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指略

道教之音整理 晋·王弼

2016-06-16 19:48:23

老子指略说明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曰:“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揣摩其意,“指略”一语意在言事,而非所作书名,所作书乃名为道略论者。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便作:“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而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则作:“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盖以《指略》与《道略论》皆为书名。

王弼所著书,《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高似孙《子略》均题为《老子指例略》,郑樵《通志》题为《老子指略例》,或二卷,或一卷。惟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册府元龟》作《老子指略》,《玉海》作《老子说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老子略论》,晁氏且曰“凡十有八章”。其书自宋以后佚失。

然《道藏·正乙部》有《老子微旨例略》一卷,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又有《老君指归略例》一卷,近人王维诚以为当即王弼《老子指略》佚文,据以辑为《老子指略》,刊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楼宇烈先生收入《王弼集校释》,而严灵峰先生《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以为《老子微旨例略》(“旨”写作“指”)当是王弼书之原名,疑“指”上脱一“微”字。

先秦两汉庄周、韩非、河上公、司马谈诸人解老,各不同,王弼主贵无之学,于庄周所继承为多。又此文中“此其大要也”一段,比较道家与诸子异同,论道家为诸子之源,则是诸子学之总论,于司马谈所继承为多,而又下启《抱朴子》之《明本》篇者也。又自司马谈、王弼文出,学者可谓生一种“要指”、“指略”之学,实亦学术隆降之一大关键。准此,王弼此文之重要已不待言。今加董理,以就教于学人。

此文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整理,原文为繁体竖排,今改为简体横排,标点分段亦加调整。本文是由潇雨整理排录的。

正 文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为,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

故执大象则天下往,用大音则风俗移也。无形畅,天下虽往,往而不能释也;希声至,风俗虽移,移而不能辩也。是故天生五物,无物为用;圣行五教,不言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刚;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虽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天不以此,则物不生;治不以此,则功不成。故古今通,终始同,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始,此所谓“常”者也。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知常日明”也。物生功成,莫不由乎此,故“以阅众甫”也。

夫奔电之疾犹不足以一时周,御风之行犹不足以一息期。善速在不疾,善至在不行。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物。是故叹之者不能尽乎斯美,咏之者不能畅乎斯弘。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

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深”也者,取乎探赜而不可究也;“大”也者,取乎弥纶而不可极也;“远”也者,取乎绵邈而不可及也;“微”也者,取乎幽微而不可睹敢。然则“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然弥纶无极,不可名细;微妙无形,不可名大。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失其原矣。是以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不以为为事,则不败其性;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

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老子指略

    道教之音整理 晋·王弼

    2016-06-16 19:48:23

    |
    老子指略
    |

    老子指略说明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曰:“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揣摩其意,“指略”一语意在言事,而非所作书名,所作书乃名为道略论者。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便作:“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而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则作:“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盖以《指略》与《道略论》皆为书名。

    王弼所著书,《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高似孙《子略》均题为《老子指例略》,郑樵《通志》题为《老子指略例》,或二卷,或一卷。惟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册府元龟》作《老子指略》,《玉海》作《老子说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老子略论》,晁氏且曰“凡十有八章”。其书自宋以后佚失。

    然《道藏·正乙部》有《老子微旨例略》一卷,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又有《老君指归略例》一卷,近人王维诚以为当即王弼《老子指略》佚文,据以辑为《老子指略》,刊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楼宇烈先生收入《王弼集校释》,而严灵峰先生《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以为《老子微旨例略》(“旨”写作“指”)当是王弼书之原名,疑“指”上脱一“微”字。

    先秦两汉庄周、韩非、河上公、司马谈诸人解老,各不同,王弼主贵无之学,于庄周所继承为多。又此文中“此其大要也”一段,比较道家与诸子异同,论道家为诸子之源,则是诸子学之总论,于司马谈所继承为多,而又下启《抱朴子》之《明本》篇者也。又自司马谈、王弼文出,学者可谓生一种“要指”、“指略”之学,实亦学术隆降之一大关键。准此,王弼此文之重要已不待言。今加董理,以就教于学人。

    此文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整理,原文为繁体竖排,今改为简体横排,标点分段亦加调整。本文是由潇雨整理排录的。

    正 文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为,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

    故执大象则天下往,用大音则风俗移也。无形畅,天下虽往,往而不能释也;希声至,风俗虽移,移而不能辩也。是故天生五物,无物为用;圣行五教,不言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刚;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虽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天不以此,则物不生;治不以此,则功不成。故古今通,终始同,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始,此所谓“常”者也。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知常日明”也。物生功成,莫不由乎此,故“以阅众甫”也。

    夫奔电之疾犹不足以一时周,御风之行犹不足以一息期。善速在不疾,善至在不行。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物。是故叹之者不能尽乎斯美,咏之者不能畅乎斯弘。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

    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深”也者,取乎探赜而不可究也;“大”也者,取乎弥纶而不可极也;“远”也者,取乎绵邈而不可及也;“微”也者,取乎幽微而不可睹敢。然则“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然弥纶无极,不可名细;微妙无形,不可名大。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失其原矣。是以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不以为为事,则不败其性;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

    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