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水杯

《西游记》百回详注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0-11-01 12:59:11      繁體中文版     

悟元子曰:上回结出《坎》、《离》既济,水火均平,真元 合而大道成,是言命理上事,然知修命而不知修性,则大道而犹未能成。故此回言修性之道 ,使人知性命双修也。

冠首《临江仙》一词,分明可见。江为水,性犹水也。临 江者,隐寓修命之后,还须修性之意。曰:“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三年十 万八千周,休叫神水涸,莫纵火光愁。”言一时八刻,一日十二时百刻,三年十万八千 刻,刻刻行功,不得神水涸干,火性飞扬也。“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 ”言以水济火,须调和而无损;五行攒簇,当联络而一家也。“阴阳和合上云楼 ,乘骛登紫府,跨鹤赴瀛洲。”言乌兔二物,归于黄道,金丹成就,诸缘消灭,而即人 紫府瀛洲之仙境矣。故云“这一篇词牌名《临江仙》。”

“单 道三藏师徒四众,水火既济,本性清凉,借得纯阴宝扇,扇息燥火遥山。”是结上文了 命之旨。“不一日,行过了八百之程。师徒们散诞消遥,向西而去,正值秋末冬初时序 。”是起下文修性之久。秋者,肃杀之气,万物结实之时,杀以卫生,命根上事。曰 “秋末”,是命已了也。冬者,寒冷之气,万物归根之时,寒以藏阳,性宗上事 。曰“秋末”,曰“冬初”,由结实而至归根,先了命而后了性也。 然修性之道,须要大公无私,死心忘意,不存人我之见,万物皆空,洁尘不染,而后明心见 性,全得一个原本,不生不灭,直达无上一乘之妙道矣。学者须要将提纲“涤垢洗心, 缚魔归正”语句认定,而此回之妙义自彰。

“正行处,忽见十数个披 枷戴锁和尚。三藏叹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言人已无二性,物我 有同源,人之披枷戴锁,即我之披枷戴锁,非可以二视之。众僧道:“不知你们是那方 来的,我等似有些面善。”人性我性,总是一性。有些面善,相不同而性则同也。曰: “列位相貌不一。”曰:“昨夜各人都得一梦。今日果见老爷这般异相,故 认得也。”人性我性,虽相貌不同,而默相感通;境地各别,而同气连枝;不认得而认 得,性则无殊也。

“祭赛国,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 ”祭以表心,赛以争胜,随心所欲,顾其外而失其内,也不贤也不良,也不道,非复固 有,失去人我之性矣。人我之性,乃本来之真心,真心空空洞洞,无一物可着,无一尘可染 ,是心非心。只因落于后天,生中带杀,恣清纵欲,心迷性昧,全归于假,不见其真,其于 金光寺,黄金宝塔,孟秋夜半,下一场血雨,把塔污了者何异?“金光”者,喻 英华发外。“宝塔”者,比心地玲珑。英华发外,积习之气,填满胸中,秽污百 端,心即昏昧,所作所为,是非莫辨,真假不分。一昏无不昏,千昏万昏,而莫知底止矣。 “国王更不察理,官吏将众僧拿去,千般拷打,万样追求。”信有然者。

“三辈和尚,打死两辈。”不惜性命,生机将息,原其故,皆由不能死心而 欺心。曰:“我等怎敢欺心”,心可欺乎?故三藏闻言,点头叹道:“这桩 事暗昧难明。”言这欺心之事,乃暗昧之事,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急须究个明白, 不得迷闷到底也。

曰:“悟空,今日甚时分了?”行者道:“ 有申时前后。”不问别人,而问悟空,是明示悟得本心空空无物,便是分出真假之时, 可以直下承当,申得冤屈之事。但申时前后,尤有妙义。其中有一而为申,不前不后而为中 ,一而在中,中而包一,真空不空,不空而空,执中精一之道在是。非若禅家强制人心,顽 空事业可比,不遇明师,此事难知。

三藏道:“我当时离长安,立愿见塔 扫塔。今日至此,遇有受屈僧人,乃因宝塔之累。你与我办一把新笤帚,待我沐浴了,上去 扫扫,即看这事何如,方好而君,解救地们这苦难。”以见修道而至了命之地,若不将 旧染之污,从新一扫,洗心涤虑,终是为心所累,如何解得苦难?“小和尚请洗澡 ”,洗心也;“三藏沐浴毕”,涤虑也。“穿了小袖褊衫,手拿一把 新笤帚”,择善而固执也。行者道:“塔上既被血污,日久无光,恐生恶物,老 孙与你同上。’”读者至此,可以悟矣。夫人自无始劫以来,于生万死,孽深似 海,恶积如山,已非一日。第修一己之性,空空无物,以为了事,恶激一生,将焉用力?故 必人我同济,彼此扶持,脚踏实地,方不入于中下二乘之途。此即老孙同上之妙旨,前云申 时之天机。

“开了塔门,自下层往上而扫,扫了一层,又上一层。” 道必循序而进,下学上达,自卑登高,层层次次,诸凡所有,一概扫去,不得一处轻轻放过 。然何以唐僧扫至七层,行者替扫乎?宝塔十三层,十者,阴阳生成之全数;三者,五行合 而为三家。阴阳匹配,中土调和,则三家相会,而成玲珑宝塔。一座七层者,七为火数,心 为火脏。扫塔者,扫去人心之尘垢也。尘振扫净,人已无累,由是而修大道,大道可修。此 三藏扫至十层上,腰痛坐倒,而悟空替扫所不容已者。

“正扫十二层,只 听得塔顶上有人言语,行者道:‘怪哉!怪哉!这早晚有三更时分,怎么得有人在顶上 言语?断乎是邪物。’”宝塔为真心之别名,扫塔乃扫心之功力,旁门外道,不 知圣贤心法妙旨,以假乱真,毁谤正道,妄贪天物,苟非有真履实践之君子,安知此妖言惑 人之邪物?“行者钻出前门,踏着云头观看,可谓高明远见,勘破一切野狐禅矣。

“塔心里坐着两个妖精”,此两个,一必系着于空,一必系着于相。 着于空,执中也;着于相,执一也,“一盘嗄饭,一只碗,一把壶。”曰“ 盘”、曰“碗”、曰“壶”。总是空中而不实;曰“一嗄 ”、曰“一只”、曰“一把”,总是执一而不通。执中执一,无 非在人心上,强猜私议,糊涂吃迷魂酒而已,其他何望?殊不知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 执一者,为其赋道也。故行者掣出金箍棒喝道:“好怪物,偷塔上宝贝的,原来是你。 ”棒喝如此,天下迷徒可以猛醒矣。

两妖供出“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差来巡塔的奔波儿灞,灞波儿奔 ,一个是鲇鱼怪,一个是黑鱼精。”“乱石山”,旁门纷纷,如顽石之乱集 ;“碧波潭”,迷津塞满,似死水之起波。“万圣”者,处处神仙, 而欺世欺人;“老龙”者,个个抱道,而争奇好胜。“奔波儿灞”, 枉用奔泔起波澜;“灞波儿奔”,徒劳灞奔生妄想。此等治滞不通,糊涂昏黑, 愚而又愚之辈,适以成鲇鱼怪、黑鱼精焉耳,尚欲成仙乎?又供出“万圣公主,花容月 貌,招了个九头驸马。老龙驸马,先下一阵血雨,污了宝塔,偷了塔中舍利佛宝。万圣公主 ,又偷九叶灵芝,养在潭底,不分昼夜光明。”噫!误认美女为他家,窃舍利之名,取 首经之梅子,以为外丹而行污事;背却天真,借九还之说,守肉团之人心,以为内丹而入寂 灭。取经之道,果取女子之经乎?真空之理,果是顽心之空乎?

夫真金者,真性 也。真空者,主人翁也。着于女子,谓之招驸马则可,谓之炼真金则不可;着于顽心,谓之 有公主则可,谓之有主人公则不可。旁门万万,不可枚举,总不出此有相无相之二途。纵是 污了宝塔,窃取天机自欺欺人,以一盲而引众盲,今于万万中供出一二条,以为证见,余可 类推。所以行者冷笑道:“那业畜等,这等无礼。怪道前日,请牛魔王在那里赴会,原 来他结交这伙泼魔,专干不良之事。”言无知迷徒,始而心地不明,惑于邪言,既而主 意不牢,意行邪事,结伙成群,伤天害理,种种不法。金丹大道遭此大难,尚忍言哉?仙翁 慈悲,度世心切,不得不指出真阴真阳本来面目与假阴假阳者,“扬于王庭”, 两曹对案也。

“且留活的去见皇帝讲话”者,是欲明辨其假也; “又好做眼去寻贼追宝”者,是叫细认其真也。八戒、行者,将小妖“一家 一个,都抓下塔来”,“别有些地奇又奇,心肾原来非《坎》、《离》。” 真能除假,假不能得真,真假各别,显而易见。金光寺冤屈之和尚,于此可以得见青天矣。

“国王看了关文道‘似你大唐王,选这等高僧,不避路途遥远,拜佛 取经。寡人这里和尚,专心只是做贼。’”言任重道远,脚踏实地,是拜佛取经 之高僧;着空执相,悬虚不实,即是专心做贼之和尚。国王以塔宝失落,疑寺僧窃去,是未 免在有相处认真;唐僧奏夜间扫塔,已获住妖贼,特示其在真空处去假。“国王见大圣 ,大惊道:‘圣僧如此丰姿,高徒怎么这等相貌?’”是只知其假,而不知 其真。“大圣叫道:‘人不可貌相,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 ’”是先知其真,而后可以丢假。

“国王闻言,回惊作喜道: “朕这里不选人才,只要获贼得宝,归塔为上。’再着当驾官看车盖,叫锦衣卫 ,好生优侍圣僧,去取妖贼来。”是一经说破,辨的真假,而知人心非宝,只是作贼; 道心是宝,能以成圣,不在人心上用心机矣。“好生优待圣僧”者,修道心也; “去取妖贼来”者,去人心也。修道心,去人心,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 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此“备大轿一乘,黄伞一柄,校尉将行者 八抬八绰,大四声喝路,径至金光寺”之所由来也。噫!只此一乘法,余二皆非真,彼 着空执相者,安足语此?

“八戒、沙僧将两妖各揪一个,大圣坐轿,押赴 当朝白玉陛前。国王唐僧,文武多官,同目视之。”真假两在,非可并立,辨之不可不 早也。“那怪一个是暴腮乌甲,尖嘴利牙;一个是滑皮大肚,巨口长须。虽然是有足能 行,大抵是变成的人像。”以假乱真,以邪紊正,均谓之贼道可也。二妖所供一段,即 《参同契》所云:“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呜肠胃 ,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诸术甚众多,千条万有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 九都。明者审厥旨,旷然知所由”者是也。

“国王道:‘如何 不供自家名字?’那怪方供出奔波儿灞鲇鱼精,灞波儿奔黑鱼精。”以见贼道之 徒,邪行秽作,着空着色,不但不能永寿,而且有以伤生。无常到来,方悔为人所愚,两事 俱空,一无所有。是其故,皆由辨之不早辩也。噫!白玉阶前,取了二妖供状,叫锦衣卫好 生收监,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罪者不得不罚;麒麟殿上,问了四众名号,在建章宫 又请吃席,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功者不得不赏。

“不用人马,酒醉 饭饱”,木金同去擒妖怪,饮仁义而膏梁不顾;“不用兵器,随身自有,国王大 觥与送行”,修天爵而人爵即从。“拿来两妖去做眼”,糊涂虫急举高见; “挟着两妖驾风头”,痴迷汉速快寻真。“君臣一见腾云雾,才识师徒是圣 僧。”’正是“明者审厥旨,旷然知所由”矣。

诗曰:

扫除一切净心田,循序登高了性天。

可笑旁门外道客,法空执相尽 虚悬。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图文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