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 古称天谷山,又称天国山。为蜀中名山,属古岷山山脉,位于川西古镇灌口(今都江堰市) 西南,距成都68公里。其山势层峦重岫,丹崖迭翠,背靠西岭白雪千仞,俯瞰川西良畴万倾 ,以其驰名中外的人文自然景观跻身联合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列。
青城山是道教的“第五洞天 ”,也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道教的渊源可追溯到中国上古 原始巫术、先秦方仙道及两汉黄老道。在东汉时期,早期道教的两大主要支系先后在中国的 西南方和北方兴起,这就是东汉顺帝时(126——144)由张陵在西蜀地区建立的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与东汉灵帝时(168——189)由张角在河北建立的太平 道。这两支道教均同源于黄老道,尊崇黄帝、老子,信奉神仙思想,兼杂大量巫觋方术。其 不同之处是产生于西蜀地区的五斗米道原始巫觋性质更浓;而太平道地处中原,保留了更多 的黄老道与方仙道色彩。
据史书记 载,张陵创建五斗米道于鹤鸣山。其山位于今四川省大邑县境,与青城山同属古岷山山脉, 在古代属于广义的青城山支脉之一。《方舆胜览》说,青城山 “左连大面,右接鹤鸣 ,前临狮子,后枕大隋,诸山络绎,不一其名,要皆青城山之支峰矣。”这里所说的 “右接鹤鸣”,正是指张陵创教的鹤鸣山。张陵创教时,主要是在鹤鸣山至青城 山一带活动,因此,道教徒也称青城山为其祖庭。
两汉时,成都平原得都江堰之水利 灌溉,成为富甲全国的“天府之土”。而青城山所在的岷山山脉处于川西平原的 西部边缘,当时是当时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汉民族与尚处较原始阶段的 “六夷、九氐 、七羌”等“西南夷”民族的交界。应该说,张陵不在文化较发达的中原地 区或成都创教,而是选择当时地处文化边缘、经济落后且民族混杂的青城山地区作为其活动 基地,这不是偶然的。
西晋葛洪所 著《神仙传》是最早较系统记载张陵事迹的。据其中记载,张陵本为儒生,曾入太学,博通 五经,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东汉明帝时曾官至江洲(今重庆市)令。 晚年时,“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但由于其家贫,而炼丹“用 药皆糜费钱帛”,无法得遂心愿。正在无可奈何之际,“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 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 ”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之音山东讯 2021年11月24日,临沂市道教协会为发扬道教济世利物,齐同慈爱的精神,积极开展2021年11月份每月一...[详细]
道教之音云南讯 2021年11月18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会长、昆明市人大代表廖东明道长率省道教协会工作人员到寻甸县羊...[详细]
道教之音陕西讯 爱心传承美德,善举创造和谐。近日,为积极服务社会,关爱山区教育,苏州玄妙观尚道慈爱功德会...[详细]
道教之音江西讯 2021年10月30日,为积极配合抗疫,实践灵宝道教济危度困的思想理念,体现道教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详细]
道教之音山东讯 2021年10月24日上午,为积极践行道教行道立德,济世利人的教义思想,临沂市道教协会开展秋季弘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