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理性宗教对启示宗教的超越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佚名

2018-05-24 10:13:56

理性宗教作为仅能通过理性达到的宗教,只能是纯然道德的宗教,它是一切宗教中的纯粹部分。启示宗教源于上帝的启示,它依赖于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是历史的宗教与经验的宗教。康德为何要区分两种宗教,或者说为两种宗教划界?理性宗教又是如何实现对启示宗教的超越?其实,从康德对两种宗教关系的阐释中可见微知著。

基于道德哲学的理性宗教

康德认为,“理性宗教”就是纯然通过理性而可能的宗教,它不以任何经验性的因素为基础,拥有一种先天的必然性。这种纯粹的理性宗教是关于上帝的道德信仰,其基础是道德哲学。

那么,为何道德必然导致宗教呢?康德认为,一个由道德法则来规定的意志,就是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它并不通过其他任何条件或前提而可能,而是出自纯粹理性的实践应用。而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的必然客体,就是“在尘世中造就至善”。这种至善就是“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但是在康德看来,除非人的行为是出自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否则,就只能是一种关乎利害得失的行为,而不具有任何道德性。因此,德性的根据就是无条件善的意志,这样的意志也就是“至上的善”。但是,这种“至上的善”还不是“至善”,因为,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只能导致善的行为,却不能保证善的结果,不能保证在尘世造就至善,也就是说,不能保证让有德性的人配享幸福。同时,在自然的世界中,德性与幸福也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或者说,德性与幸福并不成比例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为了保证在尘世造就至善,保证德性与幸福能够成比例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道德期望不会落空,理性就会要求上帝的实存。这样,我们就从纯粹的道德哲学,达到了纯粹的理性信仰,从而建立起了关于上帝的信仰,这种关于上帝的理性信仰,就构成了一个纯粹的理性宗教的核心内容。

基于特殊经验的启示宗教

启示宗教是一个与纯粹的理性宗教相对立的概念,它建立在上帝的启示之上。例如,基督宗教就是典型的启示宗教,《圣经》被认为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启示。康德把这种启示称作“经验的启示”,因为它出自特定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因此,启示宗教又可以被称作“经验的宗教”,因为它建立在经验而非理性的基础之上。当然,这种经验并不是通过人类的一般感性能力而可能的经验,而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康德认为,既然任何启示的宗教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那就决不拥有一种按照理性而可能的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说,理性无法把任何经验的启示表象为一种先天的普遍必然性。

康德还把启示的宗教称作“历史性的宗教”,因为它根据的是特定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这些经验也是作为历史事件在时空的序列中发生的。在康德看来,历史性的信仰只能建立在启示的经验之上,宗教中的启示内容通过理性无法做出判断。虽然不同的宗教都宣称自己获得了启示,但并没有足够的依据能够判断真伪,它们属于不可知的部分,加之经验的内容,尤其是特殊经验的内容,缺乏一种先天的普遍必然性,所以启示宗教无法与一种普遍性的信仰统一起来。

从启示宗教到理性宗教

康德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只把纯粹的理性宗教看作“宗教”,而把一切启示宗教看作“信仰”,进而批判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启示宗教,力图实现以纯粹理性为基础的理性宗教对建立在特殊历史经验之上的启示宗教的超越。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二版序言中,康德用同心圆形象地说明了理性宗教与启示宗教的关系,指出一切启示宗教虽然都是建立在特殊的经验之上的,但是,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部分,那就是纯粹的理性宗教。换句话说,任何启示宗教的核心部分都是人类在其道德行为中与上帝的一种关系。康德认为,纯粹的理性宗教信仰的对象,不是《圣经》或别的什么经书中进行启示的上帝,而是一个根据人的道德行为造成德福一致的上帝。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个人在这种关系中,是作为理性存在者,作为能够出自道德法则而行动的自由的存在者与上帝发生关系,这里人把自由地做出道德行为的权利留给自己,把施予道德奖赏,即获得幸福的权利归于上帝。康德认为如果一个宗教不把上帝的拯救,特别是上帝根据人的道德行为而进行赏善罚恶当作它的核心部分,这个宗教在极大程度上就是与我们无关的。

各种不同的启示宗教包含着不同的经验性内容,这些经验性内容的不同就构成了各种启示宗教之间的差别。但无论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分,其核心部分都是关于人的道德行为与上帝的关系。由此,康德反对各种宗教之间的对立,认为宗教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本质上都是把宗教中的经验性内容当作宗教的本质。康德认为将经验性的内容作为宗教的本质,将导致两方面问题。第一,如果教会说明自己是唯一的、普遍的教会,那么不承认教会信仰的人就会遭到排斥。第二,那些信仰有部分偏离的人会遭到绝罚。康德认为,人只有通过善的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取悦上帝,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往往要采用其他方式取悦上帝,把义务当作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注重侍奉上帝和神灵。康德把这种侍奉神灵的宗教叫作谄媚的宗教,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神灵产生误解,以为神灵愿意人们这样为其服务。同时,每个人都按照各自对理性的理解,尽可能遵循上帝的诫命,这就使得宗教只能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历史性的信仰走在了纯粹的理性宗教的前面。

总之,康德整个宗教哲学的目标,就是要用纯粹的理性宗教去解释甚至替代历史性的信仰,去掉宗教中的经验部分,仅保留信仰的理性内核,从而完全把宗教道德化。在康德看来,真正的“宗教”只能是理性宗教,而启示宗教仅只是一种信仰,理性宗教应该借助纯粹理性的基础,实现对建立在特殊经验之上的启示宗教的超越。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康德论理性宗教对启示宗教的超越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佚名

2018-05-24 10:13:56

|
康德论理性宗教对启示宗教的超越
|

理性宗教作为仅能通过理性达到的宗教,只能是纯然道德的宗教,它是一切宗教中的纯粹部分。启示宗教源于上帝的启示,它依赖于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是历史的宗教与经验的宗教。康德为何要区分两种宗教,或者说为两种宗教划界?理性宗教又是如何实现对启示宗教的超越?其实,从康德对两种宗教关系的阐释中可见微知著。

基于道德哲学的理性宗教

康德认为,“理性宗教”就是纯然通过理性而可能的宗教,它不以任何经验性的因素为基础,拥有一种先天的必然性。这种纯粹的理性宗教是关于上帝的道德信仰,其基础是道德哲学。

那么,为何道德必然导致宗教呢?康德认为,一个由道德法则来规定的意志,就是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它并不通过其他任何条件或前提而可能,而是出自纯粹理性的实践应用。而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的必然客体,就是“在尘世中造就至善”。这种至善就是“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但是在康德看来,除非人的行为是出自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否则,就只能是一种关乎利害得失的行为,而不具有任何道德性。因此,德性的根据就是无条件善的意志,这样的意志也就是“至上的善”。但是,这种“至上的善”还不是“至善”,因为,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只能导致善的行为,却不能保证善的结果,不能保证在尘世造就至善,也就是说,不能保证让有德性的人配享幸福。同时,在自然的世界中,德性与幸福也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或者说,德性与幸福并不成比例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为了保证在尘世造就至善,保证德性与幸福能够成比例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道德期望不会落空,理性就会要求上帝的实存。这样,我们就从纯粹的道德哲学,达到了纯粹的理性信仰,从而建立起了关于上帝的信仰,这种关于上帝的理性信仰,就构成了一个纯粹的理性宗教的核心内容。

基于特殊经验的启示宗教

启示宗教是一个与纯粹的理性宗教相对立的概念,它建立在上帝的启示之上。例如,基督宗教就是典型的启示宗教,《圣经》被认为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启示。康德把这种启示称作“经验的启示”,因为它出自特定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因此,启示宗教又可以被称作“经验的宗教”,因为它建立在经验而非理性的基础之上。当然,这种经验并不是通过人类的一般感性能力而可能的经验,而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康德认为,既然任何启示的宗教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那就决不拥有一种按照理性而可能的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说,理性无法把任何经验的启示表象为一种先天的普遍必然性。

康德还把启示的宗教称作“历史性的宗教”,因为它根据的是特定历史人物的特殊经验,这些经验也是作为历史事件在时空的序列中发生的。在康德看来,历史性的信仰只能建立在启示的经验之上,宗教中的启示内容通过理性无法做出判断。虽然不同的宗教都宣称自己获得了启示,但并没有足够的依据能够判断真伪,它们属于不可知的部分,加之经验的内容,尤其是特殊经验的内容,缺乏一种先天的普遍必然性,所以启示宗教无法与一种普遍性的信仰统一起来。

从启示宗教到理性宗教

康德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只把纯粹的理性宗教看作“宗教”,而把一切启示宗教看作“信仰”,进而批判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启示宗教,力图实现以纯粹理性为基础的理性宗教对建立在特殊历史经验之上的启示宗教的超越。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二版序言中,康德用同心圆形象地说明了理性宗教与启示宗教的关系,指出一切启示宗教虽然都是建立在特殊的经验之上的,但是,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部分,那就是纯粹的理性宗教。换句话说,任何启示宗教的核心部分都是人类在其道德行为中与上帝的一种关系。康德认为,纯粹的理性宗教信仰的对象,不是《圣经》或别的什么经书中进行启示的上帝,而是一个根据人的道德行为造成德福一致的上帝。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个人在这种关系中,是作为理性存在者,作为能够出自道德法则而行动的自由的存在者与上帝发生关系,这里人把自由地做出道德行为的权利留给自己,把施予道德奖赏,即获得幸福的权利归于上帝。康德认为如果一个宗教不把上帝的拯救,特别是上帝根据人的道德行为而进行赏善罚恶当作它的核心部分,这个宗教在极大程度上就是与我们无关的。

各种不同的启示宗教包含着不同的经验性内容,这些经验性内容的不同就构成了各种启示宗教之间的差别。但无论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分,其核心部分都是关于人的道德行为与上帝的关系。由此,康德反对各种宗教之间的对立,认为宗教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本质上都是把宗教中的经验性内容当作宗教的本质。康德认为将经验性的内容作为宗教的本质,将导致两方面问题。第一,如果教会说明自己是唯一的、普遍的教会,那么不承认教会信仰的人就会遭到排斥。第二,那些信仰有部分偏离的人会遭到绝罚。康德认为,人只有通过善的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取悦上帝,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往往要采用其他方式取悦上帝,把义务当作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注重侍奉上帝和神灵。康德把这种侍奉神灵的宗教叫作谄媚的宗教,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神灵产生误解,以为神灵愿意人们这样为其服务。同时,每个人都按照各自对理性的理解,尽可能遵循上帝的诫命,这就使得宗教只能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历史性的信仰走在了纯粹的理性宗教的前面。

总之,康德整个宗教哲学的目标,就是要用纯粹的理性宗教去解释甚至替代历史性的信仰,去掉宗教中的经验部分,仅保留信仰的理性内核,从而完全把宗教道德化。在康德看来,真正的“宗教”只能是理性宗教,而启示宗教仅只是一种信仰,理性宗教应该借助纯粹理性的基础,实现对建立在特殊经验之上的启示宗教的超越。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