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之二(3)

道教之音整理 唐玄宗

2016-05-18 09:02:00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边,

于诸法中体了真性,行无行相,故云善行。如此则心与道冥,故无辙进可寻求。

善言无瑕谪,

能了言教,不为滞执,遣象求意,理证言忘,故于言教中无瑕疵谪过。

善计不用筹算,

能了诸法本无二门,一以贯之,不生他见,故无劳筹算,自能照了,既无计算,非善而何?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兼忘言行,不入异门,心无边境之迷,境无起心之累,虽无关楗,其可开乎?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体了真性,本以虚忘,若能虚忘,则心与道合,虽无绳索约束,其可解而散乎?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以圣人常用此五善之教以教之,故无弃者。

是谓袭明。

密用曰袭,五善之行在于忘遣,忘遣则无迹,故云密用。密用则悟了,故谓之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师,法也。资,取也。善人可师法,不善人可取役使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此章深旨,教以兼忘,若存师资,未为极致。今明所以贵师为存学相,学相既空,自无所贵,所以爱资为存教相,于教忘教,故不爱资。贵爱两忘,而道自化。

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师资两忘,是谓玄德。凡俗不悟,以为大迷,故圣人云虽知凡俗以为大迷,以道观之,是为要妙。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者,患于用牡,故知其雄,则当守其雌,谦德物归,是为天下溪谷,则真常之德不离其身,抱道含和,复归于婴儿之行矣。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能守雌静,常德不离,德虽明白,当如暗昧,如此则为天下法式。常德应用,曾不差忒,德用不穷,故复归于无极。忒,差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德虽尊荣,常守卑辱,物感斯应,如谷报声,虚受不穷,常德圆足,则复归于道矣。朴,道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含德内融,则复归于朴。常德应用,则散而为器,既涉形器,必有精粗,圣人用之,则为群村之官长矣。

故大制不割。

圣人用道,大制群生,暄然似春,蒙泽不谢,动植咸遂,曾不割伤。

将欲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者,大宝之位也,有道之者,必待历数在躬,若暴乱之人,将欲以力取而为之主者。老君戒云: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大宝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谓为神器,故不可以力为也。故曰为者败之,此戒奸乱之臣。

执者失之。

历数在躬,已得君位,而欲执有斯位,凌虐神主,天道祸淫,亦当令失之。此戒帝王也。

故物或行或随,或煦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

欲明为则败,执则失,故物或行之于前,或随之于后,或煦之使暖,或吹之使寒,扶之则强,抑之则弱,有道则载事,无德则隳废。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睹或物之行随,知执者之必失,故去其过分尔。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人臣能以道辅佐人主者,当柔服以德,不用甲兵之威,取强于天下。何则?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抗兵加使,彼必应之,其事既好还报,则胜负之数,未可量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军师所处,战则妨农,农事不修,故生荆棘。兵气感害,水旱继之,农废于前,灾随其后,必有凶荒之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善辅相者,果于止敌。盖在于安人和众,必不敢求胜取强。故虽果于止敌,敌不为寇。慎勿矜功伐取,以自骄盈,骄则败亡,故为深戒。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前敌来侵,不得休止,故用兵以止之,如是则果在于应敌,非果以取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物之用壮,由兵之恃强。物壮则衰,兵强则败,是谓不合于道,当须早止不为。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者,好也。兵者,谋略也。凡人修辞立诚,不能以道德藏器,而以兵谋韬略为好。谋略之用,只在于攻取杀伐,故为不善之材器。凡物尚或恶之,是以有道之人不处身于此尔。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左,阳也。阳和则发生,故平居所贵。右,阴也,阴凝则肃杀,故用兵所贵。

兵者,不祥之器,

祥,善也。好兵者尚杀,故为不善之材器也。

非君子之器。

君子以道德为材器,不贵兵谋。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夷狄内侵,故不得已。善胜不争,是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制胜于敌,必哀其人,故不以为美也。夫胜必多杀人,若以胜为美者,是乐多杀人,乐多杀人,人必不附。欲求得志,不亦难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

偏将军卑而处左者,不专杀人。上将军尊而处右者,主兵谋也。

言以丧礼处之。

丧礼尚右,今上将军居右者,是以丧礼处置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

以生灵之贵,而交战杀之,有恻隐之心,故以悲哀伤泣之尔。

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勇士雄,入战而获胜,胜则受爵,居于右位,尚右非吉,是以丧礼处之。但以为不祥之器,亦何必缟素为资。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

道以应用为常,常能应物,其应非一,故于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朴,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应用匠成,则至大也,故无敢以道为臣者。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侯王若能守道精一,无为而化,则万物将自宾服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则地平天成,交泰致和,故降洒甘露。夫甘露既降,萧兰俱泽,不烦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称物平施。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人君以道致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有名之物,亦尽为侯王所有矣。既,尽也。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则夫有名之物,亦将知依止于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以无危殆之事。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天降甘露,以瑞有道,故譬有道之君,在宥天下,天则应之,犹如川谷与江海通流尔。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之二(3)

    道教之音整理 唐玄宗

    2016-05-18 09:02:00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之二(3)
    |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边,

    于诸法中体了真性,行无行相,故云善行。如此则心与道冥,故无辙进可寻求。

    善言无瑕谪,

    能了言教,不为滞执,遣象求意,理证言忘,故于言教中无瑕疵谪过。

    善计不用筹算,

    能了诸法本无二门,一以贯之,不生他见,故无劳筹算,自能照了,既无计算,非善而何?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兼忘言行,不入异门,心无边境之迷,境无起心之累,虽无关楗,其可开乎?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体了真性,本以虚忘,若能虚忘,则心与道合,虽无绳索约束,其可解而散乎?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以圣人常用此五善之教以教之,故无弃者。

    是谓袭明。

    密用曰袭,五善之行在于忘遣,忘遣则无迹,故云密用。密用则悟了,故谓之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师,法也。资,取也。善人可师法,不善人可取役使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此章深旨,教以兼忘,若存师资,未为极致。今明所以贵师为存学相,学相既空,自无所贵,所以爱资为存教相,于教忘教,故不爱资。贵爱两忘,而道自化。

    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师资两忘,是谓玄德。凡俗不悟,以为大迷,故圣人云虽知凡俗以为大迷,以道观之,是为要妙。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者,患于用牡,故知其雄,则当守其雌,谦德物归,是为天下溪谷,则真常之德不离其身,抱道含和,复归于婴儿之行矣。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能守雌静,常德不离,德虽明白,当如暗昧,如此则为天下法式。常德应用,曾不差忒,德用不穷,故复归于无极。忒,差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德虽尊荣,常守卑辱,物感斯应,如谷报声,虚受不穷,常德圆足,则复归于道矣。朴,道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含德内融,则复归于朴。常德应用,则散而为器,既涉形器,必有精粗,圣人用之,则为群村之官长矣。

    故大制不割。

    圣人用道,大制群生,暄然似春,蒙泽不谢,动植咸遂,曾不割伤。

    将欲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者,大宝之位也,有道之者,必待历数在躬,若暴乱之人,将欲以力取而为之主者。老君戒云: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大宝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谓为神器,故不可以力为也。故曰为者败之,此戒奸乱之臣。

    执者失之。

    历数在躬,已得君位,而欲执有斯位,凌虐神主,天道祸淫,亦当令失之。此戒帝王也。

    故物或行或随,或煦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

    欲明为则败,执则失,故物或行之于前,或随之于后,或煦之使暖,或吹之使寒,扶之则强,抑之则弱,有道则载事,无德则隳废。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睹或物之行随,知执者之必失,故去其过分尔。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人臣能以道辅佐人主者,当柔服以德,不用甲兵之威,取强于天下。何则?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抗兵加使,彼必应之,其事既好还报,则胜负之数,未可量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军师所处,战则妨农,农事不修,故生荆棘。兵气感害,水旱继之,农废于前,灾随其后,必有凶荒之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善辅相者,果于止敌。盖在于安人和众,必不敢求胜取强。故虽果于止敌,敌不为寇。慎勿矜功伐取,以自骄盈,骄则败亡,故为深戒。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前敌来侵,不得休止,故用兵以止之,如是则果在于应敌,非果以取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物之用壮,由兵之恃强。物壮则衰,兵强则败,是谓不合于道,当须早止不为。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者,好也。兵者,谋略也。凡人修辞立诚,不能以道德藏器,而以兵谋韬略为好。谋略之用,只在于攻取杀伐,故为不善之材器。凡物尚或恶之,是以有道之人不处身于此尔。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左,阳也。阳和则发生,故平居所贵。右,阴也,阴凝则肃杀,故用兵所贵。

    兵者,不祥之器,

    祥,善也。好兵者尚杀,故为不善之材器也。

    非君子之器。

    君子以道德为材器,不贵兵谋。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夷狄内侵,故不得已。善胜不争,是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制胜于敌,必哀其人,故不以为美也。夫胜必多杀人,若以胜为美者,是乐多杀人,乐多杀人,人必不附。欲求得志,不亦难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

    偏将军卑而处左者,不专杀人。上将军尊而处右者,主兵谋也。

    言以丧礼处之。

    丧礼尚右,今上将军居右者,是以丧礼处置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

    以生灵之贵,而交战杀之,有恻隐之心,故以悲哀伤泣之尔。

    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勇士雄,入战而获胜,胜则受爵,居于右位,尚右非吉,是以丧礼处之。但以为不祥之器,亦何必缟素为资。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

    道以应用为常,常能应物,其应非一,故于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朴,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应用匠成,则至大也,故无敢以道为臣者。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侯王若能守道精一,无为而化,则万物将自宾服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则地平天成,交泰致和,故降洒甘露。夫甘露既降,萧兰俱泽,不烦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称物平施。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人君以道致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有名之物,亦尽为侯王所有矣。既,尽也。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则夫有名之物,亦将知依止于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以无危殆之事。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天降甘露,以瑞有道,故譬有道之君,在宥天下,天则应之,犹如川谷与江海通流尔。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