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尔注》下(4)

道教之音整理 张道陵

2016-05-13 18:10:51

果而勿骄。

至诚守善,勿骄上人。

果而勿矜。

至诚守善勿矜身。

果而勿伐。

至诚守善勿伐身也。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至诚守善,勿贪兵威。设当时佐帝王图兵,当不得已而有。勿甘乐也,勿以常为强也。风后佐黄帝伐蚩尤,吕望佐武王伐纣,皆不得已而为之耳。

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闻道不能行,故老,老不止,早已矣。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

兵者非道所憙,有道者不处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左右,契也。

兵者不祥器,非君子之器。

重明其凶事也。

不得已而用之。

前章已说之也。

恬淡为上,故不美兵也。

道人恬淡,不美兵也。

若美,必乐之,是煞人。夫乐煞者,不可得意於天下。

明乐兵乐煞不可也。

故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左右,契也。

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偏将军不专煞生之机,像左;上将军专煞,像右。

言以丧礼处之,煞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不得已而有者,辄三申五令,示以道诫,愿受其降。不从者当闵伤悲泣之,如家有丧,勿喜快也。

道常无名。

不名大,讬微小也。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虽微小,为天下母,故不可得臣。

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人不可以贵轻道,当之,万物皆自宾伏。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王者行道,天地憙,滋泽生。

民莫之令而自均。

王者尊道,吏民企效,不畏法律,乃畏天神。不敢为非恶。皆欲全身,不须令敕而自平均。

始制有名。

道人求生,不贪荣名。今王侯承先人之后,有荣名,不强求也。道听之,但欲令务尊道行诫,勿骄溢也。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王侯承先人之后。既有名,当知止足,不得复思高尊强求也。

知止不殆。

诸知止足,终不危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道在天下,譬如江海,人一心志道,当如谷水之欲归海也。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老子想尔注》上
    下一篇:管子·内业
    |

    《老子想尔注》下(4)

    道教之音整理 张道陵

    2016-05-13 18:10:51

    |
    《老子想尔注》下(4)
    |

    果而勿骄。

    至诚守善,勿骄上人。

    果而勿矜。

    至诚守善勿矜身。

    果而勿伐。

    至诚守善勿伐身也。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至诚守善,勿贪兵威。设当时佐帝王图兵,当不得已而有。勿甘乐也,勿以常为强也。风后佐黄帝伐蚩尤,吕望佐武王伐纣,皆不得已而为之耳。

    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闻道不能行,故老,老不止,早已矣。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

    兵者非道所憙,有道者不处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左右,契也。

    兵者不祥器,非君子之器。

    重明其凶事也。

    不得已而用之。

    前章已说之也。

    恬淡为上,故不美兵也。

    道人恬淡,不美兵也。

    若美,必乐之,是煞人。夫乐煞者,不可得意於天下。

    明乐兵乐煞不可也。

    故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左右,契也。

    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偏将军不专煞生之机,像左;上将军专煞,像右。

    言以丧礼处之,煞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不得已而有者,辄三申五令,示以道诫,愿受其降。不从者当闵伤悲泣之,如家有丧,勿喜快也。

    道常无名。

    不名大,讬微小也。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虽微小,为天下母,故不可得臣。

    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人不可以贵轻道,当之,万物皆自宾伏。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王者行道,天地憙,滋泽生。

    民莫之令而自均。

    王者尊道,吏民企效,不畏法律,乃畏天神。不敢为非恶。皆欲全身,不须令敕而自平均。

    始制有名。

    道人求生,不贪荣名。今王侯承先人之后,有荣名,不强求也。道听之,但欲令务尊道行诫,勿骄溢也。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王侯承先人之后。既有名,当知止足,不得复思高尊强求也。

    知止不殆。

    诸知止足,终不危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道在天下,譬如江海,人一心志道,当如谷水之欲归海也。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