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千里路,绵绵一纸书——浙江大学道教研究中心孔令宏教授“取经”实录

道教之音 李东

2013-01-26 06:20:48

道教自东汉末年创立以来,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而道教的神话传说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作为中国最根深蒂固的本土宗教,道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谁读懂了道教,谁就读懂了中国!”《上清灵宝大法》曰:“立教垂科,度人接物以法为用。但法出于经,而经涵妙道,岂独区区于斋修禁咒之间。要须因法以知经,因经以悟道,知道中之道,则超三界六极之外矣。”“因经以悟道”,又见道教的“根底”全在道士的经书中。然而,多少经书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消失,千百年的香火传承到今也已岌岌可危。当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于道士们神乎其神的捉鬼技法时,道教研究者如孔令宏教授却痛心于大量道教书籍的散失。这些书籍价值极大,或是民间道派的法事用书,或是道士祖传的秘笈,大多未被《道藏》或《续道藏》等著述收录。可以说近代道教的原貌便埋藏在这些文字里,能否将它们保存下来流传下去,也就意味着道教的香火能否绵延长存……

“绝不能让道教文化就这样消失掉!”孔老师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和急切,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七年的时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集三千多种经书,这就是孔老师的成绩。没有经费,自掏腰包!没有线索,四处搜寻!各种困难与艰苦,在孔老师那里都变得云淡风轻。那种痴心不改,那种一往无前,任谁见了也无法不动容。

一、明夷于飞

当真正走进道教生活的时候,一定会为她那五彩斑斓、大气磅礴的壮丽世界而震撼,同时又一定会为她埋没于世、孤芳自赏的现实而惋惜。其中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亲见这一支支纤细的道教香火在现世名利的大潮中悄然湮灭。很多道士对经书缺乏保护意识,尤其在他们的后代转行不做道士时,一大批道书就这样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损失不可估量。每当这个时候,看着孔老师痛惜的神情,我的心里总是萦绕着一种难言的悲凉。

前不久,孔老师辗转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一位祖传了几代的高道,家中可能藏有不少道书。“莫道隐居无人问,家在远山有近邻,烟泉炼火白云间,道士坐坛爱此山”。一说起道士,便会让人想起仙山灵水,世外桃源,但我们此次访行的高道却没有住在幽静的山林间,而是在繁华的县城里,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神秘感。

按照门牌号找过去,路旁一家普通的店铺,出来迎接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当我们表明想拜见一下老先生的时候,却得到出人意料的回答:老先生早已仙逝!孔老师赶紧询问老先生去世后道法传承和经书保存的情况,得到的答案也让人非常遗憾。老先生只有一子,便是这位中年妇女的丈夫,但他不喜欢做道士,早就下海经商了。至于道书,确实曾经有很多,但现在有的已经送人,有的已经散佚,也大都无迹可寻了。翻箱倒柜,最后我们在她家的仓库角落里终于找到一些被遗弃的经书。小小的一捆,满是灰尘。捆书的绳子早已腐了,还没等解开,稍一用力就断了。孔老师小心翼翼的把书拿起来,仿佛托着绝世的珍宝。我想,在他心里,这就是千金难换的绝世珍宝吧!轻轻的吹掉书上的灰尘,书页已经粘黏在一起很难翻阅了。孔老师仔细的一点一点耐心翻开,缓缓拍照,那么专注那么不厌其烦,直到将几十本经书全部拍完。顾不上活动一下因拍照而僵硬的胳膊,孔老师将经书一本一本整理好交还给那位中年妇女。“这些经书的价值非常大,如果丢失了将会是道教文化传承的重大损失!你们一定要好好保存。”孔老师反复的叮嘱着那位中年妇女。其实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一再地重复这些话。只是看着那位妇女茫然的表情,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感受到孔老师那颗为道教文化担忧焦虑的心。

回去的路上,孔老师一直沉默不语。车窗外,这个城市的繁华一掠而过,所有的市井人生依然那么喧嚣热闹。只是,我却在孔老师的眼里看到了一点淡淡的忧伤。没有见到期盼中的“仙人”遗世独立,却亲见了又一支道教香火的断绝。是在惋惜那些遗失的经书?还是在担忧道教文化的前景?我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二、同人于野

记得缙云胡源村有位老道士名叫“胡官庄”,他名下有师兄弟七八个,散布在胡源周边的乡村都很有名气,据说他保存的经书和法器也很多。但这个老者就有一个怪癖,除了他自己和几个一起做道场的师兄弟外,谁也不许动他的东西,更别说看他的古书了,那些经书是他用生命保存下来的,所以绝不肯轻易示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求助于浙江大学非遗中心的胡葛福老师,胡老师老家缙云胡源乡,希望能通过他和胡道长建立起关系。恰巧胡老师先前和这位道长有过一面之缘,而且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胡老师向他解释了孔老师拍摄经书的真正意图,以及他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地保护道教文化的艰辛努力,胡道长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不仅答应把经书给我们拍摄,还请来他的几个师兄弟一起做了法事表演让我们观摩,为了突出表演效果,在寒冬腊月天里,他只穿了单薄的一间麻纱阴阳八卦衣……

像胡道长这样对道教文化寄予深厚情感的人,我们遇到了很多,他们的热情、努力和憧憬让我们感受到了道教生命的力量,是取经路上最鼓舞人心的动力。

印象尤深的是原缙云县文联主席“沈庆凡”老先生,已经有82岁高龄。在听闻孔老师的事迹后,他表示非常地赞赏和肯定,并主动帮助我们联系了许多当地道士,他也好几次都亲自陪同我们下到山村里。记得有一次沈老先生带我们一起去参加由壶镇镇政府举办的“小城镇文化产业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镇政府领导带大家来参观赤岩道观遗址。沈老先生拖着年迈的步伐,缓缓地登上了13层高的赤岩古塔,呼啸的北风吹过他花白的头发,红润的脸庞上充满了喜悦,是欣慰、是期盼,他一手抚着自己的衣襟,一手指着远方说到:“看!那一片就是我们道教的阴阳八卦图,将来就在这赤岩上面把道观重建起来!”

沈老与孔老师并肩而站,静默无语,眼见这宏伟的古镇,似乎它已孕育了千年的等待,被这潺弱的老者一语道出;似乎那远山的高树都已听闻,摇手呼应。老人的手默默地搭在了孔老师的肩上,似有千种吩咐,万种嘱托,不用言语,两心相契。

三、反目成睽

取经的这一路需要感谢许多地方政府、道协、和热心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些丰厚的成果。但并非每次调查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经年累月的“取经”过程中,被人拒绝被人误会也在所难免。

一次我们寻着线索来到了温州某地区的道协,希望能了解到这里道教发展的情况。似乎还不错,整个道协有大小的七八间办公室。然而进去后却发现只有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头。当我们拿出介绍信表明来意的时候,他一脸狐疑的打量着我们。试图和他交谈,他却一问三不知。一会儿说自己只是临时工,要请示领导;一会儿又说领导太忙,现在没办法回应。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暂时离开。送我们到门口,老头立即锁上门,一去无踪影了。想了想,孔老师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便来到当地的民宗局。民宗局的领导很热情,不仅提供了一些他们手里的资料,还帮忙联系上了道协的一位秘书长,我们的心里燃起了莫大的希望。当我们按照地址找到秘书长保存资料的打印店时,等来的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居然是那位“临时工”老头!他也非常惊讶,一见又是我们,不知为什么气得几乎血冲头顶,扔下一句“这些资料不能给你们”!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把我们当成了猎奇的无聊分子,或许怕我们是骗子,或许是觉得我们有别的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总之,我们没能看到那些宝贵的资料。

此情此景让孔老师非常的伤感:“我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出钱出力我都不在乎,再多辛苦艰难我也不怕,可是得不到地方机构以及教内人士的支持,我们学者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世界道教看中国,中国道教看浙江,浙江道教看温州。在温州的情况都如此,中国其他地方就真是堪忧了。道教作为中华文化遗产中宝贵的一部分,总是要有人出来整理的,可是……唉!”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为中国道教文化,为那些已经失传的道教典籍,也为孔老师。

收集抢救民间散落的道教典籍,听起来伟大而神圣。没有亲自经历过的人,也许会立刻生出许多浪漫的幻想。一直以来,民间神话都以一种近乎天真的方式告诉我们:行善积德,修身自好,就会有仙女下凡来就,就会有钱财滚滚而来。然而,幻想也终究不过是幻想。又有谁知道,在这伟大和神圣的背后,孔老师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坎坷。

这次我们来拜访的是苍南曾道长推荐的一位道士,他说已经帮忙联系好了,道士也答应给我们拍摄他保存的经书。傍晚的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似乎在预示着什么。走在空气清新的山间小路上,孔老师却没有心思欣赏风景,他急切的想见到那位道长,见到那些被他视作宝贝的经书。在曾道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位老道士的院子里。老道士很和蔼的以茶相待,闲聊了一会儿,就进屋拿出了经书让我们拍摄。真的很高兴,孔老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正当我们准备好了设备打算开拍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老道士家里的一位年轻女子突然“嗷”的一声冲了过来,围着我们拍经书的桌子就开始手舞足蹈的跳起来。她一边围着桌子一圈又一圈地跳,一边还用力地拍打着桌面。“啪啪”的拍打声伴随着她嘴里“嗬嗬”的喘粗气声,我看见她的眼睛瞪得很大,眼球几乎要突出眼眶了。跳着跳着,那个女子突然冲到我们面前,一伸手把孔老师手里的书打落在地上,又抢过我手里的书,转身“嗬嗬”地跳回了桌边。她的家人见状连忙跑过来抱住她,她“嗷嗷”地不停嘶吼挣扎着。这个突发状况搞得我们措手不及,呆呆地站在那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老道士走过来对我们说:“下神了,这是神灵附体来阻止了。看来,这经书不能给你们拍了。”我和孔老师苦笑着对望了一眼,没办法,只好收拾东西下山。走得老远了,还能听见那个女子“嗷嗷”的叫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迢迢千里路,绵绵一纸书——浙江大学道教研究中心孔令宏教授“取经”实录

    道教之音 李东

    2013-01-26 06:20:48

    |
    迢迢千里路,绵绵一纸书——浙江大学道教研究中心孔令宏教授“取经”实录
    |

    道教自东汉末年创立以来,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而道教的神话传说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作为中国最根深蒂固的本土宗教,道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谁读懂了道教,谁就读懂了中国!”《上清灵宝大法》曰:“立教垂科,度人接物以法为用。但法出于经,而经涵妙道,岂独区区于斋修禁咒之间。要须因法以知经,因经以悟道,知道中之道,则超三界六极之外矣。”“因经以悟道”,又见道教的“根底”全在道士的经书中。然而,多少经书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消失,千百年的香火传承到今也已岌岌可危。当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于道士们神乎其神的捉鬼技法时,道教研究者如孔令宏教授却痛心于大量道教书籍的散失。这些书籍价值极大,或是民间道派的法事用书,或是道士祖传的秘笈,大多未被《道藏》或《续道藏》等著述收录。可以说近代道教的原貌便埋藏在这些文字里,能否将它们保存下来流传下去,也就意味着道教的香火能否绵延长存……

    “绝不能让道教文化就这样消失掉!”孔老师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和急切,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七年的时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集三千多种经书,这就是孔老师的成绩。没有经费,自掏腰包!没有线索,四处搜寻!各种困难与艰苦,在孔老师那里都变得云淡风轻。那种痴心不改,那种一往无前,任谁见了也无法不动容。

    一、明夷于飞

    当真正走进道教生活的时候,一定会为她那五彩斑斓、大气磅礴的壮丽世界而震撼,同时又一定会为她埋没于世、孤芳自赏的现实而惋惜。其中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亲见这一支支纤细的道教香火在现世名利的大潮中悄然湮灭。很多道士对经书缺乏保护意识,尤其在他们的后代转行不做道士时,一大批道书就这样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损失不可估量。每当这个时候,看着孔老师痛惜的神情,我的心里总是萦绕着一种难言的悲凉。

    前不久,孔老师辗转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一位祖传了几代的高道,家中可能藏有不少道书。“莫道隐居无人问,家在远山有近邻,烟泉炼火白云间,道士坐坛爱此山”。一说起道士,便会让人想起仙山灵水,世外桃源,但我们此次访行的高道却没有住在幽静的山林间,而是在繁华的县城里,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神秘感。

    按照门牌号找过去,路旁一家普通的店铺,出来迎接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当我们表明想拜见一下老先生的时候,却得到出人意料的回答:老先生早已仙逝!孔老师赶紧询问老先生去世后道法传承和经书保存的情况,得到的答案也让人非常遗憾。老先生只有一子,便是这位中年妇女的丈夫,但他不喜欢做道士,早就下海经商了。至于道书,确实曾经有很多,但现在有的已经送人,有的已经散佚,也大都无迹可寻了。翻箱倒柜,最后我们在她家的仓库角落里终于找到一些被遗弃的经书。小小的一捆,满是灰尘。捆书的绳子早已腐了,还没等解开,稍一用力就断了。孔老师小心翼翼的把书拿起来,仿佛托着绝世的珍宝。我想,在他心里,这就是千金难换的绝世珍宝吧!轻轻的吹掉书上的灰尘,书页已经粘黏在一起很难翻阅了。孔老师仔细的一点一点耐心翻开,缓缓拍照,那么专注那么不厌其烦,直到将几十本经书全部拍完。顾不上活动一下因拍照而僵硬的胳膊,孔老师将经书一本一本整理好交还给那位中年妇女。“这些经书的价值非常大,如果丢失了将会是道教文化传承的重大损失!你们一定要好好保存。”孔老师反复的叮嘱着那位中年妇女。其实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一再地重复这些话。只是看着那位妇女茫然的表情,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感受到孔老师那颗为道教文化担忧焦虑的心。

    回去的路上,孔老师一直沉默不语。车窗外,这个城市的繁华一掠而过,所有的市井人生依然那么喧嚣热闹。只是,我却在孔老师的眼里看到了一点淡淡的忧伤。没有见到期盼中的“仙人”遗世独立,却亲见了又一支道教香火的断绝。是在惋惜那些遗失的经书?还是在担忧道教文化的前景?我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二、同人于野

    记得缙云胡源村有位老道士名叫“胡官庄”,他名下有师兄弟七八个,散布在胡源周边的乡村都很有名气,据说他保存的经书和法器也很多。但这个老者就有一个怪癖,除了他自己和几个一起做道场的师兄弟外,谁也不许动他的东西,更别说看他的古书了,那些经书是他用生命保存下来的,所以绝不肯轻易示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求助于浙江大学非遗中心的胡葛福老师,胡老师老家缙云胡源乡,希望能通过他和胡道长建立起关系。恰巧胡老师先前和这位道长有过一面之缘,而且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胡老师向他解释了孔老师拍摄经书的真正意图,以及他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地保护道教文化的艰辛努力,胡道长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不仅答应把经书给我们拍摄,还请来他的几个师兄弟一起做了法事表演让我们观摩,为了突出表演效果,在寒冬腊月天里,他只穿了单薄的一间麻纱阴阳八卦衣……

    像胡道长这样对道教文化寄予深厚情感的人,我们遇到了很多,他们的热情、努力和憧憬让我们感受到了道教生命的力量,是取经路上最鼓舞人心的动力。

    印象尤深的是原缙云县文联主席“沈庆凡”老先生,已经有82岁高龄。在听闻孔老师的事迹后,他表示非常地赞赏和肯定,并主动帮助我们联系了许多当地道士,他也好几次都亲自陪同我们下到山村里。记得有一次沈老先生带我们一起去参加由壶镇镇政府举办的“小城镇文化产业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镇政府领导带大家来参观赤岩道观遗址。沈老先生拖着年迈的步伐,缓缓地登上了13层高的赤岩古塔,呼啸的北风吹过他花白的头发,红润的脸庞上充满了喜悦,是欣慰、是期盼,他一手抚着自己的衣襟,一手指着远方说到:“看!那一片就是我们道教的阴阳八卦图,将来就在这赤岩上面把道观重建起来!”

    沈老与孔老师并肩而站,静默无语,眼见这宏伟的古镇,似乎它已孕育了千年的等待,被这潺弱的老者一语道出;似乎那远山的高树都已听闻,摇手呼应。老人的手默默地搭在了孔老师的肩上,似有千种吩咐,万种嘱托,不用言语,两心相契。

    三、反目成睽

    取经的这一路需要感谢许多地方政府、道协、和热心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些丰厚的成果。但并非每次调查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经年累月的“取经”过程中,被人拒绝被人误会也在所难免。

    一次我们寻着线索来到了温州某地区的道协,希望能了解到这里道教发展的情况。似乎还不错,整个道协有大小的七八间办公室。然而进去后却发现只有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头。当我们拿出介绍信表明来意的时候,他一脸狐疑的打量着我们。试图和他交谈,他却一问三不知。一会儿说自己只是临时工,要请示领导;一会儿又说领导太忙,现在没办法回应。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暂时离开。送我们到门口,老头立即锁上门,一去无踪影了。想了想,孔老师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便来到当地的民宗局。民宗局的领导很热情,不仅提供了一些他们手里的资料,还帮忙联系上了道协的一位秘书长,我们的心里燃起了莫大的希望。当我们按照地址找到秘书长保存资料的打印店时,等来的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居然是那位“临时工”老头!他也非常惊讶,一见又是我们,不知为什么气得几乎血冲头顶,扔下一句“这些资料不能给你们”!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把我们当成了猎奇的无聊分子,或许怕我们是骗子,或许是觉得我们有别的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总之,我们没能看到那些宝贵的资料。

    此情此景让孔老师非常的伤感:“我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出钱出力我都不在乎,再多辛苦艰难我也不怕,可是得不到地方机构以及教内人士的支持,我们学者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世界道教看中国,中国道教看浙江,浙江道教看温州。在温州的情况都如此,中国其他地方就真是堪忧了。道教作为中华文化遗产中宝贵的一部分,总是要有人出来整理的,可是……唉!”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为中国道教文化,为那些已经失传的道教典籍,也为孔老师。

    收集抢救民间散落的道教典籍,听起来伟大而神圣。没有亲自经历过的人,也许会立刻生出许多浪漫的幻想。一直以来,民间神话都以一种近乎天真的方式告诉我们:行善积德,修身自好,就会有仙女下凡来就,就会有钱财滚滚而来。然而,幻想也终究不过是幻想。又有谁知道,在这伟大和神圣的背后,孔老师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坎坷。

    这次我们来拜访的是苍南曾道长推荐的一位道士,他说已经帮忙联系好了,道士也答应给我们拍摄他保存的经书。傍晚的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似乎在预示着什么。走在空气清新的山间小路上,孔老师却没有心思欣赏风景,他急切的想见到那位道长,见到那些被他视作宝贝的经书。在曾道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位老道士的院子里。老道士很和蔼的以茶相待,闲聊了一会儿,就进屋拿出了经书让我们拍摄。真的很高兴,孔老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正当我们准备好了设备打算开拍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老道士家里的一位年轻女子突然“嗷”的一声冲了过来,围着我们拍经书的桌子就开始手舞足蹈的跳起来。她一边围着桌子一圈又一圈地跳,一边还用力地拍打着桌面。“啪啪”的拍打声伴随着她嘴里“嗬嗬”的喘粗气声,我看见她的眼睛瞪得很大,眼球几乎要突出眼眶了。跳着跳着,那个女子突然冲到我们面前,一伸手把孔老师手里的书打落在地上,又抢过我手里的书,转身“嗬嗬”地跳回了桌边。她的家人见状连忙跑过来抱住她,她“嗷嗷”地不停嘶吼挣扎着。这个突发状况搞得我们措手不及,呆呆地站在那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老道士走过来对我们说:“下神了,这是神灵附体来阻止了。看来,这经书不能给你们拍了。”我和孔老师苦笑着对望了一眼,没办法,只好收拾东西下山。走得老远了,还能听见那个女子“嗷嗷”的叫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