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西景忠山

道教之音 佚名

2010-12-30 09:00:22

河北迁西景忠山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境内,海拔 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等大小景点30余处。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河北迁西景忠山

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蓟镇总兵官马永重修三忠祠,并在祠东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戚继光等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崇祯八年(1635年),碧霞宫毁于火灾。后善首张天礼、住持性春率众重建碧霞宫正殿,明毅宗拨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临此山,别山法师性在出知止洞迎驾,“对诏称旨”,龙颜大悦。顺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请入皇宫万善殿供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储之议远卜元君,赐银千两”。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拨帑金二万,重修殿阁及山上山下附属建筑。从此,景忠山名扬天下。

康熙皇帝即位后,多次登临景忠山,先后为景忠山题写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灵山秀色”等匾额,并赐重达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经一堂。此后,景忠山古建群又经多次增建和修缮,愈加壮丽。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脚署院、四帅殿,一、二、三道茶棚,灵官殿、朝仙门、望海楼、南天门、碧霞元君殿、三忠祠,东山玉皇庙、鬼王庙,西山舍利塔群等近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为1872级台阶台阶所串联,错落山间,蔚为壮观。

河北迁西景忠山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河北迁西景忠山

道教之音 佚名

2010-12-30 09:00:22

|
河北迁西景忠山
|

河北迁西景忠山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境内,海拔 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等大小景点30余处。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河北迁西景忠山

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蓟镇总兵官马永重修三忠祠,并在祠东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戚继光等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崇祯八年(1635年),碧霞宫毁于火灾。后善首张天礼、住持性春率众重建碧霞宫正殿,明毅宗拨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临此山,别山法师性在出知止洞迎驾,“对诏称旨”,龙颜大悦。顺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请入皇宫万善殿供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储之议远卜元君,赐银千两”。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拨帑金二万,重修殿阁及山上山下附属建筑。从此,景忠山名扬天下。

康熙皇帝即位后,多次登临景忠山,先后为景忠山题写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灵山秀色”等匾额,并赐重达十六斤四两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经一堂。此后,景忠山古建群又经多次增建和修缮,愈加壮丽。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脚署院、四帅殿,一、二、三道茶棚,灵官殿、朝仙门、望海楼、南天门、碧霞元君殿、三忠祠,东山玉皇庙、鬼王庙,西山舍利塔群等近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为1872级台阶台阶所串联,错落山间,蔚为壮观。

河北迁西景忠山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