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老子》与“道”的哲学本体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作者:王重华     时间:2013-12-19 11:48:40      繁體中文版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老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究其深层原因,不仅是因为《老子》一书中包含了大量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思想,还因为其文简而意深的叙述风格和玄妙而深奥的理论品质。那么,面对着这样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天的人们应怎样去深刻理解、完整把握老子的思想呢?近年来学术界对《老子》的文本新发现,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古代道家思想又提供了哪些全新的角度呢?

“道”的含义

从《老子》中所反映出来的老子本人的世界观来看,老子明确地提出“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明确而清晰地向世人宣称: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一切的根源。他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冲”字,古训为“盅”。道就像个酒盅一样,因为“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是不穷竭的——这正像酒盅:因它是空的,所以才能用来盛酒;而它用来装酒的部分恰恰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空的那部分。所以司马迁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乃是主张“贵道虚无”(《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他是真正地体会到了老子所说的“道”的意旨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子自己所谈到的“道”产生万物的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这一段原文,根据《淮南子·天文训》并参考《想尔注》应当解为:由“道”产生出一团混沌之炁,再由这一团混沌之炁进而产生出阴阳二炁;再由此阴阳二炁相合而形成天、地、人“三宝”;再由“三宝”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天下万物都是背负着“阴”、怀抱着“阳”。而阴阳两炁在宇宙中相互激荡生成的是新的和谐体。

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向惜墨如金的老子,为什么在此处论述“道”生成万物的过程中,要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提法,而不直接说“道生万物”?《老子》不过81章、4999个字而已!如果说,老子在这段表述中是“大有深意存焉”,这个深意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如一些学者说的那样,仅仅是“文字游戏”吗?我们虽然不能声称可以完整解读这段文字,但笔者认为有一个一直被其他学者忽略的说法,也许不无道理,那就是后世道教所创立的“宇宙生成论”。《常清静经》中记载:“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被后世道教徒奉为至尊的“三清”是道的衍化,是道教宇宙观的人格化。“道”聚则成形,散则为元炁。

“道”的几个特点

第一,道是“无”。它表现在很多个方面:首先是“无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注释、研究老子学说的学者们意见和观点难以统一的关键所在。老子的“道”他自己就说了——“说不明白”!只能靠全面通读、理解《老子》,自己去逐渐体会“道”的精神。其次,道“无为、无欲”。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 )、“道法自然” (第25章),到底老子的“道”的“无为”的品质是“有为”还是“没有为”,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无为为表,有为为本;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没有为”,什么都不要去“为”。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有有关论述,也许可以启迪今天的人们怎么看待这种“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这就自然而然地把“无为”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其意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2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所以说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一样。总之,无为而治才是最理想的。

第二,道是柔弱的。它的表现也有两个方面。首先,“弱者,道之用”(第40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这是老子描述道的本体的柔弱,他强调“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后,他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把“道”比喻为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78章)、“上善若水”(第8章)。老子通过对水的品格的观察,总结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而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其次,根据这种观察,进而扩展到对于人和自然的观察,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76章)。所以,他得出又一个重要结论: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面。

第三,道是空虚的。它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老子是一个观察生活、观察事物的大师,他能从身边很多日常所用、为人所熟悉的事物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有”给人以便利,而“无”才能发挥出作用。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45章)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这就用最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道”如何从空虚中来发挥它无处不在的作用。

第四,道是宁静的。道的宁静体现在“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23章)这里老子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再次将自然规律引入人世间。那么,宁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他说:“静为躁君”(第26章)、“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老子》里的原文,和笔者此处引文有点出入。仅举例王弼本,它的第45章原文是:“燥胜寒,静胜热。”此处根据蒋锡昌先生、严灵峰先生和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观点,改为“静胜躁,寒胜热”。

第五,道支配一切鬼神。在老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色,即老子的“鬼神观”。如前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高于一切的,鬼神自然也要服从“道”的支配。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第60章)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并不直接否定鬼神的存在;二、文本中既然直接提到鬼神不伤人,又紧跟着提出圣人不能伤人,笔者认为,老子很有可能是在暗示鬼神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和人本身有关。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则老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是独树一帜的,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中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究竟是否符合老子原旨原意,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道”的哲学品质

一种学说,究竟能不能称之为一种哲学,主要看它是否形成了一整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还要考察它是否影响了同时代或后世的人们,使得这些受到这种哲学影响的人们确信这个学说揭示的规律,并力图按照这种规律来处理各种事物。我们说老子的“道”是中国古代相对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绝不是溢美之辞。我们首先再引几段《老子》的原文,来体会一下老子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无有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相随,恒也”(第2章)、“反者,道之动”(第40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

老子通过几对构成矛盾的双方的事物,来解释他要我们掌握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到了这里,他总结出“道”的运动规律即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又通过解释祸福的关系,进而完成了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表述。我们知道,按辩证法的一般表述,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再看老子的以上表述,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其思想是何等深邃和难得。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4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22章)也许是担心后人难以理解他的学说的精深和玄奥,他又展开了理论的翅膀,让我们的思维翱翔于对“道”的把握这个蓝天之上。在这两段论述中,西周史官的苦口婆心跃然纸上!

通过以上对《老子》原文的引述,我们可以大致归纳老子哲学的一些特点。首先,在先秦思想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深刻认识到对立统一规律的人。他敏锐地捕捉到,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相反相成的,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矛盾的“对立面”,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而且还会相互转化。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中,还是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的。那就是:在强调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相互转化”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条件的因素。转化必须是有条件的。而老子的理论缺欠恰在于没有强调这个必要的条件。后来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这种不强调条件的转化并进一步发挥,最终形成了带有相对主义色彩的哲学品质。

《老子》文本的考古新发现和启示

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发现了“郭店楚简”,内容大致包括儒、道两大部分。道家部分中发现了至今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这个文本约有2000字、300句,其中有60句异于今本《老子》。今本《老子》中有对儒家的直接批评,如“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而在竹简本中原文是“绝伪弃虑”、“绝智弃辩”。竹简本中也没有后来对儒家的“礼”、“尚贤”等主张的否定。

2009年,在北大图书馆接受捐赠的一批竹简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首推《老子》。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共有220余枚竹简,近5300字。

笔者根据以上考古新发现和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老子》一书的研究探讨,提出一个观点:至少在先秦时期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庄子·天运》篇中的记载,可知老子和孔子相见的事迹。而且根据儒家的部分经典,如《礼记·曾子问》等,还可知二圣相见的次数绝不止一次。孔子从老子那里得到许多教诲,受益匪浅。所以章太炎先生在《诸子学略说》中早就指出“孔学本出于老”。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向,就是“儒道互补”。从汉初黄老之学崇尚清静无为,却以儒学之积极入世为旨归,要“先德后刑以养生”,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儒家“德政”的道家版本;而从汉儒王充的“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到宋儒朱熹的“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切摄”的“理一分殊”,再到明儒王夫之的“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的发展观体系,也不难看出其中充斥着道的理论魂魄。而这一切,正如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所说:孔子思想的局限恰恰在于他的“敬鬼神而远之”。在儒家经典中,对于至高无上的“上帝”,都还没有人敢否定他,也没有人敢于贬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只不过是牢骚满腹地说上几句抱怨的话。而老子的哲学,其光辉和前无古人之处就在这里。即是说,天地不过是天空和大地,而“道”是万物之祖,“上帝”也不例外。

对于老子哲学的再评价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又常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面。而老子的思想独树一帜,他的哲学思想的特异之处正在于扩大了认识的领域,把人类思考的范畴,由人生扩展到了整个宇宙。老子学说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和本体论出发,在论述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和“柔弱不争”的生存之道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思想,虽然其中尚存在一些小缺陷,然而在总体上开辟了人类认识领域的新角度,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让人们有了促使事物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这个主动式的思维。

现代已经有很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从老子的哲学思想引申出来,到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道教,乃是一个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过程。由于道家“出于史官”,从历史上的“成败、兴衰、存亡、福祸”汲取经验教训而提炼出来的理论,从战国末年韩非子撰写《解老》、《喻老》开始,历代注家蜂起。第一个将《老子》作宗教理解并予以阐发的是汉初的河上公,从这时起,《老子》即注定成为道教的经典了。诚如上述,《老子》一书中原本包括了大量的深奥难解的思想,而它反复阐述的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玄之又玄”的。这种本原论极容易为神仙家演化为超自然的力量。不管怎么看,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特色正在于老子的哲学观点,而道教的思想渊源则是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我们应如何评价“道”的哲学属性?任继愈先生说得好:“老子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水平还达不到黑格尔哲学那般高度抽象的程度,同样,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物质一般的概念,所以,研讨老子道论的哲学性质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无法破译《老子》五千文的每一个字的确切含义的时候,将这种讨论暂时搁置起来,也许是最好的办法。而且笔者进一步认为,在目前学术界也只有先搁置这样的争议,提倡认认真真地阅读、研讨《老子》文本,深入挖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才有裨于推动社会方方面面重视并争相阅读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