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全真道教与嵩山天师道教

道教之音 任宗权道长

2012-04-16 23:58:09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 “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中岳庙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1]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2]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3]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嵩山很早就有关于音乐的传说。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王子晋(又名王子乔),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邀其至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太上老君在仙人玉女相伴、百灵导引之下,降临嵩山,授予寇谦之“天师”之位,赐《老君音诵诫经》,告诫寇谦之:

汝宣新科,清正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来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4]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自称东汉光武帝时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孙。其父修之,为苻坚东莱太守;其兄寇赞在北魏初任南雍州刺史。遇“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并建新天师道道场。太延六年(440年),谦之又称老子复降授太武帝太平真君称号,由是改元太平真君元年。三年,谦之被任为国师。

寇谦之把传统的服饵闭炼放在次要地位,吸取儒家礼法仪式有音乐伴奏的形式,改“直诵”道经为“乐诵”,以示重斋仪,倡礼度。这实际上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以此来制约人心,使之符合封建礼仪规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促进道教与统治阶级的结合。

后来,人们将寇谦之改革之“五斗米道”称作“新天师道”。中岳庙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公元448年,寇谦之在尚未竣工的“静轮天宫”中羽化仙去,经他革新的“音诵”斋醮仪式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我们知道嵩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她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是高人隐士隐居修炼的最佳处所。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

宋乾德元年( 963),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着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干德二年( 964),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中祥符六 年(1013),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圣帝庙》)。靖康年间(1126—1127),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至十八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

全真道教进入河南仅次于陕西,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四月,王重阳由陕西户县刘蒋村出发,经河南洛阳下清宫、上清宫、嵩山中岳庙、开封等地道观到达山东莱州。五月,过洛阳时,曾北上邙山上清宫瞻仰圣迹,兴致昂然,特作《题上清宫壁》诗一首:

丘谭王风捉马刘,昆嵛顶上打玉球。

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

这是一首预言诗。预示他到山东要“捉”到弟子“丘谭马刘”。 二年后,王重阳在山东度了七个弟子,即带领其中四个弟子,在返回关中途中,于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在开封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为纪念仙师,丘处机就地建重阳观(即延庆观前身),金末毁于战火。《说嵩》载:金大定年间,邱祖传道于嵩山崇福宫,道徒听讲者极多,朝夕络绎于涂,形同赴会。[5]《道藏源流考》也说“北宋西京崇福宫亦有轮藏殿,当有轮藏及道藏经。”后来,丘处机命弟子到开封重修重阳观,30年建成,元组忽必烈赐名为“朝元宫”。

王重阳弟子刘长生与谭长真一同到洛阳,各住一庙,修真传道。谭长真住洛阳南朝元宫(即今西霞宫),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二岁。创全真道南无派。

刘长生住洛阳北土地庙,四年后,又迁住洛阳城东北的云溪洞。创全真道随山派。

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夏,王重阳唯一的女弟子,原马丹阳妻、清净散人孙不二,西入函谷关,祭奠祖师王重阳后,东返洛阳,住城东北二里的凤仙姑洞。金大定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三岁。创全真道清净派。

王重阳的另一弟子邱长春,据考也因慕名洛阳上清宫,到过洛阳,并在洛阳嵩山传过道。又据元代梁宜的《嵩阳崇福宫修建碑》(今存)所载,邱长春的大弟子乔静虚于公元1242年住持崇福宫,乔传弟子周志谨,周传弟子罗道全。还有邱长春的另一弟子宋德方的弟子秦志安也曾在嵩山少室传道。

[1] 《道藏》第22册21页。

[2] 《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3] 《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4]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5] 见王雪宝编著《中岳庙》第57页。香港国际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早期全真道教与嵩山天师道教

道教之音 任宗权道长

2012-04-16 23:58:09

|
早期全真道教与嵩山天师道教
|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 “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中岳庙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1]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2]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3]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嵩山很早就有关于音乐的传说。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王子晋(又名王子乔),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邀其至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太上老君在仙人玉女相伴、百灵导引之下,降临嵩山,授予寇谦之“天师”之位,赐《老君音诵诫经》,告诫寇谦之:

汝宣新科,清正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来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4]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自称东汉光武帝时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孙。其父修之,为苻坚东莱太守;其兄寇赞在北魏初任南雍州刺史。遇“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并建新天师道道场。太延六年(440年),谦之又称老子复降授太武帝太平真君称号,由是改元太平真君元年。三年,谦之被任为国师。

寇谦之把传统的服饵闭炼放在次要地位,吸取儒家礼法仪式有音乐伴奏的形式,改“直诵”道经为“乐诵”,以示重斋仪,倡礼度。这实际上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以此来制约人心,使之符合封建礼仪规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促进道教与统治阶级的结合。

后来,人们将寇谦之改革之“五斗米道”称作“新天师道”。中岳庙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公元448年,寇谦之在尚未竣工的“静轮天宫”中羽化仙去,经他革新的“音诵”斋醮仪式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我们知道嵩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她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是高人隐士隐居修炼的最佳处所。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

宋乾德元年( 963),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着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干德二年( 964),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中祥符六 年(1013),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圣帝庙》)。靖康年间(1126—1127),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至十八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

全真道教进入河南仅次于陕西,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四月,王重阳由陕西户县刘蒋村出发,经河南洛阳下清宫、上清宫、嵩山中岳庙、开封等地道观到达山东莱州。五月,过洛阳时,曾北上邙山上清宫瞻仰圣迹,兴致昂然,特作《题上清宫壁》诗一首:

丘谭王风捉马刘,昆嵛顶上打玉球。

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

这是一首预言诗。预示他到山东要“捉”到弟子“丘谭马刘”。 二年后,王重阳在山东度了七个弟子,即带领其中四个弟子,在返回关中途中,于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在开封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为纪念仙师,丘处机就地建重阳观(即延庆观前身),金末毁于战火。《说嵩》载:金大定年间,邱祖传道于嵩山崇福宫,道徒听讲者极多,朝夕络绎于涂,形同赴会。[5]《道藏源流考》也说“北宋西京崇福宫亦有轮藏殿,当有轮藏及道藏经。”后来,丘处机命弟子到开封重修重阳观,30年建成,元组忽必烈赐名为“朝元宫”。

王重阳弟子刘长生与谭长真一同到洛阳,各住一庙,修真传道。谭长真住洛阳南朝元宫(即今西霞宫),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二岁。创全真道南无派。

刘长生住洛阳北土地庙,四年后,又迁住洛阳城东北的云溪洞。创全真道随山派。

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夏,王重阳唯一的女弟子,原马丹阳妻、清净散人孙不二,西入函谷关,祭奠祖师王重阳后,东返洛阳,住城东北二里的凤仙姑洞。金大定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三岁。创全真道清净派。

王重阳的另一弟子邱长春,据考也因慕名洛阳上清宫,到过洛阳,并在洛阳嵩山传过道。又据元代梁宜的《嵩阳崇福宫修建碑》(今存)所载,邱长春的大弟子乔静虚于公元1242年住持崇福宫,乔传弟子周志谨,周传弟子罗道全。还有邱长春的另一弟子宋德方的弟子秦志安也曾在嵩山少室传道。

[1] 《道藏》第22册21页。

[2] 《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3] 《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4] 《道藏》第18册,第211页。

[5] 见王雪宝编著《中岳庙》第57页。香港国际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