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宫观里的钟鼓文化

道教之音 任宗权

2012-12-22 13:28:49

兰州白云观鼓楼 兰州白云观钟楼

兰州白云观钟鼓楼

钟鼓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很久远,是古代的两种打击乐器。根据文字记载,黄帝与炎帝交战时,曾击钟鼓以助士气。但真正用之广泛,却在制礼作乐的年代。道教十方丛林里讲究的“钟板常住”,是讲道教丛林以钟板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按排日常生活事务。钟板交接有严格的定制,名曰:“过钳锤”。钳是互相钳接,环环紧扣,混元一气,不紊不乱,雅静肃穆,为常住之仪范,故当慎行其事。钟鼓二楼设大殿前左右两方,古有“左钟右鼓”之称。清晨称“开静”,即打开一夜之沉静,晚上称“止静”,即停止一天之活动复归于宁静。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

道教宫观里的钟一般分大钟、报钟、忏钟、帝钟四种。忏钟、帝钟用于道场中,而大钟与报钟却用于开静止静。《荀子"乐论篇》中说:“凡钟为金乐之首……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摄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歌”。《梦溪笔谈》中对扁钟和圆钟各身的发音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结论说圆钟比呈橄榄形口的钟产生的声音持续时间长的多。因此道教宫观多用圆口形大钟,古时的钟最初为竹、木陶制成。后来有了石钟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属制钟。凡钟上一般多有铭文,以示神圣威严。《道藏》中《道书援神契》中将钟磬合注:“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有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悬磬。特悬者,独悬也。今洞案金钟玉磬,又有大钟等,皆本诸此。其大铜磬,本诸击缶。周礼,凫氏为钟,磬氏为磬。”我国自古即有铜钟之制作。《广弘明集》卷二十八载,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66年),制大周二教钟铭(北周武帝制)。下面分别就各种钟予以介绍:

一、大钟

又称撞钟,通常高约1.5米,直径约0.6米,悬挂在钟楼之上。用于召集道众,朝夕报时。大钟的上部雕有龙头,称为钓手,下部有相对的二卒莲花状撞座,亦称八叶,两座以两条文叉呈直角的条带相连结,称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环状的小突起物,称之为乳郭;从撞座以下称为草间,下缘称驹爪。道教一般非十方丛林不可悬挂大钟大鼓,故而有“钟板丛林”之说。丛林悬挂大钟大鼓,一般在三十、十四晚止静,初一、十五开静用之,称之为“开大静、止大静”。

凡大钟叩108声,原因多种,一种以陈元龙《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一种认为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种烦恼之忧。道教撞大钟有很严的定制,清晨五更寮房交板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大钟接过“三清”早上先紧后慢,晚上止静先慢后紧,其击法为 “紧十三,慢十四”。三翻毕,“落四御”交大鼓。击大钟时还默念“钟文”,早晨开静念:“闻钟声,拜老君,离地狱,出火坑,愿成道,度众生”。接三清时念宝号“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二击;“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三击。毕“紧十三念:“太上无极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一字一击。毕“慢十四”念:“朔旦(初一开静,三十止静念“月晦”)洪钟初叩音,金铃空谷自传声,上叩圣神通天耳,下彻幽冥鬼神钦,上祝国祚万万岁,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图巩固山河壮,文武禄位得迁升,无边世界干戈息,天长地久舜日临,远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寿得康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二翻“慢十四”念:“洪钟二叩山门旺,道妙法律永长兴,父母师长并道侣,各得咸安受天恩,学道修真皆有份,护持无魔勉力行,黄芽日日多增长,白雪朝朝润延龄,先天一气来运化,三才气和五行灵,八卦配合阴阳道,迷悟妙省乐圆成,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又接击“慢十四”念:“洪钟三叩六道通,历代先靈早超升,战场伤亡生福地,孤魂还乡受祭享、九幽十类悉离苦,早生人天礼圣真,飞禽走兽出罗网,三界四生尽沾恩,风调雨顺民安乐,五谷丰登享太平,云朋良友登道岸,护法神灵保安宁,臣等志心皈命,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落四御”交大鼓,晚上止静,大钟钟文,“慢十四”同上,“紧十一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阳上帝”,一字一击。

二、报钟

报钟比大钟小些,一般悬挂于大殿殿前,主要用于报时之用。道教丛林除初一、十五开大静,三十、十四止大静用大钟外,平时开静止静用报钟。称“开小静”、“止小静”。报钟也是叩108声,只是所念之钟铭文不同,且不分早晚钟铭文相同。起“三清”念:“玉清”一击,“上清”一击,“太清”一击。然后击一七星点,一字一击默念:“玉皇赦罪大天尊”。然后默念八卦及十二地支,一字一击:“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道教将以上称之为“紧七慢八平十二”。毕又击一个七星点默念:“三元赦罪大天尊”。又加一个八卦及十二地支,再击一个七星点默念:“太乙救苦大天尊”。再加击八卦及十二地支。最后“落四御”,交板给殿鼓。

三、忏钟

忏钟是悬挂在殿鼓左边的小型钟,多用于法事道场中。因为道教拜诰礼忏时多以忏钟及殿鼓提朝,故而称之“忏钟”。忏钟一般以雨点声为敲击板点。是古时祭祀乐中商钟的延续和变迁,古时是竖在木座上手中拿着敲的。道教的忏钟到现在还一直是竖在木座上敲的。

四、帝钟

所谓帝钟同报钟、大钟式形大致相同,只是下口非莲花状而是圆平口,大小要比忏钟还小的多。帝钟一般是拿在手里的,故而顶多有一寸来长的法杵,是手执之处。帝钟内有一长形金属撞击物,是由线同帝钟顶部相连,一旦手晃动,帝钟便在其撞击中发出悦耳的声音,其实这就是现在法事中经师用的铃子。帝钟是流传到现在比较古老的法器,古时巫师做法即手执帝钟。在道教的壁画、经典等文物中我们能发现手执帝钟的神灵,帝钟是神仙们手内的一种法物。道教经单上将帝钟放在左边称琳,放经单右边称琅,有的帝钟上还刻有符咒、神像、经文以及装饰有金银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满目”之赞誉。道教法事中帝钟是由表白执掌着,响动也有严格的定制,一般在呤咏提纲、举天尊等处用“风吹铃子”,在诵经、礼诰、朝忏等处用“滴水铃子”,且在叹文处唯用铃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处比较广泛的法器。

鼓也是敲打器之一。由金、木、玉、石等制成,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宫观常见作法务之乐器。

我国初时用于仪式、舞乐、军阵等,鼓悬于楼上称之鼓楼,鼓楼的出现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或许更早些,春秋时便有将鼓悬于城楼上用于报警,其实上古时它只限于村镇之中,后来才普及到城市。

《荀子"乐论篇》中言:“鼓其乐之君邪!”所以鼓似天、钟似地。故而道教称鼓为法器之王,道教历代出现了许多有名的鼓手和鼓社。陕西西安城隍庙鼓乐于1991年初,应邀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演奏,让中外听众所倾倒。中国民间许多鼓乐技术曲调,多来自道教。无锡道教界的“十番锣鼓”和“十番鼓”也是久誉艺坛。我们知道的道教有名的音乐演奏家瞎子阿炳就是一位善于击鼓的好手。又如有名的南鼓王朱勤甫,便是从道坛鼓师到音乐学院教授的正一道士。

我国古代用的是土鼓,《礼记"明堂位》说:“土鼓、蒉桴、苇菕、伊耆氏之乐也”。又说:“夏后氏之鼓足”,这是为了使乐器稳定,在陶土制的鼓框上安了脚。

道教所用的鼓分别为大鼓、殿鼓及手鼓三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大鼓

大鼓直径约一米多长,除“开大静”、“止大静”用大鼓。清晨寮板交“四御板”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三翻毕交“四御板”给大鼓,大鼓接过“三清”前,持双棰在鼓边上: “嗑——嗑嗑——嗑”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嗑(敲鼓边)”,默念:“雷——声——普化天——尊”。接第二声:“咚——咚——咚咚咚 ——咚——嗑嗑”。接第三声:“咚——咚——咚咚咚——咚——嗑——嗑嗑——嗑”。三清接完击长阵鼓,由慢到快,初默念:“雷声普化天尊”。至快时念不成不念,变化花点,击出风、云、雷、雨、电、雹等声响来。这时又有许多技巧鼓点,如“一马单占”、“霸桥泗水”、“快马加鞭”等鼓点。头翻毕,击鼓边一声,再由慢至快。二翻毕击鼓边二声,再由慢至快。三翻毕,击鼓边四声(同落四御同)。

二、殿鼓

殿鼓是置大殿内的中型鼓,有竖在木架上或横在木架上的,一般用于日常法事中。道教丛林有击鼓聚众上殿作日常功课的。一般讲究的是三通鼓后开坛诵经,鼓的打法同大鼓技巧差不多,大殿主在烧香时还要敲烧香鼓。其实殿鼓多用于法事中,鼓是道教坛场中的“法器之王”,一般坛场上,尤其是拜斗礼忏或放焰口,执鼓者多是请一些退下来的老高功或有经验的老经师担任。陕西由王嗣林道长流传下的《小寡妇上楼》便是在鼓上发挥的丰富多彩,拍手叫绝,为众道徒及信教群众所喜爱。

三、手鼓

所谓手鼓即手中拿着敲击的鼓。有带手柄的,也有不带手柄的,一般多用于在殿外出坛“转天尊”、或者“上天地疏”、“祝将”、“祭孤”、“摄召”等道场。有的执鼓师因其只能一只手击鼓,一只手拿鼓,故将其鼓打法称之为:“一马单占”,鼓点也很好听。

总之,道教的“钟鼓之乐”属纯粹的中国古礼乐文化,现在我们看来,“钟鼓之乐”的音域、音律、音色和音量远不能表达一个具有一定程式和一定交响性的音乐思维。但是,它在人类音乐史上,甚至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给予多高的估价都是不会过份的。它仅以音域、音律、音量、音色再加上它雄健钢毅的体态,深沉的刻饰,象征性的铭文,已足够表达出一种无限、原始、单纯、质朴、甚至还处于混沌状态的宗教感情和信仰,体现了先民们的寄托、希望与膜拜。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宫观里的钟鼓文化

道教之音 任宗权

2012-12-22 13:28:49

|
道教宫观里的钟鼓文化
|

兰州白云观鼓楼 兰州白云观钟楼

兰州白云观钟鼓楼

钟鼓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很久远,是古代的两种打击乐器。根据文字记载,黄帝与炎帝交战时,曾击钟鼓以助士气。但真正用之广泛,却在制礼作乐的年代。道教十方丛林里讲究的“钟板常住”,是讲道教丛林以钟板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按排日常生活事务。钟板交接有严格的定制,名曰:“过钳锤”。钳是互相钳接,环环紧扣,混元一气,不紊不乱,雅静肃穆,为常住之仪范,故当慎行其事。钟鼓二楼设大殿前左右两方,古有“左钟右鼓”之称。清晨称“开静”,即打开一夜之沉静,晚上称“止静”,即停止一天之活动复归于宁静。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

道教宫观里的钟一般分大钟、报钟、忏钟、帝钟四种。忏钟、帝钟用于道场中,而大钟与报钟却用于开静止静。《荀子"乐论篇》中说:“凡钟为金乐之首……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摄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歌”。《梦溪笔谈》中对扁钟和圆钟各身的发音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结论说圆钟比呈橄榄形口的钟产生的声音持续时间长的多。因此道教宫观多用圆口形大钟,古时的钟最初为竹、木陶制成。后来有了石钟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属制钟。凡钟上一般多有铭文,以示神圣威严。《道藏》中《道书援神契》中将钟磬合注:“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有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悬磬。特悬者,独悬也。今洞案金钟玉磬,又有大钟等,皆本诸此。其大铜磬,本诸击缶。周礼,凫氏为钟,磬氏为磬。”我国自古即有铜钟之制作。《广弘明集》卷二十八载,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66年),制大周二教钟铭(北周武帝制)。下面分别就各种钟予以介绍:

一、大钟

又称撞钟,通常高约1.5米,直径约0.6米,悬挂在钟楼之上。用于召集道众,朝夕报时。大钟的上部雕有龙头,称为钓手,下部有相对的二卒莲花状撞座,亦称八叶,两座以两条文叉呈直角的条带相连结,称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环状的小突起物,称之为乳郭;从撞座以下称为草间,下缘称驹爪。道教一般非十方丛林不可悬挂大钟大鼓,故而有“钟板丛林”之说。丛林悬挂大钟大鼓,一般在三十、十四晚止静,初一、十五开静用之,称之为“开大静、止大静”。

凡大钟叩108声,原因多种,一种以陈元龙《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一种认为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种烦恼之忧。道教撞大钟有很严的定制,清晨五更寮房交板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大钟接过“三清”早上先紧后慢,晚上止静先慢后紧,其击法为 “紧十三,慢十四”。三翻毕,“落四御”交大鼓。击大钟时还默念“钟文”,早晨开静念:“闻钟声,拜老君,离地狱,出火坑,愿成道,度众生”。接三清时念宝号“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二击;“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三击。毕“紧十三念:“太上无极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一字一击。毕“慢十四”念:“朔旦(初一开静,三十止静念“月晦”)洪钟初叩音,金铃空谷自传声,上叩圣神通天耳,下彻幽冥鬼神钦,上祝国祚万万岁,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图巩固山河壮,文武禄位得迁升,无边世界干戈息,天长地久舜日临,远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寿得康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二翻“慢十四”念:“洪钟二叩山门旺,道妙法律永长兴,父母师长并道侣,各得咸安受天恩,学道修真皆有份,护持无魔勉力行,黄芽日日多增长,白雪朝朝润延龄,先天一气来运化,三才气和五行灵,八卦配合阴阳道,迷悟妙省乐圆成,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又接击“慢十四”念:“洪钟三叩六道通,历代先靈早超升,战场伤亡生福地,孤魂还乡受祭享、九幽十类悉离苦,早生人天礼圣真,飞禽走兽出罗网,三界四生尽沾恩,风调雨顺民安乐,五谷丰登享太平,云朋良友登道岸,护法神灵保安宁,臣等志心皈命,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落四御”交大鼓,晚上止静,大钟钟文,“慢十四”同上,“紧十一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阳上帝”,一字一击。

二、报钟

报钟比大钟小些,一般悬挂于大殿殿前,主要用于报时之用。道教丛林除初一、十五开大静,三十、十四止大静用大钟外,平时开静止静用报钟。称“开小静”、“止小静”。报钟也是叩108声,只是所念之钟铭文不同,且不分早晚钟铭文相同。起“三清”念:“玉清”一击,“上清”一击,“太清”一击。然后击一七星点,一字一击默念:“玉皇赦罪大天尊”。然后默念八卦及十二地支,一字一击:“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道教将以上称之为“紧七慢八平十二”。毕又击一个七星点默念:“三元赦罪大天尊”。又加一个八卦及十二地支,再击一个七星点默念:“太乙救苦大天尊”。再加击八卦及十二地支。最后“落四御”,交板给殿鼓。

三、忏钟

忏钟是悬挂在殿鼓左边的小型钟,多用于法事道场中。因为道教拜诰礼忏时多以忏钟及殿鼓提朝,故而称之“忏钟”。忏钟一般以雨点声为敲击板点。是古时祭祀乐中商钟的延续和变迁,古时是竖在木座上手中拿着敲的。道教的忏钟到现在还一直是竖在木座上敲的。

四、帝钟

所谓帝钟同报钟、大钟式形大致相同,只是下口非莲花状而是圆平口,大小要比忏钟还小的多。帝钟一般是拿在手里的,故而顶多有一寸来长的法杵,是手执之处。帝钟内有一长形金属撞击物,是由线同帝钟顶部相连,一旦手晃动,帝钟便在其撞击中发出悦耳的声音,其实这就是现在法事中经师用的铃子。帝钟是流传到现在比较古老的法器,古时巫师做法即手执帝钟。在道教的壁画、经典等文物中我们能发现手执帝钟的神灵,帝钟是神仙们手内的一种法物。道教经单上将帝钟放在左边称琳,放经单右边称琅,有的帝钟上还刻有符咒、神像、经文以及装饰有金银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满目”之赞誉。道教法事中帝钟是由表白执掌着,响动也有严格的定制,一般在呤咏提纲、举天尊等处用“风吹铃子”,在诵经、礼诰、朝忏等处用“滴水铃子”,且在叹文处唯用铃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处比较广泛的法器。

鼓也是敲打器之一。由金、木、玉、石等制成,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宫观常见作法务之乐器。

我国初时用于仪式、舞乐、军阵等,鼓悬于楼上称之鼓楼,鼓楼的出现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或许更早些,春秋时便有将鼓悬于城楼上用于报警,其实上古时它只限于村镇之中,后来才普及到城市。

《荀子"乐论篇》中言:“鼓其乐之君邪!”所以鼓似天、钟似地。故而道教称鼓为法器之王,道教历代出现了许多有名的鼓手和鼓社。陕西西安城隍庙鼓乐于1991年初,应邀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演奏,让中外听众所倾倒。中国民间许多鼓乐技术曲调,多来自道教。无锡道教界的“十番锣鼓”和“十番鼓”也是久誉艺坛。我们知道的道教有名的音乐演奏家瞎子阿炳就是一位善于击鼓的好手。又如有名的南鼓王朱勤甫,便是从道坛鼓师到音乐学院教授的正一道士。

我国古代用的是土鼓,《礼记"明堂位》说:“土鼓、蒉桴、苇菕、伊耆氏之乐也”。又说:“夏后氏之鼓足”,这是为了使乐器稳定,在陶土制的鼓框上安了脚。

道教所用的鼓分别为大鼓、殿鼓及手鼓三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大鼓

大鼓直径约一米多长,除“开大静”、“止大静”用大鼓。清晨寮板交“四御板”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三翻毕交“四御板”给大鼓,大鼓接过“三清”前,持双棰在鼓边上: “嗑——嗑嗑——嗑”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嗑(敲鼓边)”,默念:“雷——声——普化天——尊”。接第二声:“咚——咚——咚咚咚 ——咚——嗑嗑”。接第三声:“咚——咚——咚咚咚——咚——嗑——嗑嗑——嗑”。三清接完击长阵鼓,由慢到快,初默念:“雷声普化天尊”。至快时念不成不念,变化花点,击出风、云、雷、雨、电、雹等声响来。这时又有许多技巧鼓点,如“一马单占”、“霸桥泗水”、“快马加鞭”等鼓点。头翻毕,击鼓边一声,再由慢至快。二翻毕击鼓边二声,再由慢至快。三翻毕,击鼓边四声(同落四御同)。

二、殿鼓

殿鼓是置大殿内的中型鼓,有竖在木架上或横在木架上的,一般用于日常法事中。道教丛林有击鼓聚众上殿作日常功课的。一般讲究的是三通鼓后开坛诵经,鼓的打法同大鼓技巧差不多,大殿主在烧香时还要敲烧香鼓。其实殿鼓多用于法事中,鼓是道教坛场中的“法器之王”,一般坛场上,尤其是拜斗礼忏或放焰口,执鼓者多是请一些退下来的老高功或有经验的老经师担任。陕西由王嗣林道长流传下的《小寡妇上楼》便是在鼓上发挥的丰富多彩,拍手叫绝,为众道徒及信教群众所喜爱。

三、手鼓

所谓手鼓即手中拿着敲击的鼓。有带手柄的,也有不带手柄的,一般多用于在殿外出坛“转天尊”、或者“上天地疏”、“祝将”、“祭孤”、“摄召”等道场。有的执鼓师因其只能一只手击鼓,一只手拿鼓,故将其鼓打法称之为:“一马单占”,鼓点也很好听。

总之,道教的“钟鼓之乐”属纯粹的中国古礼乐文化,现在我们看来,“钟鼓之乐”的音域、音律、音色和音量远不能表达一个具有一定程式和一定交响性的音乐思维。但是,它在人类音乐史上,甚至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给予多高的估价都是不会过份的。它仅以音域、音律、音量、音色再加上它雄健钢毅的体态,深沉的刻饰,象征性的铭文,已足够表达出一种无限、原始、单纯、质朴、甚至还处于混沌状态的宗教感情和信仰,体现了先民们的寄托、希望与膜拜。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