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琅琊榜》:梅长苏原型或是“茅山”道士?

道教之音整理 申雨萌

2015-11-18 20:17:05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架空历史剧近来很红火,例如前几年的《甄嬛传》,今年的《琅琊榜》,此类剧真正是纯属虚构,无其事,无其人,却隐隐约约让人感觉到个中道出的人情世故和故事模式,总和历史上某段时期能套得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甄嬛传》原书本来没有具体所指是哪位皇帝和王爷,但电视剧里设置成雍正和果郡王,倒也妥帖。

对于最近流行的《琅琊榜》,不少人有疑问,它到底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历史?大梁皇帝是谁?梅长苏是史上何方神圣?我们虽然没法完完全全对号入座,但是也能模模糊糊说个一二,不妨一起来分析分析。

历史背景或是南梁王朝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电视剧《琅琊榜》里一口一个大梁王朝,史上有名的梁朝有两个:一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梁朝,由萧衍建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北方的梁朝,由朱温建立。电视剧里的大梁皇帝叫萧选,且其地域也是在江东南方一带,那么这个倒是可以打包票,一定是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南北朝时期的南方,自东晋之后,分为四个朝代:宋、齐、梁、陈。这里的宋朝并非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而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因此有些人为了将其与后来的赵宋分别开来,喜欢称其为刘宋。

而南齐和南梁的皇帝都姓萧,南齐由萧道成建立,南梁由萧衍建立。《三字经》里写得好,“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十二个字把这段政权变革总结得很清晰。古人所云“六朝如梦鸟空啼”,这六朝即是指江东六朝,三国时期的东吴和东晋及宋、齐、梁、陈。这六个政权都建立在江东,也就是江左。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疑惑,电视剧里说什么“江左梅郎”,江左不是梅长苏的地盘吗?其实,作者很可能故意借用江左这个概念,将其戏剧化、江湖化,真正的江左或者江东,范围很大,是指长江以东地区,即皖南、苏南、浙江、上海、赣东北一大块,面积好几十万平方公里,在电视剧里,却好似黄药师的桃花岛,古龙笔下的恶人谷,只是一处江湖地盘,极其神秘,谁不打招呼闯进去,就直接被武林高手丢水里头去。这真是误会了,但作为戏剧这样处理,也未尝不可。

说到梅长苏,这人身份古怪,以客卿的身份在梁朝皇室和大臣之间周旋,为皇室子弟出谋划策,连皇帝皇后和郡主也对他言听计从,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有可能存在吗?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不是普遍存在,但个案还是有的。至于具体人物,这里有两个备选答案:一是南朝的道教上清派第九代祖师陶弘景;一是唐朝的布衣宰相李泌。根据时代背景而言,陶弘景的可能性大。当然,并不是说梅长苏的原型就是陶弘景,而是说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陶弘景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存在,为梅长苏这个角色的出现,奠定了合理的基础,让这个角色不会太荒诞。

先看这两人的身份。梅长苏虽然说是将门之后,但他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只是一个江湖人物,麒麟才子,以平民的身份介入宫廷斗争,乃至军国大事……具体剧情,这里就不重复了,而在真正的历史上,陶弘景基本上扮演了这种角色。南朝的陶弘景,中年以后,在朝廷是没有什么具体职位的,一直隐居在茅山当道士,每天基本上就是打坐修行,要么炼丹和研究中草药,或是写写诗,看看风景,朝廷军政大事看上去和他似乎没有半毛钱关系,然而实情并不是表面上这样的。

据《南史》记载,金陵城里的梁武帝很惦记这位仁兄,不是惦记着喝酒,而是惦记着国家大事,隔三差五地要将军政经济大事送到茅山去,递到陶弘景的邮箱里,等参考意见,甚至亲自前往,“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陶弘景因此被誉为“山中宰相”,这个角色倒是和梅长苏能重叠。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再说颜值,《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非常帅,玉树临风,这个确实有点魏晋南北朝的味道,那是个美男子扎堆出现的时代,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安就是魏晋时代的。陶弘景恰好也是颜值很高的男子,看《梁书》的记录,陶弘景长成这样:“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把这个外貌描写移到梅长苏身上去,半点也不唐突。

接下来,还要比一比才艺,麒麟才子梅长苏除了武艺,样样都精通,基本上全面发展,不然怎么上流行指标“琅琊榜”呢?陶弘景恰好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如果暂时有哪一点不通,他会很惭愧,明确表示压力很大,“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至于还有哪些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当时的人们水平太low,没法指出来。他也算是著作等身,从养生到炼丹、医药学、音乐、历法都有专著,而且还有武器设备方面的专著《古今刀剑录》——这部书透露出一个重大历史信息,关羽不是使青龙偃月刀的,而是使双刀的。陶弘景还有一点胜过梅长苏,那就是人家是精通武学的,记载他“便马善射”。甚至“梁朝”这个名称的专利权也应该是他的,萧衍建立新的王朝前向他问主意,他说就叫梁朝吧,于是史上有了梁朝。

当然,说这么多,不是强调梅长苏就是陶弘景,而是强调一个信息:架空历史不等于踏空历史,相关人物的出现还是要有历史基础的。人物可以虚构,事件可以虚构,情理却不可虚构。

解密“山中宰相”陶弘景 传奇一生本为道教上清派宗师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

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

宋升明元年(477年)二十二岁时,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天监三年(504),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之建朱阳馆以居之。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据记载,陶弘景于永明(483—493年)初,曾师事孙游岳。永明十年(492年)正式归隐茅山后,便着手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

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原料,让他炼丹。他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胡粉(碱式碳酸铅)和黄丹(四氧化三铅)不是天然产物,而是由铅制得。指出:胡粉是“化铅所作”;黄丹是“熬铅所作”。

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今安徽省当涂县新市镇境内),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经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本文由网络文章整理,参考申雨萌文章《历史背景或是南梁王朝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有改动)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解密《琅琊榜》:梅长苏原型或是“茅山”道士?

道教之音整理 申雨萌

2015-11-18 20:17:05

|
解密《琅琊榜》:梅长苏原型或是“茅山”道士?
|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架空历史剧近来很红火,例如前几年的《甄嬛传》,今年的《琅琊榜》,此类剧真正是纯属虚构,无其事,无其人,却隐隐约约让人感觉到个中道出的人情世故和故事模式,总和历史上某段时期能套得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甄嬛传》原书本来没有具体所指是哪位皇帝和王爷,但电视剧里设置成雍正和果郡王,倒也妥帖。

对于最近流行的《琅琊榜》,不少人有疑问,它到底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历史?大梁皇帝是谁?梅长苏是史上何方神圣?我们虽然没法完完全全对号入座,但是也能模模糊糊说个一二,不妨一起来分析分析。

历史背景或是南梁王朝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电视剧《琅琊榜》里一口一个大梁王朝,史上有名的梁朝有两个:一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梁朝,由萧衍建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北方的梁朝,由朱温建立。电视剧里的大梁皇帝叫萧选,且其地域也是在江东南方一带,那么这个倒是可以打包票,一定是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南北朝时期的南方,自东晋之后,分为四个朝代:宋、齐、梁、陈。这里的宋朝并非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而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因此有些人为了将其与后来的赵宋分别开来,喜欢称其为刘宋。

而南齐和南梁的皇帝都姓萧,南齐由萧道成建立,南梁由萧衍建立。《三字经》里写得好,“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十二个字把这段政权变革总结得很清晰。古人所云“六朝如梦鸟空啼”,这六朝即是指江东六朝,三国时期的东吴和东晋及宋、齐、梁、陈。这六个政权都建立在江东,也就是江左。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疑惑,电视剧里说什么“江左梅郎”,江左不是梅长苏的地盘吗?其实,作者很可能故意借用江左这个概念,将其戏剧化、江湖化,真正的江左或者江东,范围很大,是指长江以东地区,即皖南、苏南、浙江、上海、赣东北一大块,面积好几十万平方公里,在电视剧里,却好似黄药师的桃花岛,古龙笔下的恶人谷,只是一处江湖地盘,极其神秘,谁不打招呼闯进去,就直接被武林高手丢水里头去。这真是误会了,但作为戏剧这样处理,也未尝不可。

说到梅长苏,这人身份古怪,以客卿的身份在梁朝皇室和大臣之间周旋,为皇室子弟出谋划策,连皇帝皇后和郡主也对他言听计从,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有可能存在吗?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不是普遍存在,但个案还是有的。至于具体人物,这里有两个备选答案:一是南朝的道教上清派第九代祖师陶弘景;一是唐朝的布衣宰相李泌。根据时代背景而言,陶弘景的可能性大。当然,并不是说梅长苏的原型就是陶弘景,而是说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陶弘景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存在,为梅长苏这个角色的出现,奠定了合理的基础,让这个角色不会太荒诞。

先看这两人的身份。梅长苏虽然说是将门之后,但他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只是一个江湖人物,麒麟才子,以平民的身份介入宫廷斗争,乃至军国大事……具体剧情,这里就不重复了,而在真正的历史上,陶弘景基本上扮演了这种角色。南朝的陶弘景,中年以后,在朝廷是没有什么具体职位的,一直隐居在茅山当道士,每天基本上就是打坐修行,要么炼丹和研究中草药,或是写写诗,看看风景,朝廷军政大事看上去和他似乎没有半毛钱关系,然而实情并不是表面上这样的。

据《南史》记载,金陵城里的梁武帝很惦记这位仁兄,不是惦记着喝酒,而是惦记着国家大事,隔三差五地要将军政经济大事送到茅山去,递到陶弘景的邮箱里,等参考意见,甚至亲自前往,“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陶弘景因此被誉为“山中宰相”,这个角色倒是和梅长苏能重叠。

《琅琊榜》中梅长苏系何方神圣?是巧合还是有意刻画

再说颜值,《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非常帅,玉树临风,这个确实有点魏晋南北朝的味道,那是个美男子扎堆出现的时代,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安就是魏晋时代的。陶弘景恰好也是颜值很高的男子,看《梁书》的记录,陶弘景长成这样:“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把这个外貌描写移到梅长苏身上去,半点也不唐突。

接下来,还要比一比才艺,麒麟才子梅长苏除了武艺,样样都精通,基本上全面发展,不然怎么上流行指标“琅琊榜”呢?陶弘景恰好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如果暂时有哪一点不通,他会很惭愧,明确表示压力很大,“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至于还有哪些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当时的人们水平太low,没法指出来。他也算是著作等身,从养生到炼丹、医药学、音乐、历法都有专著,而且还有武器设备方面的专著《古今刀剑录》——这部书透露出一个重大历史信息,关羽不是使青龙偃月刀的,而是使双刀的。陶弘景还有一点胜过梅长苏,那就是人家是精通武学的,记载他“便马善射”。甚至“梁朝”这个名称的专利权也应该是他的,萧衍建立新的王朝前向他问主意,他说就叫梁朝吧,于是史上有了梁朝。

当然,说这么多,不是强调梅长苏就是陶弘景,而是强调一个信息:架空历史不等于踏空历史,相关人物的出现还是要有历史基础的。人物可以虚构,事件可以虚构,情理却不可虚构。

解密“山中宰相”陶弘景 传奇一生本为道教上清派宗师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

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

宋升明元年(477年)二十二岁时,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天监三年(504),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之建朱阳馆以居之。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据记载,陶弘景于永明(483—493年)初,曾师事孙游岳。永明十年(492年)正式归隐茅山后,便着手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

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原料,让他炼丹。他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胡粉(碱式碳酸铅)和黄丹(四氧化三铅)不是天然产物,而是由铅制得。指出:胡粉是“化铅所作”;黄丹是“熬铅所作”。

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今安徽省当涂县新市镇境内),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经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本文由网络文章整理,参考申雨萌文章《历史背景或是南梁王朝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有改动)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