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陈添来:薪火相传 任重道远——21世纪以来新加坡道教总会的工作与发展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陈添来     时间:2017-05-12 11:30:10      繁體中文版     

摘要

新加坡道教总会成立于1990年,是新加坡道教界知名人士及道教信徒共同发起的组织,迄今已有27年的历史。道教总会的宗旨是:促进主办或资助教育文化、社会及其他活动,以提高公众人士对道教的认识;提倡资助或从事有关道教文化及传统的研究;主办、参与或协助社区与福利服务。自2002年至今,道教总会通过一系列发展与创新,历届理事会同仁的不懈努力,在弘道宣教,文化交流,服务社区,造福人群,配合政府落实宗教和谐政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百年树人、有教无类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移民社会,也是一个十大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作为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宗教,道教在新加坡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依据本国政府的调查报告,上世纪80年代,各大宗教中,道教信徒的人数是最多的。很可惜,最近三四十年,随着本国人口走向老龄化,新加坡的道教徒人数锐减。与此同时,新加坡华语教育的式微,也让植根华族文化的新加坡道教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为了应对道教徒不断流失、道教文化持续衰落的现状,道教总会将传播道教文化,发展道教徒,放在了首要位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传承文化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为了集中、大量地传播道教文化,新加坡道教总会协助三清道教文化中心,于2008年1月,正式创办了新加坡道教学院(Taoist College Singapore)。新加坡道教学院是本地首间道教学府,致力于弘扬道教,面向社会人士定期举办讲座及课程,使广大信众有机会聆听众位大师的演讲、探索道教的奥秘。自成立以来,道教学院邀请海内外学者高道,成功举办了多次短期课程及“文化大讲堂”公开讲座。短期课程为八到十二次的系列授课,围绕一个课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公开讲座为主题演讲,一般为2小时至3小时。迄今,新加坡道教学院已经举办了七十多期短期课程和三十余场“文化大讲堂”。课程和文化大讲堂供有兴趣了解道教文化的各界人士报读;内容多样,包括哲学、养生、神明传奇、道家文学、经典教义等。短期课程和文化大讲堂都受到了本地信众的广泛欢迎。新加坡道教学院向全体新加坡民众开放,不分种族、语言、信仰。目前,学院拥有学生五百余人,全部为兼职修读。同时,学院配备道教图书馆,搜集本地和海外道教资料,为学术研究储存最原始的资料,也供道友借阅。

在道教学院的筹办和发展过程中,道教总会积极帮助道教学院,与政府多方沟通,获取办学资格,使得道教学院能够顺利创办。同时,寻找地点,筹募经费,宣传课程,招收学生,道总都不遗余力。更重要的是,道教总会利用自身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为道教学院请来多位国际知名学者、道长,作为学术顾问或是任课老师,真正为本地道教徒和道教文化爱好者打开了学道修道的门径。如陈耀庭教授、萧登福教授、詹石窗教授、孔维丽教授、梅林宝教授、丁荷生教授、丁常云道长、孟至岭道长、张兴发道长、李纪道长、王驰博士等;都曾到道教学院讲学。

大力扶持道教学院的同时,道教总会也通过研讨会的形式,邀请高端研究学者,对道教文化和新加坡道教的发展,做出多方探讨。2015年4月,以道教总会成立25周年为契机,道总举办了“多元通和 以道相生——2015年新加坡道教论坛”。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BBM,白沙—榜鹅集选区国会议员颜添宝先生,宏茂桥集选区国会议员成汉通先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道长,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吴诚真道长,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李纯明道长,河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李泰丞道长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等多地的高道大德参加了此次会议。道教总会副会长林金发PBM、林锡辉PBM,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香港道教联合会会长梁德华道长,南洋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陈金樑教授,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丁荷生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新加坡国立大学云茂潮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焯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苏瑞隆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主题演讲。

此次论坛,是新加坡道教总会献给新加坡共和国五十年华诞的学术贺礼,也是新加坡道教总会二十五年来道教文化事业建设的成果总结。

二、线上线下、倾力弘道

创办道教学院之外,道教总会也不断与时俱进,尝试各种快捷、便利的弘道方式。在充分借鉴道教界前辈弘道方式的基础上,道总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实际及信众需要,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弘道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中英文双语宣讲并重;以新加坡道教三清宫为主要宣讲参观基地;以《狮城道教》为文字弘道主阵地;灵活运用线上互联网传播与线下文化展览等多种传媒手段。

其一,中英文宣讲并重。新加坡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年轻一代从小接受的就是以英文为主的教育。因此,面向年轻人弘道,英文宣讲与华文讲解都必不可少。道教总会筹划了大量英文讲座与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些宣讲活动同时得到了教内、教外的认可。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机构纷纷邀请道总会员用英文讲解道教文化。

其二,以新加坡道教三清宫为宣讲参观基地。三清宫是新加坡道教总会的驻地,是本地正统道教的旗舰,也是本国青少年接受宗教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三清宫都需要接待来自国内外大中小各层次院校的师生团体,由道总职员负责导览及答疑。新加坡国家社区领袖学院也会定期指派社区领袖、人民协会工作人员前来学习道教信仰与习俗。

其三,以《狮城道教》为文字弘道主阵地。《狮城道教》创办于2005年,是拥有12年历史的道教总会会刊,目前已经出版48期,稿件来自世界各地,语言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栏目包括道教学术论文、本地道教新闻、道教宫庙介绍、道教书籍推荐、道教经典解释等等。内容涉及道教基本教义、神明、科仪、法器、新加坡本地道教发展状况等等。这些通俗易懂的文章让广大读者对道教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四,灵活运用线上互联网传播与线下文化展览等多种传媒手段。互联网是最亲近年轻人的媒介。早在2007年,道教总会就开通了专属网站,用以传播道教思想,分享活动讯息。在线下,道总成员则通过“道教文化展”等活动扩大道教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到2014年,道教总会共参与大小道教文化展9次,国际性的展览有“2008年《道德经》多种语言版本文化展”和“中国——新加坡2009宗教文化展”。2008年9月在新达城举办“道德经多种语言版本文化展”,这次展览,向新加坡社会呈献了36种语言、共300多种版本的《道德经》书籍,使这一世界上被翻译最广的中国经典被社会大众所认识。2009年,新加坡道教总会联合宗教联谊会,与中国国家宗教局共同举办“中国—新加坡宗教文化展”。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跨国文化展览,新加坡十大宗教和中国五大宗教联手,展出了一千多件宗教物品,体现了两国宗教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成就。每次展览,道总会员均会精心布置会场,摆设主题展板,陈列道教法器、经书、神像、书法作品等,并向民众赠送道教书籍。

三、行道济世、服务民众

新加坡建国五十一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发展,本地宗教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让道教信仰适应当代社会?道教又如何满足当代信众的信仰需求?这都是新加坡道教界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21世纪以来,道教总会积极参与到新加坡社会生活中,主动配合政府,关怀群众,服务群众,为大众排忧解难。比较重要的活动,包括以下几项:

其一,慈善募捐

2003年,“沙斯”(SARS)肆虐全球,新加坡也未能幸免。2003年3月新加坡道教总会发动全国各宫庙信徒签名鼓励感染病患并发动捐款活动,总共筹得十万新元给“沙斯英勇基金会”。5月10日新加坡道教总会在三清宫主办“息灾法会”,各籍贯道士及宫庙团体的道教诵经团连续24小时昼夜诵经,为沙斯病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祈求平安,消灾解厄。

2004年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和海啸,东南亚有十一个国家受灾,十多万人沦为灾民。新加坡道教总会发动筹募救济海啸灾民活动,由道教总会主办,新加坡宗教联谊会、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回教传教协会、兴都教基金会、锡克教中央管理局、巴哈伊教总灵体会、新加坡天主教总教区及新加坡拜火教协会协办了“世界和平万人祈祷大会”。在道教总会属下会员宫庙及热心人士捐助下,该次活动共筹得十六万九千九百二十五元新币,并将善款交予新加坡红十字会。

2008年6月,中国四川汶川地区遭遇八级大地震,瞬间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哀号遍野、生离死别。新加坡道教总会得知噩耗后第一时间成立筹款小组,并联络新加坡五大方言群道士,共同启建超度法会。本次活动得到新加坡各道教宫庙、道坛、道长大德及十方善男信女的热烈响应,共筹得善款三十多万新币,全数交给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

2009年8月,台湾遭遇五十年来最大风灾,损失惨重,新加坡道教总会及属下会员联合佛教、回教组织共同主办筹款募捐活动,并以大型祈福追荐法会为伤亡者祈祷。筹款活动最后筹得二十万一千零八十新元,全数交予驻新加坡台北代表处。

新加坡的道教宫庙能够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保持绵绵香火,正是因为他们不分国家、地区、种族,发挥出了道教博大的济世情怀。

其二,预防嗜赌

2005年8月31日,新加坡成立“全国预防嗜赌问题理事会”,防止赌场建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该理事会的成员都是受到新加坡政府重视的宗教和社团领袖。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代表道教被邀请担任该理事会会员。“全国预防嗜赌问题理事会”的职责是提高公众对嗜赌问题的防范意识,推行社会保障和管制方法,为社青部所推行的公共教育活动提供咨询,以及限制某些人参与赌场活动,如被判入或申请被判入穷籍、有信用卡坏帐纪录,以及领取政府援助金的人。成为该会理事后,陈添来会长与道教总会的同仁们向信徒积极宣传嗜赌危害、要求信徒远离赌博。道教总会也于2010年12月,成立了特别小组,与新加坡肃毒协会相配合,为那些误入歧途滥用毒品的监狱犯人提供宗教关怀与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毒品的控制,重返社会,重建家庭。

四、宗教对话,和谐互信

多元宗教和谐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也是道教总会的大前提。没有种族与宗教间的宽容、互信,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安定。为此,国家对于宗教问题格外重视,积极地宣传种族和谐、宗教和谐的重要性。

新加坡道教总会积极响应政府的这一政策,自2002年以来,联合各大宗教一起,连续举办了七届“世界和平祈祷大会”。由各宗教派出一名宗教师共同宣读“宗教和谐声明”,同时以各自的宗教仪式进行祈祷,祝愿社会稳定、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灾难永消。2006年新加坡道教总会主办了一次盛大的“新加坡道教文化节”,在三清宫旁的空地举行,安排了世界和平祈祷大会。新加坡总统纳丹伉俪莅临参加了当年的道教节千人宴会。陈添来会长在道祖诞千人宴上代表新加坡道教总会致词,吁请全体会员,配合新加坡政府对各宗教采取开明、平等、尊重、互容、共存的政策,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和谐、和平的社会作出贡献。

2007年,新加坡政府指定成立种族与宗教和谐常务理事会,取代原来的宗教互信圈,成为国家最高的种族与宗教组织,推动不同种族与宗教间的对话、建立各个种族与宗教团体间的互信与宽容。道教总会作为道教的代表,积极参加“新加坡宗教联谊会”的活动。会长陈添来、副会长林金发作为道教界代表入选该常务理事会。他们与其他种族与宗教代表一起,参与各项对话会,为推动新加坡的种族与宗教政策出谋划策。

2010年,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接任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会长一职,在任职的一年中,道教总会集合各方的力量,积极举办各种促进种族及宗教和谐的联谊活动。同年,道教总会迎来二十周年庆典。为了纪念这一极富意义的日子,道总在12月3日举办“新加坡道教总会二十周年庆典暨多元宗教及多元种族联欢晚会”。大会贵宾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特别嘉宾包括多名部长及国会议员。此外,共襄盛举的还有多名来自海内外的其他宗教及种族的团体领袖、代表等,其中本地的代表包括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兴都教基金会、新加坡回教理事会、新加坡天主教总教区等;而来自海外的代表则包括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及国家的宗教团体代表。共有大约2500人出席了这场盛事。总理李显龙先生在联欢晚会上致词时,对新加坡道教总会为促进各宗教团体之间的交流所作出的各项努力和贡献表示肯定及赞扬。总理更特别点名称赞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BBM,在过去的数个月里亲自走访26个宗教团体,邀请他们的领袖及代表出席晚会,以便互相认识和促进交流。总理同时提到,新加坡拥有多个不同族群和宗教,大家形成各自的文化,唯有各种族及宗教之间能够互相了解、包容,才能维持社会的安定。总理要求其他宗教团体向道总看齐,为宗教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定尽一份力。而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BBM在致词时则说,新加坡道教总会理事会长久以来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宗教团体打破藩篱,走到一起。经过长久的策划及筹备工作,这个梦想终于在道总庆祝二十周年纪念的晚会上得以完成。他衷心希望,通过这场欢乐的宴会,能够拉近各宗教及种族之间的距离,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希望通过各团体之间的“团结”、“互信”,达到“和谐”与“共荣”。

2015年4月15日晚,为庆祝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新加坡道教总会成立二十五周年,道教总会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一号厅主办 宗教与种族和谐晚宴。当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亲临现场。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及多位部长议员一同出席。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各大宗教、宗乡社团组织、大专学校等多个宗教和种族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晚宴。中国台湾、大陆、香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道大德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过2000人参加了和谐晚宴。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BBM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得益于国父李光耀先生的卓越领导,新加坡得以享有安定繁荣的和谐社会。国父为国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的远见卓识将继续指引新加坡前行。在25周年这个全新的起点上,道教总会将会一如既往的尽心竭力,协同各方,为新加坡和谐事业而努力奉献。大会主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致辞中,对新加坡道教总会这二十五年来为和谐社会所做的贡献予以了高度评价。接下来,李总理特意宣读了《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认为政府的治理之道跟《道德经》所言非常相似,政府各部门需要齐心协力,守好岗位,各尽其责,不断累积新的能力、资源,进行创新,为未来储备力量和资源。新加坡道教总会还安排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令在场观众大饱眼福。这是一个美丽的和谐之夜,它令所有在场新加坡人民、所有新加坡道教徒均难以忘怀!各个种族宗教的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和谐。相信在所有人的一致努力下,新加坡和谐事业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五、总结

经过道教总会的不懈努力,在2011年年初公布的新加坡人口普查报告中,道教徒的百分比从十年前的8.5%上升到了11%,相比于1980年、1990年和2000年人口数据中道教信徒人数持续下降的状况相比,道教信徒的人数第一次出现了增长的趋势。这个结果令道教中人感到非常欣慰。同时,道教,从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的落后愚昧宗教;转变为受到政府认可,总理赞赏的和谐宗教。为此,道教总会深受鼓舞,并且感到任重而道远。道教是华族传统的宗教,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这样一种流淌在华人血脉中的信仰,我们有责任好好地继承与发扬。新加坡道教总会希望能成为一座桥梁,把庙宇、教职人员和信徒凝聚起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推动道教的持续发展。

了解更多: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