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与道教的神仙信仰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1期 任义玲

2013-07-23 19:13:40

从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上就可以窥见汉代人们对扑朔迷离的神仙世界的向往:“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得天道,物自然,驾蛟龙,乘浮云……”,“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这些祝愿祈福的话正迎合了人们的期盼成仙、长生不死的美好愿望。 

在升仙夙愿生前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人们又将希望寄托于死后,依托“玉”的通神之功,使死者的灵魂早日羽化成仙。汉代人仿造想象中的仙人居石室、食玉英来建造石室墓,汉代的画像石墓之流行概源于此。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还出现了吉祥动物如龙、虎、鹿、凤等穿过玉璧导引死者灵魂升天的升仙画面,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T字形帛画,描绘的就是御龙穿璧升天场面。直接以玉雕形式表现出来的“仙人骑玉马”、“仙人骑玉辟邪”等更为直观:辟邪(或马)背上骑着一披发仙人,手持辟邪头角(或紧勒马缰),作飞腾奔驰状。“仙人骑玉马”据说与汉武帝乘大宛马(即天马)实现升仙梦幻有关,其寓意也是祝愿死者升仙得道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死者身上穿上玉衣,口里含着玉蝉,手里握着玉猪,甚至不惜用精雕细琢的玉器填充棺椁,让死者安卧在充满玉石的世界里,希望他们早日借助“玉”的神力步入摇曳多姿、奇谲瑰丽的神仙境界。 

对“玉”的迷信、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发展到极至,就是直接吞服玉来企图延寿升仙,这在贵族阶层中比较流行。中国人吃玉、吞玉的历史已很悠久,不过当初人们认为玉可入药,将玉研磨成粉制成浆汁或丸子吞服以疗疾患,健身躯。《周礼·王府》:“王齐,则供食玉”,两周时期就有专供皇帝享用的食玉。《战国策》云:“楚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玉”显然也是服用的食物。《太平御览》上也有服食玉的记载,并认为“君子服之,以御不祥”。道教出现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出现,“玉”的升仙作用成为人们食玉的主要目的。如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卷一中这样记载:玉泉(玉屑汁)可以“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 

食玉风气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了极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低潮时期,传世玉器极为罕见,但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神仙道教和炼丹术极为流行,食玉之风较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神仙信仰和道教的影响下,觅玉、食玉得道成仙已达到相当的地步。最提倡食玉能成仙的是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他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中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玉”和其它金石类矿物药被列入仙药中的“上药”。葛洪还说:“《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抱朴子内篇·仙药》)他在《抱朴子》中还介绍了几种食玉的方法:用乌米酒及榆化为水;以葱浆消之为怡;饵以为丸;烧以为粉。并在《玉经》中说食玉的效应是:“服之令人身飞轻举、其命不限”、“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葛洪如此提倡食玉,自己定也食玉不少。据说葛洪死时也是“得道仙去”,“兀然若睡而卒,……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也非常注重修道炼仙与服食金玉制成的丹药,认为这个“良药”是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的。唐朝的神仙道教仍继承魏晋神仙道教的传统。自宋代以后,神仙道教中金丹派式微落,玉石的通神升仙作用才逐渐削弱。 

可见,“玉”最初是由用来祭神、喻神逐渐发展成为通神的工具。在道教出现之后,“玉”又服务于神仙信仰,成为神仙道教中人类及其灵魂幻化升仙的重要媒介之一。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玉”与道教的神仙信仰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1期 任义玲

    2013-07-23 19:13:40

    |
    “玉”与道教的神仙信仰 (2)
    |

    从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上就可以窥见汉代人们对扑朔迷离的神仙世界的向往:“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得天道,物自然,驾蛟龙,乘浮云……”,“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这些祝愿祈福的话正迎合了人们的期盼成仙、长生不死的美好愿望。 

    在升仙夙愿生前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人们又将希望寄托于死后,依托“玉”的通神之功,使死者的灵魂早日羽化成仙。汉代人仿造想象中的仙人居石室、食玉英来建造石室墓,汉代的画像石墓之流行概源于此。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还出现了吉祥动物如龙、虎、鹿、凤等穿过玉璧导引死者灵魂升天的升仙画面,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T字形帛画,描绘的就是御龙穿璧升天场面。直接以玉雕形式表现出来的“仙人骑玉马”、“仙人骑玉辟邪”等更为直观:辟邪(或马)背上骑着一披发仙人,手持辟邪头角(或紧勒马缰),作飞腾奔驰状。“仙人骑玉马”据说与汉武帝乘大宛马(即天马)实现升仙梦幻有关,其寓意也是祝愿死者升仙得道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死者身上穿上玉衣,口里含着玉蝉,手里握着玉猪,甚至不惜用精雕细琢的玉器填充棺椁,让死者安卧在充满玉石的世界里,希望他们早日借助“玉”的神力步入摇曳多姿、奇谲瑰丽的神仙境界。 

    对“玉”的迷信、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发展到极至,就是直接吞服玉来企图延寿升仙,这在贵族阶层中比较流行。中国人吃玉、吞玉的历史已很悠久,不过当初人们认为玉可入药,将玉研磨成粉制成浆汁或丸子吞服以疗疾患,健身躯。《周礼·王府》:“王齐,则供食玉”,两周时期就有专供皇帝享用的食玉。《战国策》云:“楚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玉”显然也是服用的食物。《太平御览》上也有服食玉的记载,并认为“君子服之,以御不祥”。道教出现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出现,“玉”的升仙作用成为人们食玉的主要目的。如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卷一中这样记载:玉泉(玉屑汁)可以“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 

    食玉风气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了极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低潮时期,传世玉器极为罕见,但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神仙道教和炼丹术极为流行,食玉之风较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神仙信仰和道教的影响下,觅玉、食玉得道成仙已达到相当的地步。最提倡食玉能成仙的是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他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中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玉”和其它金石类矿物药被列入仙药中的“上药”。葛洪还说:“《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抱朴子内篇·仙药》)他在《抱朴子》中还介绍了几种食玉的方法:用乌米酒及榆化为水;以葱浆消之为怡;饵以为丸;烧以为粉。并在《玉经》中说食玉的效应是:“服之令人身飞轻举、其命不限”、“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葛洪如此提倡食玉,自己定也食玉不少。据说葛洪死时也是“得道仙去”,“兀然若睡而卒,……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也非常注重修道炼仙与服食金玉制成的丹药,认为这个“良药”是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的。唐朝的神仙道教仍继承魏晋神仙道教的传统。自宋代以后,神仙道教中金丹派式微落,玉石的通神升仙作用才逐渐削弱。 

    可见,“玉”最初是由用来祭神、喻神逐渐发展成为通神的工具。在道教出现之后,“玉”又服务于神仙信仰,成为神仙道教中人类及其灵魂幻化升仙的重要媒介之一。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