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黄新华:明朝时期的苏州真武信仰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黄新华     时间:2017-03-21 10:37:33      繁體中文版     

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真武帝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等。对真武的祟尚是古人信仰星宿而来的。战国后,人们把天上星辰的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以四灵来命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北方之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因为形似龟蛇,民间信仰认为龟雌蛇雄,就以龟蛇作为玄武神的象征。隋唐时已有四圣真君之号: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真武将军、黑煞将军。唐贞观二年(628)封玄武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而改称“真武灵应真君”,宋徽宗又加号“佑圣”尊号,元明又有新的封号。真武大帝信仰在明代得到永乐皇帝的大力推崇而有了很大发展,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崇奉的庙宇不少。这一时期的江南苏州,对于真武大帝的信仰也极为普遍,不仅出现了姚广孝、周玄真等对真武信仰在明朝的推广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而且许多地方都修建了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宇,民间更是形成了三月三拜真武大帝的习俗,并形成了每年组织几百条船队赴武当山敬香的独特人文景观。

推动明朝真武信仰发展的人物

因为受到明成祖朱棣的推崇,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年,朱元璋死后,面对建文帝所采取的削藩措施,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在朱棣起兵“靖难”过程中,真武大帝多次显灵护佑朱棣大军,帮助朱棣打败建文帝的军队。据《鸿猷录》卷七载:

“成祖屡问姚广孝师期,姚言未可。至举兵先一日,曰:“明日午召天兵可也。”及期,众见空中兵甲,其师玄帝像也,成祖即披发仗剑应之。”

《明书• 姚广孝传》也有类似记载,朱棣问姚广孝起兵日期,“广孝曰:‘未也,俟吾助者至。’曰:‘助者何人?’曰:‘吾师。’又数日,入曰:‘可矣。’ 遂遣张玉、朱能勒卫士攻克九门,出祭纛,见披发而旌旗蔽天。太宗顾之曰:‘何神?’曰:‘向所言吾师玄武神也。’于是太宗仿其像,披发仗剑相应。”

朱棣登位后,为感恩真武大帝之助,多有敬奉真武大帝之举,他在《御制真武庙碑》就说:

“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其有功德于我国家者大矣,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乘运龙飞,平定天下,虽文武之臣克协谋佐,实神有以相之。肆朕肃靖内难,虽亦文武不二心之臣疏附左右,奔走御侮,而神之阴翊默赞,掌握枢机,斡运洪化,击电鞭霆,风驱云驶,陟降左右,…… 迹犹显著。… …尝以武当山,神之修真凝道超举升化之地,已命创建宫观,永永祀神; …… 顾唯北京天下之都会,乃神常翊相予艰难之地,其可无庙宇为神攸栖,与臣民祝祈倚庇之所? 遂差吉创建崇殿修庑,… …神灵感孚来游来止。”

可见,朱棣认为自己能够登上皇位,与真武大帝的护佑息息相关。而推动朱棣以真武大帝为护佑神的,则是姚广孝。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虽然是一个佛教徒,但他一生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姚广孝自称“余少颇好异,每慕神仙家。” 他曾拜苏州道士席应珍为师,《明史》称姚广孝“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清初钱谦益《列朝诗集》“子阳子席应真”小传中,也称:

应真,字心斋,号子 阳 子,海 虞 人。年 未 冠 入 道,提 举 虞 山 之 致 道 观。真经秘录,靡不洞晓。兼读儒书,于《易》尤邃。尝居相城灵应观,与沙门道衍为忘形交,道衍师事之。衍公即姚少师广孝。或云少师兵法,半是心斋所传也。洪武十四年三月卒,年八十一。

因为少年时师从道士学艺的缘故,姚广孝一生出入道教宫观,与许多道教人士建有深厚的友谊。他曾多次到访北京白云观,在听到道士晚课后作诗赞咏:“真境休言无处寻,琳宫只在白云深。闲来独步松间月,应喜清风送玉音。”并与白云观内的中冯、刘二位老道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写有《晚过白云观访冯刘二老先生》、《刘炼师惠玄明粉》等诗。他与道教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关系更是深厚,姚广孝不仅著有多篇与张宇初天师相关的诗文,并有“久别思一见,急若农望岁”之语,在张天师母亲仙去时,姚广孝也专门著有诗文吊唁。

自幼受教于道士,成年后又与道士联系紧密,以致在辅佐朱棣后,在利用宗教神秘主义为朱棣夺取政权构建神学拥护时,作为和尚的姚广孝选择了道教的神灵真武大帝,使真武大帝成为护佑朱棣大军一路南下,并夺权全国政权的保护神,从而推动了明朝自朱棣以来追崇真武大帝的信仰之路。

在姚广孝的道士朋友,还有明代神乐观第一任提点,明初苏州高道周玄真。姚广孝与周玄真关系紧密,他曾写下《寄周鹤林》等诗予周玄真,韩奕也有《次韵独庵赠道士周玄初》记载姚广孝与周玄真相互唱和的情景。而周玄真也是明初真武信仰的推动者之一。

周玄真,字玄初,或原初,又号鹤林先生。周玄真自幼入道,兼上清、灵宝、神霄等多派法术于一身,精熟天外呼鹤、除妖杀狐、招魂荐亡、祈晴祷雨等道教法术,受到当时诸多名人高士如刘基、姚广孝、宋濂、郑元祐等的追捧。他与明朝皇室关系紧密,明太祖朱元璋对其恩宠有加,多次下旨召见,并封他为神乐观首任提点,命其编定《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明成祖朱棣对其更是器重,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建文四年(1402)辛卯月,朱棣特意命尚在苏州侍奉老母的周玄真祭北极真武之神。 建文四年三四月间正是朱棣的燕军与建文帝的南军在南京外围鏖战之时,朱棣在此时让周玄真祭祀北极真武之神,表明周玄真早早的站在了朱棣一边,且是朱棣极为信任的一人。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对周玄真也是器重有加。宋濂《周尊师小传》称:“永乐改元以来,法驾祀圜丘先期赴斋宫,公拜迎道傍或非时召见。”周玄真在任神乐观提点后,朱棣为追念明太祖与马皇后,命周玄真修金箓大斋。科仪进行过程中,“有神人见神乐观,忽不见……甘露降钟山,是日醴泉出。” 甘露、醴泉是国运昌盛,政道昌明的象征,天将甘露、醴泉代表着上天对于当政者的认可,这对于刚刚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取皇位,亟需巩固自身皇权地位,稳定人心的朱棣,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周玄真传》就记载称:“醴泉出观之东井,公实以闻,降赐敕旨褒美,具至谓斋祠祯应由修炼精深,诚敬笃至所臻。翌日大驾躬幸。” 朱棣听闻醴泉出于神乐观,于翌日亲临神乐观,并下令建醴泉亭,肇新观宇,并下诏褒奖周玄真称:“敕神乐观提点周玄初等朕仰惟皇考皇妣深恩未报,宿夜于怀,特命尔等建修金箓大斋,举荐扬之,典尔等能体朕至情精白一心对越上玄,即有青鸾白鹤翔绕来集,藏事既毕,复有醴泉出于观中,眷兹祯应,岂朕一人所能咸孚?良由尔等修炼精深,诚敬笃至,是以臻此。朕甚尔嘉,特此褒奖之意故。” 可见,周玄真也是朱棣夺取政权后,为稳定民心,维护朱棣统治合法性作出积极贡献的人。而作为建文四年,朱棣还未正式建立政权,就较早代表明朝廷祭祀北极真武大帝的人之一,且是明初主掌国家祭祀的机构——神乐观提点的周玄真,在真武大帝在明朝的推广中,肯定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周玄真之后,许多苏州道士奉命前往武当山修道,祭祀真武大帝,如张道贤,据《大岳太和山志•下》记载:“张道贤,幼从玄妙观出家。洪武二十八年举为神乐观乐舞生。永乐十五年钦降玄天玉虚宫提点。”

苏州真武信仰风俗

真武信仰随着明朝廷的推崇而逐渐在苏州普及,不仅新建或扩建了一批供奉真武大帝的宫观殿堂,如建于元朝皇庆元年的清真观,主要供奉真武大帝,在元至正年间被火烧毁后,在明朝洪武年间重新修建了大殿、三门和两侧偏殿,并在玄德、嘉庆年间多次修葺、扩建。 玄妙观内的祖师殿也多次重修,并铸造铜金合金的朝北铜殿。此外,苏州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与真武信仰相关的地方民俗。如三月三真武大帝诞辰。据陈和志《震泽县志》称:“三月三日,旧志云郡人倾城而出,游于石湖山水间,邑人 又俗传为北极佑圣真君生辰,民间杂集亲友,就家启醮,酌水献花,谓之圣会。亲友轮年递建,岁以为常。”

苏州与真武信仰相关的风俗中,盛行于明代的赴武当山进香船队更是独具特色。道教信众从远道去圣地或名山的庙宇朝拜焚香则称为“朝山进香”、“朝香”。进香朝圣是道教信众表达对信仰神灵的崇敬之情,进行宗教实践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这种信仰实践至今仍盛行于苏州的信众中,每年春节后,苏州的信众都会由香头组织,赴各地进香朝圣。这种风俗,早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就流行于苏州,当时信众信奉真武大帝,因为陆路不畅,专门组织船队,走水路赴武当山进香朝圣。

据明末清初人王永积(1600-1660)所著《锡山景物略》等书记载,万历年间苏州、松江、常州等地的善男信女,乘坐艨艟巨舰到武当山进香。每年进香集中的船只约“百十艘”,有时甚至多达数百艘,这些船只在无锡县北门外的北塘莲蓉湖集合(当时称为“齐帮”),选择二月中的黄道吉日起航。进香船只从各地集中到北塘时鸣锣为号,声振四方,入夜后香船竖起桅杆,系绳索于船头船尾,悬挂起扎有灯架的“四方灯”、“八角灯”等,灯灯相续,连翩而下。每船的灯数以香客人数为准。每名香客悬灯一盏。若以每船乘载二、三十名香客计算,一百艘船的进香船队,约载香客三千人以上。进香船队从无锡出发,由大运河进长江,溯流而上到汉口,再沿汉水上行至均州,全程约3370多华里,陆路上武当金顶还有140华里。往返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苏州民众这种大规模的朝武当民俗活动,在明代持续了上百年。

苏州玄妙观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立石的《玄妙观真武殿重修六亭记》,就载有吴县信士钱溥惠朝武当事迹称:万历乙未年正月三日,钱溥惠赴武当朝圣前,到玄妙观敬香祈求一路平安,并许愿修理玄妙观真武殿前的六座亭子,因出行时间紧迫,出发前没有及时修理,在武当进香朝圣的途中,遇上惊涛大浪的风险,钱溥惠再次发愿要修理六座亭子。钱溥惠平安回到苏州后,当即出资将六座亭子,并于当年八月完工。

至元丁丑岁(1337)在武当山立石的《沉香圣像碑》云:“浙西道平江路昆山州市船居大檀信士沈道升,偕室张氏妙果、妻父张森、妻母李氏妙真、侍父沈文得家眷等,崇真奉善,乐施净贿。收选丰块沉香,命处士雕镂玄帝、圣父、圣母碑座三面……溯舟而上,来诸名山,入于大顶天柱峰,永充供养……上海县信士郑道英、昆山州沈道升、陆添佑、陈道俊喜舍钞锭”。

武当山毕竟远在千里之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远赴湖北十堰进香朝圣,因此,苏州民众又独辟蹊径,就近选择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宇进香朝圣,如常熟的虞山。虞山拂水岩旧有真武庙,为明正德举人褚应韶所建。嘉靖中,邑人严讷入相,嘉靖帝御赐真武像,严讷不敢供于私家,改建真武庙,并更名为报国院。常熟三月三朝山进香之盛,甚为壮观。信众事先要设坛斋戒,聚众诵经礼神,届时结队向祖师山行进,由七八人或十多人组成一队,身穿青白短衫,束带腰间,下身穿枣黑色纱裙,手持置有经卷的小凳,在旗伞幡带的前导下,吹奏敲击乐器,唱诵拜香偈语,有时缓步行进,有时匍匐叩首,直抵拂水岩。这一风俗沿袭至今。

综上所述,在明代帝王以“真武大帝”护佑明朝政权的宗教信仰中,少年时师从苏州道士席应珍的苏州人姚广孝,明朝第一任神乐观提点周玄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受朝廷的推崇影响,明代苏州形成了以真武信仰为基础的民俗习惯,不仅有三月初三庆贺真武大帝宝诞,而且每年由几十甚至上百艘船远赴武当山进香朝圣,可谓蔚为壮观。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论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