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徐杰舜

2012-04-29 19:50:26

汉民族是什么?有许多答案。在西方,人们质疑汉族到底是民族、还是族群或是种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把汉族与中国等同,一部中国通史就是汉族史,几乎混淆了国别史与族别史的区别。简言之,作为人口这么多、历史这么悠久、内部差异这么大的汉民族群体,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人们共同体?这是令人长期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汉民族看做一个雪球的话,通过对雪球理论的阐述,或许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雪球理论的源起

汉民族为什么是一个雪球?因为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费孝通先生在提出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时说过,“从民族方面说,汉族在整个过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笔者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的《题识》中,提出了汉民族研究的雪球理论。

汉民族,这个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民族,也颇具雪的特性。从遥远的古代起,她多元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美丽、富饶、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她以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为摇篮,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像滚雪球一样,融合了许许多多民族或族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因此,我们可以将汉民族比喻为一个硕大无朋的雪球。

从这个比喻出发,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定义是:汉民族是一个具有雪球性质的民族共同体,她具有雪球的结构特征,又具有滚雪球的过程特征,还具有雪球的凝聚特征。正是这3个特征的整合,才使得汉民族成为一个既包含差异,又被高度认同的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民族共同体。汉民族雪球理论的原理体系由整体论、结构论、过程论、凝聚论、调适论构成。

整体论: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整体论,就是指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

汉民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但同时又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一方面,内部差异巨大到南北之间从语言到文化,从生存策略到经济生活,从服饰到饮食,从婚俗到丧俗,从节日到礼仪等都各具风情。就北京人与广州人来说,北京人说的是京腔,广州人讲的是粤语,两种方言基本不通;北京人善从政,广州人善经商;北京人服饰多正装而必须御寒,广州人则多休闲而轻薄;北京人的婚俗一向较传统,广州人的婚俗则多了几分洋气;北京人的春节风俗以庙会为特点,广州人则以花会为风景;北京人讲究门第,广州人尊行宗族。凡此等等,都表明北京人与广州人差异巨大。而另一方面,尽管差异如此巨大,却从来没有影响北京人与广州人对汉民族的高度认同。所以,汉民族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却达到了“和而不同”高度认同的境界。

汉民族起源“多元”,经过长期的互动、磨合、整合和认同,终于形成高度认同的“一体”,这就是汉民族研究的整体论。

结构论:汉民族是有族群结构的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结构论,就是指汉民族这个雪球是有结构的。

如果我们把汉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由族群构成的。构成汉民族的族群很多,人口多少不等,文化因素的认同也不一。汉民族究竟有多少族群,目前还无法统计,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以方言为特征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地域为特征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大城市为代表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风俗习惯为特征划分的族群。

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族群组成的汉民族,构建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模式。在这里,各个族群单位是“多元”,汉民族是“一体”。

过程论: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过程论,就是指汉民族形成和发展、人口由少到多滚雪球的过程。

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河洛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开始汉民族形成的第一步。此后,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商、周在黄河流域,楚、越在长江流域相继崛起,汉民族形成雪球的滚动出现了多元的态势。春秋战国之时,汉民族形成雪球滚动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在夏、商、周、楚、越之间滚动,而且还在部分蛮、夷、戎、狄中滚动。更重要的是,在雪球的滚动中,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许多小雪球开始滚成一个大雪球,融合成了一个新民族——华夏民族。

秦始皇雄才大略,将华夏民族这个雪球的滚动推上了统一的轨道。汉承秦制,华夏民族这个雪球在“大一统”中滚动发展为汉民族。在这个历史性的滚动中,汉民族的人口从战国盛时的2000万人左右,发展到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时的5900多万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中原汉族大批南迁,于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时,汉民族在滚动发展中,吸收了北方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乌丸、羯、氐、羌族及部分南方的少数民族。发展到唐代前期,汉民族人口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宋辽夏金元之时,汉民族这个雪球继续向前滚动,在北方吸收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南方也吸收了部分少数民族,到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汉民族人口突破l亿,及至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人口已达4亿以上。进入近现代以后,汉民族这个雪球,仍然不断地向前滚动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汉民族人口已逾5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1.594亿人。

从形成到发展,汉民族历经了延绵不断的上下五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而今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凝聚论: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凝聚论,就是指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徐杰舜

    2012-04-29 19:50:26

    |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
    |

    汉民族是什么?有许多答案。在西方,人们质疑汉族到底是民族、还是族群或是种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把汉族与中国等同,一部中国通史就是汉族史,几乎混淆了国别史与族别史的区别。简言之,作为人口这么多、历史这么悠久、内部差异这么大的汉民族群体,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人们共同体?这是令人长期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汉民族看做一个雪球的话,通过对雪球理论的阐述,或许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雪球理论的源起

    汉民族为什么是一个雪球?因为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费孝通先生在提出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时说过,“从民族方面说,汉族在整个过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笔者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的《题识》中,提出了汉民族研究的雪球理论。

    汉民族,这个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民族,也颇具雪的特性。从遥远的古代起,她多元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美丽、富饶、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她以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为摇篮,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像滚雪球一样,融合了许许多多民族或族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因此,我们可以将汉民族比喻为一个硕大无朋的雪球。

    从这个比喻出发,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定义是:汉民族是一个具有雪球性质的民族共同体,她具有雪球的结构特征,又具有滚雪球的过程特征,还具有雪球的凝聚特征。正是这3个特征的整合,才使得汉民族成为一个既包含差异,又被高度认同的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民族共同体。汉民族雪球理论的原理体系由整体论、结构论、过程论、凝聚论、调适论构成。

    整体论: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整体论,就是指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

    汉民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但同时又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一方面,内部差异巨大到南北之间从语言到文化,从生存策略到经济生活,从服饰到饮食,从婚俗到丧俗,从节日到礼仪等都各具风情。就北京人与广州人来说,北京人说的是京腔,广州人讲的是粤语,两种方言基本不通;北京人善从政,广州人善经商;北京人服饰多正装而必须御寒,广州人则多休闲而轻薄;北京人的婚俗一向较传统,广州人的婚俗则多了几分洋气;北京人的春节风俗以庙会为特点,广州人则以花会为风景;北京人讲究门第,广州人尊行宗族。凡此等等,都表明北京人与广州人差异巨大。而另一方面,尽管差异如此巨大,却从来没有影响北京人与广州人对汉民族的高度认同。所以,汉民族虽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却达到了“和而不同”高度认同的境界。

    汉民族起源“多元”,经过长期的互动、磨合、整合和认同,终于形成高度认同的“一体”,这就是汉民族研究的整体论。

    结构论:汉民族是有族群结构的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结构论,就是指汉民族这个雪球是有结构的。

    如果我们把汉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由族群构成的。构成汉民族的族群很多,人口多少不等,文化因素的认同也不一。汉民族究竟有多少族群,目前还无法统计,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以方言为特征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地域为特征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大城市为代表划分的族群,一类是以风俗习惯为特征划分的族群。

    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族群组成的汉民族,构建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模式。在这里,各个族群单位是“多元”,汉民族是“一体”。

    过程论: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过程论,就是指汉民族形成和发展、人口由少到多滚雪球的过程。

    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河洛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开始汉民族形成的第一步。此后,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商、周在黄河流域,楚、越在长江流域相继崛起,汉民族形成雪球的滚动出现了多元的态势。春秋战国之时,汉民族形成雪球滚动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在夏、商、周、楚、越之间滚动,而且还在部分蛮、夷、戎、狄中滚动。更重要的是,在雪球的滚动中,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许多小雪球开始滚成一个大雪球,融合成了一个新民族——华夏民族。

    秦始皇雄才大略,将华夏民族这个雪球的滚动推上了统一的轨道。汉承秦制,华夏民族这个雪球在“大一统”中滚动发展为汉民族。在这个历史性的滚动中,汉民族的人口从战国盛时的2000万人左右,发展到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时的5900多万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中原汉族大批南迁,于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时,汉民族在滚动发展中,吸收了北方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乌丸、羯、氐、羌族及部分南方的少数民族。发展到唐代前期,汉民族人口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宋辽夏金元之时,汉民族这个雪球继续向前滚动,在北方吸收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南方也吸收了部分少数民族,到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汉民族人口突破l亿,及至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人口已达4亿以上。进入近现代以后,汉民族这个雪球,仍然不断地向前滚动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汉民族人口已逾5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1.594亿人。

    从形成到发展,汉民族历经了延绵不断的上下五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而今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凝聚论: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凝聚论,就是指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