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邱清辉:学习《清静经》心得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邱清辉     时间:2017-01-06 12:21:03      繁體中文版     

邱清辉:学玄门众经之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心得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经仅几百字,篇幅虽短但在道教经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要求道教徒每日持诵,可见它是一部道教修持的上乘经典。认真学习,潜心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今天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本人学习的一点心得,愿与大家分享,恳望十方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一、保持内心清静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烦恼与困惑也变得越来越多,社会上总会出现人心浮躁的现象。当今全世界都在倡导和谐,说明现在社会还有不和谐的一面,还有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存在。然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要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和谐,我们首先要保持自己个人内心的安宁与清静。人心的烦恼和浮躁,出现心神不宁的现象,主要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烦恼与焦虑,产生埋怨心、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生苦短”的感叹,而之所以“苦短”,就是因为我们为“烦恼”所缠绕,而“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心逐境而情妄动,如经中所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人的欲望妄动,不但会致使心理失衡、心情浮躁、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且会无止境地膨胀,给自身甚至社会带来重大灾难。明代朱载堉的散曲《山坡羊·十不足》对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有这样一段描述:“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欲望的妄动膨胀是会把人一步步带进苦恼的深渊的,自然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如果我们经常保持一颗没有妄动、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清静之心,自然就会“三毒消灭”,自然就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以平常的心态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于己、于人、于社会都会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邱清辉:学玄门众经之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心得

二、达到清静境界的方法 

当然,经中所说的静,不是绝对的不动,而是顺着本性的静,相对的静。我们常说,太阳静地升起,小河静静地流淌,等等,这些静的现象都是相对的,只是因为它们心无所系,没有一点人为的造作,不去破坏原有的规律而已。所以经中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顺性曰静,逆性曰动。静就是顺着自身本性的自然律动叫做静,违反这个本性的自然律动就属动了。同样,人心的静,也是指那自然的规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计划、可以谋略、可以感觉,这全属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来就该这样。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来思考、来感觉,都应属静的范畴。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清静的境界呢?《清静经》告诉我们:“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其欲,就是驱散那些不符合自身条件的、过度膨胀的欲望,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跑。澄其心,就是不著境物,祛除那些只顾自我的、不正当的、有碍社会发展的欲望。众所周知,人一生下来就有饮食与衣着等饱暖之欲望,可见欲望是与生俱来、自然存在的,我们当然不能强行根除,然而“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所以《清静经》告诉我们要常遣、常澄。我们若不能及时遣散不符合自己需要的欲望,就会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在原已获得的满足之上更求扩展,追求进一步的盈裕,以致最终得不偿失。比方说,在我们吃自助餐时若忘了自己的胃的容量大小,不及时遣散那些贪吃、占便宜等欲望,结果胃的反抗难免不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苦恼。可是在我们修道生涯中,若只顾遣散那些不符合自身条件的奢望,而不“澄心去我”,不“以身观身”(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为他人着想),当然就没法效仿“以有余奉天下”的圣人之道,更谈不上会“以百姓心为心”了。太上道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可见,只知道一味地遣散己身之奢望也是难以达到清静之境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就如同鱼生活在水里一样,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波纹”,给周边的环境和他人 以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春秋时的子贡就是因为只顾自己的修行,赎回鲁人后不取酬金,于是受到孔子的批评。所以在我们驱遣自己奢望的同时也要“澄心去我”——顾及自己的行为对周边人的影响,若周边“民不正”,我也就难以“好静”了。 

为了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清静的含义,《清静经》中又说:“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告诉我们要“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要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不执著,不勉强,不刻意追求,事情过后不留念,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不管发生什么事,只是自然而然地映像,事过后从不留任何痕迹。南华真人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若能如此“常应常静”,自然就会渐入真道而无所不应——生活中处处都会得心应手。

(本文作者邱清辉 原文曾发布于《海峡道教》2016年第2期)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