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水杯

《云笈七签》卷三十 禀生受命部二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0-11-01 12:59:11      繁體中文版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

夫人者受生于天魂,经成于元灵,转轮九炁,挺生太一,开丝二道,积神幽宫。所以玄液七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气,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匠,五因来具,立人之道,其如此也。五因者,是五神也;三道者,是三真也。夫五神,天之魂;三真,道之炁。九天之胎,太一之源。日月天之道,玄液天之润,六虚天之光,幽宫天之府,神气天之化,元灵帝之变。凡此言九天者,乃混合帝君之变。变而化之,是谓九宫。九宫混变而同一矣。若兆欲修己来生,当从所生之宗。所生之宗,谓元父、玄母也。元父主炁,化理帝先;玄母主精,变结胞胎。精气相成,如阴阳相生,云行雨施,兆已道合,无名数起,三五兆始,禀形七九,既匝兆体,乃成和合。三五七九,洞真帝象之先,当须营天皇之功,九变为灵,功成人体。体与神并,神去则死,神守则生。是以三元为道之始,帝君为道之根,太一为道之变,九天为道之神,九宫为道之宅,玄液为道之津。可以照镜三田,以致神仙,朝适六合,夕守泥丸,坚执胎精,心中常欢。学道之子,须此为缘,见是经者,始可与言。存念太一,混合帝先,雄雌守神,灌流浩清,常使九天元炁则合九成也。夫洞其要也,则一体常存,津血自生,雄镇命户,雌守神室,太一无离,与天同时。故《太上隐符》曰:存其雄,守其雌,乃天地不能殄也。既存之焉,则五神守宅,五脏生华,灵栖绛宫,帝镇泥丸,百神坚固,胎塞命门。久则三一之神夕见,太一帝先晨降,并见形于子之寝处也。子当清洁斋戒,断绝外事,杜塞邪迳,节诸人物,罕为循诣,精心在一,晨夕循道,孜孜不替,沐浴五香,别静一室,烧香左右,以期真炁。太一之道尤忌血腥臭臊殗秽之气。若泣泪坠落,则帝君悲扰;哭声发口,则太一凝结。故九气止而不变,三一悲而不摄。九炁不变,则三一亦结。结滞日积,生气泄出,而故炁运入。故炁运入,将病将死之始也。是以真人谓哭音为死绝之声,谓泣涕为漏精之津,可不慎避之哉!若一见死尸及积日哀哭者,则帝君获罪,谪于太上太一,受考谴于玄虚也,将来三年子将亡矣。诸不受太一之道者,自不得同之于学生也。所以至忌尸哭腌秽忧泪之感,以为太一帝君之精思也。又不得见死尸,自受书之后,若见四十九尸者,皆不得长生,必中道绝命也。若见二十四尸者,则当暂过太阴,然后超仙。以为死尸之形既眄于两眼,尸秽之气亦滞缠于人思,所存记于绛宫。绛宫所识,虽忌犹存。宜暂归身显尸塞思,记之眼故也。子厚慎之哉!见血、尸丧、殗秽、哀哭、泣涕,皆太一之至忌也。若恒斋戒则存,易感精诚,立会太一,镇命欢欣,混合行之一十八年,白日升晨,此真人回老反婴之道也。

存三一,守太一精洞房会帝君,则化生九灵于子形中,辅子之神明,成子之真仙,保子之长生,固子之胎魂也。白元、无英、桃君、司命、太一,混合五神,捧籍列符。五神各有所主,混合九变,三五洞化。于是三宫镇真,百节受灵,帝群宝籍,宿命无倾,週旋虚烟,启通玄精,二十四真忽然化生。上开上元,下开八冥,左朝六甲,右使六丁,玉华引日,太一并形,千乘万骑,举身登晨,白日升天。真人修是太一之道者,皆得三天之举,故曰举身登晨,白日升天。以鸡鸣时,晨登空无皆之中,到于三天之上。日之正中为白日,鸡之始鸣为登晨。是以存太一混合,多用鸡鸣及生气时也。九天九宫,中有九神,是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故曰九宫。太清中有太素、太和,洞房中有明堂、绛宫,是曰六府。上曰天府,下曰洞台。三五之号,其位不同。一曰太清之中,则三五帝君;二曰三一丹田神。又五者符籍之神,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康君是也,合而名为三五。三五各有宫室。若三真安在其宫,五神上见帝君。帝君左有元老丈人,右有玄一老君。此则无极之中所谓九君。上一则真一也。九君所谓天之魂,自然成真之子也。知精存九君,深思三真,必能以兆一体週旋三五之中,反覆七九之里,使天帝之灵魂常治在兆已,五神奉籍,週而复始,必将白日登度,何但不死而已。

《高上神霄经》曰:魂生无中,布在九宫。道出八极,常游绛宫。三宫合化,是为紫房。紫房所在,先由明堂。兆能知之,当开金门。金门,洞房内也。又曰:混而合之,出入帝方。三五合一,必成仙王。此谓洞合之时,三真五神之道也。帝方,太清域也。故《大洞真经》中篇曰:二老在左右方,帝魂不可不分,三九变其上下,太一立其中根,五神奉我生籍,司命塞我死门,九宫合而为一,六合曌总而内真也。此言谓分别其宫室,混合其变化。此道是太上宝行长生根本,立人之帝先,为道之元始,生府之仙宗,帝籍之秘章,洞真之奇妙,九宫之要经也。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图文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