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试谈真武信仰之于当代修道者的几点启示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陈崇真道长     时间:2016-11-23 13:04:14      繁體中文版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源于黄帝和老子,创教于张道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道教以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历代文人墨客,都对它如醉如痴。可以说,道教是人们修、齐、治、平,治国安邦,寻求对应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良策及趋吉避凶的秘藏;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也许正基于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在道教众多的神仙谱系中,真武大帝更是北方广大道教信众中尤受尊崇的一位尊神。其全称为“真武荡魔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千百年来,真武信仰在全国影响极大,现就真武信仰之于当代务道者的几点启示,不吝拙识,试谈如下:

一、真武成道的修行轨迹,给玄门务道者的几点启示

真武成道缘于道家仙术,而魏晋及之前时期的神仙道教则以外丹—还丹金液为仙道之极。认为服用金丹大药即可成仙登天。但因丹砂、石药多有毒性,故南北朝以后逐渐重视古已有之的存思、守一、服气吐纳、养性炼气诸术,从而道教修为,由外丹追求而向内修引伸发展。此后,内丹之名始而有之。至五代之后,内丹学大兴,道教修仙理论开始专主内丹。

据《玄帝实录》称:“十五岁,王子离宫,寻访幽谷,遂感紫元君授无极上道”。玄武入武当山紫霄岩修道,“渺渺劫仞、绵绵若存、虚心实腹、和光同尘、凿开造化、朴散胚浑”,“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显然,静乐园王子即真武修道的方法不是靠服食金丹大药,而是通过“苦行修炼,潜虚玄一(即潜心抱元炁而守一真大道)。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最终才登上天界的。所以,真武修仙学道的方法,是依照老子《道德经》抱元守一、和光同尘、虚心实腹等教义而行的。葛真人《抱朴子》中有“守玄一”法,谓想象其物,精思而固守,以得其真一也。亦为道家内丹修炼之术。《唱道真言》云:“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注》卷六解释何谓“真人”,云:“精心苦行,绝世所欲,不兴妄想,以气炼神,以神炼形,形神俱妙,体入自然,敛万法归于一身,散一身而化万景,不滞有无,永绝生灭,是名真人”。这里所讲的“真人”是修炼内功的成功者。真武神作为天神,有苦行修炼的经历,因此炼成内丹而登天界,并因此而为道教内丹派所崇奉。即使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真武大帝这一以内丹修炼而得道成真的修道实践,对今天务道者来说,也有无尽的启发与教益。

1、“真信、切愿”是务道的前提

据道经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园,乃国王之子,父母为其取名为“太玄”,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欢道术,且不统王位、一心向道,发誓要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日夜于王宫中发此誓愿,父王不能禁制。太玄十四岁那年,净乐国国泰民安,举国欢庆上元节,太玄在侍从陪伴下也出宫观赏花灯,在街上看到世间百态,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其纵情声色的丑态,让太玄顿觉红尘万丈之感。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这一切后,便生了出世念头,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一心修炼成仙。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

以上真武大帝成道的修行轨迹告诉世人:欲得成真的务道之士,必须要以真信、切愿为修道的前提,否则将一事无成。所谓“真信”,就要像真武那样,坚定不移的相信道祖、仙道乃至三洞四辅十二科目道典,所言不虚。修行路上,就要按经典所言而行,严持戒律,如法修为才行;所谓“切愿”,就是说:当今务道之士,若真有修道之心,就要以真武大帝为榜样,看破红尘,发大誓愿,并按愿而力行,不发空愿,这样才是一名道祖的好弟子,世人“行为示范”的好榜样。务道之人如不能按“三皈”、“五戒”及相应戒条严于律己,身、口、意诸方面流于俗众,这本身就是对道祖、仙真及三洞四辅经典不信,对因果的不信,而入道时所发誓愿不能兑现,亦成空愿。不畏因果打大妄语,如此务道,如何能真正步入玄门?更不要说得道、证道了。经云:古往今来,学道之人多如牛毛,而成就者却少若犀角,原因就在于此。

2、真武成道本以炼心为基,并贯穿于内丹修炼之始终

玄门中人皆知,道家内丹修炼的第一个程序是“筑基”,筑基为内丹修炼有为法的准备阶段。因为,大凡入道修炼者,大都因七情六欲的干扰,身体元精元气均已损耗,身体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患有一定程度的疾病。身体欠康,则无法修真,因此在筑基之前,先要进行“清地平基”之法。所谓“清地平基”就是清理身体上的疾患,疏通经络,以保持身体健康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有此基础即可正式进入“筑基炼己”阶段。前者“筑基”为构建、修筑人身之基本精华物质,此为修炼内丹的基础。要求达到精固、炁足、神凝三项基本要求才合法度。之后“炼己”,炼己是修真的关键所在,极其重要。上阳子曰:“金丹之道,先须炼己,使神全气盛也。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精难动摇,方可从事丹道之事”。

我们说,炼己与筑基是相辅相成的,是修真的先决条件。已的意思就是静中的真性,动中的真意,也就是元神。元神在元气、元精这三元之中,是总的纲领。古云:“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如不明白这一至理,则修炼难以进入佳境。

炼己,说白了,就是指炼心,其重要关窍,就是实现明心见性。炼性的初功就在于寂灭一切的情缘,扫除一切杂念。以清净一念代替万念就是方法之一,由此而全面展开炼己的修持。正如《天仙正理》所云:“炼己者,所谓苦行其行之事曰炼,熟行其当行之事曰炼,禁绝其不当为之事曰炼,精进励志而求必成曰炼,割绝贪爱而不留余爱曰炼,禁旧习而全不染俗习曰炼”。 炼己的目标,要达到能对境忘情,对境无心,识神无偏无尘,元神活跃方合乎标准。还丹容易,炼己最难,其难就在于对境忘情。识神对一切外境如死灰一般,才能采药。所以去色欲、绝恩爱、轻财务、慎德行这四项是炼己的重点所在。然而炼己过程实质就是炼心过程,这在道书《炼心诀要》中阐述的很清楚,书中云:“炼心之法,或于动处炼之,或于静处炼之,或于有事中炼之,或于无事中炼之,或于念头起处炼之,或于念头来起处炼之,或炼其有闻有见之心,或炼其无闻无见之心,或炼其痴迷之心,或炼其知解之心,迄炼至意无其意,心无其心,且又无心可证时,则自可清虚澄澈,如如常寂,慧性常空,而得顿超直入圣真境界矣”。

综上可见,玄门内丹筑基修炼,实为人炼心使之身心合道的过程,至此,我们再反观一下真武修道的初机修炼。道典《玄帝实录》中载:玄武入武当山紫霄岩修道:“绵绵若存(即镇护元气,使之归于祖气、绵绵长存之意),虚心实腹(即去除私心杂念而刳心,以蓄养精炁,抱元顺一之意),和光同尘(即指修道者世出世间,要不露锋芒,消除纷扰,含敛光耀,混同世俗之意)……潜心玄一,默会万真……”以上道典中记载的真武当年修真实践,完全是《道德经》修道成真的正法路子,所揭示的真武筑基等修为,亦全以炼心为基,可以说,炼心贯穿于其内丹修炼成真的始终。

针对玄门修炼内丹的四个程序的要旨,《炼心诀要》又进行精辟的归纳、总结,书中云:“唯欲得此元精元气元神,须以真心为用。真心者,人欲未发,识念未起前之本来心也。故全须在静定中下手。若人欲一生,念头一起,便落于后天为用矣。道家常谈火候,真火即自元阳中生,常谈药物,药物即自元气于元精中出……常谈周天,周天即自气脉中流行,常谈出神入化,出神入化为有脱胎一事。凡此种种境地,步步工程,均有秘密天机,向不轻泄轻传也。以上诸境,此心不能得“虚极静笃”境界,便一切无由生起。而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功夫,则又全在炼心一着。故曰:炼心法门,为入圣登真之彻始彻终法门也。”

对于道家“炼丹”与“炼心”间的关系,《唱道真言》中云:“炼丹而不炼心,犹鞭马使驰而羁其足,何能使达也。炼心为成仙一半功夫,心灵则神清,神清则气凝,气凝则精固。丹经所谓筑基、药材、炉鼎、铅录、龙虎、日月、坎离、皆从炼心上立名。至于配合之道,交济之功,升降之法,烹炼之术,此其余事。若心源未能澄彻,情欲缠绕,则筑基虽固,必后倾;药材虽具,必多缺;炉残鼎败,龙战虎哮,日蚀月晦,坎虚离实;此时欲讲配合,则阴阳不和;不明交济,则水火不睦;欲升而反降,欲降而反升;三尸害之,六贼扰之一,一杯之水,难救车薪之火。故曰炼心为成仙一半功夫。”综以上述,可见,古往今来修道者,欲达虚极仙果,必修内丹修炼之法。而修内丹之法,由始至终必先以炼心为本。成就仙道,唯此而矣。现在许多务道者将二者割裂开来,似此,可谓当前修道一大弊病。这也是真武帝君修道成仙轨迹给我们的一大启示。

3、真武学道有成,除根性、信心、恒心外,还须有明师和真诀

据《玄帝实录》记载:玄帝是先天始气五灵元老之化,乃先天始气、太极。上、中、下三皇时俱曾下降为真人。黄帝时生静乐国。“开皇元年甲午之岁三月初三日午时,真武产于母左胁,诞生于王宫,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月于王宫发此誓愿”。以上道典中所记述的真武的身世,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一生修道能否成就,与他的宿世因缘绝对有关。如果你宿世为善,福德因缘好,善根雄厚,这就决定你有智慧,有一心向道之心;有此惟务修行之心,洞察宇宙人生真相后,就能发大誓愿,这一连锁善念反映及所具足的因缘就奠定了,真武此世得以成道的坚实基础。

再看《玄帝实录》中接下来的记载:“年十五,辞父母出家学道,得玉清圣祖紫元君授其无极上道,令入武当山修道,栖于紫霄峰,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飞升。”这段道典中所记载的真武成道历程。说明为人修道,得遇明师得授名师真诀传授,至关重要。修道不遇明师,与修为的理法,义法不明,不得真诀亲授,修为路上就往往会误入歧途,或得事倍功半之效。此外,真武栖于紫霄峰,修道四十二年,需要有坚定的信仰,宏大的“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的大誓愿作支撑,耐得住寂寞,吃得起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及内、外心魔的历炼才行。这正如《炼心诀要》所云:“学道贵有信心、恒心、以道非骤时可得可成者。董其昌有云:‘长生必可学,第不能遇至人,授真诀。即得诀,未必能守之终身’。此语最能得其要!世之学道者如牛毛,而成就者如麟角,一在不能尽人能遇名师,尽人能得真诀;尤在不能尽人能守之终身一点耳!欲作不死人,须有至死方休心!此言得之”。

二、对当前全真教“务道”的几点我见

大家知道,全真道是在原天师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受其影响,但有许多创新之处。首先,提倡三教合一;全真道创始人重阳祖师在分析了三教的本质后,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归根结底都是道德性命之修养。其次,舍弃外丹烧炼和符水咒语、崇尚内丹修炼,主张性命双修。再次,吸收佛教度善济人的思想,教导信众把善功作为修行的主要内容。

重阳祖师羽化后,他的七大弟子各自掌门,全真教内部形成了遇仙派、龙门派、华山派等七个分支。其中丘处机龙门派最盛。清朝时,龙门派律宗的王常月祖师改革全真教,由丹法清修转向以严持戒律为主,使全真道一度低迷的景象得以扭转,焕发出青春。现以真武信仰为指导,结合《龙门心法》及当今全真道教的状况,试谈几点一孔之见:

1、性命双修宜以见性为主。

何为性命双修?全真教创教祖师重阳真人在《重阳立教十五论》第十一论“混性命”中云:“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谨紧锻炼矣”。此即性命双修之义。《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中又言:“人了达性命者,便是真修行之法也”。但他又强调:“心中真性修行主”。故告诫门人:“务要诸公得识真性。不晓真源,尽学旁门小术,此是作福养身之法,并不干修仙之道、性命之事,稍为失错,转乖人道”。识得真性方是修仙之道。此以性为本之义。丘祖处机在《丘祖语录》中云:“吾宗惟贵见性,而水火配合其次也。大要以息心凝神为初基,以性明见空为实地,以忘识化障为作用。回视龙虎,铅汞,皆法相而不可拘执。不如此,便为外道,非吾徒也”。丘祖在此明确表明本门宗旨“惟贵见性”,以见性为实地,以龙虎、铅汞、水火配合之养气功夫为辅。《丘祖语录》中又言:“吾宗前三节皆‘有为’功夫,命功也。后六节乃‘无为’妙道,性学也。三分命功,七分性学。已后只称性学,不得称命功。方称功,有为之事也。功者,工也,有阶有级。性何功哉?佛祖也只完得性学而已”。修心见性是“性学”,乃无为妙道;水火配合则是炼气养形之“命功”,属有为功夫。丘祖又强调“三分命功,七分性学”,则修道功夫明显以性学为主,命功为辅。而二者为体用关系,“见性为体,养命为用”。光养命不足以见性,见性则自然养命。丘祖承继重阳祖师思想,很清楚地区分无上修仙大道与区区延年小术。见性才是修仙之无上大道,炼气养形之命功其要仍在辅以见性之功。丘祖明白指出,若徒以养形长生为念,非但成仙无望,亦难上寿,故有言谆谆告诫门人:“今世人贪生之甚,希慕长生,究无长生者,心不真也。虽极劳形,以养生为形起见,总属私心,不合天心,何能上寿。学人宜体吾旨,誓发无上心,即为无上之身”。依丘祖之见,性顺情欲而动为有妄心,此乃影响先天、后天二气之相交融,造成形不康,神不宁,而生命不安,何能长寿?有妄心即心不真,心不真则性不见,性不见则寿难长,故要学人发无上心,誓修无上成仙妙道,不要徒求延年益寿的有为小术。

清初,面对全真道教“戒律废弛,玄风不振,道化颓靡,黄冠失教,屡屡受教羽流,多有违条犯戒”的惨状,全真教第七代祖师王常月審时度势,把握有利时机,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对全真道教修为的义理与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开坛传戒,演教弘道,以一部《龙门心法》大阐玄风,改变了全真道长达四百余年衰微沉寂的局面,展现出一派中兴气象。

王常月祖师认为,早期全真教北宗所谓的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思想理论,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内丹学修炼上来说的,而王常月所谓的性命双修、见性为主己较以前有所转变,内丹学的修炼逐渐淡化,逐渐转向以戒律为前提保障的性命双修思想,这可以说是全真史上的一大特色转变。所以,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要清醒的看到这一点,不能盲目的认为与早期全真教没有什么区别。那么,王常月祖师所倡导的性命双修,见性为主。在实际中怎样具体操作呢?他认为首先要皈依三宝,然后戒行精严,“定慧双修”,则可以见性立命。他说:“诸生,固精养气,则气住精凝,自息火迴风,则精化为气,熏蒸四大,和合万神。真火无烟则气清,神水不漏,不漏则神静。气清则化神,神静则合虚。虚极静笃,则元真复,而九还七返,复命归根。归根即命立而真性存。真性存则道体彰。道体彰则法身现。诸生,此自有为中修无为之道体,自无用中修有用之法身。色身有寿命,法身有慧命。寿命由天不由己,故色身有轮回生死,劫运循环:慧命由我不由天,故法身威权自在,解脱无碍”。可见,性了命自了,所以修炼应从法身上下功夫。但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就是务必使“身心清静”,他曾这样论述其作用。“诸子,要先死妄心后入圜;先了爱缘,后打坐。淫心久息,则肾足而真铅上升。嗔心久息,则心虚而真汞下降。饮食调节合乎时宜,则脾强而汞铅封固。情空,则肺润性定,则肝荣肾水旺,则眼光亮而瞳光如漆。心火熄,则口津满而味咽如醴。魂清,则肝气顺而筋骨轻;魄安,则肺液通而须发黑。脾壮胃和,则舌喉爽利而声响亮。窍通血盛,则百病却;五味淡泊,则正气生。按四时八节揣摩导引,则风寒暑湿不能侵。把六欲七情,戒性降心,则妖邪鬼魅不能犯。参求大道,则良心现而真性明;子悟真如,则色身空而法身见。”王常月祖师在这里无疑是在说明命在性中,见性则主命。虽然以见性为主,但是仍然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其体现就是内丹修炼方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可见,其修炼是七分性学,三分命学,从而达到性命双候,识心见性的目的。但所有的这些修炼都是以戒律为前提,没有其保障便不能达到其目的。

2.彻悟“借假修真”是修道成真的前提。

作为道家,得道成仙是修炼的终极目标。“仙”是人通过一定修习方式所成就而达致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样态,然而,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长生不死”,此为诸家所共识,殆无疑义。问题在于“长生不死”之内涵实质是什么?对此则存有很大分歧意见,所言不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歧见不外乎有四点:①肉体长生不死;②阳神长生不死;③性灵和子长生不死;④真性长生不死。

王常月祖师的主张是“真性长生不死”,当然,这也是全真道的传统教义,王常月祖师针对这个问题,他说:“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形质。彭祖至今何在,颜子万劫还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我之元炁。如来也有寂灭之期,深入涅槃之境,老聃也有飞升之日,高超大赤之天。道存既是人存,法在即同身在。死而不忘者寿,千万劫不坏的无名之名。生而不有者形,千百世无损的无相之相。”(载于《碧苑坛经·功德圆满》)我们知道:色身有限而法身无穷,这无穷的法身既是一灵真性。关于“法身”的说法,全真初祖王重阳早已提出并应用了。他在《立教十五论》中曾言道:“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这充分表明了王常月祖师完全承继了教祖道风。要知道,修行到最高果位乃是非色身的真常法身。所以,他严厉驳斥了道门执著肉身修行的诸多法门;绝念忘情,烹铅炼汞,存思观想,提气运精,诵经礼拜,炮制丹药,阴阳採取,砂火抽添等等,都是旁门外道。王常月祖师在《碧苑坛经·印证效验》中云:“道本至虚,体本至无,故为无极,若功失所归,而以现得为得,便是旁门外道。所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至于拘名执象,安甚炉,立甚鼎,子时升铅,午时降汞,进阳火,退阴符,按卦行功,依时取验。不识返还道体者,都是下乘小道” ,这些苦相修行,远失道体。“种种昧欲自性,为幻修行,俱是旁门”(载于《碧苑坛经·参悟玄机》)

在如何看待人的“色身”问题上,王常月祖师在《碧苑坛经·密行修真》中阐述道:“人之色身,修也要死,不修也要死,纵活得千年,终归于土。”并说:“色身纵留万年,止名为妖,不名为道,法身去来常在。”(载于《碧苑坛经·阐教宏道》) 色身有尽,法身常存,道门所谓“修道即修身”者,修的是虚灵明觉之法身,而非变幻无常之色身。“色身有寿命,法身有慧命”。色身寿命有限,由天不由已;法身慧命无穷,由我不由天,道门历来主张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所言之命即指“慧命”而非“寿命”。依此,王常月祖师在《碧苑坛经·保命延生》中提出保命延生之修道心法,他说:“我所说的保命延生之心法,却非执著形骸,单言精气,叫你们保那后天的寿命,延这现在之浮生也。今所说保命者,乃天命之谓性,乃保守上天所以禀赋之命,居易以俟之也,所谓天命之谓性……所说延长,不是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乃是万劫不坏真性,亘古长存之法身……若指皮囊,养起来,亦多活几年,不过死得迟些罢了,总非真道。我今指此修而保命者,一天地而齐万物。天地虽有动变,而我本性无有动变,万物都有终窮,而我本性无有终穷。天地万物皆有劫运往来,元会运世,而我之湛然真常,虚灵不昧,超然象外,无毁渝变迁。所保之命,所延之生者此也。即所谓天理流行生生不息之真常道也”。这段文字充分表明了“全真成仙”的修道思想,王常月特别强调:“这一节,皆是万不得已而透出心言。”可见这段话是他所珍重的,不肯轻易外洩的心底修道心法真言。

修道即在于修法身,色身又是无常终归幻灭的,然而色身在这修道的过程中依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常月在环顾人的一生后云:“生下来原是空拳,死去了依然赤手,色身入土,名利归空,善恶两途,分别受报”。(载于《碧苑坛经·密行修真》)有限的人生,色身虽是终归入土,然而其一生言行作为的善恶功过,却深深影响法身未来受报的前途,因此色身修炼乃根本重要之事。王常月祖师特别强调人生修身之大义,为此在《碧苑坛经·昄依三宝》中云:“此身乃父精母血,交媾成形,情性容颜肢体,俱从胞胎长就,一团污秽。四大皮囊,眼视耳听,足动手摇,口说舌尝,最非长久善良之物。善用者,则成仙佛成圣成贤;不善用者,则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类。向上一转,则天堂可登,向下一转,则地狱可到。受福报者,以此为外物,受恶报者,以此作根基”。(载于《碧苑坛经·昄依三宝》)

我们知道,修道解脱生死之法,本是法身中事,说到究竟处,其与色身本无关,然而法身即在色身之中,所以藉此色身屏弃恶过,多行善功,以利于法身。这就是“借假修真”之义:藉色身此一寓所,修我之天命法身。关于这个问题,清·嘉庆年间,山西高道刘一明在《修真辨难》中云:“道成之后,身外有身,是云真身,又云阳神。阳神乃金刚不坏之真身。道至阳神出现,回视幻身如一堆粪土,何足恋之!圣贤暂存幻身者,不过为修真身耳。真身即成,幻身无用,不弃何为?”如此看来,借假修真说到究竟处必竟是要弃假保真,但在你真身未成之际,仍需要幻身,此谓借假修真是也。此时我们但需切记王常月祖师在《碧苑坛经·清净身心》中的一句话:“勿为色身图安乐,只期真性返真常”。

3.承师修以“戒定慧”莫囿“身相”徒耕耘

作为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释、儒三教文化而言,其为学的核心与精髓是什么?打开道书《炼心决要》其开篇就告诉我们:“心学为道、儒、释三家之所特重,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所谓人心道心,实只一心而已。顺欲逐物,向外驰求,便为人心;逆欲循理,向内守中,便为道心。此心一动。便即人欲纷扰;此心不动,便即天理盎然……摄欲归理,摄情归性,摄神入气,摄心入道……三家亦无不可以此为修持之轨范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三教修持都要从修心开始。那么,做为道门从“修道以成仙”角度看,是从著相修行着手,还是应从心性炼化上入手,《炼心决要》告诉我们:“仙学与圣学功夫,最上乘最简单最快捷之坦途,是在教人从心法门入手,从心地法门练达,从心地法门圆成……炼心两字,乃入圣成仙一贯之学,苟非坐破蒲团,磨穿膝盖,岂能不起思为,一无染着,洞见本来面目。证彻无上根源。故炼心实为仙家铁壁铜墙,故得此关破,打得此壁穿,所谓圆陀陀,赤洒洒,黍珠一粒,阳神三寸,自在玄宫,周通法界矣”。由此可见,在道家修持手段上,诸如坐破蒲团,磨穿膝盖等“著相”而磨炼肉体的有为修持方式,是解决不了人们心性升华,得道成仙目地的。只有在务道者心性上解决问题,从炼心入手“无为”而修,才能最终攻破关,凿穿壁,不求而得圆陀陀,赤洒洒,黍珠一粒的周通法界妙果。王常月祖师在当时特定境况下,为挽回玄门道风颓败局势,毅然提出了破除“著相”修行的方法,提出以无相炼心为要,按照戒定慧修持体系,逐层次修行的改革措施,此举,应该说是全真教史上的一大进步。

王常月祖师在《碧苑坛经·心法真言》中云:“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早修至道”。因此,指出了要从世法中修出世法,即从百姓日用修无为之法,这样才能认清何谓真法。针对此,常月祖师指出了执著肉体修行的种种法门皆是虚妄,他说:“或以绝念忘情,为出世之法,便去打坐三年五载,坐破了多少蒲团,几曾些儿念绝,半刻情忘,乃二五还归十也。或以烹铅炼汞为出世的法,便行功朝屯暮蒙,退符进火,几曾见玉液七返,金液九还,拿住贼,放了贼也。或以存思观想,默朝上帝于三天。或以炼度济幽,超拔幽魂于九地,或以呼神召将,佩符篆以号真人;或以提气开关,运精气而称妙道;或讽诵经文而勤劳礼拜;或炮制丹药而救病医疮;或炼服食以望飞升;或效阴阳而行采取;或鼎器中橐龠呼吸,以神运真铅延生接命;或鼎炉砂火抽添,以炼芧根,立功布施;或以身体衰残,抱金丹之道而待传于有福;或以因缘浅薄,行难行之行而撤手于悬崖。种种昧却自性,为幻修行,俱是旁门” 。

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王常月祖师认为,当此修行乱象纷呈之际,就应该按照戒定慧的修为法则来进行。其体现在《碧苑坛经·定慧等持》篇中,并对在修炼中何为戒定慧做出了说明,他说:“初真是个戒字,中极是个定字,天仙戒是个慧字”。并说“当初天尊慈悯众生,设此戒定慧,降伏身心意的功夫,就是出世超凡金丹妙宝也”。尤其强调了中极戒的作用,他论述道:“大众,凡要受中极戒者,把第一戒至一百戒,是净身的大神咒,把这神咒谨慎行持,必要此身浮躁尽除,变为澄静,轻狂悉去,改换稳重。四大威仪,行则由中道而行,坐不偏席,立则挺直,不倚墙靠柱,扶壁伏桌,卧则曲躬侧身,不许仰面酣呼,鼻息如有微声,亦須调适养成个恭而有礼的相貌,名唤外庄严”。

“第一百戒至第二百戒,是净心的大神咒。把这神咒精思合道,必要精参密语,念念归真,头头合道。字字不放松,参了又参,悟了又悟,远观其物,近取诸身,将狂乱邪僻之心,勒除殆尽;真心泰定;然后,自第二百戒至第三百戒是净意的大神咒,丝毫不可走漏。其中消息之机,往来之理,秘藏玄都之府,希夷微妙,不可思议。不可名象,可以神悟,不可言传,至上至尊无为妙道尽之矣”。这样,他就把中极戒和皈依真三宝“身、心、意”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定慧互相生发,以至于达到修真的目地。

4.何以“修道成真”之我见

综以上述,可见,道门传统修炼皆讲究性命双修、形神兼养,亦重视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脱壳升天的修行程序。依此传统“在肉体上用功夫”可以说是必要的,它是修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系列环节。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或今后我们玄门承嗣者,在履行上述修行程序时的指导思想、观念的认知是否能正确。要知道,真武成道的修持轨迹,本以炼心为基。就是说,真武大帝自筑基始,就以炼心,炼性为主旨:守玄一、循二仪、舍三心、离四相、五贼不入,六根紧闭、七情不乱、八风不动。在此基础上真信、切愿,在明师指点下,按真诀修持,并以此炼心功夫贯穿于内丹修行各个程序的始终,因而最终才能在炼神还虚的基础上,达到炼虚成道、脱壳升天。即便如此,真武大帝也是历经四十二年才得以得道成真。在这过程中往往如有一个修行的环节、步骤有误,就会导致这一整个修炼功亏一篑。使修道的化炼心性全过程,由此而转变为肉体上的妄用功夫了。因此,古人常说,修行是“全凭心意用功夫”,若“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就是指此而言。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因此王常月祖师才提出:全真道修行要树立“全真见性”,“借假修真”的修持理念。指出:修道要以(无相)炼心贯穿于自己修心炼性的全过程,不要在(执著四相)肉体上妄下功夫。他说:“在肉体上用功夫,若不能返还道体,而至复见虚灵明觉自性之境界,那么就是著相修行,远离正道而偏入旁门”。

在王常月修道思想中,肉体修炼不过是回归自性(道家谓诸法各有不生不灭之性,是曰自性)、彰显法身之筌。肉身修炼所以成就法身、复见自性,只有工具性价值而非终极目的。因此,“不在肉体上用功夫”,只是一句衷心的警语而矣,它随时在提醒修者,不要把手段当目的,失本逐末,忘却终极价值之所在。

玄门修道除有上述功夫次第分明,一关一关循序修炼的“渐法”外,还有径修炼神还虚之功夫。其修炼下手处:即由最上一层炼神还虚起手,直透三关。顿超仙域,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法”。顿法修炼追求顿超直入冥契虚无大道,自然也就“不在肉体上用功夫”。而“在肉体上用功夫”就是王常月所斥责的“著相修行”旁门,不是修道正途。

渐法是依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各关,一关一关循序而修;顿法之修持则超越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三关,直修上关炼神还虚,不在肉体下功夫。故依顿法而言,修道即修心。顿法直修还虚之功,以求虚心契道之境。虚心之功全赖于清心寡欲之日损,于此可言其为渐修。然契道则是豁然贯通之立顿。“顿修”含义有二:①直修上关以兼修下两关谓之顿。②契道是指当下体悟道的浑沦一体亦谓之顿。就前一义言,在修炼中,亦需经历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窍开关通之过程。这根本上亦属渐修。此顿只是指其直接修炼最上一关,然亦有渐进之历程。道在言前意外本自浑沦一体,契道只能顿入而不能渐修。然而顿契大道亦无法凭空而降,渐修即是为顿契大道而做的准备功夫,勤行不懈,一旦豁然贯道,自然水到渠成,顿契大道。所以必要的功夫还是要做的,尤其是炼心,因顿法直修炼神还虚,已不再肉体上用功夫(有相修)之故,纯粹为性功(无相修)煅炼。

虚云老和尚禅修42年,是在别人为他斟茶时,不小心烫了他的手,是水杯掉地时的一声脆裂响声,使其心性豁然开朗,一时顿悟自性。可见,心性锤炼的修持功夫,直至明心见性(或顿悟自性)之间的距离,不在时日的长短,只在你是否全凭心意用功夫,是否修到了功德圆满之际。若真正做到诸法三轮体空的无相修持,那么顿悟自性,只在刹那之际。对此,有位当代大德,他顿悟自性的偈颂是这样的:“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满三千”如此修真秘要,吾辈可不思之!

三、弘扬道教以爱国,依律精持以成真

作为国教的中国道教,在道祖随方设教,厉劫度人精神及真武荡魔伏邪,祈恩报本。修真悟道,济度群迷等精神指引下,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延续至今,为成就赤县神州为文明古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近年,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道教界出现了一部分人因信仰淡化,戒律松驰而导致的修为方向不明、理念欠佳等现象。这些,现已成为道教加强自身建设,所要克服的突出难题。在此背景下,承续真武信仰,重温明末清初的著名道教律师,全真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的《龙门心法》,倡扬他“依律精持”的思想,学习他为了道教事业,自觉自律,努力精进的伟大人格,不但对重振宗风,承嗣先宗道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对加强道教立足于正信、勤修根基上的自身建设,使道教保持健康的肌体和活力,为使正法久住,道气长存,助力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作者:吉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吉林市道教协会会长、吉林市道教玄帝观监院、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