来看,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宗教起到了怎样一种作用呢?

    卓新平:其实,习近平主席讲过非常精辟的一句话,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作用。宗教在中国社会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宗教在社会上的表现可能影响着人们对于宗教的看法,而这个社会怎样看待宗教、对待宗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宗教在社会中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宗教首先应当“脱敏”,不要把它看作敏感的领域,而要把它看作正常的精神现象。老百姓有各种诉求包括宗教诉求,这都是正常的,我们的《宪法》也谈到公民有信仰的自由。并且宗教已经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实际存在的部分。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宗教自改革开放以来起到的作用。比如,它扩大了人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是因为我们打开国门看世界,关注到了世界宗教。一方面我们在批判西方社会,思考它的价值观、它的生活方式;但另外不 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受到西方社会渗透的影响,而这也会以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好还是坏,这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绝对化。这些宗教影响既会引人向 真善美圣的境界或追求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盲信迷信的不良倾向,对此,我们的社会当然应该对宗教积极引导,并且加强管理,弘扬正气,阻止歪风。

    与此同时,我们中国人能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尤其包括对中国这百年来有无宗教进行深刻的反省。因为如果离开儒释道三教,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要减去很多很多。而我们现在讲儒释道三教,不可能单独把儒教分出来,说这个教只是“教育”的“教”,而其他教则是“宗教”的“教”。这说不过去,会感觉有些怪怪的,且中国历史上也并没有明确或强调这种区分。由此,宗教扩大了人们观察他者以及反省自我这样一种视域。我个人认为这是正常的。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