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吴筠(2)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吴筠为了强调仙道可学,他提出了远于仙道和近于 仙道的七种表现的区别。

远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遗形取性。有的人遗弃形 气,甘心于死地,来换取性理常态。这是远离仙道之一。

仙必有根。有的人认为仙是 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炼成的,但他忘掉了道本来是无极的,仙也是无穷的道理,大迷不 悟,这是远离仙道之二。

存亡一体。有的人认为形体终究要败散,现有之身,不可能 有将来之身。不知形变不可知,更何况死而再造之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三。

取悦声 色。有的人重视功名利禄,以功名不朽,利禄可享用,所以可取悦于声色犬马。不知道 “盛必衰,高必危、得必丧,盈必亏”的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四。

晚修 无补。有的人年壮时钟于情爱,无限消耗;年老时希望长生,再行修炼,而伤残难补。这是 远离仙道之五。

金丹延龄。有的人认为服食大丹可以延龄,而挥金炼丹,昼夜勤奋, 消耗精力,结果舍本逐末。这是远离仙道之六。

身心不一。有的人身在道内,心系凡 间,外在清静,内蓄奸谋。这是远离仙道之七。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专心玄道。 至真无为。这种人不貴荣华,不见可欲,至仁至静。这是近道之一。

希高敦古,克意 尚行。这种人知现实荣华的浮寄,知声色能伐性,誓剪阴贼,窒忿欲,处山林,高尚修真。 这是近道之二。

尘界自修,精专不二。这种人虽为官却慕道,对上忠,对下义;对人 厚,对己薄;外浊内清,博爱广众,潜行密修,好生恶死。这是近道之三。

崇尚方外 ,摄生为务。这种人安贫乐道,蓬荜潇洒,不慕爵,不爱禄视经济学文为虚无。这是近仙道 之四。

保国取胜,静以安身。这种人先有报国之志,以己之英才大略,奋师取胜之后 ,退而安身清静,保神致真,这是近仙道之五。

痛改前非,重视晚节。这种人是以功 补过,以正易邪,坚贞情操,恪守其性,积功圆满,以达仙境。这是近仙道之六。

忠 孝贞亷,不修自得。这种人时时处处,和光同尘,一事一物,忠孝亷贞,潜移默化,永登仙 格。这是近仙道之七。

吴筠的“七远”“七近”仙道学说,在 唐代重视外丹,炼制长生仙药之风,盛行的时候,却重视精气神的内丹修炼,指斥外丹为舍 本逐末,对后世道教内丹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启迪作用。

另外 ,吴筠还是排佛的健将之一,他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社会上起了破坏作用,在其著作《思 还淳赋》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风俗等方面列出了佛教的危害。提出应以道教的 威力来消除佛教,“然后人伦可以顺化,神道可以永贞”,民俗可以淳厚。他的 排佛,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他当时发表了《道释优劣论》等六篇论文来斥毁佛教,引起越 州大历寺僧神邕的极力抗争,神邕作了《破例翻迷论》来反驳,一时轰动天下。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宗玄先生——吴筠(2)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
    宗玄先生——吴筠(2)
    |

    吴筠为了强调仙道可学,他提出了远于仙道和近于 仙道的七种表现的区别。

    远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遗形取性。有的人遗弃形 气,甘心于死地,来换取性理常态。这是远离仙道之一。

    仙必有根。有的人认为仙是 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炼成的,但他忘掉了道本来是无极的,仙也是无穷的道理,大迷不 悟,这是远离仙道之二。

    存亡一体。有的人认为形体终究要败散,现有之身,不可能 有将来之身。不知形变不可知,更何况死而再造之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三。

    取悦声 色。有的人重视功名利禄,以功名不朽,利禄可享用,所以可取悦于声色犬马。不知道 “盛必衰,高必危、得必丧,盈必亏”的道理,这是远离仙道之四。

    晚修 无补。有的人年壮时钟于情爱,无限消耗;年老时希望长生,再行修炼,而伤残难补。这是 远离仙道之五。

    金丹延龄。有的人认为服食大丹可以延龄,而挥金炼丹,昼夜勤奋, 消耗精力,结果舍本逐末。这是远离仙道之六。

    身心不一。有的人身在道内,心系凡 间,外在清静,内蓄奸谋。这是远离仙道之七。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是:

    专心玄道。 至真无为。这种人不貴荣华,不见可欲,至仁至静。这是近道之一。

    希高敦古,克意 尚行。这种人知现实荣华的浮寄,知声色能伐性,誓剪阴贼,窒忿欲,处山林,高尚修真。 这是近道之二。

    尘界自修,精专不二。这种人虽为官却慕道,对上忠,对下义;对人 厚,对己薄;外浊内清,博爱广众,潜行密修,好生恶死。这是近道之三。

    崇尚方外 ,摄生为务。这种人安贫乐道,蓬荜潇洒,不慕爵,不爱禄视经济学文为虚无。这是近仙道 之四。

    保国取胜,静以安身。这种人先有报国之志,以己之英才大略,奋师取胜之后 ,退而安身清静,保神致真,这是近仙道之五。

    痛改前非,重视晚节。这种人是以功 补过,以正易邪,坚贞情操,恪守其性,积功圆满,以达仙境。这是近仙道之六。

    忠 孝贞亷,不修自得。这种人时时处处,和光同尘,一事一物,忠孝亷贞,潜移默化,永登仙 格。这是近仙道之七。

    吴筠的“七远”“七近”仙道学说,在 唐代重视外丹,炼制长生仙药之风,盛行的时候,却重视精气神的内丹修炼,指斥外丹为舍 本逐末,对后世道教内丹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启迪作用。

    另外 ,吴筠还是排佛的健将之一,他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社会上起了破坏作用,在其著作《思 还淳赋》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风俗等方面列出了佛教的危害。提出应以道教的 威力来消除佛教,“然后人伦可以顺化,神道可以永贞”,民俗可以淳厚。他的 排佛,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他当时发表了《道释优劣论》等六篇论文来斥毁佛教,引起越 州大历寺僧神邕的极力抗争,神邕作了《破例翻迷论》来反驳,一时轰动天下。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