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中的教学思想解析

中国道教2006年第1期 王彦力

2013-07-22 21:43:48

谭峭,字景升,号紫霄,泉州人,南唐国子司业谭洙之子,具体生卒年代不详,五代后周时期尚见其活动之迹。谭峭无意仕途,学得道教辟谷养气之术,隐入山林,常以酒为乐,以云游传道为业,恣意行事,终其一生。其事迹最早略见载于欧阳修《新五代史》中。①后有宋人张君房《云笈七签》中为其立传。据《佛祖统纪》卷四二所记载:“显德四年(957年),隐士谭景升居终南山,与陈抟相师友。著《化书》百十篇,穷括化原。” 

谭峭所著《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探索自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的同时把道家的寡欲无为和儒家的仁政德治结合起来,阐述了其教育的基本观点,目的在于通过道教教育影响统治阶级和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实现其富国安民的社会理想。 

在《化书》中谭峭以道为最高范畴构建了他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总根源,形成了在道的作用下“一切皆变”的虚、物互化的自然观,并以“道之委”和“道之用”说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顺反秩序和基本规律。他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②“道”作为谭峭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具有“一切皆变、化化不间”的根本属性,这一根本属性不仅作用于物质世界,而且也作用于精神世界,并制约着这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谭峭结论认为,事物形的存在与否并非是一种客观实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罢了。事物之间也不存在根本区别,正所谓是“万物一物,万神一神”③并统归于“道”。 

“化”作为“道的存在形式,在谭峭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领域中,谭峭赋予了“化”不同的含义。在其哲学思想中“化”即为“化化不间”,而在其教育思想中“化”即为“教化”,与单纯的“教”相比,谭峭所说的“化”更重视通过对教育者的启发、诱导及自身的榜样作用,使受教育者通过领悟、体会及模仿,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化及渐化的过程。 

一、“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的教化方法 

谭峭反对以强行灌输的方法来从事教育工作。他以劝人饮酒为例加以说明,“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他认为,教化也如劝人饮酒,越是强迫命令,越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顺应受教育者心理进行施教,则会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欲望。他还说:“止人之斗者使其斗,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斗者预其斗,善解忿者济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乱;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④。 

谭峭反对滥用赏罚,“侯者人所赏,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⑤。侯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尊位,金子是人们所看重的东西,但若是封别人为公,那么得到封侯的人便会不满;赏给别人玉,那么得到金子的人就会不快,因此赏赐不可妄行,恩惠不可妄施。如果表扬、奖励不考虑全体成员的意见和情绪,运用得不恰当,不仅不能起团结和鼓励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意见分歧,制造矛盾与不和,因此“不可妄行妄施”。 

谭峭认为最为理想的教化方式,应该以“空”和“无”为前提,“游云无质,故五色合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合天,天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⑥。这是说游云本身没有颜色,它能聚合五色,明镜空明,使万物能在其中成像,说水印出天,其实是天空虚无与水相印相合,百步以外镜子可照人,人却看不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就是空纳万物的验证。这说明,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坦荡、无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观点,才是真正有才能、有智慧的表现。相反,“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⑦。在谭峭看来,最理想的教化方式应该是“大义无状,大恩无象。大义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就,不识者报之”⑧。 

二、守之于内、用之于外的学习方法 

谭峭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的向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激发、维持与协调。因此谭峭主张学习首先要“心诚”,在这里“心诚”是指要充满自信。他说:“术有火炼丹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忘,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⑨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及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即使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道了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也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与上述“心诚”相联系,谭峭认为学习还要有“静”的工夫,“唯清静者不能疑”⑩。大千世界,变化无穷,人所要认识、学习的内容并非一看即明,一学即会的。要透过事物现象来揭示它的本质,首先要求对己对物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才不致于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学到更正确的知识。 

总结学习过程谭峭指出,“召然用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⑾。学习主要应采取自省的方法,使知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内化为己有,融会贯通之后才能用的得心应手。 

三、教学相长、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 

谭峭十分重视教与学相互关系在教化活动中的作用。他说“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⑿,还说:“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⒀。这就是说,教化关系的建立应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要尊重彼此的人格,体谅彼此的要求。谭峭认为,要处理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化者是起主要作用的方面,他自身的言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礼之本也。而疏之为万象,别之为万态。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祷祝,非祷祝也。我既寡实,彼亦多虚。而责人无情,固无情也;而罪礼之无验,固无验也”⒁。拱手作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礼节,相互尊重是礼的实质,礼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如果教人跳舞而人不舞,教人祷祝而人不祷,原因多在于自身教得不当,才导致学得不好,指责别人无情,其实首先自己无情。教化者的行为是建立良好教化关系、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重视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谭峭还提出教与学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稚子美影,不知为影所美;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⒂。这种互化关系即为教学相长的关系。体现了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的一种必然。谭峭认为,教学相长的关系还体现教者与学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他提出,要尽量避免具有相同弱点的人之间互为师友,“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颠,而无友者也”⒃。让酒醉者来背负醉者,更容易摔倒,让自己长有疥疮的人来医治别人的疥疮,只能使病情加重。因此,弱点相同的人不宜互为师友。 

教者与学者彼此间心灵的沟通,也是谭峭有关教学的一项重要方面。谭峭认为,理想的教学关系是教、学双方达到心灵的沟通,“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合,若一声之哀乐,若一形之穷通”? 。教学双方的交流若能达到如此境地,则整个教学活动就会象时雨春风,盎然生意、情意舒畅,使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在这里,谭峭描绘了一幅极为理想化的教化场景。 

 

注: 

①(宋)欧阳修著:《新五代史》,第三册,851页,中华书局。记载:闽世家第8中有“昶亦好巫,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 

②《道化·紫极宫碑》选自《道藏·化书》,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同)。 

③《道化·老枫》。 

④《仁化·止斗》。 

⑤《德化·恩赏》。 

⑥《道化·游云》。 

⑦《德化·聪明》。 

⑧《仁化·救物》。 

⑨《道化·铅丹》。 

⑩《道化·环舞》。 

⑾《术化·云龙》。 

⑿《仁化·神弓》。 

⒀《德化·黄雀》。 

⒁《仁化·象符》。 

⒂⒃⒄《道化·稚子》。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化书》中的教学思想解析

中国道教2006年第1期 王彦力

2013-07-22 21:43:48

|
《化书》中的教学思想解析
|

谭峭,字景升,号紫霄,泉州人,南唐国子司业谭洙之子,具体生卒年代不详,五代后周时期尚见其活动之迹。谭峭无意仕途,学得道教辟谷养气之术,隐入山林,常以酒为乐,以云游传道为业,恣意行事,终其一生。其事迹最早略见载于欧阳修《新五代史》中。①后有宋人张君房《云笈七签》中为其立传。据《佛祖统纪》卷四二所记载:“显德四年(957年),隐士谭景升居终南山,与陈抟相师友。著《化书》百十篇,穷括化原。” 

谭峭所著《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探索自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的同时把道家的寡欲无为和儒家的仁政德治结合起来,阐述了其教育的基本观点,目的在于通过道教教育影响统治阶级和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实现其富国安民的社会理想。 

在《化书》中谭峭以道为最高范畴构建了他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总根源,形成了在道的作用下“一切皆变”的虚、物互化的自然观,并以“道之委”和“道之用”说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顺反秩序和基本规律。他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②“道”作为谭峭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具有“一切皆变、化化不间”的根本属性,这一根本属性不仅作用于物质世界,而且也作用于精神世界,并制约着这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谭峭结论认为,事物形的存在与否并非是一种客观实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罢了。事物之间也不存在根本区别,正所谓是“万物一物,万神一神”③并统归于“道”。 

“化”作为“道的存在形式,在谭峭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领域中,谭峭赋予了“化”不同的含义。在其哲学思想中“化”即为“化化不间”,而在其教育思想中“化”即为“教化”,与单纯的“教”相比,谭峭所说的“化”更重视通过对教育者的启发、诱导及自身的榜样作用,使受教育者通过领悟、体会及模仿,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化及渐化的过程。 

一、“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的教化方法 

谭峭反对以强行灌输的方法来从事教育工作。他以劝人饮酒为例加以说明,“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他认为,教化也如劝人饮酒,越是强迫命令,越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顺应受教育者心理进行施教,则会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欲望。他还说:“止人之斗者使其斗,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斗者预其斗,善解忿者济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乱;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④。 

谭峭反对滥用赏罚,“侯者人所赏,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⑤。侯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尊位,金子是人们所看重的东西,但若是封别人为公,那么得到封侯的人便会不满;赏给别人玉,那么得到金子的人就会不快,因此赏赐不可妄行,恩惠不可妄施。如果表扬、奖励不考虑全体成员的意见和情绪,运用得不恰当,不仅不能起团结和鼓励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意见分歧,制造矛盾与不和,因此“不可妄行妄施”。 

谭峭认为最为理想的教化方式,应该以“空”和“无”为前提,“游云无质,故五色合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合天,天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⑥。这是说游云本身没有颜色,它能聚合五色,明镜空明,使万物能在其中成像,说水印出天,其实是天空虚无与水相印相合,百步以外镜子可照人,人却看不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就是空纳万物的验证。这说明,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坦荡、无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观点,才是真正有才能、有智慧的表现。相反,“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⑦。在谭峭看来,最理想的教化方式应该是“大义无状,大恩无象。大义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就,不识者报之”⑧。 

二、守之于内、用之于外的学习方法 

谭峭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的向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激发、维持与协调。因此谭峭主张学习首先要“心诚”,在这里“心诚”是指要充满自信。他说:“术有火炼丹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忘,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⑨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及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即使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道了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也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与上述“心诚”相联系,谭峭认为学习还要有“静”的工夫,“唯清静者不能疑”⑩。大千世界,变化无穷,人所要认识、学习的内容并非一看即明,一学即会的。要透过事物现象来揭示它的本质,首先要求对己对物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才不致于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学到更正确的知识。 

总结学习过程谭峭指出,“召然用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⑾。学习主要应采取自省的方法,使知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内化为己有,融会贯通之后才能用的得心应手。 

三、教学相长、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 

谭峭十分重视教与学相互关系在教化活动中的作用。他说“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⑿,还说:“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⒀。这就是说,教化关系的建立应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要尊重彼此的人格,体谅彼此的要求。谭峭认为,要处理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化者是起主要作用的方面,他自身的言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礼之本也。而疏之为万象,别之为万态。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祷祝,非祷祝也。我既寡实,彼亦多虚。而责人无情,固无情也;而罪礼之无验,固无验也”⒁。拱手作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礼节,相互尊重是礼的实质,礼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如果教人跳舞而人不舞,教人祷祝而人不祷,原因多在于自身教得不当,才导致学得不好,指责别人无情,其实首先自己无情。教化者的行为是建立良好教化关系、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重视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谭峭还提出教与学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稚子美影,不知为影所美;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⒂。这种互化关系即为教学相长的关系。体现了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的一种必然。谭峭认为,教学相长的关系还体现教者与学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他提出,要尽量避免具有相同弱点的人之间互为师友,“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颠,而无友者也”⒃。让酒醉者来背负醉者,更容易摔倒,让自己长有疥疮的人来医治别人的疥疮,只能使病情加重。因此,弱点相同的人不宜互为师友。 

教者与学者彼此间心灵的沟通,也是谭峭有关教学的一项重要方面。谭峭认为,理想的教学关系是教、学双方达到心灵的沟通,“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合,若一声之哀乐,若一形之穷通”? 。教学双方的交流若能达到如此境地,则整个教学活动就会象时雨春风,盎然生意、情意舒畅,使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在这里,谭峭描绘了一幅极为理想化的教化场景。 

 

注: 

①(宋)欧阳修著:《新五代史》,第三册,851页,中华书局。记载:闽世家第8中有“昶亦好巫,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 

②《道化·紫极宫碑》选自《道藏·化书》,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同)。 

③《道化·老枫》。 

④《仁化·止斗》。 

⑤《德化·恩赏》。 

⑥《道化·游云》。 

⑦《德化·聪明》。 

⑧《仁化·救物》。 

⑨《道化·铅丹》。 

⑩《道化·环舞》。 

⑾《术化·云龙》。 

⑿《仁化·神弓》。 

⒀《德化·黄雀》。 

⒁《仁化·象符》。 

⒂⒃⒄《道化·稚子》。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