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道德经》的现代价值和世界影响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尹志华     时间:2017-03-16 10:22:02      繁體中文版     

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言简意赅,含义隽永。老子以深邃的智慧,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的形成、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他说:“在春秋以前,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以天为最大,这是当时一般人的共识。老子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并非永恒的、并非最根本的,而最根本的是‘道’。《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即表示,称‘先天地生’的本体为‘道’,乃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张岱年:《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这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认为:“每一文化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成仁赴义都是行道;凡非迫于势而又求心之所安而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无论其直接的目的是仁是义,或是孝是忠,而间接的目标总是行道。”“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论道》)

在先秦时期,先后有关尹、杨朱、列子、庄子等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战国末期的道家将老子与黄帝联系起来,形成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以老子思想为根本,同时又“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采纳了众家之长。西汉初年以黄老学说作为政治指导思想,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历代学者注释《道德经》者甚众。元代著名道士、正一天师张与材总结当时的《道德经》注释情况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元代以降,迄至今日,注家更多。历代《道德经》注疏的重要意义,举其著者,即可窥豹一斑: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的《道德经注》,成为“魏晋玄学”的奠基之作。唐初成玄英等人通过注释《道德经》,促成了重玄学的兴盛。北宋王安石又通过注释《道德经》,阐发出“与时推移,与物运转”的与时俱进思想,从而为其变法主张作了理论铺垫。

《道德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就是事物的自然本性。老子认为,虽然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丝毫不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这就叫“道法自然”。老子要人们以“道”为榜样,干什么事情都要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也就是审时度势,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本性,不强作妄为。每一个人,从领导者到普通百姓,只有当他的行为顺应时势,顺应民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是蛮干和盲动,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会失败。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中总结出来的,不管在什么时代,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道德经》强调和谐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人们懂得了和谐是万事万物的常态,从而努力去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明智的。而维护和谐离不开顺应自然。自己之自然,他人之自然,社会之自然,自然界之自然,均顺之而不逆,才能和而常通。

《道德经》主张“尊道贵德”。所谓“德”,就是“道”在人和万物中的具体显现。书中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人的思想、言行符合“道”,就是有“德”,否则就是无“德”。《道德经》主张品德修养要从自己身上做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然后扩大开来:“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道德经》教导人们要正确对待金钱、地位,不要因贪婪而迷失本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过分追求身外之物而以身试法是不明智的,应该懂得“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道理。

《道德经》主张抱朴守真,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抱朴守真意味着诚实不欺,敢讲真话,不媚上,不谄下,不弄虚作假;意味着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不朝秦暮楚;意味着以诚待人,不矫揉造作,不口是心非。可见,抱朴守真是人的多种美德的汇合处。只有抱朴守真,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各种人为的障碍,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环境。只有抱朴守真,才能获得恬静旷达的心境,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

《道德经》主张“上善若水”,以慈爱为“三宝”之首,希望人们“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对所有的人都心怀仁慈之心,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道德经》认为,执政者应当顺应民意,体贴民情。书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道德经》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帮助弱势群体。书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即,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道德经》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书中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意即,有道者不以炫耀武力或发动战争来威服天下。

《道德经》的上述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早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传播。许多外国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对《道德经》深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

20世纪著名哲学家、德国人海德格尔十分喜欢《道德经》,曾与人共同研读、翻译《道德经》。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撰有《物理学之道》一书,认为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同现代物理学有深刻的相似性。他还在《非凡的智慧》一书中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是最完美的生态智慧。”

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笃好老庄哲学,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的现状深感忧虑。他认为:“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爱读《道德经》。据2000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所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的回忆,他去爱因斯坦家作客,发现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他,就是德文译本的《道德经》。他并指出,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

1988年1月26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1993年6月15日,《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题为《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顿》的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13句话来点评这位新上任的总统的言行。

《道德经》在外国企业家那里也获得了重视。正当中国的企业界加快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时,西方的企业家也加速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步子。《道德经》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和有无相生、虚实相资、祸福相倚的辩证思想被许多企业家灵活应用于领导艺术和经营之道中。

《道德经》中丰富的养生思想也日益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书中关于“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柔弱不争”、“知止知足”等思想,被公认为是维护生命健康所必须具备的生活态度。书中关于“致虚极,守静笃”、“守中”、“守一”等主张,则成为静功养生的指导原则。大家所熟知的太极拳,其拳术原理就是《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综上所述,《道德经》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智慧明珠。《道德经》中许多闪光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并予以现代性的诠释。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