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11-22 06:54:55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宝鸡县志》有这么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这赞誉之词,形容的是位于宝鸡市区北坡陵塬山腰上的金台观金台观始建于宋朝末年,在元末明初形成规模,是一处既具有黄土高原气息,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窑洞式道观古建筑群。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金台观修道 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对于张三丰的籍贯,很多人认为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人,也有人认为他是宝鸡本地人,张三丰还曾自称是张天师的后人。

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他身材高大魁梧,双目又黑又圆,还长了一双很大的招风耳,满嘴的胡须很长而且坚硬如戟,道风仙骨,气宇不凡,令见过他的人都十分敬畏。 18岁那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方游历。曾做过两年的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县令,因难以忍受官场约束,便挂印辞职。20多岁时,他把家中财物分给乡人,然后束装,携带两名家童飘然远游。

元朝末年,游历了三十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间小径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惬意,便决定在山中的金台观居住下来。据传,金台观的三孔炼功洞,还有石碑,都是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有一天,他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高峰直插云霄,秀丽苍润,十分可人。这时,有人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的鸡峰山三峰,说自己号“三峰”,于是,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特指对面三个山峰)。后来,他又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乃定。

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为此,在宝鸡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大家口中的张三丰,就像一位仙人,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行踪莫测。金台观因张三丰而出名,成为张三丰的祖庙,张三丰也因此成为金台观的正神。在张三丰云游过的其他各地(如武当、龙门等)的道观遗址中,他都处于偏位,只有金台观主奉张三丰,这种现象在全国仅此一处。这是宝鸡金台观最大的地方特色。

相传在宝鸡西 35里坊塘铺北,有一座险峰,人称“西武当”,又叫“佛岩”,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经,传授武功。又据《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于周公庙(岐山县)朝阳洞。”张恪是 1414年的明朝解元,可见此时张三丰在宝鸡。

传说在一个严寒的冬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户外罕有人迹。有个樵夫因家中没有柴火烧炕,就硬着头皮出了门,去山上砍柴。走到半路上,他听见断断续续的轰响,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一个衣着破烂、邋里邋遢的老道士正躺在雪地上呼呼大睡,鼾声响如雷鸣。樵夫十分惊讶,连忙跑到跟前,又推又摇,却叫不醒他。仔细一看,只见老道士面色红润,呼吸均匀,浑身热气蒸腾,睡在雪地上就像常人睡在自己家炕上一样自在,不由得惊叹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高人!”仔细一瞧,原来是在金台观修道的张三丰。

张三丰遍游大江南北,往来于名山古刹,结交各类江湖人物,研习拳术,讲究丹法,被人称作“活神仙”。他的几度“死而复生”,更是给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张三丰的名望越传越高,他的那些“特异功能”被明朝皇帝所艳羡。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张三丰居住在宝鸡金台观,就马上派人赴宝鸡山中寻觅,张三丰避而不见。即使是朱元璋为清理和整顿道教而想请张三丰任道司之职时,他仍然避而不仕。明成祖朱棣也派宝鸡医官苏钦等人遍访名山,十年而不遇。据说张三丰以诗词托孙碧云转奏皇帝,表明自己隐逸修道不喜热闹的心迹。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

张三丰的确有一些世人所不及的异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异功能。按照《明史》和《大岳太和山志》等书所载,他大约有过目不忘(超常记忆)、数月不食(辟谷绝粒)、穿山走石、日行千里等特异功能。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也不管是阴晴还是雨雪,他都头戴斗笠,穿一件破旧的短布衣,手持竹杖,“浩浩自如”地行走着,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由于他不修边幅,又疯又癫,人们便送了他一个绰号叫“张邋遢”,又叫“邋遢仙人”。

据传,张三丰得道后曾在宝鸡多次显道,当地百姓有求必应,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神异传说。至今逢每年三月初三、十月初十金台观庙会,前来敬神求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香火旺盛。客观而言,张三丰在金台观修炼长达 22年之久,所以,宝鸡也应该是太极拳的发祥地之一。

张三丰究竟是人还是神?谷培生先生总结说:张三丰是人,他是著名道学家,《明史》中有他的传记;张三丰又是神,他生前英名远播,死后被当作神一样来祭祀。他之所以能够从人升为神,自有他超人之处,即品德超凡脱俗,才能绝世绝伦。他德高,既性素恬淡、无仕宦情,又乐善好施,普度众生;他才高,既敏而好学、学贯于专,又学识渊博、开拓创新。

(内容选自2015年01月09日《宝鸡日报》)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11-22 06:54:55

|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宝鸡县志》有这么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这赞誉之词,形容的是位于宝鸡市区北坡陵塬山腰上的金台观金台观始建于宋朝末年,在元末明初形成规模,是一处既具有黄土高原气息,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窑洞式道观古建筑群。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金台观修道 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对于张三丰的籍贯,很多人认为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人,也有人认为他是宝鸡本地人,张三丰还曾自称是张天师的后人。

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他身材高大魁梧,双目又黑又圆,还长了一双很大的招风耳,满嘴的胡须很长而且坚硬如戟,道风仙骨,气宇不凡,令见过他的人都十分敬畏。 18岁那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方游历。曾做过两年的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县令,因难以忍受官场约束,便挂印辞职。20多岁时,他把家中财物分给乡人,然后束装,携带两名家童飘然远游。

元朝末年,游历了三十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间小径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惬意,便决定在山中的金台观居住下来。据传,金台观的三孔炼功洞,还有石碑,都是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有一天,他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高峰直插云霄,秀丽苍润,十分可人。这时,有人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的鸡峰山三峰,说自己号“三峰”,于是,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特指对面三个山峰)。后来,他又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乃定。

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为此,在宝鸡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大家口中的张三丰,就像一位仙人,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行踪莫测。金台观因张三丰而出名,成为张三丰的祖庙,张三丰也因此成为金台观的正神。在张三丰云游过的其他各地(如武当、龙门等)的道观遗址中,他都处于偏位,只有金台观主奉张三丰,这种现象在全国仅此一处。这是宝鸡金台观最大的地方特色。

相传在宝鸡西 35里坊塘铺北,有一座险峰,人称“西武当”,又叫“佛岩”,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经,传授武功。又据《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于周公庙(岐山县)朝阳洞。”张恪是 1414年的明朝解元,可见此时张三丰在宝鸡。

传说在一个严寒的冬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户外罕有人迹。有个樵夫因家中没有柴火烧炕,就硬着头皮出了门,去山上砍柴。走到半路上,他听见断断续续的轰响,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一个衣着破烂、邋里邋遢的老道士正躺在雪地上呼呼大睡,鼾声响如雷鸣。樵夫十分惊讶,连忙跑到跟前,又推又摇,却叫不醒他。仔细一看,只见老道士面色红润,呼吸均匀,浑身热气蒸腾,睡在雪地上就像常人睡在自己家炕上一样自在,不由得惊叹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高人!”仔细一瞧,原来是在金台观修道的张三丰。

张三丰遍游大江南北,往来于名山古刹,结交各类江湖人物,研习拳术,讲究丹法,被人称作“活神仙”。他的几度“死而复生”,更是给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张三丰的名望越传越高,他的那些“特异功能”被明朝皇帝所艳羡。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张三丰居住在宝鸡金台观,就马上派人赴宝鸡山中寻觅,张三丰避而不见。即使是朱元璋为清理和整顿道教而想请张三丰任道司之职时,他仍然避而不仕。明成祖朱棣也派宝鸡医官苏钦等人遍访名山,十年而不遇。据说张三丰以诗词托孙碧云转奏皇帝,表明自己隐逸修道不喜热闹的心迹。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

张三丰的确有一些世人所不及的异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异功能。按照《明史》和《大岳太和山志》等书所载,他大约有过目不忘(超常记忆)、数月不食(辟谷绝粒)、穿山走石、日行千里等特异功能。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也不管是阴晴还是雨雪,他都头戴斗笠,穿一件破旧的短布衣,手持竹杖,“浩浩自如”地行走着,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由于他不修边幅,又疯又癫,人们便送了他一个绰号叫“张邋遢”,又叫“邋遢仙人”。

据传,张三丰得道后曾在宝鸡多次显道,当地百姓有求必应,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神异传说。至今逢每年三月初三、十月初十金台观庙会,前来敬神求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香火旺盛。客观而言,张三丰在金台观修炼长达 22年之久,所以,宝鸡也应该是太极拳的发祥地之一。

张三丰究竟是人还是神?谷培生先生总结说:张三丰是人,他是著名道学家,《明史》中有他的传记;张三丰又是神,他生前英名远播,死后被当作神一样来祭祀。他之所以能够从人升为神,自有他超人之处,即品德超凡脱俗,才能绝世绝伦。他德高,既性素恬淡、无仕宦情,又乐善好施,普度众生;他才高,既敏而好学、学贯于专,又学识渊博、开拓创新。

(内容选自2015年01月09日《宝鸡日报》)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