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注解:
此章中心在于阐明修真养性的要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魄”指魂魄,实指人身中的元神和元精。元神属阳,轻清易飞而上行,元精属阴,重浊易凝而下行。二者相反而互补。先天元神本为清静,因后天欲念所扰而散乱不安。若祛除妄念,清心寡欲,则神自清静,元精也会自安。
“载”是元神元精同载于一车(喻搏入炉鼎之内),含有抱一不离,互为运转之意。
道教丹经《悟真篇》第一首诗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这也是说炼养时必须首先在体内安炉立鼎,“锻炼精华”,使魂魄合和抱一,聚结成丹。此可谓“清静真一,不二法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是指专一之意。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在无意之中导致其气粗暴、神气不合、母子失守、阴阳不交、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关系。因此,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和呼吸,由粗浅到深长,由强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婴儿。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涤除”是洒扫清除之意。“玄览”是洞观无碍之意。 “疵” 是弊病。
欲修真养性,必须清除心界一切杂念,使先天圆明的体性重现。《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又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皆强调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静神心。还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观无碍。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民”此处指人身中之精气。“国”指大的整个躯体。爱惜精气,强健身体,必须从自然无为入手。无为自然心虚,心虚自然神凝,神凝自然气聚。神凝气聚,自然精气自调,百骸自理,九窍通畅,六腑调泰,五脏清凉,内无忧伤,外无邪侵,身康体壮,精足神旺。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指人的心渊性海。“开阖”指一动一静。“雌”指柔和清静。
先天性动(开),后天情欲即生。后天情欲静(阖),先天之性即现。人生天地之间,必然运心应物。然而,在举心运念时,不能让情欲障蔽本性,而应以清静无为处之。
《清静经》曰:“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道教养生要义《吕祖百字碑》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这些都强调,修真养性的根本在于“守雌”、清静无为。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心渊纯净,不被情染;性海圆明,不为物牵。犹若皓月当空,无处不照,无处不明,此可谓明白四达。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心性与天地同体,清静圆明,“无为而化。生育万物,不以为自有;顺自然施化,不以为己之功;虽为万物之长,而不自以为主。此谓深不可识、高不可稽、广不可量、远不可睹者之上德。”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庄子讲,万物皆有道,道通于一;大道既无边际,更无疆界。在遥远的葡萄牙有一名坚定的弘道人士,他叫Jose Barre...[详细]
2019年3月3日下午和3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带着...[详细]
崂山道教底蕴深厚,古往今来,高道辈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刘怀元道长,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卓...[详细]
古往今来,道家洞天福地,不因一块天地而有名,往往因神道所在而有之。而巍巍崂山,兀立古今,因为众多祖师得...[详细]
一直以来,道教乱象时有发生,很需要正道引领,正本清源,因此想身体力行的通过一己之力,以最直观、第一手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