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易参同契》心得三则

道教之音 卢理湘

2013-07-17 09:42:39

魏伯阳祖师名翱,自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尝“游于长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

真一子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中记其事迹云:“真人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世袭簪裾,唯公不仕。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恬淡守素,唯道是从,每视轩裳如糠秕焉。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仍隐名而注之。至后汉孝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中华文明之渊源,首推《周易》,《周易》为六经之首。《道德经》为老圣所著,为道家所宗。祖师道成后,惧丹法湮泯,大道无传,故假借易之爻象,《阴符》之天道,作《周易参同契》以阐述老圣丹道之理。认为天道、易道与丹道一理,与性命之学同源。被后世公认为修炼丹道的重要典籍之一,尊为“万古丹经王”。

《周易参同契》因“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 故“露见枝条,隐藏本根”,宋大儒朱熹爱其文,研读此书废寝忘食,尝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又说:“魏伯阳《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自其源流。”然没有真师指授,故于下手处,不甚了了,盖贯通其文需明师之传诀也。后朱熹托名邹䜣,著《参同契考异》,又自号为空同道人,取空自羡慕《参同契》旨归之意。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最古老的道家炼金术著作的最重要的注释之一,却出自朱熹的手笔。”

与理学大家朱熹不同,后世得道门真传之“贤者”,却观之其文灿然,了如指掌,如陆西星、陈致虚、朱元育祖师等。诸真得诀后修炼有成,为《参同契》作注,延续中华道脉,故其文入《道藏》。
《周易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虽“文字郑重说” ,但又担心“世人不熟思”,故书中又说了读此书之方法,“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 故必须反复阅读,千遍万遍,达到熟背如流,才能有所领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熟读《周易参同契》的基础上,还必须深思之,“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 如此“揣揣索其绪兮”, 才能“得其门户”, 学人又当勉于修德,以为凝道之基,因为“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今从读书心得的角度,说明《周易参同契》可读可解。吾教南宗张伯端祖师有心得一篇存世,名曰:《读<周易参同契>》。

其文曰: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復姤昭二炁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真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之修真之士,读《参同契》者不在乎泥象执文。”

吾教南宗为南宋时期形成的道教内丹派别,其传法谱系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后白玉蟾祖师收彭耜为徒,耜传萧元瑞。萧元瑞,名廷芝,元朝著名道士,仿紫阳真人《读<周易参同契>》而作心得一篇,名《读<参同契>作》,文存《中华道藏》十九册之《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
其文曰:

“炁含太极,道立玄门。日抟月,而易行其中;月持日,而易藏其用。水腾浮,作离中汞;火降沉,为坎里铅。坎纳戊兮月魄乌飞,离纳己兮日魂兔走。戊己为炉,而烹煎日月;坎离为药,而点化魄魂。日合五行,月随六律;门通子午,数运寅申。复临泰壮夬乾兮六阳左旋,姤遁否观剥坤兮六阴右转。百八十阳兮日宫春色,百八十阴兮月殿秋光。月不自明,因日而呈其彩;日之有耀,遇月而发其光。互为室宅,交显精神,长教玉树炁回根,不使金华精脱蒂。姹女捉乌吞玉兔,婴儿驱兔吸金乌。自震庚兑丁而乾纳甲壬,由巽辛艮丙而坤藏乙癸。上弦数八兮砂中取汞,下弦数八兮水内淘金。青龙是木,木产火中;白虎是金,金生水内。七八十五兮坎离交,九六十五兮乾坤合。自子至巳,先进阳火;自午至亥,复退阴符。七八者,少阳少阴之数存;九六者,老阴老阳之数寓。二八十六两兮中全卦气,五六三十日兮妙运天轮。屯蒙常起于朝昏,既未无愆于晦朔。恍惚水中金不定,飞扬火里木难收。金木间隔既殊途,水火调和归一性。七返返本,九还还元。结就玄珠,炼成至宝。不神之神所以神,调息定息至无息。二十四气,体天之消息;七十二候,随时而卷舒。唯能得象忘言,不在执文泥象。悟之者简而且易,迷之者繁而愈难。即《周易》象而参考之,自然契合,独魏伯阳之著详矣,宜究精微。”

历史进入到新时代,我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宗教信仰自由,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追慕祖师之风,先圣之道,弘扬道教文化,中国道协主编了《中华道藏》,又开展了玄门讲经活动,深入经藏,吾教志士,欢欣鼓舞。 

张伯端、萧元瑞两位祖师皆道门南宗,南宗先命后性,而北派先性后命,均为性命双修之道。今以龙门派道末之学,以古体续写心得,虽水平浅薄,然为往圣继绝学,为读书人之理想,故仿二位祖师而作读后感,如能对学道之士有所启迪,则心愿已足,又以此求教于方家。

文曰:

先天真一之炁,居于混沌之中,号为先天,名为太极。吾教据此而立教外别传之旨。

日月纵合为易,横合为明,日藏月内为丹。日为离,离中阴爻为己土,为后天真阴之炁,号为真汞、火中木、金乌、日魂;月为坎,坎中阳爻为戊土,为先天真阳之精,称为真铅、水中金、玉兔、月魄。

水腾浮,是因为离中汞之作用,为下手采药之功;火降沉,是因为坎里铅动精生,为一阳初动、无孔双吹之功。水火归于中宫,阴阳二炁凝结,而为大还丹。
“乌飞”为太阳移到明月中,一阳初动。“兔走”为明月又上柳梢头,采药之功。

戊己为中宫,为炉,而烹炼水火,坎离为药,点化魂灵魄圣。

五日为一候,一月为六候,与六律相匹配。日为后天炁,含后天五行之精华。

戊己之门(玄牝之门,中宫)通子(真炁穴)午(绛宫),一窍两分。

水长生于申,火长生于寅,丹士数次采药,归于中宫。

复、临、泰、大壮、夬、乾,效上半年春生夏长;姤、遁、否、观、剥、坤,比下半年秋收冬藏。

丹家三年之火候,筑基、温养、哺乳之功,所谓筑基用阳精、温养退阴炁、哺乳调神出壳,名之为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

日发其光,月反射其光,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如坎离二卦之精神。

“玉树”为外阳,其根在中宫,外阳一动,活子时至,长教元精回其根,莫使外泄脱其蒂。

金乌玉兔相互吞啖,婴儿姹女相见甚欢。

初三震出庚,象活子时之一候。十五圆甲,象活子时之二候,采药之时。

乾纳甲壬,坤藏乙癸,兑纳丁,巽纳辛,艮纳丙,震纳庚。坎纳戊土为上弦之八,为水中金,离纳己土为下弦之八,为砂中汞。二炁相合,正合金丹重一斤,卦气因此而全。

青龙东方木火,白虎西方水金,四象两家归中宫。十五月圆,下手采药,坎离交媾,归于中宫,入于混沌,蛰藏以结丹。三十为晦,日月合璧,温养又待阳生。

一日之火候,由子至巳进阳火,阳精由会阴至泥丸,由午至亥退阴符,神水甘露退阴炁,归于中宫而温养。

七八为少阳少阴之数,效之于春秋二分,九六为老阴老阳,比之为夏冬二至。

一月之中妙运坎水,以济老枯,重返童颜。

一日用二卦,始于屯蒙,终于既未。朝屯者,云雷屯,阳精隐于混沌之中,暮蒙者,山下出泉,甘露由泥丸、玄膺下降入中宫。

元精为水中金,隐于杳冥混沌,其候难测;真汞为火中木,难收由于己不炼,己炼纯熟,如北极星之不动。

金木虽相隔八万四千里,在人体中真炁穴、绛宫仅相距八寸四分,以真意黄婆调和归于中宫,号为七返九还。

七返者返本,九还者还元,成就乾(纯阳)体,结成神丹,凝为至宝。

妙运天轮(月)象药(元精)之升降,元精出炉,比之为白虎虎啸出窟,以真意取之,以真意运之,化为甘露,凝为舍利。

“不神”者,“药不远兮采不难,说破人须失笑”,欲得其旨,须访明师。

“神”者,采得元精大药,“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

“调息”者,“息”为自心。调心定心至于采药时无心,见色不动为纯熟。

一年之四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随时而采药,如体天之消息。天应之星,地应之潮,人应之春,天、地、人三才,应丹道之自然。

天道、地道、人道、易道与丹道一理,悟之者简而易,吾道不繁。迷之者迷而惑,不知真诀。

达者得象忘言,只寻身内阳生之药;昧者执文泥象,不知成佛作祖之机。

独《参同契》穷究丹道,学士应究其精微之处。

张伯端祖师慨叹“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炁,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炁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沉浮,宁分主客,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结还丹,不亦难乎?”盖“初年学道所亲,无非理性之士”,要明丹经之奥,必访明师,得诀后刻苦修真。白玉蟾祖师曾作《云游歌》,记述访道之艰辛,然与陈泥丸祖师“一朝邂逅庐山下”,“翠阁对床风雨夜,授以丹法使还元”。 又道成后“心酸世上几多人,不炼金液大还丹”。学士岂不为自身之性命,多辨识明师之真伪,而走遍天下访道乎?如是“以信之一字为入道之阶,勤之一字为入道之本,以无之一字应物,以有之一字凝神,久久行之,天使圣师为子发踪指示矣!学道之士思之”。

愿以此与同道共勉!

(本文作者:卢理湘    载于《论道》2013年夏季刊)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读《周易参同契》心得三则

道教之音 卢理湘

2013-07-17 09:42:39

|
读《周易参同契》心得三则
|

魏伯阳祖师名翱,自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尝“游于长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

真一子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中记其事迹云:“真人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世袭簪裾,唯公不仕。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恬淡守素,唯道是从,每视轩裳如糠秕焉。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仍隐名而注之。至后汉孝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中华文明之渊源,首推《周易》,《周易》为六经之首。《道德经》为老圣所著,为道家所宗。祖师道成后,惧丹法湮泯,大道无传,故假借易之爻象,《阴符》之天道,作《周易参同契》以阐述老圣丹道之理。认为天道、易道与丹道一理,与性命之学同源。被后世公认为修炼丹道的重要典籍之一,尊为“万古丹经王”。

《周易参同契》因“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 故“露见枝条,隐藏本根”,宋大儒朱熹爱其文,研读此书废寝忘食,尝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又说:“魏伯阳《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自其源流。”然没有真师指授,故于下手处,不甚了了,盖贯通其文需明师之传诀也。后朱熹托名邹䜣,著《参同契考异》,又自号为空同道人,取空自羡慕《参同契》旨归之意。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最古老的道家炼金术著作的最重要的注释之一,却出自朱熹的手笔。”

与理学大家朱熹不同,后世得道门真传之“贤者”,却观之其文灿然,了如指掌,如陆西星、陈致虚、朱元育祖师等。诸真得诀后修炼有成,为《参同契》作注,延续中华道脉,故其文入《道藏》。
《周易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虽“文字郑重说” ,但又担心“世人不熟思”,故书中又说了读此书之方法,“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 故必须反复阅读,千遍万遍,达到熟背如流,才能有所领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熟读《周易参同契》的基础上,还必须深思之,“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 如此“揣揣索其绪兮”, 才能“得其门户”, 学人又当勉于修德,以为凝道之基,因为“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今从读书心得的角度,说明《周易参同契》可读可解。吾教南宗张伯端祖师有心得一篇存世,名曰:《读<周易参同契>》。

其文曰: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復姤昭二炁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真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之修真之士,读《参同契》者不在乎泥象执文。”

吾教南宗为南宋时期形成的道教内丹派别,其传法谱系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后白玉蟾祖师收彭耜为徒,耜传萧元瑞。萧元瑞,名廷芝,元朝著名道士,仿紫阳真人《读<周易参同契>》而作心得一篇,名《读<参同契>作》,文存《中华道藏》十九册之《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
其文曰:

“炁含太极,道立玄门。日抟月,而易行其中;月持日,而易藏其用。水腾浮,作离中汞;火降沉,为坎里铅。坎纳戊兮月魄乌飞,离纳己兮日魂兔走。戊己为炉,而烹煎日月;坎离为药,而点化魄魂。日合五行,月随六律;门通子午,数运寅申。复临泰壮夬乾兮六阳左旋,姤遁否观剥坤兮六阴右转。百八十阳兮日宫春色,百八十阴兮月殿秋光。月不自明,因日而呈其彩;日之有耀,遇月而发其光。互为室宅,交显精神,长教玉树炁回根,不使金华精脱蒂。姹女捉乌吞玉兔,婴儿驱兔吸金乌。自震庚兑丁而乾纳甲壬,由巽辛艮丙而坤藏乙癸。上弦数八兮砂中取汞,下弦数八兮水内淘金。青龙是木,木产火中;白虎是金,金生水内。七八十五兮坎离交,九六十五兮乾坤合。自子至巳,先进阳火;自午至亥,复退阴符。七八者,少阳少阴之数存;九六者,老阴老阳之数寓。二八十六两兮中全卦气,五六三十日兮妙运天轮。屯蒙常起于朝昏,既未无愆于晦朔。恍惚水中金不定,飞扬火里木难收。金木间隔既殊途,水火调和归一性。七返返本,九还还元。结就玄珠,炼成至宝。不神之神所以神,调息定息至无息。二十四气,体天之消息;七十二候,随时而卷舒。唯能得象忘言,不在执文泥象。悟之者简而且易,迷之者繁而愈难。即《周易》象而参考之,自然契合,独魏伯阳之著详矣,宜究精微。”

历史进入到新时代,我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宗教信仰自由,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追慕祖师之风,先圣之道,弘扬道教文化,中国道协主编了《中华道藏》,又开展了玄门讲经活动,深入经藏,吾教志士,欢欣鼓舞。 

张伯端、萧元瑞两位祖师皆道门南宗,南宗先命后性,而北派先性后命,均为性命双修之道。今以龙门派道末之学,以古体续写心得,虽水平浅薄,然为往圣继绝学,为读书人之理想,故仿二位祖师而作读后感,如能对学道之士有所启迪,则心愿已足,又以此求教于方家。

文曰:

先天真一之炁,居于混沌之中,号为先天,名为太极。吾教据此而立教外别传之旨。

日月纵合为易,横合为明,日藏月内为丹。日为离,离中阴爻为己土,为后天真阴之炁,号为真汞、火中木、金乌、日魂;月为坎,坎中阳爻为戊土,为先天真阳之精,称为真铅、水中金、玉兔、月魄。

水腾浮,是因为离中汞之作用,为下手采药之功;火降沉,是因为坎里铅动精生,为一阳初动、无孔双吹之功。水火归于中宫,阴阳二炁凝结,而为大还丹。
“乌飞”为太阳移到明月中,一阳初动。“兔走”为明月又上柳梢头,采药之功。

戊己为中宫,为炉,而烹炼水火,坎离为药,点化魂灵魄圣。

五日为一候,一月为六候,与六律相匹配。日为后天炁,含后天五行之精华。

戊己之门(玄牝之门,中宫)通子(真炁穴)午(绛宫),一窍两分。

水长生于申,火长生于寅,丹士数次采药,归于中宫。

复、临、泰、大壮、夬、乾,效上半年春生夏长;姤、遁、否、观、剥、坤,比下半年秋收冬藏。

丹家三年之火候,筑基、温养、哺乳之功,所谓筑基用阳精、温养退阴炁、哺乳调神出壳,名之为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

日发其光,月反射其光,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如坎离二卦之精神。

“玉树”为外阳,其根在中宫,外阳一动,活子时至,长教元精回其根,莫使外泄脱其蒂。

金乌玉兔相互吞啖,婴儿姹女相见甚欢。

初三震出庚,象活子时之一候。十五圆甲,象活子时之二候,采药之时。

乾纳甲壬,坤藏乙癸,兑纳丁,巽纳辛,艮纳丙,震纳庚。坎纳戊土为上弦之八,为水中金,离纳己土为下弦之八,为砂中汞。二炁相合,正合金丹重一斤,卦气因此而全。

青龙东方木火,白虎西方水金,四象两家归中宫。十五月圆,下手采药,坎离交媾,归于中宫,入于混沌,蛰藏以结丹。三十为晦,日月合璧,温养又待阳生。

一日之火候,由子至巳进阳火,阳精由会阴至泥丸,由午至亥退阴符,神水甘露退阴炁,归于中宫而温养。

七八为少阳少阴之数,效之于春秋二分,九六为老阴老阳,比之为夏冬二至。

一月之中妙运坎水,以济老枯,重返童颜。

一日用二卦,始于屯蒙,终于既未。朝屯者,云雷屯,阳精隐于混沌之中,暮蒙者,山下出泉,甘露由泥丸、玄膺下降入中宫。

元精为水中金,隐于杳冥混沌,其候难测;真汞为火中木,难收由于己不炼,己炼纯熟,如北极星之不动。

金木虽相隔八万四千里,在人体中真炁穴、绛宫仅相距八寸四分,以真意黄婆调和归于中宫,号为七返九还。

七返者返本,九还者还元,成就乾(纯阳)体,结成神丹,凝为至宝。

妙运天轮(月)象药(元精)之升降,元精出炉,比之为白虎虎啸出窟,以真意取之,以真意运之,化为甘露,凝为舍利。

“不神”者,“药不远兮采不难,说破人须失笑”,欲得其旨,须访明师。

“神”者,采得元精大药,“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

“调息”者,“息”为自心。调心定心至于采药时无心,见色不动为纯熟。

一年之四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随时而采药,如体天之消息。天应之星,地应之潮,人应之春,天、地、人三才,应丹道之自然。

天道、地道、人道、易道与丹道一理,悟之者简而易,吾道不繁。迷之者迷而惑,不知真诀。

达者得象忘言,只寻身内阳生之药;昧者执文泥象,不知成佛作祖之机。

独《参同契》穷究丹道,学士应究其精微之处。

张伯端祖师慨叹“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炁,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炁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沉浮,宁分主客,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结还丹,不亦难乎?”盖“初年学道所亲,无非理性之士”,要明丹经之奥,必访明师,得诀后刻苦修真。白玉蟾祖师曾作《云游歌》,记述访道之艰辛,然与陈泥丸祖师“一朝邂逅庐山下”,“翠阁对床风雨夜,授以丹法使还元”。 又道成后“心酸世上几多人,不炼金液大还丹”。学士岂不为自身之性命,多辨识明师之真伪,而走遍天下访道乎?如是“以信之一字为入道之阶,勤之一字为入道之本,以无之一字应物,以有之一字凝神,久久行之,天使圣师为子发踪指示矣!学道之士思之”。

愿以此与同道共勉!

(本文作者:卢理湘    载于《论道》2013年夏季刊)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