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 中小学增设太极课程学习太极拳

中山日报 佚名

2016-01-20 11:30:52

修身养性 中小学增设太极课程学习太极拳

道教之音广东讯    这是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一堂五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与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不同,在这里操场上响起了悠扬的中国传统音乐,学生们也跟着老师在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地打着太极招式。学生们不仅招式像模像样,起手推掌间也隐隐有沉静之气。

据了解,2015年下半学期是该校第一次在五六年级推行中国的传统功法太极拳,并专门聘请来自武当三丰派的第十六代传人李星明为教练亲自教学。课堂内外,学生们的太极课程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老师们也有意继续将太极课向下推行到三年级的学生中去。

■太极让人心静

徐卓群是纪中三鑫凯茵学校的体育老师,他自幼习武,还曾在2010年参加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荣获 “男子青年组刀术”二等奖,2011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农运会武术比赛荣获3金1银。他在三鑫凯茵学校开展了多年的武术教育,并深感在此间引入太极拳的必要。他认为,一直以来自己都偏向于外家拳法,虽然这比较适合少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但同时也认为,如果能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太极拳这样的内家拳法,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武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更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前,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也好,在其他文化课堂上也好,秩序难以维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开始请老师练太极时,学生们也一味好动,很难静下来。但现在学习了大约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生们的性格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徐卓群表示,“首先,他们很容易安静下来,课堂秩序也更好维护了。其次,他们也普遍对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兴趣,有些学生还爱在课余拿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去钻研。这都是很难得的。”据他介绍,他们的太极课堂穿插在五、六年级的体育课中进行,只占据20到30分钟的时间,能让学生在一静一动中,精神得到很好的放松。

而在课堂上,女生陈果与男生李兆新在与记者交流时也都表示,学了太极拳以后,慢慢地感觉自己学习的时候更能坐得住了,特别是很容易将书本里的内容看进去,平时做事也不那么毛躁了。平时,回家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太极拳招式一招一式教给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还总能得到他们的表扬,心里的满足感也挺强的。

■青少年更宜练太极

课后,记者采访了李星明。他表示,他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小的太极学员,由于他师承的是传统的三丰派太极,注重的是“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强调的是修身养性,其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显得分量很重。“拳法太繁复,文字太枯燥”为了让这群小学生接受太极,练上太极,李星明还真是没少下工夫。

“我专门对传统的太极拳套路进行了精减,难度也做了调整,更倾向于适用、简单,将一套8分钟的套路改成了4分半钟的武当太极中小学生精编套路。”李星明说,套路里包含了基本的抱球式、搂膝式、单边等。先是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的分解教授,然后才是套路的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凝神聚气,他还特意以悠扬舒缓的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不仅帮学生们掌握打拳的节奏,也营造出让精神更放松的氛围。

他认为,太极拳的套路中含着动作需要人体各个部位都要参与运动,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一方面太极拳套路中都有许多动作,对青少年儿童身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以及柔韧性都是一个挑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练习过太极套路的学生,在学习掌握其他竞技型体育运动项目时,他会表现得很灵活,也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太极拳还讲究气息运作,这些锻炼方法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都十分有益,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也能通过体式提高消化功能、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于“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对日常学习生活紧张、生性活泼的青年人尤其是儿童有着正面的帮助。

太极拳要求姿势中正,不偏不倚,“一动无有不动”,全身骨骼处于柔和活动中,既纠正了不良姿势,又锻炼了颈椎、腰椎、上下肢肌肉骨骼。对青少年进行的竞技型体育运动,也能起到很好的支持。

“以前也有更年长的一些的青少年到我这里来学太极,他们的家长就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练习太极拳后,平时反应灵敏了,身体更灵活了,注意力集中了,记忆力增强了,视力改善了,食量增加了,晚上入睡也快了,孩子身体素质提高了。这与太极拳讲究意识与呼吸活动密不可分。”李明星表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修身养性 中小学增设太极课程学习太极拳

中山日报 佚名

2016-01-20 11:30:52

|
修身养性 中小学增设太极课程学习太极拳
|

修身养性 中小学增设太极课程学习太极拳

道教之音广东讯    这是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一堂五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与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不同,在这里操场上响起了悠扬的中国传统音乐,学生们也跟着老师在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地打着太极招式。学生们不仅招式像模像样,起手推掌间也隐隐有沉静之气。

据了解,2015年下半学期是该校第一次在五六年级推行中国的传统功法太极拳,并专门聘请来自武当三丰派的第十六代传人李星明为教练亲自教学。课堂内外,学生们的太极课程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老师们也有意继续将太极课向下推行到三年级的学生中去。

■太极让人心静

徐卓群是纪中三鑫凯茵学校的体育老师,他自幼习武,还曾在2010年参加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荣获 “男子青年组刀术”二等奖,2011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农运会武术比赛荣获3金1银。他在三鑫凯茵学校开展了多年的武术教育,并深感在此间引入太极拳的必要。他认为,一直以来自己都偏向于外家拳法,虽然这比较适合少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但同时也认为,如果能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太极拳这样的内家拳法,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武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更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前,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也好,在其他文化课堂上也好,秩序难以维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开始请老师练太极时,学生们也一味好动,很难静下来。但现在学习了大约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生们的性格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徐卓群表示,“首先,他们很容易安静下来,课堂秩序也更好维护了。其次,他们也普遍对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兴趣,有些学生还爱在课余拿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去钻研。这都是很难得的。”据他介绍,他们的太极课堂穿插在五、六年级的体育课中进行,只占据20到30分钟的时间,能让学生在一静一动中,精神得到很好的放松。

而在课堂上,女生陈果与男生李兆新在与记者交流时也都表示,学了太极拳以后,慢慢地感觉自己学习的时候更能坐得住了,特别是很容易将书本里的内容看进去,平时做事也不那么毛躁了。平时,回家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太极拳招式一招一式教给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还总能得到他们的表扬,心里的满足感也挺强的。

■青少年更宜练太极

课后,记者采访了李星明。他表示,他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小的太极学员,由于他师承的是传统的三丰派太极,注重的是“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强调的是修身养性,其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显得分量很重。“拳法太繁复,文字太枯燥”为了让这群小学生接受太极,练上太极,李星明还真是没少下工夫。

“我专门对传统的太极拳套路进行了精减,难度也做了调整,更倾向于适用、简单,将一套8分钟的套路改成了4分半钟的武当太极中小学生精编套路。”李星明说,套路里包含了基本的抱球式、搂膝式、单边等。先是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的分解教授,然后才是套路的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凝神聚气,他还特意以悠扬舒缓的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不仅帮学生们掌握打拳的节奏,也营造出让精神更放松的氛围。

他认为,太极拳的套路中含着动作需要人体各个部位都要参与运动,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一方面太极拳套路中都有许多动作,对青少年儿童身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以及柔韧性都是一个挑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练习过太极套路的学生,在学习掌握其他竞技型体育运动项目时,他会表现得很灵活,也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太极拳还讲究气息运作,这些锻炼方法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都十分有益,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也能通过体式提高消化功能、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于“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对日常学习生活紧张、生性活泼的青年人尤其是儿童有着正面的帮助。

太极拳要求姿势中正,不偏不倚,“一动无有不动”,全身骨骼处于柔和活动中,既纠正了不良姿势,又锻炼了颈椎、腰椎、上下肢肌肉骨骼。对青少年进行的竞技型体育运动,也能起到很好的支持。

“以前也有更年长的一些的青少年到我这里来学太极,他们的家长就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练习太极拳后,平时反应灵敏了,身体更灵活了,注意力集中了,记忆力增强了,视力改善了,食量增加了,晚上入睡也快了,孩子身体素质提高了。这与太极拳讲究意识与呼吸活动密不可分。”李明星表示。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