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周高德:尊道贵德 超凡入圣——老子《道德经》解读(2)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周高德     时间:2013-09-06 21:33:01      繁體中文版     

《道德经》五千言,旨在提供和阐述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这个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其内容涉及广泛,如治国之道、修身之道、管理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等等。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之所以兴起“老子热”(或称“《道德经》热”,)就是因为老子《道德经》所论述的“道”,可以作为人类所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准则,使人走向成功,获得幸福。

二、德

在老子《道德经》中与“道”并提的是“德”。后世道教将“德”,作为道教教理的重要概念。认为尊“道”必须贵“德”。如何“贵德”?一言以蔽之,曰“惟道是从”。其“德”的涵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德”是“道”的作用

无形的“道”化生了宇宙万物,这就是“德”。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道”性便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而使之得以生存和运化,这也是“德”。庄子《华南经•天地》篇中说:“物得以生,谓之德”;“形非道不生,生非道不明”。

一言以蔽之,“道”最伟大的作用就是——化生万物和主宰万物。这也是“道”最伟大的“德”。

2、“德”是“道”的特性

化生宇宙万物的“道”,具有虚无、清静、自然、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或称体性、或称本性、或称属性、或称德性)。“道”的特性,简言之即“道”性。“道”性即是“德”。下面扼要论述之。

(1)虚无

《道德经》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冲”,就是讲“道”虚空无形。因此,道教中人谈到“道”时,有“道以虚无为体”的说法。“道”虽然为虚无之体,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老子于第四章中指出:“道”是万物的根本(“渊兮,似万物之宗”),且“象帝之先”而存在。因此,唐代高道吴筠于《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

总之,“虚无是大道的本体常态,一切形象世界都是从虚无中化生出来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老人家并告诉我们:“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即万物复归于虚无。而虚无的状态同时也是清静的状态。所以,老子教人“致虚极,守静笃”。

(2)清静

何谓“清静”?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老子指出:“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道”,它“寂兮,寥兮”。原来,“道”既寂静无声又虚空无形。后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思是讲:“道”,即处于静止状态的混沌一气,发生运动而成为“一”。“一”,即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由这个“一”(也就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而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由和气而化生出万物。“道”化生宇宙万物后,其“清静”的体性便蕴含于万物之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由此可见,“清静”为“道”的本性,它既是万物的本始状态,也是万物的归宿状态。

因此,老子教人法“道”清静。其一、运用于治国,要求执政者不强作妄为而保持清静无为。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二、运用于治身,要求修养者“致虚极,守静笃”,以达到“虚极”、“静笃”而物我两忘的境界。

(3)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者,乃“道”之本性。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事物自身不经外力干预、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自由发展——换言之,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道性自然,并教人法“道”自然,将“自然”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

夫“道”,“独立”无双,因此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受任何外力的干预,完全自由运动变化和发展。“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其化生的过程是“自然”的,亦即自然而然的。正如任法融道长所说:“自然是大道运化万物的过程。大道生化万物,不假外力,自己如此,故谓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旨在教人法“道”自然,在一切行事活动中,顺其自然,不可有意作为。用老子的另一句话说,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4)无为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来解释“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说“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是“道”的本性,“无不为”是“道”的作用。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在产生宇宙万物的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因此说“道”是“无为”的。但从其产生宇宙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是由“道”所化生,因此又说“道”是“无不为”的。此外,“无为”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无个人目的(或无私心)而为。譬如,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正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教人“处无为之事”,即法“道”无为,并将“无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准则。

(5)纯粹

所谓“纯粹”,指纯一不杂,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指出“道”“独立而不改”。所言“独立”,即指“道”的存在独一无双而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盖“道”“先天地生”,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任法融道长在论述“道”的“纯粹”这一特性时指出:“道‘虚’而‘大’,窈窈冥冥,混混沌沌,但那是纯然一体,不杂别物。正因为如此才不害其空灵妙用。宇宙的本质不在于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在于纯粹性、简单性和万能性。”

因此,老子教人效法“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并劝诫人们要“见素抱朴”,从而做一个思想纯粹的人。

(6)素朴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里老子用“朴”来说明无名无形而浑沌未分的“道”的原始状态。在老子看来,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是处于浑沌未分之状态的,所以称之为“朴”。

我们从《道德经》15章“敦兮,其若朴”;28章“复归于朴”;以及37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经文中,其“朴”可解释为——质朴,敦朴;本真,本性等义。这是老子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之最一般的阐述。

关于“素”。我们从《道德经》19章“见素抱朴”中,可知“素”与“朴”之义相通。所谓“素”,指没有染色的丝绸(自然本色也)。老子认为“道”是无色的(“视之不见”),因此可以说“道”具有“素”的体性。

合而言之,作为化生宇宙万物的“道”是素朴的。人欲与“道”合一,故当“见素抱朴”,即保持人的自然、淳朴之性。

(7)平易

何谓平易?“平”者,平淡;“易”者,简易。化生宇宙万物的“道”,它无色、无声、无形,甚至“无名”,可谓平淡至极。但它却能化生万物。“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不难而知:“道”是至简至易的。总而言之,大道平易。

老子所言之“天道”、“人道”,亦为平易之“道”。说“道”之平淡,正如老子所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说“道”至简至易,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人若能体平易之道,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样便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8)恬淡

何谓恬淡?恬者,恬静;淡者,淡泊。恬淡者,不追求名利。老子告诉我们“道常无名”  、“道隐无名”。此谓之不求名也。“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此谓之不求利也。一言以蔽之,伟大的“道”是最恬淡的。因此,老子语重心长地劝诫人们要重人贵生,轻名薄利。他老人家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由此可见,追名逐利的危害性之严重。如何避免呢?老子劝人淡泊名利,做到“知足”、“知止”。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如此便“可以长久”。

世间之人,若能法“道”恬淡,既可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又可以平安长久。如此,岂不逍遥乎!

(9)柔弱

因为“道”虚空无形,所以作为虚无之体的“道”自然是柔弱的。并且,老子认为“弱者道之用”,即“道”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柔弱”的。因此,他老人家教人法“道”柔弱。

老子以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出生降世的时候,其肢体是柔弱(即柔软、弱小)的;人死亡离世的时候,其肢体就(由柔软变得)僵硬了。草木萌芽生长时候,其枝叶是柔脆(即柔软、脆嫩)的;草木凋谢死亡的时候,其枝叶就(由柔软变得)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僵硬)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柔软)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正因为如此,所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如果用兵逞强于天下,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总而言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凡是强大的事物,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总是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子教人守柔处弱;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

(10)不争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因而,“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成熟结果;并像父母给孩子覆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万物,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却不依赖万物,为万物的“长辈”却不主宰万物。“道”的这种“不有”、“不恃”、“不宰”之“德”,便是“不争”之“德”,而且是“道”最深远的“德”。

因此,老子教人法“道”不争。《道德经》中有关“不争”的论述,极为丰富。如《道德经》第八章中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人其品格如水。水的好品格是善于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而且不与万物相争,自自然然地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并且无怨无悔,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

3、“德”是“道”性的体现

 道性体现于人称为“德”。所谓“道之在我之谓德”也。譬如:“道”化生了万物,而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占有、不图报、不干涉,如果学道者崇尚“道”的这种“玄德”,“举事与道合”,这就叫做“德”。

后世道教继承老子关于“德”的哲学思想,而重视神仙修炼,认为修道有成,与“道”同一体性,达到长生不死(即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的境界,也称作“德”。正如《自然经》所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

正是因为“道”由“德”显,所以修道者,必须积德养德。

4、“德”亦指社会伦理道德

广义上讲,与“道”并提的这个“德”,还包括社会伦理道德,亦即人的品德。如:老子教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待人态度友善的人,我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待人态度不友善的人,我也同样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人友善,从而具有与人友善的品德。诚实守信的人,我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不诚实守信的人,我也同样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人诚信,从而具有与人诚信的品德。

结语

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领悟了上述关于《道德经》中“道”的四个方面的涵义,并把它当作四把金钥匙,我们便可以此开启“众妙之门”而步入“道”境。因为《道德经》中每一章都是在论“道”。(其“道”之“德”蕴含其中,不言而喻。)只是有时老子在一章中只论述某一方面的“道”,有时则论述几个方面的“道”,如“上善若水”章,就“天道”、“人道”合而论之。

正因为《道德经》这部书的主旨为“尊道贵德”,所以道教以“尊道贵德”作为其信仰、行动的准则。“道”所具有的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从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人如果能够达到“上德”的境界,“德”和“道”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得“道”者,便能成仙成真。而作为社会中人,如果能够“尊道贵德”,就会走向成功、获得幸福,并成为社会所尊敬的人,乃至成圣成贤。

更多链接

吉林玄帝观斗姆殿开光暨玄天圣境第二届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