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道教之音 小音

2018-02-04 21:27:46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谈到一年的开始,首先要了解几个问题,立春属于二十四节气,戊戌年属于干支纪年体系,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要明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历法。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中国历法,是中国历史上由我国先民自己创制出来的各种历法。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这些历法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均有重大影响。汉历(农历)、彝族太阳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仍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谈到立春,就首先要了解汉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

今天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历法分别是“农历”和“公历”。所谓“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被合称为“阴阳历”。简言之就是我们俗称的“农历”,是一种既用阳历,也用阴历的历法。现时这种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记住,这里所说的阳历是针对我们国家来说,而非采用公元纪年的公历。我们常说的阴历,实际是指农历(即阴阳历)。

所谓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而得出的历法,故称为阳历,最常用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我国的阳历有四种: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彝族太阳历

干支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由纪日开始。干支纪日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2000多年以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据《中国古代历法》记载,汉历干支纪年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又称为节气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月。在节气历中年月日全由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公历)不同,后者月长是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大部分万年历、历书中,也常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27日7小时43分11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27度余,而月球每日行13度15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29日12时44分2秒8,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但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定为小月为29天、大月30天。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正月(中气雨水所在朔望月)的朔日为岁首,即正月初一为阴历一年的开始。

但是我们知道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十二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那么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如果改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我国的历法自秦汉以来,一直和二十四节气并行,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下面再详细介绍下刚刚说的二十四节气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自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可以很好地预知冷暖雪雨,它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到今天已经使用了二千多年。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再谈下公历的问题

今天广泛使用的“公历”,又称“格里高里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所制定的,又称“公元纪年”,或“西历”。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就是今天所说的“元旦”(而在中国古代俗称的元旦所指是正月初一),即1月1日。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正式使用国际社会通用的“西历”和“西元”作为历法和纪年。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谈到历法,还有一点内容必须知道,那就是“正朔”。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纪年被以政府命令的形式颁行于全国。此后各朝各代,实行年号纪年之外,并以干支法作为纪年,沿行不废。

中国先秦素有“改正朔”的传统,即皇帝以颁令的形式决定岁首。据《礼记·大传》云:“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曰:“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传说中,先秦三代有改正朔之传统,商以建丑为正,周以建子为正,秦统一天下后,继承此传统,以建亥(十月)为始。

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建寅为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年号制度行用后,前代“改正朔”之制自此变革,后世统治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新帝登基,单改年号,这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惯例。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的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正月朔(元旦)为开始。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从元明清三代的史书,有关于干支纪年在正月初一更替的记录

《元史卷三·本纪第三◎宪宗》:“九年己未春正月乙巳朔,驻跸重贵山北,置酒大会”。对应公历1259年1月25日,已换干支纪年,而此年立春日为1月29日。

《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公历1360年1月19日干支纪年换岁,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此时没有记录皇帝年号,因这时明太祖还未称帝。《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乙巳春正月庚申朔”,公历1365年1月23日干支纪年换岁, 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

《清实录·实录卷之七百七十六》:“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春。正月。丙寅朔。上诣奉先殿行礼”,对应公历1767年1月30日,干支纪年已换岁。“辛未。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对应公历1767年2月4日。《实录卷之八百一》“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二月,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是日,戊子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这一天是十二月十六,对应公历1768年2月4日,由于丁亥年是两头春,为了区别位于年初的立春,才标注了后一个是戊子年的立春,并不是说“戊子年立春”就意味着进入了戊子年。整部《清实录》均遵循同样的纪年体系,只有到了“正月朔”,皇帝年号和干支纪年才会一同变更。

但是现在没有皇帝了,更没有改正朔一说,那新的一年到底是从开始呢?

那么就要看以哪种历法为准。如果按照公历,一年的开始是1月1日;如果按照农历的阳历,一年的开始则是立春;如果按照农历的阴历,一年的开始就是正月初一。那么干支纪年呢?通过上文知道,干支记年分两种情况,如果干支记年属于阳历,则是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如果按照元明清三史正朔所说,则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但是此处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干支记年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究竟立春还是正月初一才是新一年的开始,主要看用的是什么历法,基于不同历法而进行的辩论则会贻笑大方。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道教之音 小音

2018-02-04 21:27:46

|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谈到一年的开始,首先要了解几个问题,立春属于二十四节气,戊戌年属于干支纪年体系,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要明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历法。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中国历法,是中国历史上由我国先民自己创制出来的各种历法。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这些历法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均有重大影响。汉历(农历)、彝族太阳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仍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谈到立春,就首先要了解汉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

今天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历法分别是“农历”和“公历”。所谓“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被合称为“阴阳历”。简言之就是我们俗称的“农历”,是一种既用阳历,也用阴历的历法。现时这种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记住,这里所说的阳历是针对我们国家来说,而非采用公元纪年的公历。我们常说的阴历,实际是指农历(即阴阳历)。

所谓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而得出的历法,故称为阳历,最常用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我国的阳历有四种: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彝族太阳历

干支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由纪日开始。干支纪日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2000多年以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据《中国古代历法》记载,汉历干支纪年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又称为节气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月。在节气历中年月日全由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公历)不同,后者月长是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大部分万年历、历书中,也常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27日7小时43分11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27度余,而月球每日行13度15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29日12时44分2秒8,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但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定为小月为29天、大月30天。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正月(中气雨水所在朔望月)的朔日为岁首,即正月初一为阴历一年的开始。

但是我们知道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十二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那么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如果改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我国的历法自秦汉以来,一直和二十四节气并行,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下面再详细介绍下刚刚说的二十四节气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自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可以很好地预知冷暖雪雨,它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到今天已经使用了二千多年。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再谈下公历的问题

今天广泛使用的“公历”,又称“格里高里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所制定的,又称“公元纪年”,或“西历”。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就是今天所说的“元旦”(而在中国古代俗称的元旦所指是正月初一),即1月1日。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正式使用国际社会通用的“西历”和“西元”作为历法和纪年。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谈到历法,还有一点内容必须知道,那就是“正朔”。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纪年被以政府命令的形式颁行于全国。此后各朝各代,实行年号纪年之外,并以干支法作为纪年,沿行不废。

中国先秦素有“改正朔”的传统,即皇帝以颁令的形式决定岁首。据《礼记·大传》云:“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曰:“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传说中,先秦三代有改正朔之传统,商以建丑为正,周以建子为正,秦统一天下后,继承此传统,以建亥(十月)为始。

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建寅为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年号制度行用后,前代“改正朔”之制自此变革,后世统治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新帝登基,单改年号,这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惯例。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的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正月朔(元旦)为开始。

立春是不是戊戌年的第一天?

从元明清三代的史书,有关于干支纪年在正月初一更替的记录

《元史卷三·本纪第三◎宪宗》:“九年己未春正月乙巳朔,驻跸重贵山北,置酒大会”。对应公历1259年1月25日,已换干支纪年,而此年立春日为1月29日。

《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公历1360年1月19日干支纪年换岁,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此时没有记录皇帝年号,因这时明太祖还未称帝。《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乙巳春正月庚申朔”,公历1365年1月23日干支纪年换岁, 而该年的立春在1月28日。

《清实录·实录卷之七百七十六》:“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春。正月。丙寅朔。上诣奉先殿行礼”,对应公历1767年1月30日,干支纪年已换岁。“辛未。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对应公历1767年2月4日。《实录卷之八百一》“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二月,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是日,戊子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这一天是十二月十六,对应公历1768年2月4日,由于丁亥年是两头春,为了区别位于年初的立春,才标注了后一个是戊子年的立春,并不是说“戊子年立春”就意味着进入了戊子年。整部《清实录》均遵循同样的纪年体系,只有到了“正月朔”,皇帝年号和干支纪年才会一同变更。

但是现在没有皇帝了,更没有改正朔一说,那新的一年到底是从开始呢?

那么就要看以哪种历法为准。如果按照公历,一年的开始是1月1日;如果按照农历的阳历,一年的开始则是立春;如果按照农历的阴历,一年的开始就是正月初一。那么干支纪年呢?通过上文知道,干支记年分两种情况,如果干支记年属于阳历,则是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如果按照元明清三史正朔所说,则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但是此处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干支记年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究竟立春还是正月初一才是新一年的开始,主要看用的是什么历法,基于不同历法而进行的辩论则会贻笑大方。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