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弼:道德真经注卷之三(3)

道教之音 魏·王弼

2013-01-24 02:53:03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

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嘎也。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知常曰明,

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

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心使气曰强。

心宜无有,使气则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造事端也。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

含守质也。

解其分,

除争原也。

和其光,

无所特显,则物无偏争也。

同其尘,

无所特贱,则物无偏耻也。

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

故为天下贵。

无物可以加之也。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道治国则国平,以正治国,则奇正起也,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国,则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国,

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於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强则国家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正可举,闷闷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其政察察#3也。殊类分析,民奸争竞,故曰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言谁知善治之极乎,

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正复为奇,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立善以和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以方导物,舍去其邪。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

廉而不剧,

康,清康也。剧,伤。以清康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康刿伤於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於物也,所谓直若屈也。

光而不惧。

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道德真经注卷之三竟

#1德其母:此句疑作『则得其母』。

#2直不在一:『不』原作『下』,据张本改。

#3其政察察:『其政』二字原脱,据张本加。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魏王弼:道德真经注卷之三(3)

    道教之音 魏·王弼

    2013-01-24 02:53:03

    |
    魏王弼:道德真经注卷之三(3)
    |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

    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嘎也。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知常曰明,

    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

    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心使气曰强。

    心宜无有,使气则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造事端也。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

    含守质也。

    解其分,

    除争原也。

    和其光,

    无所特显,则物无偏争也。

    同其尘,

    无所特贱,则物无偏耻也。

    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

    故为天下贵。

    无物可以加之也。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道治国则国平,以正治国,则奇正起也,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国,则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国,

    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於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强则国家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正可举,闷闷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其政察察#3也。殊类分析,民奸争竞,故曰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言谁知善治之极乎,

    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正复为奇,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立善以和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以方导物,舍去其邪。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

    廉而不剧,

    康,清康也。剧,伤。以清康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康刿伤於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於物也,所谓直若屈也。

    光而不惧。

    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道德真经注卷之三竟

    #1德其母:此句疑作『则得其母』。

    #2直不在一:『不』原作『下』,据张本改。

    #3其政察察:『其政』二字原脱,据张本加。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