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郭世文道长: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郭世文     时间:2019-09-12 14:37:42      繁體中文版     

郭世文道长: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太上慈悲!

诸位高道大德,诸位道友同修、十方善信,大家吉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在即,在这里首先祝愿我们的祖国华图巩固,民道遐昌,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今日诸位同道能够云集在这神仙所居的洞天福地讲经论道,共同分享学经体会,共同交流修行心得,实乃旷劫的道缘法缘。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下面让我们从一块道教碑刻来开启今天的话题。《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这块碑立于元代(蒙)中统四年(1263)三月十二日,中统是元朝中期忽必烈刚刚即位时的年号,一共五年,这块碑是第四年立的。现藏于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大殿前方的东侧。东侧有两块碑刻,还有一块是《重修三清殿碑记》,这块碑立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宗圣宫记》碑由李鼎撰文,他本是金朝进士,后入全真道,是邱处机祖师的弟子宋德方的门人。弟子和门人是有区别的,出家的道众称为弟子,俗家的学生称为门人,也称门生。李鼎就是宋德方祖师的俗家学生。这块碑文叙述了楼观台历史演变过程及元代重修楼观台宗圣宫经过,是道教全真派入驻楼观台最早且最翔实的文献,是研究全真派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李鼎在撰文中写道:“金大定初,重阳祖师出焉,以道德性命之学,唱为全真,洗百家之流弊,绍千载之绝学,天下靡然从之。”宋辽金元时期是道教发展的兴盛时期,兴盛的主要标志是众多的新道派在大江南北相继出现,其中就有重阳祖师在金世宗大定七年,于山东半岛创立的全真道。“全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华经·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义为“保全天性”。重阳祖师在创教之初就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融摄百家之长,汇通三教之理,以“道德性命之学”为全真立教之本,倡言“屏去幻妄,独全其真”,故名“全真”。

这“屏去幻妄”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内修。我们在存思或坐圜的时候所出现的种种念头和景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身体碰到的,这些感官上的感受,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如裸眼4d技术),所以我们要将这些虚幻和妄想摒弃,心不染着,才能常居清静。

另一方面是指外行。就是老君爷在《道德经·十九章》中讲:“少思寡欲”。我们只有内在的心神“少思寡欲”,外在的生活才会“朴素充实”。作为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个度,太过和不及都不是正道。

欲望没有止境,内心没有一刻安宁和清静,过分的追逐财色名利,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刻意地去谋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这就是太过。

整天无所事事,悲观消极,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适应不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适应不了当下的新常态,这就是不及。

显然,这两点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摒弃性命中的幻妄,才能保全我们道德的本真,所以叫做“全真”。这个“全真”与道派没有关系,而是对老君爷《道德经》经旨的阐释与发挥。

全真道创立之初,虽然是一个活动于山东半岛的小道团,但很快就发展为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占有举足轻重的大道派,并流传至今。全真教的基本思想——

一、以返本归元为指导理论。返本归元即是回归本源,本源即是大道,即是宇宙生化之前的那个状态。

二、以性命双修为修行宗旨。性命指的是我们的心性和生命。为什么要双修呢?因为性与命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你不想双修也不行。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命去修性。没了命我们的元神就无所按住,心无所系、神无所依,命都没了性在哪里?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性去修命。人没有性,就是没人性,没人性的人就是行尸走肉,连蝼蚁都不如,你让他如何修行?

性与命虽然不可离,但是可以分。分和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可以分呢?就是可以分主次。要么以命为主,以性为辅;要么以性为主,以命为辅。内丹理论中“先性后命”或“先命后性”两种修行法门,这里的先后是主次的意思,绝对不是先修性就完全修性,不要命了,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不要命了。在摄生方面也是如此,要形神兼养,不可偏于一方。

三、以积功累行为修行门径。作为金元时期的新道派,全真道即有类似儒家的积极入世,也有近似佛教的普度众生,全真道的修行方式更注重参与社会活动,“邱祖西行,一言止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是践行道教出世入世的典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度世间之人。

我们今天讲经的内容就围绕“道德与性命”而展开。因为“性命双修”属于内丹学范畴,对于内丹理论的学习和内丹修行的实践,这个要靠每个人自身的道缘和法缘,所以对于“性命”的问题,我们还是从基础讲起,从养性延命这个层面讲起,先把基础打牢,以此来长养我们的道德,积聚我们的资粮,由量变到质变,待机缘成熟之时自然得遇明师,授以大道。

我们今天的讲经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来讲解一下“性命”二字的源流;

第二部分,我们来阐释一下“道德与性命”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来探讨一下“根柢”一词的道学内涵。

一、“性命”二字的源流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用一定的形体来表示一定的意思,汉字的功能与特点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文以载道,字以存理,言以存义”。我们从字形就能看出这个字的字义。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性”字的写法是竖心旁加一个生长的生。这个字繁简体相同,一直沿用至今。这个“性”字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心本乎性,化生心者谓之性”,所以叫做本性,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心是从性中化生出来的。

性的异体字还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明代张自烈《正字通·心部》中的写法是上下结构的,上面是生下面是心。这个字与《说文解字》相比,只是字的间架结构发生了改变——由左右结构变为了上下结构。还有一种写法,在清代吴任臣《字汇补·见部》中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一个繁体字灵魂的灵加一个觉悟的觉。在《说文解字》中将“觉”字,解释为“寤”。那什么又是“寤”呢?古代汉字中,将醒称之为“寤”,将睡称之为“寐”,有个成语叫作“夜不能寐”,即是晚上睡不着觉。“寤”与“寐”这个两个字代表一日一夜,一阴一阳。“觉”字的本义就是醒来的意思,后来引申成为“觉悟”这个词。这个词佛教用的很多,一般都会觉得它是一个佛教术语。佛教是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而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最早的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是(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汉明帝从西域迎请了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携带经卷与佛像入驻在明帝为其修建的白马寺中,入驻之后开始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翻译佛经的开端,也是佛法进入东土的开始。而“觉悟”这个词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荀子·成相》篇中就已经出现了,原文为“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早期道教和早期佛教,都是指南北朝之前的历史时期。早期佛教的僧侣,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他们在翻译和讲解佛经时,多采用一种叫做“格义”的方法,就是用比附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这是佛教与中国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对话,以此获得与中国文化的沟通,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早期佛教思想与老庄道家思想一致性较多,所以首先是用道家思想去与佛教思想格义的,而后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儒道脱离。

从“性”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性字的真义就是“觉悟”。那什么又是“觉悟”呢?简单的讲,从迷惑中醒来就是觉悟,它具体表现为人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也决定着三观的正确与否。可以说生命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而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觉悟的过程。这个修行是不分出家在家、不分国界种族,不分文化宗教,不分社会地位,甚至不分物种,不分维度维次空间的。

比如《南华经·逍遥游》中的“鲲化为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东汉辛氏《三秦记》中的“鱼化为龙”。“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莫”通“暮”,即是指晚春三月。为什么要在三月这个时间节点才能化为龙,又为什么只有黄色的鲤鱼才能化为龙呢?因为三月为辰月,辰为龙,五行属土,土在五色中属黄,故尔;

还有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蛇化为龙”。“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而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同物种的“跨界进化”。我们人也是一样,人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神仙,这不仅仅是“跨界进化”的问题,而是对多维度、多维次空间的一种超越。关于“本性”和“觉悟”的话题我们就谈到这里,下面我再来看看与“性”息息相关的“命”。

“命”常常与“运”联系在一起,生命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称之为命运,属于生命的定数。有定数自然就有变数,老君爷在《西升经》中所讲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这种道教独有的生命观,体现的则是生命的变数。而我们人类这个强大的“元神”系统所化生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改变命运、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只是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其对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因为其目的性。而人却可以主动地,有计划地,有目的性地去改变周遭环境,改变自身的命运,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关于这个“元神系统”我们下一章会讲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文解字》:“命,使也,从口从令。”在甲骨文中“命”与“令”是一个字。“命”字的本义是用口令发出指示,有差遣的含义。那我们的口令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口令是从“心”中来的,所以“命”是源自于心的。

“命”字的部首,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撰的《康熙字典》,直至晚晴、民国时期的字典中,一直沿用口部,而现代字典则将其划分为人部。口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摄取之处,我们外在的饮食由口入于胃,通过各脏腑的功能作用将饮食物变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血气,血气充养四肢百骸、大脑心神。水谷精微犹如手机电池的电,口就犹如手机充电的接口。所以“命”代表的是我们生命的能量。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命”的造字揭示了我们的生命想要延续,必须凭借口的功能和作用才可维系。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一入一出,就把威胁我们生命的内外两大因素都说明白了。“命”代表的是我们生命的能量,而“无病无祸”就是我们生命能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为何要追求并且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生命能量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生命能量越高,心神能量越高,我们就越能自发地、自主地、自觉地去追寻大道。“得道”之后将我们内心当中所证悟的“无为之道”转化为外在“济世度人”之德(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

我们将以上所讲的“性”与“命”来做个总结。“性”化生心而合于道,代表人生的觉悟;“命”源于心而合于德,代表生命的能量。养性就是统摄心神,与道合真;延命就是修炼形体,济世度人。养性即是摄养心性。调摄我们的精神状态,涵养我们的天真本性,提高我们的人生觉悟,这即是澄心,而澄心又是明道的过程——心越澄,道越明。延命即是延续生命,其目的就是为了立德。我们延命不是为了延长寿命吃喝玩乐,不是为了享受所谓的高物质生活,而是要效仿祖师慈悲利物,济世度人的德行,为万物服务,为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的改变自我,不断的突破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己越正,德越立。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