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 ● 知北游 第二十二(原文)(2)

道教之音整理 战国·庄周

2011-11-14 14:51:23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 :“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 :“期而后可 。”庄子曰 :“在蝼蚁 。”曰 :“何其下邪?”曰 :“在稊稗 。”曰 :“何其愈下邪?”曰 :“在瓦甓 。”曰 :“何其愈甚邪?”曰 :“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 :“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 !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去而来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囗妸荷甘与神农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囗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 :“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 ,嚗然放杖而笑,曰 :“天知予僻陋谩诞,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弇堈吊闻之 ,曰 :“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 :“子知道乎?”无穷曰 :“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 :“吾知道 。”曰 :“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 :“有 。”曰 :“其数若何?”无为曰 :“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 :“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仰而叹曰 :“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无始曰 :“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

光曜问乎无有曰 :“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 :“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 :“子巧与!有道与?”曰 :“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 :“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 :“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 :“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 :‘可。古犹今也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 :“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孙子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 :“已矣,末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颜渊问乎仲尼曰 :“回尝闻诸夫子曰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 。”仲尼曰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哀乐之来 ,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庄子》外篇 ● 知北游 第二十二(原文)(2)

    道教之音整理 战国·庄周

    2011-11-14 14:51:23

    |
    《庄子》外篇 ● 知北游 第二十二(原文)(2)
    |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 :“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 :“期而后可 。”庄子曰 :“在蝼蚁 。”曰 :“何其下邪?”曰 :“在稊稗 。”曰 :“何其愈下邪?”曰 :“在瓦甓 。”曰 :“何其愈甚邪?”曰 :“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 :“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 !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去而来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囗妸荷甘与神农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囗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 :“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 ,嚗然放杖而笑,曰 :“天知予僻陋谩诞,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弇堈吊闻之 ,曰 :“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 :“子知道乎?”无穷曰 :“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 :“吾知道 。”曰 :“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 :“有 。”曰 :“其数若何?”无为曰 :“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 :“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仰而叹曰 :“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无始曰 :“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

    光曜问乎无有曰 :“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 :“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 :“子巧与!有道与?”曰 :“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 :“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 :“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 :“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 :‘可。古犹今也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 :“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孙子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 :“已矣,末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颜渊问乎仲尼曰 :“回尝闻诸夫子曰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 。”仲尼曰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哀乐之来 ,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