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 (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圣凯

2012-03-13 12:25:06

慧思佛教思想的经典依据主要是《大品般若经》和《法华经》,他视《大品般若经》为次第义,而视《法华经》为圆顿义。所以,在修行实践上,《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以般若空观的实践为中心,而《安乐行义》则说《法华经》的实践道[47]。《安乐行义》是慧思通过苦修悟得“法华三昧”后的经验总结,开头便说: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48]。

慧思在《安乐行义》中说明,修行应该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观一切众生如佛想,如《安乐行品》中勤修禅定。这实际上是他通过修习《法华经》而获得“无师自悟”的写照,他由《法华经》而悟“法华三昧”,所以一切修行者求学大乘,疾成佛道,也应该以《法华经》为中心而修习“法华三昧”。

《安乐行义》对“法华三昧”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欲求无上道,修学《法华经》,身心证甘露,清净妙法门。持戒行忍辱,修习诸禅定,得诸佛三昧,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无相行,二者有相行[49]。

慧思认为《法华经》是利根菩萨的修行法门,其特色在于“顿觉”、“疾成佛道”,而修行的基础在于众生本来六根清净,修行只是回归此“本来清净”。《安乐行义》不断强调这一点,其理论即是如来藏清净心:“无相四安乐,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诸法本来净。众生性无垢,无本亦无净,不修对治行,自然超众圣。无师自然觉,不由次第行,解与诸佛同,妙觉湛然性。”[50]而且,慧思在解释经题时,将“妙”解释成“众生妙”,“法”解释成“众生法”,而“众生妙”即是“一切人身六种相妙”、“六自在王性清净”,这即是基于如来藏、一乘思想的“本来六根清净”,最后达到“人身即是众生身,众生身即是如来身”。

但是,回归此“本来清净”必须修习“四安乐行”,即第一、正慧离著安乐行,第二、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第三、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第四、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四安乐行”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中出现,慧思依“安乐行品”而阐释“无相安乐行”:

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为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行住坐卧饮食语言一切威仪,心常定故……安乐行中,深妙禅定即不如此。何以故?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色,行如是禅定。是菩萨遍行,毕竟无心想,故名无想(相)行[51]。

慧思依《安乐行品》的思想[52],将“诸法实相”的般若空义理,贯彻于禅观实践中,由于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因此能对三界诸法无诸执著,不为受阴等一切法所动,所以于一切威仪中心常住于禅定的境界。慧思用“三忍”来说明无相行的具体内容,即“众生忍”、“法性忍”、“法界海神通忍”。

慧思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立“有相行”,相对于“无相行”的专明禅定,“有相行”则强调散心读诵《法华经》:

复次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燃),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顾身命,若行成就,即见普贤金刚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以金刚杵拟行者眼,障道罪灭,眼根清净得见释迦,及见七佛。复见十方三世诸佛,至心忏悔,在诸佛前五体投地,起合掌立,得三种陀罗尼门……若顾身命,贪四事供养,不能勤修,经劫不得。是故名为有相也[53]。

慧思用“有相行”来普摄钝根众生,由修习“有相行”而入“无相行”,是其提倡“有相行”的目的。虽然“有相行”强调散心读诵《法华经》,但是要求不顾身命,精进努力,一心专念《法华经》;如果顾惜身命、贪求四事供养,不能精进修行,则“有相行”亦难以成就。成就“有相行”,便能见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来到修行者之前,同时见释尊、过去七佛及十方三世佛,得三种陀罗尼门。而且,慧思提到“至心忏悔,在诸佛前,五体投地”,这是《法华经》中所没有的。

三种陀罗尼门分别为:

1、总持陀罗尼,肉眼天眼菩萨道慧。

2、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具足菩萨道种慧,法眼清净。

3、法音方便陀罗尼,具足菩萨一切种慧,佛眼清净。

这三种陀罗尼名称,除了“总持陀罗尼”《法华经》中没有明确说明以外,但是提到“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三种陀罗尼[54]。慧思将“旋陀罗尼”替换为“总持陀罗尼”,可能因为“旋陀罗尼”与“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重复的嫌疑,而且《法华经》中说到:“万亿旋总持”[55],所以才别立这三种陀罗尼门。

同时,智者大师在慧思门下修学时,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心缘菩萨烧身供佛的苦行,而读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句,便悟见与思禅师处于灵山法华盛会。他将此经验请示思禅师,而慧思感叹说:“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56]。这里所谓“初旋陀罗尼”,即是慧思《安乐行义》中所说“总持陀罗尼”。

《安乐行义》最后提到禅观的最高行门——诸法实相观:

观诸法如实相者,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皆是真如实性。无本末、无生灭,无烦恼、无解脱,亦不行不分别者,生死涅槃无一无异,凡夫及佛无二法界,故不可分别。亦不见不二,故言不行不分别,不分别相不可得。故菩萨住此无名三昧,虽无所住而能发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初入圣位即与等,此是不动真常法身,非是方便缘合法身。亦得名为证如来藏乃至意藏[57]。

“诸法如实相”是《法华经·安乐行品》的内容,但是慧思用般若空观进行了自己的解释,提出“诸法如实相”是不分别,但又不行不分别,因为不分别相不可得,即是般若空,空亦复空。

所以,慧思的禅法重视“法华三昧”等三昧,在禅观上重视“诸法实相”,成为后来智者大师止观学说的雏型。而且,智者大师吸收“无相行”与“有相行”,“有相行”即是后来的六根忏悔,“无相行”即是后来的观无生忏悔。智者大师在制作《法华三昧忏仪》时,继承了慧思的禅法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其禅法行仪,主要是《安乐行义》。《法华三昧忏仪》说:“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58]而且,最主要的是《法华三昧忏仪》的“实相正观法”及“修证相”来源于《安乐行义》。

以上考察了《法华经》“法华三昧”思想,指出“佛塔信仰”与“经卷受持”在法华信仰中的核心地位,强调鸠摩罗什师徒对《法华经》的解释对中国法华信仰的影响,尤其是“二佛并坐”造像。同时,考察了《思惟略要法》的“法华三昧观法”对禅窟、造像的影响,《普贤观经》以观罪性空的实相正观、六根忏悔及强调见普贤菩萨色身的思想,对后来天台忏仪的制作提供了思想依据。另外阐述了十六国、南北朝以来法华信仰的各种形态,尤其对石窟、造像及敦煌写经进行考察,试图揭示法华信仰的禅观修习“向上门”以及追求功德的世俗、现实层面。最后着重研究了慧思的《安乐行义》,强调了《安乐行义》对《法华三昧忏仪》的影响。应该说,《法华三昧忏仪》是在十六国、南北朝法华信仰的强大背景下,以《安乐行义》为模型,吸收了当时修习“法华三昧”的方法,组织成的一部完整的忏悔、禅观体系。

注 释:

[1]《开元释教录》卷十四,《大正藏》第55卷,第629页上。“三缺”为支彊梁接译《法华三昧经》六卷,256年;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六卷,265年;支道根译《方等法华经》五卷,335年。有关《法华经》的汉译本、藏译本、英译本、日译本等各种情况,见矢崎正见《法华经传译とその形态》,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乐寺书店1974年第4刷,第227—248页;高振农《〈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1版,第25—40页。

[2]杨惠南《智顗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2期,1997年,第1—24页。

[3]《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55页上、56页中。

[4]有关《法华经》的修行方法,见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2—14页。圣严法师提出,在《法华经》中最奇特的修行方法,是“药王菩萨本事品”中介绍的烧身、烧指供佛的舍身法门,可为难行能行的的大苦行。其次奇特的修行方法则为“常不轻菩萨品”的见到四众皆予礼拜,并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5]另外两处为“妙音菩萨品”中说:“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556页中;“妙庄严王本事品”中说:“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60页中。

[6]《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61页中。

[7]释圣严前揭文,第4页。

[8]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华思想》,《平川彰著作集》第6卷,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3刷,第327页。

[9]《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卷,第57页上。

[10]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II》,《平川彰著作集》第4卷,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3刷,第207页。印顺法师认为释尊与多宝佛分半座并坐来源于摩诃迦叶的故事,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第7版,第1185页。

[11]《妙法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46卷,第21页中。

[12]《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藏》第46卷,第33页中。

[13]《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卷,第57页下。

[14]《法华经疏》卷下,《续藏经》第150册,第823页下、824页下。

[15]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第236页。

[16]赖鹏举先生认为《思惟略要法》乃由什本《妙法莲华经》中抄撰而出,撰者即为罗什,而时间当稍后于本经译出之后秦弘始八年(406)。罗什由大乘经典整理出大乘禅法,“法华三昧观法”也不是第一次。罗什曾依所译出的《持世经》第五卷“十二因缘品”,增补《坐禅三昧经》中的“菩萨十二因缘观”而另成一部禅经。另罗什亦用其译出的《大智度论》内容,增补《坐禅三昧经》中的禅定及神通部分,而形成《禅法要解》之新禅经。见《后秦僧肇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陇东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2期,第212页。

[17]《思惟略要法》,《大正藏》第15卷,第300页中—下。

[18]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8页。

[19]《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第389页下。

[20]《法华三昧忏仪》说:“……下所说忏悔章句,多用《普贤观经》意,若欲广知忏悔方法,译经自见;若不能广寻,今取意略说以成行法。”《大正藏》第46卷,第952页中。大睿法师曾将二者的文句做成表格进行对照,见《天台忏法之研究》,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第113—116页。

[21]《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第392页下—393页上。

[22]同上,第393页中。

[23]见《智顗と普贤观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3卷,第1号,1974年,第360—363页。

[24]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9页。坂本幸男先生曾利用僧传的资料,撰成《中国佛教と法华思想の连关》一文,列举出《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中历代《法华经》的钻仰者,见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第489—548页。

[25]如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与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46—158页。

[26]侯旭东先生曾对400—580年间多方多宝造像进行研究,指出多宝造像及崇拜经历了由无至有(400—479),由少至多(480—489)及由盛渐衰(489—569)的漫长过程;多宝造像与崇拜在平民中影响时间最长、幅度最大,僧尼次之,官吏最小;造像者明确者多见于今河北、河南及山东、山西地区。见《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8—120页。

[27]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雕塑篇》,国书刊行会,1980年,第174页。转引自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29页。

[28]张宝玺《炳灵寺的西秦石窟》,《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9年,第188页。有关炳灵寺第169窟的研究,可以参考赖鹏举《炳灵寺169窟无量寿佛龛所涉之义学与禅学》,《东方宗教研究》第2期,1990年,第82页;杜斗城《西秦佛教述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卷上·中文篇,2000年,第207—226页。

[29]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第250页。

[30]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2年第4期,第12—13页。

[31]坂轮宣敬《中国の石窟における法华经の造形表现について》,野村耀昌编《法华经信仰の诸形态》,平乐寺书店,1976年,第293页。

[32]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第129—130页。

[33]有关法华经变,可以参考贺世哲先生前文。另外,野村耀昌《中国文化と法华钻仰史の连关》,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第97—128页。

[34]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合著《云岗石窟》第二卷《云岗金石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第16页。

[35]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86页。

[36]颜尚文《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期,1996年,第167—184页。另外,颜尚文《法华思想与佛教社区共同体——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第233—247页。

[37]颜尚文《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期,1996年,第180页。

[38]方广锠《敦煌遗书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第211—232页。

[39]转引自方广锠前揭文,第218页。

[40]《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卷,第787页上。《立誓愿文》因《续高僧传》未曾载录,故曾被认为属于伪作。但是,经过中外学者研究,大部分观点仍然认为该文是慧思的著作。如潘桂明《智顗评传》,1996年第1版,第85页;佐藤哲英认为《立誓愿文》是慧思在北齐天保九年(558)执笔完成大部分,但二十七愿中的第九愿以后,形式与誓愿不同,可能属于后来追加。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百花苑,京都,1981年,第166—183页。有关慧思的研究,见神达知纯《日本对南岳慧思研究之现状》,《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第289—294页。

[41]《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2页下—563页上。

[42]《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上。

[43]道宣称赞“思远振于清风”,《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卷,第597页中。

[44]冉云华《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984年,第63—99页。

[45]《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下。

[46]村中祐生先生认为,从《慧思传》所见诸种三昧名推测,多种修行形态可能性较多,天台大师仅仅整理为四种。见《北齐の奉佛と菩萨の修行法の形成》,《大正大学研究纪要》第76辑,1991年,42页。

[47]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第284页。这三种著作中,其时间先后为《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见同书第267—268页。

[48]《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7页下。

[49]《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8页上。

[50]《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8页上。紧接着前文偈子后面,引用了《央掘魔罗经》、《南本涅槃经》的如来藏、一乘思想,见菅野博史《中国法华思想の研究》,东京春秋社1994年第1刷,第251页。

[51]《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0页上。

[52]《法华经·安乐行品》说:“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37页中。

[53]《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0页中。

[54]《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法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61页上中。

[55]《法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44页中。

[56]《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卷,第192页上。

[57]《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1页中—下。

[58]《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第46卷,第954页中。

(信息来源:《法音》,引自佛学研究网)

(责任编辑:张宗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 (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圣凯

    2012-03-13 12:25:06

    |
    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 (2)
    |

    慧思佛教思想的经典依据主要是《大品般若经》和《法华经》,他视《大品般若经》为次第义,而视《法华经》为圆顿义。所以,在修行实践上,《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以般若空观的实践为中心,而《安乐行义》则说《法华经》的实践道[47]。《安乐行义》是慧思通过苦修悟得“法华三昧”后的经验总结,开头便说: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48]。

    慧思在《安乐行义》中说明,修行应该如《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观一切众生如佛想,如《安乐行品》中勤修禅定。这实际上是他通过修习《法华经》而获得“无师自悟”的写照,他由《法华经》而悟“法华三昧”,所以一切修行者求学大乘,疾成佛道,也应该以《法华经》为中心而修习“法华三昧”。

    《安乐行义》对“法华三昧”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欲求无上道,修学《法华经》,身心证甘露,清净妙法门。持戒行忍辱,修习诸禅定,得诸佛三昧,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无相行,二者有相行[49]。

    慧思认为《法华经》是利根菩萨的修行法门,其特色在于“顿觉”、“疾成佛道”,而修行的基础在于众生本来六根清净,修行只是回归此“本来清净”。《安乐行义》不断强调这一点,其理论即是如来藏清净心:“无相四安乐,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诸法本来净。众生性无垢,无本亦无净,不修对治行,自然超众圣。无师自然觉,不由次第行,解与诸佛同,妙觉湛然性。”[50]而且,慧思在解释经题时,将“妙”解释成“众生妙”,“法”解释成“众生法”,而“众生妙”即是“一切人身六种相妙”、“六自在王性清净”,这即是基于如来藏、一乘思想的“本来六根清净”,最后达到“人身即是众生身,众生身即是如来身”。

    但是,回归此“本来清净”必须修习“四安乐行”,即第一、正慧离著安乐行,第二、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第三、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第四、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四安乐行”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中出现,慧思依“安乐行品”而阐释“无相安乐行”:

    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为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行住坐卧饮食语言一切威仪,心常定故……安乐行中,深妙禅定即不如此。何以故?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色,行如是禅定。是菩萨遍行,毕竟无心想,故名无想(相)行[51]。

    慧思依《安乐行品》的思想[52],将“诸法实相”的般若空义理,贯彻于禅观实践中,由于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因此能对三界诸法无诸执著,不为受阴等一切法所动,所以于一切威仪中心常住于禅定的境界。慧思用“三忍”来说明无相行的具体内容,即“众生忍”、“法性忍”、“法界海神通忍”。

    慧思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立“有相行”,相对于“无相行”的专明禅定,“有相行”则强调散心读诵《法华经》:

    复次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燃),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顾身命,若行成就,即见普贤金刚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以金刚杵拟行者眼,障道罪灭,眼根清净得见释迦,及见七佛。复见十方三世诸佛,至心忏悔,在诸佛前五体投地,起合掌立,得三种陀罗尼门……若顾身命,贪四事供养,不能勤修,经劫不得。是故名为有相也[53]。

    慧思用“有相行”来普摄钝根众生,由修习“有相行”而入“无相行”,是其提倡“有相行”的目的。虽然“有相行”强调散心读诵《法华经》,但是要求不顾身命,精进努力,一心专念《法华经》;如果顾惜身命、贪求四事供养,不能精进修行,则“有相行”亦难以成就。成就“有相行”,便能见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来到修行者之前,同时见释尊、过去七佛及十方三世佛,得三种陀罗尼门。而且,慧思提到“至心忏悔,在诸佛前,五体投地”,这是《法华经》中所没有的。

    三种陀罗尼门分别为:

    1、总持陀罗尼,肉眼天眼菩萨道慧。

    2、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具足菩萨道种慧,法眼清净。

    3、法音方便陀罗尼,具足菩萨一切种慧,佛眼清净。

    这三种陀罗尼名称,除了“总持陀罗尼”《法华经》中没有明确说明以外,但是提到“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三种陀罗尼[54]。慧思将“旋陀罗尼”替换为“总持陀罗尼”,可能因为“旋陀罗尼”与“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重复的嫌疑,而且《法华经》中说到:“万亿旋总持”[55],所以才别立这三种陀罗尼门。

    同时,智者大师在慧思门下修学时,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心缘菩萨烧身供佛的苦行,而读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句,便悟见与思禅师处于灵山法华盛会。他将此经验请示思禅师,而慧思感叹说:“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56]。这里所谓“初旋陀罗尼”,即是慧思《安乐行义》中所说“总持陀罗尼”。

    《安乐行义》最后提到禅观的最高行门——诸法实相观:

    观诸法如实相者,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皆是真如实性。无本末、无生灭,无烦恼、无解脱,亦不行不分别者,生死涅槃无一无异,凡夫及佛无二法界,故不可分别。亦不见不二,故言不行不分别,不分别相不可得。故菩萨住此无名三昧,虽无所住而能发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初入圣位即与等,此是不动真常法身,非是方便缘合法身。亦得名为证如来藏乃至意藏[57]。

    “诸法如实相”是《法华经·安乐行品》的内容,但是慧思用般若空观进行了自己的解释,提出“诸法如实相”是不分别,但又不行不分别,因为不分别相不可得,即是般若空,空亦复空。

    所以,慧思的禅法重视“法华三昧”等三昧,在禅观上重视“诸法实相”,成为后来智者大师止观学说的雏型。而且,智者大师吸收“无相行”与“有相行”,“有相行”即是后来的六根忏悔,“无相行”即是后来的观无生忏悔。智者大师在制作《法华三昧忏仪》时,继承了慧思的禅法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其禅法行仪,主要是《安乐行义》。《法华三昧忏仪》说:“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58]而且,最主要的是《法华三昧忏仪》的“实相正观法”及“修证相”来源于《安乐行义》。

    以上考察了《法华经》“法华三昧”思想,指出“佛塔信仰”与“经卷受持”在法华信仰中的核心地位,强调鸠摩罗什师徒对《法华经》的解释对中国法华信仰的影响,尤其是“二佛并坐”造像。同时,考察了《思惟略要法》的“法华三昧观法”对禅窟、造像的影响,《普贤观经》以观罪性空的实相正观、六根忏悔及强调见普贤菩萨色身的思想,对后来天台忏仪的制作提供了思想依据。另外阐述了十六国、南北朝以来法华信仰的各种形态,尤其对石窟、造像及敦煌写经进行考察,试图揭示法华信仰的禅观修习“向上门”以及追求功德的世俗、现实层面。最后着重研究了慧思的《安乐行义》,强调了《安乐行义》对《法华三昧忏仪》的影响。应该说,《法华三昧忏仪》是在十六国、南北朝法华信仰的强大背景下,以《安乐行义》为模型,吸收了当时修习“法华三昧”的方法,组织成的一部完整的忏悔、禅观体系。

    注 释:

    [1]《开元释教录》卷十四,《大正藏》第55卷,第629页上。“三缺”为支彊梁接译《法华三昧经》六卷,256年;竺法护译《萨芸芬陀利经》六卷,265年;支道根译《方等法华经》五卷,335年。有关《法华经》的汉译本、藏译本、英译本、日译本等各种情况,见矢崎正见《法华经传译とその形态》,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乐寺书店1974年第4刷,第227—248页;高振农《〈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1版,第25—40页。

    [2]杨惠南《智顗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2期,1997年,第1—24页。

    [3]《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55页上、56页中。

    [4]有关《法华经》的修行方法,见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2—14页。圣严法师提出,在《法华经》中最奇特的修行方法,是“药王菩萨本事品”中介绍的烧身、烧指供佛的舍身法门,可为难行能行的的大苦行。其次奇特的修行方法则为“常不轻菩萨品”的见到四众皆予礼拜,并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5]另外两处为“妙音菩萨品”中说:“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556页中;“妙庄严王本事品”中说:“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60页中。

    [6]《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第7卷,第61页中。

    [7]释圣严前揭文,第4页。

    [8]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华思想》,《平川彰著作集》第6卷,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3刷,第327页。

    [9]《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卷,第57页上。

    [10]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II》,《平川彰著作集》第4卷,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3刷,第207页。印顺法师认为释尊与多宝佛分半座并坐来源于摩诃迦叶的故事,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第7版,第1185页。

    [11]《妙法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46卷,第21页中。

    [12]《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藏》第46卷,第33页中。

    [13]《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卷,第57页下。

    [14]《法华经疏》卷下,《续藏经》第150册,第823页下、824页下。

    [15]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第236页。

    [16]赖鹏举先生认为《思惟略要法》乃由什本《妙法莲华经》中抄撰而出,撰者即为罗什,而时间当稍后于本经译出之后秦弘始八年(406)。罗什由大乘经典整理出大乘禅法,“法华三昧观法”也不是第一次。罗什曾依所译出的《持世经》第五卷“十二因缘品”,增补《坐禅三昧经》中的“菩萨十二因缘观”而另成一部禅经。另罗什亦用其译出的《大智度论》内容,增补《坐禅三昧经》中的禅定及神通部分,而形成《禅法要解》之新禅经。见《后秦僧肇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陇东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2期,第212页。

    [17]《思惟略要法》,《大正藏》第15卷,第300页中—下。

    [18]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8页。

    [19]《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第389页下。

    [20]《法华三昧忏仪》说:“……下所说忏悔章句,多用《普贤观经》意,若欲广知忏悔方法,译经自见;若不能广寻,今取意略说以成行法。”《大正藏》第46卷,第952页中。大睿法师曾将二者的文句做成表格进行对照,见《天台忏法之研究》,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第113—116页。

    [21]《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第392页下—393页上。

    [22]同上,第393页中。

    [23]见《智顗と普贤观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3卷,第1号,1974年,第360—363页。

    [24]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第9页。坂本幸男先生曾利用僧传的资料,撰成《中国佛教と法华思想の连关》一文,列举出《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中历代《法华经》的钻仰者,见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第489—548页。

    [25]如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与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46—158页。

    [26]侯旭东先生曾对400—580年间多方多宝造像进行研究,指出多宝造像及崇拜经历了由无至有(400—479),由少至多(480—489)及由盛渐衰(489—569)的漫长过程;多宝造像与崇拜在平民中影响时间最长、幅度最大,僧尼次之,官吏最小;造像者明确者多见于今河北、河南及山东、山西地区。见《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8—120页。

    [27]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雕塑篇》,国书刊行会,1980年,第174页。转引自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29页。

    [28]张宝玺《炳灵寺的西秦石窟》,《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9年,第188页。有关炳灵寺第169窟的研究,可以参考赖鹏举《炳灵寺169窟无量寿佛龛所涉之义学与禅学》,《东方宗教研究》第2期,1990年,第82页;杜斗城《西秦佛教述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卷上·中文篇,2000年,第207—226页。

    [29]赖鹏举《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第250页。

    [30]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2年第4期,第12—13页。

    [31]坂轮宣敬《中国の石窟における法华经の造形表现について》,野村耀昌编《法华经信仰の诸形态》,平乐寺书店,1976年,第293页。

    [32]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第129—130页。

    [33]有关法华经变,可以参考贺世哲先生前文。另外,野村耀昌《中国文化と法华钻仰史の连关》,坂本幸男编《法华经の思想と文化》,第97—128页。

    [34]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合著《云岗石窟》第二卷《云岗金石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第16页。

    [35]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86页。

    [36]颜尚文《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期,1996年,第167—184页。另外,颜尚文《法华思想与佛教社区共同体——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第233—247页。

    [37]颜尚文《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期,1996年,第180页。

    [38]方广锠《敦煌遗书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第211—232页。

    [39]转引自方广锠前揭文,第218页。

    [40]《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卷,第787页上。《立誓愿文》因《续高僧传》未曾载录,故曾被认为属于伪作。但是,经过中外学者研究,大部分观点仍然认为该文是慧思的著作。如潘桂明《智顗评传》,1996年第1版,第85页;佐藤哲英认为《立誓愿文》是慧思在北齐天保九年(558)执笔完成大部分,但二十七愿中的第九愿以后,形式与誓愿不同,可能属于后来追加。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百花苑,京都,1981年,第166—183页。有关慧思的研究,见神达知纯《日本对南岳慧思研究之现状》,《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第289—294页。

    [41]《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2页下—563页上。

    [42]《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上。

    [43]道宣称赞“思远振于清风”,《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卷,第597页中。

    [44]冉云华《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984年,第63—99页。

    [45]《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下。

    [46]村中祐生先生认为,从《慧思传》所见诸种三昧名推测,多种修行形态可能性较多,天台大师仅仅整理为四种。见《北齐の奉佛と菩萨の修行法の形成》,《大正大学研究纪要》第76辑,1991年,42页。

    [47]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第284页。这三种著作中,其时间先后为《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见同书第267—268页。

    [48]《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7页下。

    [49]《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8页上。

    [50]《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698页上。紧接着前文偈子后面,引用了《央掘魔罗经》、《南本涅槃经》的如来藏、一乘思想,见菅野博史《中国法华思想の研究》,东京春秋社1994年第1刷,第251页。

    [51]《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0页上。

    [52]《法华经·安乐行品》说:“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37页中。

    [53]《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0页中。

    [54]《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法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61页上中。

    [55]《法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44页中。

    [56]《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卷,第192页上。

    [57]《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卷,第701页中—下。

    [58]《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第46卷,第954页中。

    (信息来源:《法音》,引自佛学研究网)

    (责任编辑:张宗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