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母与兰公:净明道的女性观及其变化

道教之音 郭武

2012-10-22 18:36:11

本文通过考察有关净明道“祖师”谌母传授经法予许逊的各种传说,并观察她与另外一位传说人物兰公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净明道的女性观。笔者认为:基于传统道教“阴”、“阳”并重的思想,女性在早期净明道中的地位并不低于男性;但在元代净明道大量吸收理学思想以后,或许是因为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在明清时期净明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关键词  净明道  理学  女性观  谌母  兰公

作者:郭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

净明道是南宋(1127-1279年)初期兴起于中国南方的一个新道派,因“其法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1],故又称“净明忠孝道”。这个道派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东晋(317-420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许逊崇拜”,其崇拜对象是以“孝悌”闻名且最终“拔宅飞升”的许逊。[2]这种崇拜发展到隋唐(581-907年)时期,曾出现了以叶法善、张蕴、胡惠超等著名道士为代表的“孝道”群体,并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3]北宋(960-1279年)时期,宋太宗、真宗、仁宗等帝王皆曾对传说中的许逊“飞升”成仙之地——江西西山“游帷观”颁赐过“御书”,宋真宗还据道教《度人经》“太释玉隆腾胜天”之义而改赐其名为“玉隆观”,宋徽宗更“改观为宫”并加赐“万寿”宫名,甚至为许逊上尊号曰“神功妙济真君”。[4]宋金交战之际,西山何真公等人因为“兵祸煽结,民物涂炭”而祈祷许逊,希望这位“神功妙济真君”昭显灵异、救度众生;至南宋(1127-1279年)高宗建炎辛亥(1131年),许逊“果然”降临西山玉隆万寿宫并授予何真公《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而何真公则依之“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为豫章地区(今江西省)的百姓“消禳厄会”,终令“民赖以安”。[5]由于这次神话式的“降授”在事实上导致了以“净明”为名的宗教经典和宗教仪式的产生,并推动了奉行这些经、法的信徒及相关活动场所的出现,故学术界一般将它视为净明道正式创立的标志。何真公的净明道团在传承了二百余年后,“其法寝微”而逐渐湮没无闻。到了元(1271-1388年)初,又有刘玉、黄元吉与徐慧(异)等人再次振兴净明道,并吸收儒家理学的内容而对净明道的学说进行充实,将净明道的发展推向了全新的阶段。[6]明清(1368-1911年)时期,净明道继续发展并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第43代天师张宇初《道门十规》曾将净明道列为正一道的四大派别 (正一、净明、灵宝、上清) 之一,而据说由净明道首创之“功过格”也在明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7]这一时期的净明道,多与正一道、全真道等相互融合,[8]但也有一部分道士仍然继续宗奉“净明”,并编纂教史、著书立说,如据编成于清代(1644-1911年)的《逍遥山万寿宫志》载:明清时江西西山仍有净明道的传承,著名道士有彭又朔、张逍遥、周德锋、朱良月、胡之玫等。[9]其中,周德锋、朱良月、胡之玫三人还曾编有《太上净明宗教录》十卷(后扩编为十五卷),汇集净明道的各种科仪、戒律及修炼典籍“同归一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清代净明道士傅金铨则著有《道海津梁》、《度人梯径》、《性天正鹄》、《玄微心印》、《内金丹》、《外金丹》等道书二十余种,[10]其所倡扬的“人道是仙道之阶,仙道是人道之极”[11]曾为道教界的名言而流行一时。直到今天,净明道在全国各地仍有传承。

与道教的其他宗派一样,净明道也尊崇道教的基本教义,认为“道”乃是宇宙间万物赖以产生、存在的终极根源和本体,而“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则是万物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如《净明道法说》言:

无极无形大道,道生一,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中黄八极九宫”也。道立其中黄,法布于八极,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相为表里者也。正道在于内,布法治其外,一正八治,天清地宁。

这种说法,明显是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发展而来,其中不乏“阴”与“阳”并重的思想。不过,我们在此并不拟探讨净明道的宇宙观、运动观等哲学问题,而仅试图依其“阴”、“阳”并重的思想,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净明道的女性观念。

净明道的“阴”、“阳”并重思想,早在“许逊崇拜”形成时期就已存在。据唐《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记载,许逊之所以能够入道成仙、创立“孝道”,乃与分别代表 “阳”、“阴”的兰公、谌母两位人物有关,如其记兰公感孝悌王开示“孝道根本”之事言:

孝道本起兖州刚辅县高平乡九原里。有一至人姓兰,不示其名号,曰兰公,义居百人,同心合德,志行孝行。时感得斗中真人(号孝悌王,即先王之次弟、明王之兄也。《孝经》云“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斯之谓欤!)以兰公孝道之志通于神明,遂降示兰公孝道根本,言先王为日中王,明王为月中王。又云先王玄炁为大道,明王始炁为至道,孝悌王元炁散为孝道,此三者起由玄元始炁也。孝悌王与先王明分作“铜符铁券”,券中征“许氏阳”(“氏阳”则晋时征为氏阳县令,氏阳县蜀郡所管)为孝道之师,传袭孝道,诱进后代,除邪去逆,修心炼行,则去仙道不远。……

以上文字虽较散漫,但其中兰公得闻“孝道根本”、受传“铜符铁券”的过程还是清楚的。接着,该《传》又记谌母从兰公得“铜符铁券”并将其传予许逊,而许逊则将其“孝道之法”传予“十二真君”等人:

兰公受孝悌王旨令,将铜符铁券送达黄堂观,乃是谌姆所居之宅。谌姆即吴中一贞母也,不显其姓讳,以道德为事焉。母于吴市见有一儿年四五(按:当为“十五”),拱而拜母,求为义儿,谌姆示之云:“你年十五须侍所生之母,何得弃本逐末,义为我儿?我若受汝,殊乖礼律矣。”儿跪谢而去。后经数月,变其本身,又为三岁小儿,来于谌姆边啼号,复无人志认。谌姆见是婴孩孤露,心甚愍念,携抱将归,爱惜将养,不异腹生,过于母子。渐至长大,智慧自然通于神明,感其灵瑞,行履之处,消灾去祸。既至成立,供侍谌姆,甘旨有叙,晨昏不亏。谌姆怜之,为求妻室,其儿拱揖,出于中庭,白谌姆曰:“儿是先王次弟、明王之兄也,我身为孝悌王,托寄阿母养育,绵历岁序,欲兴孝道,迁延至今。天是我父,地是我母,日是我兄,月是我弟,天上地上,唯我独尊,五色庆云覆我一身,何用妇乎?”乃拜谢阿母,请将所居之宅开为孝门。谌姆慈悲,不违儿意,遂立其住宅名“黄堂观”焉。儿遂捧授姆铜符铁券,拜辞姆而去。时吴君猛与许君逊闻之,遂往黄堂拜谒谌姆,请其孝道之法。谌姆乃授与铜符铁券,券中征许氏阳一门,无猛名字,猛乃却拜许君为师。许君因传其妙法,授与周、彭、陈、时、吁、甘、曾、钟、施、黄、吴、刘、沈等十二真君,并以崇于孝道,常以惠泽流布于人。

上述“故事”中兰公、谌姆所传“铜符铁券”,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是一种符箓。“符”在中国古代是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后世道教取“符”字之权威性,以为天神也有其“符”,且能通过云气显现出来,道士可凭之而号令鬼神。“券”本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功臣的一种契约,特许其世代享受某种特权,为了便于久存而用铁制,故称“铁券”或“丹书铁券”等;道教亦取“券”之权威性,多在斋醮科仪中使用此物来驱邪逐鬼。现存《道藏辑要》中收有《铜符铁券》经典一部,不过,此“铜符铁券”却并不是符箓,而是一部讲述如何炼丹的经典。该经署“玉清无极总真九天谌母元君授许真君”,似乎与历史上的传说相符合,但编辑该经的“一壑居士”(彭好古)却在经前的《题词》中怀疑说:这部讲述“三元、药物、火候”的经典,其实与“符券”并无关系,所以恐怕是经谌母元君传予许逊的另外一部经典——《金丹宝经》。无论现存《道藏辑要》中的这部经典原来的名称是《铜符铁券》还是《金丹宝经》,我们皆不难从上述“故事”中看出:“孝道”虽然号称始传于兰公,但其传衍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依赖于谌姆的,因为导致许逊与吴猛师徒“换位”[12]之“铜符铁券”乃是由谌姆直接授予许逊的。由这个神话故事所折射出的现实情况,实际上是女性在孝道/净明道中的重要地位。或以为上述谌姆传法之“故事”似有西域摩尼教影响的痕迹[13],但即便如此,这个“故事”在后世却越来越多地染有道教的色彩,如后来的《许真君仙传》记载:

(许逊)真君与吴君游嵩阳,闻金陵丹阳县黄堂靖有女师谌姆,多道术,同往师之。姆曰:“昔孝悌王自上清下降兖州曲阜县兰公家,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谓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命公转以授吾,使掌之,以俟子,积有年矣,今当授子。”乃登坛,依科盟授,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悉以传付。二君前受谌姆道法,礼谢讫,辞行。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来谒姆,姆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返帝乡矣。”乃取香茆一根,望南掷之,曰:“子归,认茆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二君还,首访飞茆之迹,于所居之南四十余里得之,已丛生矣。遂建祠宇,亦以黄堂名之,今号曰黄堂隆道宫,每岁仲秋之三日必往朝谒焉。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谌母与兰公:净明道的女性观及其变化

    道教之音 郭武

    2012-10-22 18:36:11

    |
    谌母与兰公:净明道的女性观及其变化
    |

    本文通过考察有关净明道“祖师”谌母传授经法予许逊的各种传说,并观察她与另外一位传说人物兰公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净明道的女性观。笔者认为:基于传统道教“阴”、“阳”并重的思想,女性在早期净明道中的地位并不低于男性;但在元代净明道大量吸收理学思想以后,或许是因为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在明清时期净明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关键词  净明道  理学  女性观  谌母  兰公

    作者:郭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

    净明道是南宋(1127-1279年)初期兴起于中国南方的一个新道派,因“其法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1],故又称“净明忠孝道”。这个道派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东晋(317-420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许逊崇拜”,其崇拜对象是以“孝悌”闻名且最终“拔宅飞升”的许逊。[2]这种崇拜发展到隋唐(581-907年)时期,曾出现了以叶法善、张蕴、胡惠超等著名道士为代表的“孝道”群体,并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3]北宋(960-1279年)时期,宋太宗、真宗、仁宗等帝王皆曾对传说中的许逊“飞升”成仙之地——江西西山“游帷观”颁赐过“御书”,宋真宗还据道教《度人经》“太释玉隆腾胜天”之义而改赐其名为“玉隆观”,宋徽宗更“改观为宫”并加赐“万寿”宫名,甚至为许逊上尊号曰“神功妙济真君”。[4]宋金交战之际,西山何真公等人因为“兵祸煽结,民物涂炭”而祈祷许逊,希望这位“神功妙济真君”昭显灵异、救度众生;至南宋(1127-1279年)高宗建炎辛亥(1131年),许逊“果然”降临西山玉隆万寿宫并授予何真公《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而何真公则依之“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为豫章地区(今江西省)的百姓“消禳厄会”,终令“民赖以安”。[5]由于这次神话式的“降授”在事实上导致了以“净明”为名的宗教经典和宗教仪式的产生,并推动了奉行这些经、法的信徒及相关活动场所的出现,故学术界一般将它视为净明道正式创立的标志。何真公的净明道团在传承了二百余年后,“其法寝微”而逐渐湮没无闻。到了元(1271-1388年)初,又有刘玉、黄元吉与徐慧(异)等人再次振兴净明道,并吸收儒家理学的内容而对净明道的学说进行充实,将净明道的发展推向了全新的阶段。[6]明清(1368-1911年)时期,净明道继续发展并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第43代天师张宇初《道门十规》曾将净明道列为正一道的四大派别 (正一、净明、灵宝、上清) 之一,而据说由净明道首创之“功过格”也在明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7]这一时期的净明道,多与正一道、全真道等相互融合,[8]但也有一部分道士仍然继续宗奉“净明”,并编纂教史、著书立说,如据编成于清代(1644-1911年)的《逍遥山万寿宫志》载:明清时江西西山仍有净明道的传承,著名道士有彭又朔、张逍遥、周德锋、朱良月、胡之玫等。[9]其中,周德锋、朱良月、胡之玫三人还曾编有《太上净明宗教录》十卷(后扩编为十五卷),汇集净明道的各种科仪、戒律及修炼典籍“同归一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清代净明道士傅金铨则著有《道海津梁》、《度人梯径》、《性天正鹄》、《玄微心印》、《内金丹》、《外金丹》等道书二十余种,[10]其所倡扬的“人道是仙道之阶,仙道是人道之极”[11]曾为道教界的名言而流行一时。直到今天,净明道在全国各地仍有传承。

    与道教的其他宗派一样,净明道也尊崇道教的基本教义,认为“道”乃是宇宙间万物赖以产生、存在的终极根源和本体,而“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则是万物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如《净明道法说》言:

    无极无形大道,道生一,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中黄八极九宫”也。道立其中黄,法布于八极,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相为表里者也。正道在于内,布法治其外,一正八治,天清地宁。

    这种说法,明显是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发展而来,其中不乏“阴”与“阳”并重的思想。不过,我们在此并不拟探讨净明道的宇宙观、运动观等哲学问题,而仅试图依其“阴”、“阳”并重的思想,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净明道的女性观念。

    净明道的“阴”、“阳”并重思想,早在“许逊崇拜”形成时期就已存在。据唐《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记载,许逊之所以能够入道成仙、创立“孝道”,乃与分别代表 “阳”、“阴”的兰公、谌母两位人物有关,如其记兰公感孝悌王开示“孝道根本”之事言:

    孝道本起兖州刚辅县高平乡九原里。有一至人姓兰,不示其名号,曰兰公,义居百人,同心合德,志行孝行。时感得斗中真人(号孝悌王,即先王之次弟、明王之兄也。《孝经》云“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斯之谓欤!)以兰公孝道之志通于神明,遂降示兰公孝道根本,言先王为日中王,明王为月中王。又云先王玄炁为大道,明王始炁为至道,孝悌王元炁散为孝道,此三者起由玄元始炁也。孝悌王与先王明分作“铜符铁券”,券中征“许氏阳”(“氏阳”则晋时征为氏阳县令,氏阳县蜀郡所管)为孝道之师,传袭孝道,诱进后代,除邪去逆,修心炼行,则去仙道不远。……

    以上文字虽较散漫,但其中兰公得闻“孝道根本”、受传“铜符铁券”的过程还是清楚的。接着,该《传》又记谌母从兰公得“铜符铁券”并将其传予许逊,而许逊则将其“孝道之法”传予“十二真君”等人:

    兰公受孝悌王旨令,将铜符铁券送达黄堂观,乃是谌姆所居之宅。谌姆即吴中一贞母也,不显其姓讳,以道德为事焉。母于吴市见有一儿年四五(按:当为“十五”),拱而拜母,求为义儿,谌姆示之云:“你年十五须侍所生之母,何得弃本逐末,义为我儿?我若受汝,殊乖礼律矣。”儿跪谢而去。后经数月,变其本身,又为三岁小儿,来于谌姆边啼号,复无人志认。谌姆见是婴孩孤露,心甚愍念,携抱将归,爱惜将养,不异腹生,过于母子。渐至长大,智慧自然通于神明,感其灵瑞,行履之处,消灾去祸。既至成立,供侍谌姆,甘旨有叙,晨昏不亏。谌姆怜之,为求妻室,其儿拱揖,出于中庭,白谌姆曰:“儿是先王次弟、明王之兄也,我身为孝悌王,托寄阿母养育,绵历岁序,欲兴孝道,迁延至今。天是我父,地是我母,日是我兄,月是我弟,天上地上,唯我独尊,五色庆云覆我一身,何用妇乎?”乃拜谢阿母,请将所居之宅开为孝门。谌姆慈悲,不违儿意,遂立其住宅名“黄堂观”焉。儿遂捧授姆铜符铁券,拜辞姆而去。时吴君猛与许君逊闻之,遂往黄堂拜谒谌姆,请其孝道之法。谌姆乃授与铜符铁券,券中征许氏阳一门,无猛名字,猛乃却拜许君为师。许君因传其妙法,授与周、彭、陈、时、吁、甘、曾、钟、施、黄、吴、刘、沈等十二真君,并以崇于孝道,常以惠泽流布于人。

    上述“故事”中兰公、谌姆所传“铜符铁券”,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是一种符箓。“符”在中国古代是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后世道教取“符”字之权威性,以为天神也有其“符”,且能通过云气显现出来,道士可凭之而号令鬼神。“券”本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功臣的一种契约,特许其世代享受某种特权,为了便于久存而用铁制,故称“铁券”或“丹书铁券”等;道教亦取“券”之权威性,多在斋醮科仪中使用此物来驱邪逐鬼。现存《道藏辑要》中收有《铜符铁券》经典一部,不过,此“铜符铁券”却并不是符箓,而是一部讲述如何炼丹的经典。该经署“玉清无极总真九天谌母元君授许真君”,似乎与历史上的传说相符合,但编辑该经的“一壑居士”(彭好古)却在经前的《题词》中怀疑说:这部讲述“三元、药物、火候”的经典,其实与“符券”并无关系,所以恐怕是经谌母元君传予许逊的另外一部经典——《金丹宝经》。无论现存《道藏辑要》中的这部经典原来的名称是《铜符铁券》还是《金丹宝经》,我们皆不难从上述“故事”中看出:“孝道”虽然号称始传于兰公,但其传衍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依赖于谌姆的,因为导致许逊与吴猛师徒“换位”[12]之“铜符铁券”乃是由谌姆直接授予许逊的。由这个神话故事所折射出的现实情况,实际上是女性在孝道/净明道中的重要地位。或以为上述谌姆传法之“故事”似有西域摩尼教影响的痕迹[13],但即便如此,这个“故事”在后世却越来越多地染有道教的色彩,如后来的《许真君仙传》记载:

    (许逊)真君与吴君游嵩阳,闻金陵丹阳县黄堂靖有女师谌姆,多道术,同往师之。姆曰:“昔孝悌王自上清下降兖州曲阜县兰公家,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谓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命公转以授吾,使掌之,以俟子,积有年矣,今当授子。”乃登坛,依科盟授,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悉以传付。二君前受谌姆道法,礼谢讫,辞行。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来谒姆,姆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返帝乡矣。”乃取香茆一根,望南掷之,曰:“子归,认茆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二君还,首访飞茆之迹,于所居之南四十余里得之,已丛生矣。遂建祠宇,亦以黄堂名之,今号曰黄堂隆道宫,每岁仲秋之三日必往朝谒焉。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