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云麓宫

网络 秩名

2016-11-01 12:28:47

长沙云麓宫

云麓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长沙分巡道张重新修葺了云麓宫,以后续有增建。1862年(同治元年)于门前筑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以前宫门有一副对联:“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对联的上联写了云麓宫的宏伟,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远眺湘江环流;下联描述云麓宫所在的岳麓山有许多历史胜迹,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诗句,李邕题撰了著名碑刻。

在云麓宫内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建的。凭栏远望,湘江与长沙城区尽收眼底,可以领略“直登云麓三干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云麓宫内楹联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清人黄道让所题“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抓住了云麓宫壮阔的特色,气魄宏伟,对仗工整,字迹道劲,素为游人喜爱和吟诵。

长沙云麓宫

明末及清咸丰初,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燹。清同治二年(1863),按原格局再加以修葺,并在殿前后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又增建宫门。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

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为日军飞机炸毁,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道人邬云开、吴明海等筹款修复。于望湘亭中增置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铭》。建灵宫殿在今飞来石处,建清虚宫在今归来钟处,均已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麓宫于1957年重修。1966年文革期间云麓宫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修葺临倒塌的关帝殿时,在原址上建长方形两层楼阁,东向城廓,供游人登临览胜。后殿及宫右吕祖殿均作茶室,供游人憩息品茗。宫左后方,拓坪数百平方米,并砌建曲廊。二十一世纪初在望江阁楼上竖吕祖像,按规制作龛,前厅坚关帝像。三清殿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云麓宫左竖有汉白玉《麓山树镫记碑》,旁竖《麓山巩峙峙碑》,碑阴为“光联翼轸”。原有天灯树,已废。

云麓宫图库赏析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湖南长沙云麓宫

网络 秩名

2016-11-01 12:28:47

|
湖南长沙云麓宫
|
长沙云麓宫

云麓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长沙分巡道张重新修葺了云麓宫,以后续有增建。1862年(同治元年)于门前筑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以前宫门有一副对联:“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对联的上联写了云麓宫的宏伟,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远眺湘江环流;下联描述云麓宫所在的岳麓山有许多历史胜迹,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诗句,李邕题撰了著名碑刻。

在云麓宫内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建的。凭栏远望,湘江与长沙城区尽收眼底,可以领略“直登云麓三干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云麓宫内楹联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清人黄道让所题“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抓住了云麓宫壮阔的特色,气魄宏伟,对仗工整,字迹道劲,素为游人喜爱和吟诵。

长沙云麓宫

明末及清咸丰初,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燹。清同治二年(1863),按原格局再加以修葺,并在殿前后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又增建宫门。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

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为日军飞机炸毁,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道人邬云开、吴明海等筹款修复。于望湘亭中增置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铭》。建灵宫殿在今飞来石处,建清虚宫在今归来钟处,均已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麓宫于1957年重修。1966年文革期间云麓宫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修葺临倒塌的关帝殿时,在原址上建长方形两层楼阁,东向城廓,供游人登临览胜。后殿及宫右吕祖殿均作茶室,供游人憩息品茗。宫左后方,拓坪数百平方米,并砌建曲廊。二十一世纪初在望江阁楼上竖吕祖像,按规制作龛,前厅坚关帝像。三清殿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云麓宫左竖有汉白玉《麓山树镫记碑》,旁竖《麓山巩峙峙碑》,碑阴为“光联翼轸”。原有天灯树,已废。

云麓宫图库赏析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