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传统节日系列之七 | 春节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佚名

2018-02-16 14:39:45

道教作为诞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提倡“尊道贵德”,主张顺应自然、万物平等,追求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可谓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与宗教意识的高度体现。在中华大地这片文明的沃土上,道教文化的影响已深入民间习俗。其中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从祭灶神、拜太岁到压岁钱等,也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道教元素。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家喻户晓的祭灶节,又称“辞灶”,也就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的日子。灶神,即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称九天东厨烟主、灶王爷、灶公、灶君或灶君司命等,在中国民间的神祇崇拜中地位极高,流传甚广。灶神祭祀有着悠久的历史,灶神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最早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由火崇拜发展而来。早在周朝,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至汉代时,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后来,经由道教的诠解,除掌管各家灶火、人间饮食之外,灶神还是玉皇大帝派来考察民众善恶的司命官,担负着将一家人的善恶定期禀告天庭的职责。他左右常有两神随侍,一捧“善罐”、一捧“恶罐”,将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为记录于罐中,待上天向玉帝汇报。由于人无法向玉帝自述功过,灶神的话便成为玉帝对人进行赏罚的唯一参考标准,《抱朴子》中记载,若是得罪了灶神,还会受到惩罚,这也使得在年终岁尾时讨好灶王爷成了百姓们的必修课。

祭灶节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送灶神”,人们要在灶台上摆好供品,焚香祈愿,期许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祭灶过程中有诸多讲究,比如供品中要有麦芽糖,一来好让灶王爷吃了甜的只能说好话,二来用糖粘住嘴巴,恶言恶语都说不出口。既是祈福,则须对灶王爷恭恭敬敬,不得击打灶台,不得在灶台上放置刀斧,不得在灶台前哭泣、唱歌等。

贴门神也是农历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中国自先秦就有春节贴门神的传统,寄托着驱鬼辟邪、保卫平安的吉祥寓意。后来门神被纳入道教的神仙谱系,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门神。其中最常见的有文门神、武门神等,文门神一般是招财进宝、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多贴于正堂及厢房门上,有祈福招财的寓意;武门神即武官形象,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东贴秦叔宝,西贴尉迟恭,用以镇恶降魔。

“拜太岁”,即参拜六十甲子所属的“太岁神”,也是春节活动的重要一环。根据道教学说,每个人都有一位“太岁星君”,即“本命太岁”,而每年又有一位“流年太岁”,主管当年的吉凶祸福(健康、事业、婚姻等各方面)。所谓“犯太岁”,即指自己的“本命太岁”(即出生年的本命属相)与当年的“流年太岁”相冲、相害、相破或相刑。《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犯太岁”的人都流年不利、诸事不顺,所以“犯太岁”的人要在当年正月初七、初八(或正月十五前)到庙里拜太岁,参加道教法会,化煞解灾,得到神灵的赐福。近年来,“拜太岁”在民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人们把自己的本命星君尊称为保护神,“拜太岁”的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除了到庙宇参拜,还可以在家中请神参拜。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是元宵节的人间景象。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即是“元月”,“元宵节”一词便由此而来。而它的另一个名字“上元节”则与道教文化有关。道教有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主管人间祸福、鬼神升转,其中天官主管赐福,地官主管赦罪,水官主管解厄。而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是三官的生日,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合称“三元”。正月十五就是天官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道观都会举行斋会,善男信女要去三官殿堂进奉香火。还有说法称,元宵节燃灯的习俗也起源于道教“三元”说,因为上元节要给天官神过生日,所以要燃灯庆祝。

春节时给长辈拜年,从长辈那里得来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几乎是每个人的童年都亲历过的场景,而这一传统竟也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压岁钱,又称压胜钱、守岁钱等,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小孩魂魄不全,易受鬼祟侵害,为了压祟驱邪,大人将钱币形状(铸有“天官赐福”“天下太平”等吉祥话语)的辟邪品赠予孩子,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由于“岁”与“祟”谐音,又因这一赠予饱含着希望小孩能平安度过一岁的祝愿,所以又称为“压岁钱”,后来给压岁钱的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由于其实用性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充当压岁钱的辟邪品被换成了真正的流通货币。如今在南方的一些道观中,依旧能看到赠送道教吉语“天官赐福”压胜钱的做法。

润物无声,源远流长,道教文化丰富了春节民俗的内涵,使得春节不仅意味着团圆与温暖,更象征着告别与出发,处处寄托着人们对亲朋的挂念与对未来的祈愿。它以完美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国的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宗教与传统节日系列之七 | 春节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佚名

2018-02-16 14:39:45

|
宗教与传统节日系列之七 | 春节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

道教作为诞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提倡“尊道贵德”,主张顺应自然、万物平等,追求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可谓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与宗教意识的高度体现。在中华大地这片文明的沃土上,道教文化的影响已深入民间习俗。其中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从祭灶神、拜太岁到压岁钱等,也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道教元素。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家喻户晓的祭灶节,又称“辞灶”,也就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的日子。灶神,即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称九天东厨烟主、灶王爷、灶公、灶君或灶君司命等,在中国民间的神祇崇拜中地位极高,流传甚广。灶神祭祀有着悠久的历史,灶神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最早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由火崇拜发展而来。早在周朝,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至汉代时,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后来,经由道教的诠解,除掌管各家灶火、人间饮食之外,灶神还是玉皇大帝派来考察民众善恶的司命官,担负着将一家人的善恶定期禀告天庭的职责。他左右常有两神随侍,一捧“善罐”、一捧“恶罐”,将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为记录于罐中,待上天向玉帝汇报。由于人无法向玉帝自述功过,灶神的话便成为玉帝对人进行赏罚的唯一参考标准,《抱朴子》中记载,若是得罪了灶神,还会受到惩罚,这也使得在年终岁尾时讨好灶王爷成了百姓们的必修课。

祭灶节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送灶神”,人们要在灶台上摆好供品,焚香祈愿,期许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祭灶过程中有诸多讲究,比如供品中要有麦芽糖,一来好让灶王爷吃了甜的只能说好话,二来用糖粘住嘴巴,恶言恶语都说不出口。既是祈福,则须对灶王爷恭恭敬敬,不得击打灶台,不得在灶台上放置刀斧,不得在灶台前哭泣、唱歌等。

贴门神也是农历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中国自先秦就有春节贴门神的传统,寄托着驱鬼辟邪、保卫平安的吉祥寓意。后来门神被纳入道教的神仙谱系,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门神。其中最常见的有文门神、武门神等,文门神一般是招财进宝、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多贴于正堂及厢房门上,有祈福招财的寓意;武门神即武官形象,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东贴秦叔宝,西贴尉迟恭,用以镇恶降魔。

“拜太岁”,即参拜六十甲子所属的“太岁神”,也是春节活动的重要一环。根据道教学说,每个人都有一位“太岁星君”,即“本命太岁”,而每年又有一位“流年太岁”,主管当年的吉凶祸福(健康、事业、婚姻等各方面)。所谓“犯太岁”,即指自己的“本命太岁”(即出生年的本命属相)与当年的“流年太岁”相冲、相害、相破或相刑。《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犯太岁”的人都流年不利、诸事不顺,所以“犯太岁”的人要在当年正月初七、初八(或正月十五前)到庙里拜太岁,参加道教法会,化煞解灾,得到神灵的赐福。近年来,“拜太岁”在民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人们把自己的本命星君尊称为保护神,“拜太岁”的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除了到庙宇参拜,还可以在家中请神参拜。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是元宵节的人间景象。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即是“元月”,“元宵节”一词便由此而来。而它的另一个名字“上元节”则与道教文化有关。道教有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主管人间祸福、鬼神升转,其中天官主管赐福,地官主管赦罪,水官主管解厄。而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是三官的生日,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合称“三元”。正月十五就是天官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道观都会举行斋会,善男信女要去三官殿堂进奉香火。还有说法称,元宵节燃灯的习俗也起源于道教“三元”说,因为上元节要给天官神过生日,所以要燃灯庆祝。

春节时给长辈拜年,从长辈那里得来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几乎是每个人的童年都亲历过的场景,而这一传统竟也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压岁钱,又称压胜钱、守岁钱等,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小孩魂魄不全,易受鬼祟侵害,为了压祟驱邪,大人将钱币形状(铸有“天官赐福”“天下太平”等吉祥话语)的辟邪品赠予孩子,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由于“岁”与“祟”谐音,又因这一赠予饱含着希望小孩能平安度过一岁的祝愿,所以又称为“压岁钱”,后来给压岁钱的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由于其实用性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充当压岁钱的辟邪品被换成了真正的流通货币。如今在南方的一些道观中,依旧能看到赠送道教吉语“天官赐福”压胜钱的做法。

润物无声,源远流长,道教文化丰富了春节民俗的内涵,使得春节不仅意味着团圆与温暖,更象征着告别与出发,处处寄托着人们对亲朋的挂念与对未来的祈愿。它以完美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国的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