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道家金丹学的破体与乾健体的转换关系

道教之音 高 帅

2015-01-14 11:00:59

我国的道家金丹文化,最初是源于《易经》的象数学的。从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开始,就沿用《易经》的易理言事说物。大约在伏羲氏时代,汉字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创造了《易经》的这些卦爻符号,用来描述自然界的万物之间的共同规律,这些规律是用原始《易经》的卦爻与象数模式来表达的。

万物源于一气,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我国金丹文化的源头。所以,张伯端《悟真篇》里面这样告诉我们:“《阴符》实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自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紫阳真人的这首诗,为我们探究道家金丹文化,指明了方向。

这首诗的“《阴符》实字逾三百”,其中的“实”字,跟后句“《道德》灵文满五千”的“满”字对仗。其实义是要阐释《阴符经》所讲的“不神之神”的修命这个实理,故用“实”字,以强调金丹实修的妙处。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修真模式,成为历代无数的修真有成者,必须遵循的道家金丹模式,要求大众必须道法自然,才能有所成就,这个自然不是妥协,不是顺应,而是遵循这个自然的变化规律,才是道家符合自然规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逆运法则。

《悟真篇》所讲的道家金丹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如何正确的理解与研究道家金丹文化,寻找道家金丹的至高点,给了思想,也给了方法。故那些与道不相契的低等道术,就一定不是道家的金丹文化,那些只有用道的理论,道的模式来阐释的修真文化,才是我国道家文化的根,故历代贤哲,称道家的金丹文化,为大道文化。

道家是用易理阐释万物及人的生成与演变规律的。《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的讲,万物的生成都是靠“道”这个载体来实现的,道就是“气”,它能够造万物,道有个基本结构式,是“阴”和“阳”,如果这个“道”没有阴和阳的构件,就不符合道的规则。万物之灵的人,一定是由阴阳结合产生的。故道家对生命的诞生,是由父母媾精的原始道气开始的,是一个原始的“太乙”,在杳冥中存在于人的魂魄之中。一个凡人必须经历后天的思虑、欲望、生活等日常活动,人人本来具有阴阳个体,会逐渐出现一种转变,道家称之为“顺变”模式。即一个平凡人的生命模式,用卦象描述,就是乾卦的一阳爻,走入坤卦中,坤卦的一阴爻,走入乾卦中,相互置换,变为离卦和坎卦的后天模式。

这个置换模式,道家解释为“无复纯白之体”的破体。这个跟现代二流丹道所指的,男子16岁左右,出现遗精的生理现象的破身,误认为是道家的破体论,理论上是有区别的。

人的生命结构,从一种乾健体,转变成一种正常的六欲戕害、日常妄作等生命活动的破体后,人类属阳性的本真与妄意的辩证关系,是本真逐渐隐退,不会轻易失去。如果本真完全失去,人体就不具备阴和阳,就体变纯阴,这一状态,道家取名为“鬼”的状态,道家是这样阐释人和鬼的不同的。

凡人的生命置换与转变,是阴渐进,阳渐退,生命因子日益被消耗,这是决定着人的寿命长短的基础,怎样恢复我们生命结构的原貌,重新返还到父母未生之前的那种状态?成为道家金丹文化的核心思想。故怎么来就怎么去,只有再回归到原点,“穷取生身受气初”才能实现本真的返还。故张三丰先生将这一模式描述为:“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的模式,才是道家的复归全真思想。

《悟真篇》还这样说:“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吕洞宾《黄鹤赋》也说:“因配坎离而方成。”,还说:“趋遄时,补我乾之一缺。俄然间,还彼坤之六虚。”这些丹经的基本思想,都是在阐释道家金丹文化的“取坎填离”模式,也就是“水火既济真铅汞”的修命模式,去实现返还。吕祖《黄鹤赋》这样说:“还者,乾所失而复得之物;返者,我已去而又来之真。殊不知,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佛成仙。”。

一切道家金丹文化,均应以这些道家的基础知识为根本,甄别妄加猜疑的金丹伪学,也应从研究道家的这些基础文化开始,这是我们建设道家金丹新文化体系,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道家金丹文化告诉我们,一个破体的渐修者,是需要通过有为的道术,即七返九还的还丹,达到“虚极静笃神有象”的结果。这一有为过程,道家是从道的高度去高屋建瓴,运用千万年的文化积淀和亲身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家道学体系——道家金丹大道文化。

整过道家炼金丹是一个返还的实践过程,贯穿整个有为阶段的基本原理,是由破体置换成乾健体。而且,道家炼金丹,必须有个实修的证验,那就是“黍米玄珠”的获得,才标志着道家炼金丹“取坎填离”之功的完成。

所以,吕祖《黄鹤赋》最后这样说:“须寻火候,早饵黍珠,阆苑玄圃,他日功成可冀”。“黍米玄珠”以后的修真,是进入身无其身,心无其心,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无为阶段。我国道家的炼金丹,步入这个高级阶段,以应世,则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以出世,则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成为道家性命双修的最高追求。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小议道家金丹学的破体与乾健体的转换关系

道教之音 高 帅

2015-01-14 11:00:59

|
小议道家金丹学的破体与乾健体的转换关系
|

我国的道家金丹文化,最初是源于《易经》的象数学的。从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开始,就沿用《易经》的易理言事说物。大约在伏羲氏时代,汉字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创造了《易经》的这些卦爻符号,用来描述自然界的万物之间的共同规律,这些规律是用原始《易经》的卦爻与象数模式来表达的。

万物源于一气,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我国金丹文化的源头。所以,张伯端《悟真篇》里面这样告诉我们:“《阴符》实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自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紫阳真人的这首诗,为我们探究道家金丹文化,指明了方向。

这首诗的“《阴符》实字逾三百”,其中的“实”字,跟后句“《道德》灵文满五千”的“满”字对仗。其实义是要阐释《阴符经》所讲的“不神之神”的修命这个实理,故用“实”字,以强调金丹实修的妙处。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修真模式,成为历代无数的修真有成者,必须遵循的道家金丹模式,要求大众必须道法自然,才能有所成就,这个自然不是妥协,不是顺应,而是遵循这个自然的变化规律,才是道家符合自然规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逆运法则。

《悟真篇》所讲的道家金丹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如何正确的理解与研究道家金丹文化,寻找道家金丹的至高点,给了思想,也给了方法。故那些与道不相契的低等道术,就一定不是道家的金丹文化,那些只有用道的理论,道的模式来阐释的修真文化,才是我国道家文化的根,故历代贤哲,称道家的金丹文化,为大道文化。

道家是用易理阐释万物及人的生成与演变规律的。《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的讲,万物的生成都是靠“道”这个载体来实现的,道就是“气”,它能够造万物,道有个基本结构式,是“阴”和“阳”,如果这个“道”没有阴和阳的构件,就不符合道的规则。万物之灵的人,一定是由阴阳结合产生的。故道家对生命的诞生,是由父母媾精的原始道气开始的,是一个原始的“太乙”,在杳冥中存在于人的魂魄之中。一个凡人必须经历后天的思虑、欲望、生活等日常活动,人人本来具有阴阳个体,会逐渐出现一种转变,道家称之为“顺变”模式。即一个平凡人的生命模式,用卦象描述,就是乾卦的一阳爻,走入坤卦中,坤卦的一阴爻,走入乾卦中,相互置换,变为离卦和坎卦的后天模式。

这个置换模式,道家解释为“无复纯白之体”的破体。这个跟现代二流丹道所指的,男子16岁左右,出现遗精的生理现象的破身,误认为是道家的破体论,理论上是有区别的。

人的生命结构,从一种乾健体,转变成一种正常的六欲戕害、日常妄作等生命活动的破体后,人类属阳性的本真与妄意的辩证关系,是本真逐渐隐退,不会轻易失去。如果本真完全失去,人体就不具备阴和阳,就体变纯阴,这一状态,道家取名为“鬼”的状态,道家是这样阐释人和鬼的不同的。

凡人的生命置换与转变,是阴渐进,阳渐退,生命因子日益被消耗,这是决定着人的寿命长短的基础,怎样恢复我们生命结构的原貌,重新返还到父母未生之前的那种状态?成为道家金丹文化的核心思想。故怎么来就怎么去,只有再回归到原点,“穷取生身受气初”才能实现本真的返还。故张三丰先生将这一模式描述为:“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的模式,才是道家的复归全真思想。

《悟真篇》还这样说:“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吕洞宾《黄鹤赋》也说:“因配坎离而方成。”,还说:“趋遄时,补我乾之一缺。俄然间,还彼坤之六虚。”这些丹经的基本思想,都是在阐释道家金丹文化的“取坎填离”模式,也就是“水火既济真铅汞”的修命模式,去实现返还。吕祖《黄鹤赋》这样说:“还者,乾所失而复得之物;返者,我已去而又来之真。殊不知,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佛成仙。”。

一切道家金丹文化,均应以这些道家的基础知识为根本,甄别妄加猜疑的金丹伪学,也应从研究道家的这些基础文化开始,这是我们建设道家金丹新文化体系,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道家金丹文化告诉我们,一个破体的渐修者,是需要通过有为的道术,即七返九还的还丹,达到“虚极静笃神有象”的结果。这一有为过程,道家是从道的高度去高屋建瓴,运用千万年的文化积淀和亲身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家道学体系——道家金丹大道文化。

整过道家炼金丹是一个返还的实践过程,贯穿整个有为阶段的基本原理,是由破体置换成乾健体。而且,道家炼金丹,必须有个实修的证验,那就是“黍米玄珠”的获得,才标志着道家炼金丹“取坎填离”之功的完成。

所以,吕祖《黄鹤赋》最后这样说:“须寻火候,早饵黍珠,阆苑玄圃,他日功成可冀”。“黍米玄珠”以后的修真,是进入身无其身,心无其心,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无为阶段。我国道家的炼金丹,步入这个高级阶段,以应世,则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以出世,则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成为道家性命双修的最高追求。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