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仙缘 大岳武当

道教之音 杨莹

2014-05-16 19:17:11

对武当山的印象,最早来源于中学时代读过的武侠小说。小说里描写的武林高手时而打着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时而舞着玄妙飘灵的武当剑,不禁让人对这座仙山憧憬万千。没想到,时隔二十多年,我有幸与道教结上了缘份,每天穿梭往返于句容、茅山两地,也有时,会随着单位的经乐团去各地名山道观参访互动。忙忙碌碌之外,感受最多的却是内心的那份丰盈与美好。

2012年10月16日,一个沉沉的阴雾天。我们乘车从句容出发,进入安徽境内,雨开始落了,细细密密地敲打着车窗。行至湖北的襄阳,雨点渐稀,高速公路两边出现了起伏的小山头,轻烟似的雾气笼罩着山间。同行的茅山道院住持杨世华会长告诉我们说,已经进入“八百里武当”的区域了,昔日平民仰止的皇家道场近在眼前。据说明代的永乐大帝在武当山建道场时,曾有三十余万军民工匠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历经十年,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道教建筑群。

纵观道教历史,道教、道派的创建,道教思想和各种修炼功夫的发展演变,似乎一开始就与名山大岳结下了不解之缘。武当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中部,属于大巴山脉的北部延支。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上山、嵾岭、谢罗山等,是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道场,一座以太极文化享誉全世界的“道教圣山”。千百年来,求仙问道的慕名者络绎不绝。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都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陈抟在武当山服气辟谷,修炼长达二十余年。陈抟(?-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著有《龙图序》、《先天图》、《太极图》等,号称宋代“图书”的始祖。他在武当山修炼之余,研究易学、老学和内丹的思想学术,使武当山声名远播。道教的洞天福地虽遍布大江南北,自古就是仙缘一体,相通相融。作为道教“第九福地”的武当山与“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武当山最早的道观和最鼎盛的道观更是与茅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茅山道是尊上清经系的道派,奉“三茅真君”为祖师,魏华存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传至第九代宗师陶弘景时,已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奉“上清”经箓,。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因唐王朝的尊崇与扶持,道教开始繁荣。隋唐五代的道教,是南北朝道教的延续和发展,更是茅山道系的延续和发展。唐代道士张万福在《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一书中认为,传授经戒的次序,以上清品位最高,灵宝次之,正一、三皇为最低。由此看出上清派在各道派中的主流地位。隋唐的名道大都来自茅山,像臧矜、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韦景昭等,秉承上清教旨,各有建树,或为帝王之师,或为士大夫所尚,先后共有8人被尊为国师。苏元朗、吴筠以及五代的杜光庭均出自茅山宗。

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是茅山名道应夷节的弟子。他以弘传道教为己任,撰写了《历代崇道记》,并整理道教经文,制订道门斋醮科范,规范道教音乐,推崇“重玄之道”,积极调和儒道思想,将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道教之中,并将之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并概括意旨,作《道德真经文广圣义》。他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位集大成者,南宋道士呂太古赞誉他为“扶宗立教,天下第一”。后世流传的“杜撰”一词就来自杜光庭,据《太平广记选》记载:(在集成道教的过程中)杜光庭谈神仙事,多出于自造,所以后人称他之所编为杜撰。唐末五代时期,杜光庭编写《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遂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上清派嗣宗师中,高道辈出,因此,隋唐以后的茅山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享有“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的美誉,连远在蜀中的著名道教理论家王玄览都带着一些人,不顾路途艰险而来茅山访道求法,可见茅山宗在全国道教中的威望,各地都有茅山道士布经传道的身影。正如《唐代的茅山道》一文中所说,今可考唐时具代表性的茅山道士近五十名,其分布区域除了江浙地区、衡阳地区、两京地区,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名山。其中,倍受隋炀帝恩宠的茅山宗领袖人物,茅山宗第十代宗师王远知,居于炀帝为他在京师洛阳设置的“玉清玄坛”,由南方到北方传教;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也是北方传教的重要人物,在嵩岳居住了五十多年;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天台山传教;第十五代宗师黄洞元于徙居庐山紫霄峰传教等等,宗师们在四处游历的过程中,茅山宗就这样渗透到了北方。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被道教道教纳入其神灵系统加以崇拜,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然而,在民间传说中,真武却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代就入武当山修道,经过四十年的苦修,终成正果。元代清微派道士刘道明在《武当福地总真集》中写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均州刺史姚简奉旨到武当山祷雨有应,唐太宗命他在此地修建五龙祠,这是武当山有记载的由皇帝敕建的第一座祠庙,宋代道经上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这才规模初成。

宋代对宗教的信仰,大都承袭了唐代。开国君主宋太祖继承了唐代帝王对道教的崇重,亲自召见苏澄(隐)、王昭素等道士,请教“治世养生之术”,为他们赐赠封号,还召集京师道士对他们的学业进行考核,以提高道士的素质。宋太宗在位期间,除了频繁地召见道徒,还拨财力人力兴建道教宫观,塑造神像,赵宋王朝继而有了唐代开元盛世之象。宋真宗时期,他仿效唐代宗祖老子为圣祖,忽而“天神降临”; 忽而“天书赐语”, 自编自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为了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他将唐代宫廷中供奉的玄武神像改称真武神,并将唐太宗所建的五龙祠升级成道观,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朝孝宗时,改赐观名“灵应观”匾额,从此,香火绵延不绝。

由于宋代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吸引了众多信徒的朝拜,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但没过多久,江汉大地就遭遇到了金兵的侵略,武当山的殿宇也让贼兵催毁一空。绍兴十一年(1141),上清派茅山宗道士孙寂然率徒来到了武当山,兴复五龙诸观,传上清五雷等法术,在武当山影响很大。在当时,上清五雷诸法又称“茅山法”,而上清派是传承最久的符箓派道教之一,其符箓与龙虎山正一、阁皂山灵宝合称三山符箓。符箓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也是道士用来召神劾鬼的一种手段,有着祈禳驱邪、符咒治病等法术,带着一丝玄妙的意味,透着一抹神秘的幽邃,在民间广为流传。

孙寂然(生卒年月不详),名元政,号寂然子,茅山清真观的住持。他丹功超群,尤其擅长画符,得上清五雷诸法之精髓,四方拜望他的人很多。孙寂然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来到距金宋边界不远的武当山传教,可见胆识非凡。为了筹集款额修复庙观,他更是不辞辛劳地走访民间,以符水治病,开祈禳法会,为当地的百姓去除疾苦。那时候,民间瘟疫流行,相传孙寂然每到一处,就用朱砂画符并投于井水之中,百姓饮了井水,瘟疫很快被解除。因此,信徒大众对神奇的“茅山法术”尊崇有加,踊跃募捐。如此经过数年,以五龙宫为首的武当诸宫观逐渐修复一新。而后,他又率领徒众披荆斩棘开拓香火道路,朝山进香的人越来越多,武当山遂成了香火旺盛的宗教道场。孙寂然由此名声风显四海,常常被宋高宗招去宫中祈用符法。皇帝龙颜大悦,又是赐物,又是封号,并亲自敕度道十人。孙寂然道长最终是在武当山仙逝的,他的道帽、宝剑都藏在桃源之东。

孙寂然之后,茅山道士邓真宫、曹观妙等均领敕住持武当山五龙观,并收了很多上清派徒弟。邓真宫,名安道,是孙寂然弟子,自幼随师傅来到武当,尽得其师父的上清五雷诸法之真传,远远近近的百姓一旦有了疾患,都来到五龙观求其医治。曹观妙,名侍德,岘山人,虽然他不是在茅山入的道,但他“道法阴阳,靡不博究”,继承的是上清五龙之派,崇拜的是“三茅真君”。在武当山修道的日子里,他有次梦到山神对自己说:“三茅真君来日降此,君宜远迎。”次日一早,他便领着众人在会仙峰迎接,等到天色渐晚,三茅真君才化作种田的农夫,着蓑荷锄,姗姗而来。然而,不识仙迹的凡人,自然对农夫没行敬拜之礼。曹观妙一行回到观里,觉得异香袭人,覆满庭户,才知道与神仙错过了。后悔之下,他告诫徒弟们说:“此间仙凡混居之地,自今已往,世世不受道俗礼拜。”至今武当道友不受俗拜,也就缘于此。宋朝理宗的时候,敕任曹观妙在五龙观做住持,后又派他到茅山崇禧观任职,从此开创了朝廷受职于武当道士之例。这就说明武当山和茅山道士宗派相同,道官之间相互可以调任,关系尤为亲密。

到了元代,江南传统的“三山符箓”,除张天师龙虎宗得到皇室的优宠而兴盛外,茅山宗仍代有传衍。这其中,与皇室来往最密切的就是茅山名道杜道坚。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号南谷子,是茅山宗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的嫡传弟子,宋度宗曾赐号“辅教大师”。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南渡,杜道坚宗师冒矢石,叩军门见淮南王伯颜,为民请命。他一生喜欢读书,储书数万卷,对道教理论深有研究,精通玄理,并著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等。忽必烈仰慕杜宗师的才华,遂抛出橄榄枝,但杜道坚宗师竭力推辞。在元代,茅山宗宗师翟志疑、许道杞、王道孟、刘大彬等都受过帝王的礼遇,尤其是茅山宗第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至元十七年(1280),“世祖以臂疾召见大都香殿,令试以法,愈。复命祈雪止风,皆奇验。赐宝冠法服,降玺书大护其教,佩印志还,三茅山悉统隶之。”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茅山第四十四代宗师刘大彬得“九天老仙都君”印,有司闻于朝,仁宗下旨还赐茅山上清宗坛,以传道统。

元末明初也有茅山派道士来武当修道。明代茅山派道士任自垣编纂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记》录有茅山道士曹古松的传记:“曹古松,义兴(宜兴)人。生于元季,自幼入句曲山礼三茅君,出家元符万宁宮,道士蒋贵和度为道士。质朴恬淡,懒与人接。手不释卷,理性明白。后入武当煮石茹芝,韬光匿景,《黄庭》《大洞》,一以贯之。后还句曲省亲,复入杭之开元,又圆堵几年。一日,对王眉叟真人作颂辞谢,端坐而逝。不数日间,蒋君忽见古松,俨若如生,拜辞而去”。

地处南北交汇点的武当山,道教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茅山宗,还传入过许多道派。六朝时在武当山活动的高道多属上清派。宋时的茅山宗在民间渗透力较强,但朝廷还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信仰真武大帝。随着元世祖忽必烈统一江南,武当山先传入北方的全真道,后传入南方的清微派。元末明初,张三丰到武当山择地修炼,收授弟子,传三丰派,后分衍为十余个支派。明中叶后,武当道又分衍出许多宗派。到了清代,全真龙门派仍在武当山占主导地位,同时并存的有正一派、清微派、华山派、静一派、玄武派、茅山派等,千百年来,各派道士在武当结友修炼,交参影响,武当道融汇了各派之长,并保持着从茅山宗那里汲取而来的思想精髓。

600年前,为了圆了一个帝国的太和之梦,明成祖朱棣大肆宣扬武当真武显灵阴佑自己的神话,开始了“北建故宫,南建武当”的浩大工程。他下诏令天下的高道大德来为武当山的道场设醮传道,为明朝的“皇室家庙”服务。于是,茅山元符万宁宫的当家住持任自垣宗师带着二十八位茅山高道,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武当山。从此,武当道教又出现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任自垣,字一愚,号蟾宇,京口云阳(今江苏丹阳)人。生于何年代,无确切记载。宣德六年(1431)寿终于武当,还葬于茅山。任自垣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凡人,亦是高真。他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至永乐三年(1405)修道于茅山,经过二十来年的精修苦学,精通上清教法旨义。据明《太和山志》载,他自幼与道有缘,通读六经,研究颇深。继而出家静修,清苦凡达二十余年,深得玄教之旨,精通太极拳。

任自垣宗师在道学方面造诣极深,永乐四年(1406),即被明成祖朱棣选中参与编修《永乐大典》;永乐九年(1411)授道录司右玄义,参于全国道教的管理事务;永乐十一年(1413),经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推荐,敕授武当玄天玉虚宫提点;永乐十七年(1419),奉旨诏购天下名山所藏道书,集学道之修法博习者,校正、类聚集,编修《道藏》;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升任玉虚宫提督职;宣德三年(1428)升太常寺丞、上清五十六代宗师,提调大岳太和山,统管天下道教。宣德六年(1431),任自垣宗师撰修了明代武当第一部山志《太和山志》。它是中国名山志及志书界中有特色、分量重、影响大的一部志书,是明代继《永乐大典》、《道藏》后的第三大国家级文化工程。

《太和山志》保存了明代“南修武当”的完整史料,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是武当山古建筑的总设计师。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正式敕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亦称“太岳太和山”,使武当山的名号地位不仅超过茅山、龙虎山、青城山等道教名山,还超过久享盛名的中岳嵩山、东岳泰山等五岳五镇,成了明皇室钦定的“天下第一名山”。 当时的任自垣是武当山道教工程建设总负责,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多次与皇帝沟通,协调,往返于京城与山路之间。

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录:“永乐十八年(1420)七月十五日,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于奉天门奏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洪武年间都有印信管领,今武当山天下第一名山,提点有了,未有印。’奉圣旨,礼部铸印并交任自垣。”永乐十七年(1419)的正月,武当山三十三处敕建宫观大功告成,任自垣奏表到皇宫谢恩,并主持了北京洪恩灵济宫金箓大斋,永乐皇帝亲自来到法会现场, 七百名道士中,“而一愚获赏独厚焉”。 时年五十一岁的任自垣出色地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使命,皇帝嘉奖他的同时,并敕改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

皇室的器重让任自垣在武当山的事业如临峰顶,内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丰盛的抵达。辉煌之后,站在高处的他并没有飘飘然,依旧不辞劳苦、竭尽所能地协调武当山道教工程的建设。宣德元年(1426年)正月十七日,宣宗朱瞻一天就下三道圣旨,其中有两道都是敕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参与诸葛平千户朱彝配合早日完成武当山宫观管理与修复事宜。任自垣宗师学修内外,与诸王、文臣武将、高道、名儒等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交往,与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皇帝关系甚密,分别得到下圣旨,赐御诗等殊荣。其中以明代仁宗朱高炽于洪熙元年(1425)为他作的《蟾宇歌》最为经典,其中云:“早岁学道栖岩宫,葆和修真久乃成。虚室生白斯其征,皓如蟾魄涵晶明。”

从永乐十一年(1413)到宣德六年(1431) ,任自垣在武当山一呆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来,他在武当山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其他。每当夜的刻痕加深,他对茅山的思念之情也在加深。忘不去的是思念,割不断的是乡情,任自垣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写诗怀人,总以 “句曲蟾宇”为署名。茅山是任自垣前半生的修道之地,而武当山是则是他后半生工作的重点。毫不夸张地说,任自垣这个茅山道士,明王朝初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宗师,最终为武当山奉献了一生,为中国道教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任自垣宗师纂修的《太和山志》目前有刻本传世,其目录分为十二篇十五卷,共五十六目。其篇名以三字为题,如“诰副墨”“括神区”“稽古迹”“金薤篇”这些篇目,都是仿照陶弘景所作的《真诰》书中的设计,大体上承袭了刘大彬所编《茅山志》格式,由此可以看出,茅山宗派对武当道教的影响之深。和孙寂然道长一样,任自垣来到武当山,同时也把茅山宗的一些的真经和礼仪带了过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立玄教院,茅山设正八品的灵官一名。也是从那时开始,茅山道教的宗师制改成了灵官制,最高道长称为“灵官”,武当山亦步步承袭。

在茅山钦选的高道中,李时中(?-1418年)道长也相当有名。《太和山志》卷七《采真遊》录有茅山高道李時中的传记:“李時中,江都人。早年入三茅山,从高士学。读《周易》、《文庚》、《庄》、《列》,诸子书无不涉览。洪武初年,奉命差往北京崇真万寿宫住持,后任道纪之职。永乐元年,皇上重其道法灵涉,有济人利物之功,钦授道录司右正一。四十四代天师张真人举荐奉敕赐兴圣五龙宫提点。永乐十六年解化,葬于桧林庵”。除李时中外,任自垣《太和山志》卷八《楼观部》还记载了二十八位元从茅山钦选的道宫、道士姓名。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微宫成,“钦授三茅山法师王崇进为住持,率钦选道士焚修”。同年,敕建回龙观成,“钦授三茅山法师王克辉,率钦选道士焚修”。在“钦选各布政司道众”名单表,录有“直隶应天府三茅山”道众二十六人的姓名。

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任何一种信仰活动都与当时的社会组织、政治行为、经济形态密切相关,脱离于社会生活的信仰是不存在的。中国道教丰富的斋醮仪式,蕴含着道教文化的精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流传至今。“斋”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斋戒、洁净,就是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表示祈祷祭祀者的庄严和虔诚。“醮”的原意是祭祀,本来是中国古代礼仪,后来被道教继承并发展,到公元7世纪以后,“斋醮”逐渐合称,相互融合。

斋醮科仪是通过设斋坛来祈请神灵的方法,也是沟通人神的途径。它的过程极为复杂,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斗、掐诀念咒等来共同完成,而几乎所有的过程都是由道士来完成的,所以在道教中称道士为醮坛执事。建醮必须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就是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筑成高台,用来祭祀天神和祖先。不同形式的斋醮,亦建有不同规模的坛。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干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叫“分坛”。 斋醮仪式中,道士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位居各执事之首的称“高功”;还有“监斋”,属于“高功”的副手,地位仅次于“高功”;另一个叫“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为“三法师”,主管唱颂导引。

斋醮科仪的修订,始终离不开茅山宗。上清派第七代宗师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改革、整顿天师道,使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关健人物,亦是斋醮科仪的制订者、先行者。据《茅山志》记载,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经目录——《三洞经书目录》就是陆修静编纂的,他所著的斋醮经书多达百余卷。他认为斋仪是可检查身、口、心“三业”的重要方法,斋直是求道之本,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国宁家,延年益寿,保于福禄,得无为之道等等。之后的杜光庭又修订斋醮科仪近二百卷,成为唐代以后斋醮活动的范本,影响深远。

茅山的斋醮活动,经过隋唐的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到宫廷的宠幸,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中《茅山志后编》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录。贞观年间,唐太宗多次派中使赴茅山坛场,巡视斋醮,赏赐茅山修斋道士,令“依河图内篇,奉修斋谢”。贞观九年(626),唐太宗敕文遣太史令薛碛,校书郎张道本、太子左内率长史桓法嗣等赴茅山送香油镇彩,金黄色龙玉壁于观所,为国祈恩。开元九年(721),唐玄宗为修国斋召司马承祯入京;天宝四年(745),又召司马承祯弟子、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李含光入京,并特敕回到茅山后的李含光住在杨羲、许谧的故宅紫阳观里;天宝七载(748)三月十八日,唐玄宗以李含光为度师,并赐衣一裘,赐号曰“玄静先生”,两人交往甚密。此外,唐玄宗还册封茅山宗的祖师们,对魏夫人的仙坛“祈祷不绝”。可以说,那时候的茅山道场,亦是祈愿江山永固,为国修斋建醮的唐室家庙,上清宗名扬天下。唐五代著名文士徐铉就赞茅山“华阳洞天,金陵福地,群仙之所都会,景福之所兴作,故其坛馆之盛,荐亨之殷,修奉之严,樵牧之禁,冠于天下。”

宋代诸帝崇道,修国醮已蔚然成风。至道二年(996)二月,宋太宗诏免茅山九处道观三万亩水田田租。令金坛、句容两县籍入之岁,量供给外,余蓄藏,以备修葺及三元斋醮。每年的三元、诞节、皇帝本命日,都会大行斋醮活动。景德四年(1007),茅山宗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奉诏为真宗祷嗣有验,赐号“国师”。 宋仁宗宋继位后,依旧推崇道教,他认为“但观三教,惟道独尊。”在位之时大建宫观,斋醮活动连连不断。众多的道教名山中,仁宗皇帝似乎对茅山情有独钟,他常常与茅山道士谈玄论道,并赐号朱自英道士为“观妙先生”。他认为茅山的道场有仙气,祷求子嗣也特别灵验,多次派人来茅山拜神求子。他还把力主崇道的王钦若举荐为丞相,王钦若去世后,特意命人到茅山为其塑像,置于仙官之列。

茅山宗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也是倍受几代皇帝宠信,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的母亲孟太后不慎将银针吞于喉中,御医束手无策,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刘混康宗师应诏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箓和丹药令孟太后转危为安。哲宗深感茅山道士医术神奇,赐号“洞元通妙法师”;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改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徽宗继位后,多次召刘混康宗师去宫中,赐号加至“葆真观妙部和”六字先生,并赐九老仙都君印剑。徽宗先后赐送刘混康宗师八样宝贝: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日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箓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刘混康宗师去世后,特赠太中大夫,谥曰“静一”。如今,前四样宝贝已经失传,只有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四宝还珍藏于九霄万福宫,成了镇山之宝。其中的玉圭精美绝伦,顶部细小的花纹如蝙蝠欲飞,而底部恰似一幅袖珍泼墨山水图。玉圭不仅外观玉质莹润,光透澄澈,它还能随着四季节气的变化而变幻颜色,每到春秋天,圭身上就会渗出很多细密的水珠,尤为神奇。玉圭在古时一直被茅山道士奉为道教神物,唯有举行特大道场时才能用上一次。

宋徽宗认为:“夫至诚必通,精修有感,事具存于奥典,仪昭著于真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君皇帝”,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对茅氏三兄弟、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真武等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此外,他还爱制定道教节日,比如神降临玉津园之日为“天应节”;二月二十五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老子诞辰日为“真元节”;八月九日,青华帝君生日为“元成节”。每到节日之际,都要请道士设醮建斋建道场,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代代相传。

据清《茅山志》记载:南宋淳祐九年(1249)六月举行的《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加封三茅真君圣号庆礼醮科仪”中详细记录了整个法事程序是“卫灵咒、发炉、各称法位、请圣、初献、宣词、亚献、终献、送圣”。嘉熙元年(1237)九月二十六日,“理宗金箓投龙玉简词”中记载:“……命道士三十二员于建康府元符万宁宫启建灵宝道场”;元至大三年(1310)五月三日“……遣玄教嗣师吴全节,在三茅山元符万宁宫上清宗坛修建金箓宝斋”。这些都是受皇命所举行的国醮。

明代以后,“明洪武初额设二祭于茅山,每岁惊蛰于元符宫广济龙王祠,五月五日于句曲山神祠以祈岁丰,皆命有司亲诣行事……”其斋醮科仪依旧十分隆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到了清代,茅山道日趋衰弱。清末至民国间,战火连绵,茅山道教宫观庙宇遭受焚毁,仅存九霄、元符、崇禧三宫与德佑、仁佑、乾元、玉晨、白云五观,大都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后,这三宫五观合并为“茅山道院”。到了文革期间,宗教活动被近中断,仅存九霄与元符两个宫观。后来经过三十多年的修缮与建设,形成两宫一观的格局,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与句容葛仙观。

逢年过节,茅山道院的斋醮仪式照常举行,但不再像封建帝王举行的国醮仪式那样规模宏大,除了道教节日等重大活动,举行金箓和黄箓道场,平时都是为道教信徒所做的“正坛法事”与“亡度法事”。 茅山道院的法务团规模也逐渐壮大,乐器有笛、管、琵琶、三弦、扬琴、古筝、二胡、大中阮等,已多次受邀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等海内外重大法务活动。每年岁末辞旧迎新之时,茅山道院的法务团都会在葛仙观举行迎新年祈福撞钟活动,平日清冷的葛仙观在这天夜晚显得喧哗而又热闹。人们尽情欣赏着经乐团悠扬的道教音乐,庄严隆重的醮仪法事,在镗然的钟声里,进香祈福。

罗天大醮,是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动,也是规制高、格局大、含义深、祭期长、以祈协正星位、邦国安泰、盛极隆厚的道教斋醮活动。历朝不少帝王每逢国有大事或大灾,均召请道士在宫中或名山宫观设坛建醮祈福。除了茅山,嵩山、王屋山、天台山都有斋醮道场,武当山自然也不例外。但武当山形成大规模的信仰活动却是从元代开始。从《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教经书中可以看出,武当山道教教团势力日益扩张,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元代的香火比宋时更旺。尤其是元仁宗生日与道经传说中的真武圣诞日(三月三)相同,朝廷每年都派遣使者到武当山建金箓大醮,有时一年要建四次金箓大醮,场面宏伟而盛大。

明代起,真武的信仰由皇室推崇而普及了全国,甚至影响到海外。明代历史记载:张天师为国斋醮八十余次。其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斋醮法会是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张宇初在朝天宮举行荐扬玉箓大斋,为刚死去的徐皇后超度,这次大斋长达百日;永乐十七年(1419),张宇清在福建洪恩灵济宮建斋七日,集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四处道士七千余人参加斋會,创造了斋醮人数最多的历史纪录。次年所建的玉箓大斋,也有一千八百羽士的规模。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斋醮香火最旺盛的时代。任继愈主编的《道教史》中第七章写道:“嘉靖之初,世宗听信太监之言,在乾清宮建醮,事无大小,系请于神,不验则请之再三,有验则行大醮以谢神佑,‘不斋则醮,月无虛日’”。

到了清代,道教明显呈现出一个衰落期。也许与清代帝王信仰萨满教,入关后才又信佛教有关吧。历代帝王都主张从三教一体的角度来看待儒、释、道三教,认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大型道教斋醮活动就很少见了。然而,斋醮仪式毕竟蕴含着道教文化的精粹,它的存在,既是经典的,亦是永恒的。经过十个甲子的玄妙轮回,沉寂了几百年的罗天大醮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终于焕发了新生。在来自北京白云观、四川青城山、江苏茅山、山东泰山、江西龙虎山和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等海内外著名道观的二十八个经团,九百余名经师,分别在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静乐宫、玉虚宫、南岩宫琼台中观太子坡设坛场,弘道扬法。为了庆贺这次“武当大兴600年” 的盛典,醮期从10月17日至10月26日(农历9月3日至9月11日),也算是清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祈福法会了。

10月17日上午,玉虚宫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信徒满聚。各个派别的道士云集于此,或戴着道帽、系着道巾;或留着长须、头顶发簪,还有一些白皮肤、蓝眼睛,一脸虔诚的外国道人川流不息。随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宣布罗天大醮祈福法会的开幕,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瞬间绽放,阵阵轰鸣的礼炮声中,各地的经乐团排成队,一路一路地汇集在人海。应邀而来的茅山道院经乐团的二十多名经师,高功,身穿华丽的法衣,手捧如意、朝简、玉册等法器,神情肃默地从玉虚宫内徐徐走出。茅山的经乐团十天前就来武当山了,和其他经乐团一样,道士们每天集中在玉虚宫里设坛诵经礼忏,为社会和谐,国民安康而祈愿。

活动结束,参观玉虚宫的时候,杨会长感慨万端地说,十二年前,玉虚宫几乎是一片废墟,已被政府纳入重新规划的区域。那时候当家的是一位叫李诚玉女道长,老人家八九十的高龄,患有眼疾,却守着一片残垣修道,至死不离。如今,后人为了纪念她修道的精神,特意在武当大兴的日子里,玉虚宫前搭了个小小的棚子,备有点心,茶水,施舍给香客居士们,让每一个来者都会心生温暖,备感恩泽。而武当道正是有了像李诚玉老道长这样的传道精神,方才显得“异日必大兴”。张三丰早年的这句预言,使武当山悠远的道宗,绵长的道脉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着,蛰伏着,等待着,终于迎来了新的鼎盛与繁荣。

如果说要给武当山两个喜欢的理由,除了道教历史,那就是自然风光了。道教历史是静,自然风光是动,动与静相结合,武当山便有了万种的风情。会议结束前的一个下午,现代化的缆车把我们送进了云雾深处的武当山。此时,时令已过立冬,武当山上依旧树木参天,满眼绿色,深深浅浅,如同徐霞客所言:“满山乔木夹道,如行绿幕中。”山上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着繁多的草木,像灵芝,天麻,蜂壳花,四叶参等中草药遍地可拾,连山道两边都长满了对枝对节的药用植物。说它是天然药材的“宝库”,一点不为过。

历朝历代,很少有帝王对一座山如此钟情虔诚。明朝皇帝独爱武当山,策划了上千栋气势恢弘的建筑依山而筑,绵延百十里,远远望去,如同一把与天相接的巨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古建筑,与山头、峭壁、岩洞等险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组凌空在悬崖绝壁上的宫殿,将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道教和谐的思想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为神奇的是,从空中俯瞰,这些建筑奇观千姿百态,金顶像极了龟的模样,而整个太和宫的围墙则如蛇一样缠绕在龟壳上,不禁让人联想起龟蛇合体的玄武神来。难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神意勾勒出的仙缘万象呢?

暗自惴恻间,已随台阶层层而上,来到了朝天宫,这个传说中离天最接近的地方。古人认为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朝天宫自然成了天庭与凡间的分界。在通往天界的神路上,修道者怀着虔诚,历尽了身体的伤痛和心灵的锤炼,就是为了朝拜屹立在云雾之中的紫禁城——他们心中的仙境。登临绝顶,在与天相接的地方修身问道才是他们最终极的向往。

山顶上的风很大,雾气茫茫。远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仿佛真的置身于仙雾缭绕的天界了。水神玄武正在金殿里小憩,一对仙鹤门神一样守卫着,殿前的鎏金铜柱或许是被太虔多游人的手抚摸过,色泽斑驳,露出锃亮的青铜,像一段凝固了的历史,隔着交错的时光,给人无限的遐想。我轻易地把自己想象成了道人,在武当太和山上,悠悠打着太极。刹那间,身心俱轻,忧愁,烦恼,浮躁统统放下了,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变化,身体发肤的每一寸都在放松,就这样融入到了大自然中……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千年仙缘 大岳武当

道教之音 杨莹

2014-05-16 19:17:11

|
千年仙缘 大岳武当
|

对武当山的印象,最早来源于中学时代读过的武侠小说。小说里描写的武林高手时而打着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时而舞着玄妙飘灵的武当剑,不禁让人对这座仙山憧憬万千。没想到,时隔二十多年,我有幸与道教结上了缘份,每天穿梭往返于句容、茅山两地,也有时,会随着单位的经乐团去各地名山道观参访互动。忙忙碌碌之外,感受最多的却是内心的那份丰盈与美好。

2012年10月16日,一个沉沉的阴雾天。我们乘车从句容出发,进入安徽境内,雨开始落了,细细密密地敲打着车窗。行至湖北的襄阳,雨点渐稀,高速公路两边出现了起伏的小山头,轻烟似的雾气笼罩着山间。同行的茅山道院住持杨世华会长告诉我们说,已经进入“八百里武当”的区域了,昔日平民仰止的皇家道场近在眼前。据说明代的永乐大帝在武当山建道场时,曾有三十余万军民工匠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历经十年,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道教建筑群。

纵观道教历史,道教、道派的创建,道教思想和各种修炼功夫的发展演变,似乎一开始就与名山大岳结下了不解之缘。武当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中部,属于大巴山脉的北部延支。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上山、嵾岭、谢罗山等,是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道场,一座以太极文化享誉全世界的“道教圣山”。千百年来,求仙问道的慕名者络绎不绝。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都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陈抟在武当山服气辟谷,修炼长达二十余年。陈抟(?-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著有《龙图序》、《先天图》、《太极图》等,号称宋代“图书”的始祖。他在武当山修炼之余,研究易学、老学和内丹的思想学术,使武当山声名远播。道教的洞天福地虽遍布大江南北,自古就是仙缘一体,相通相融。作为道教“第九福地”的武当山与“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武当山最早的道观和最鼎盛的道观更是与茅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茅山道是尊上清经系的道派,奉“三茅真君”为祖师,魏华存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传至第九代宗师陶弘景时,已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奉“上清”经箓,。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因唐王朝的尊崇与扶持,道教开始繁荣。隋唐五代的道教,是南北朝道教的延续和发展,更是茅山道系的延续和发展。唐代道士张万福在《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一书中认为,传授经戒的次序,以上清品位最高,灵宝次之,正一、三皇为最低。由此看出上清派在各道派中的主流地位。隋唐的名道大都来自茅山,像臧矜、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韦景昭等,秉承上清教旨,各有建树,或为帝王之师,或为士大夫所尚,先后共有8人被尊为国师。苏元朗、吴筠以及五代的杜光庭均出自茅山宗。

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是茅山名道应夷节的弟子。他以弘传道教为己任,撰写了《历代崇道记》,并整理道教经文,制订道门斋醮科范,规范道教音乐,推崇“重玄之道”,积极调和儒道思想,将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道教之中,并将之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并概括意旨,作《道德真经文广圣义》。他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位集大成者,南宋道士呂太古赞誉他为“扶宗立教,天下第一”。后世流传的“杜撰”一词就来自杜光庭,据《太平广记选》记载:(在集成道教的过程中)杜光庭谈神仙事,多出于自造,所以后人称他之所编为杜撰。唐末五代时期,杜光庭编写《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遂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上清派嗣宗师中,高道辈出,因此,隋唐以后的茅山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享有“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的美誉,连远在蜀中的著名道教理论家王玄览都带着一些人,不顾路途艰险而来茅山访道求法,可见茅山宗在全国道教中的威望,各地都有茅山道士布经传道的身影。正如《唐代的茅山道》一文中所说,今可考唐时具代表性的茅山道士近五十名,其分布区域除了江浙地区、衡阳地区、两京地区,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名山。其中,倍受隋炀帝恩宠的茅山宗领袖人物,茅山宗第十代宗师王远知,居于炀帝为他在京师洛阳设置的“玉清玄坛”,由南方到北方传教;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也是北方传教的重要人物,在嵩岳居住了五十多年;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天台山传教;第十五代宗师黄洞元于徙居庐山紫霄峰传教等等,宗师们在四处游历的过程中,茅山宗就这样渗透到了北方。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被道教道教纳入其神灵系统加以崇拜,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然而,在民间传说中,真武却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代就入武当山修道,经过四十年的苦修,终成正果。元代清微派道士刘道明在《武当福地总真集》中写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均州刺史姚简奉旨到武当山祷雨有应,唐太宗命他在此地修建五龙祠,这是武当山有记载的由皇帝敕建的第一座祠庙,宋代道经上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这才规模初成。

宋代对宗教的信仰,大都承袭了唐代。开国君主宋太祖继承了唐代帝王对道教的崇重,亲自召见苏澄(隐)、王昭素等道士,请教“治世养生之术”,为他们赐赠封号,还召集京师道士对他们的学业进行考核,以提高道士的素质。宋太宗在位期间,除了频繁地召见道徒,还拨财力人力兴建道教宫观,塑造神像,赵宋王朝继而有了唐代开元盛世之象。宋真宗时期,他仿效唐代宗祖老子为圣祖,忽而“天神降临”; 忽而“天书赐语”, 自编自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为了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他将唐代宫廷中供奉的玄武神像改称真武神,并将唐太宗所建的五龙祠升级成道观,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朝孝宗时,改赐观名“灵应观”匾额,从此,香火绵延不绝。

由于宋代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吸引了众多信徒的朝拜,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但没过多久,江汉大地就遭遇到了金兵的侵略,武当山的殿宇也让贼兵催毁一空。绍兴十一年(1141),上清派茅山宗道士孙寂然率徒来到了武当山,兴复五龙诸观,传上清五雷等法术,在武当山影响很大。在当时,上清五雷诸法又称“茅山法”,而上清派是传承最久的符箓派道教之一,其符箓与龙虎山正一、阁皂山灵宝合称三山符箓。符箓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也是道士用来召神劾鬼的一种手段,有着祈禳驱邪、符咒治病等法术,带着一丝玄妙的意味,透着一抹神秘的幽邃,在民间广为流传。

孙寂然(生卒年月不详),名元政,号寂然子,茅山清真观的住持。他丹功超群,尤其擅长画符,得上清五雷诸法之精髓,四方拜望他的人很多。孙寂然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来到距金宋边界不远的武当山传教,可见胆识非凡。为了筹集款额修复庙观,他更是不辞辛劳地走访民间,以符水治病,开祈禳法会,为当地的百姓去除疾苦。那时候,民间瘟疫流行,相传孙寂然每到一处,就用朱砂画符并投于井水之中,百姓饮了井水,瘟疫很快被解除。因此,信徒大众对神奇的“茅山法术”尊崇有加,踊跃募捐。如此经过数年,以五龙宫为首的武当诸宫观逐渐修复一新。而后,他又率领徒众披荆斩棘开拓香火道路,朝山进香的人越来越多,武当山遂成了香火旺盛的宗教道场。孙寂然由此名声风显四海,常常被宋高宗招去宫中祈用符法。皇帝龙颜大悦,又是赐物,又是封号,并亲自敕度道十人。孙寂然道长最终是在武当山仙逝的,他的道帽、宝剑都藏在桃源之东。

孙寂然之后,茅山道士邓真宫、曹观妙等均领敕住持武当山五龙观,并收了很多上清派徒弟。邓真宫,名安道,是孙寂然弟子,自幼随师傅来到武当,尽得其师父的上清五雷诸法之真传,远远近近的百姓一旦有了疾患,都来到五龙观求其医治。曹观妙,名侍德,岘山人,虽然他不是在茅山入的道,但他“道法阴阳,靡不博究”,继承的是上清五龙之派,崇拜的是“三茅真君”。在武当山修道的日子里,他有次梦到山神对自己说:“三茅真君来日降此,君宜远迎。”次日一早,他便领着众人在会仙峰迎接,等到天色渐晚,三茅真君才化作种田的农夫,着蓑荷锄,姗姗而来。然而,不识仙迹的凡人,自然对农夫没行敬拜之礼。曹观妙一行回到观里,觉得异香袭人,覆满庭户,才知道与神仙错过了。后悔之下,他告诫徒弟们说:“此间仙凡混居之地,自今已往,世世不受道俗礼拜。”至今武当道友不受俗拜,也就缘于此。宋朝理宗的时候,敕任曹观妙在五龙观做住持,后又派他到茅山崇禧观任职,从此开创了朝廷受职于武当道士之例。这就说明武当山和茅山道士宗派相同,道官之间相互可以调任,关系尤为亲密。

到了元代,江南传统的“三山符箓”,除张天师龙虎宗得到皇室的优宠而兴盛外,茅山宗仍代有传衍。这其中,与皇室来往最密切的就是茅山名道杜道坚。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号南谷子,是茅山宗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的嫡传弟子,宋度宗曾赐号“辅教大师”。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南渡,杜道坚宗师冒矢石,叩军门见淮南王伯颜,为民请命。他一生喜欢读书,储书数万卷,对道教理论深有研究,精通玄理,并著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等。忽必烈仰慕杜宗师的才华,遂抛出橄榄枝,但杜道坚宗师竭力推辞。在元代,茅山宗宗师翟志疑、许道杞、王道孟、刘大彬等都受过帝王的礼遇,尤其是茅山宗第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至元十七年(1280),“世祖以臂疾召见大都香殿,令试以法,愈。复命祈雪止风,皆奇验。赐宝冠法服,降玺书大护其教,佩印志还,三茅山悉统隶之。”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茅山第四十四代宗师刘大彬得“九天老仙都君”印,有司闻于朝,仁宗下旨还赐茅山上清宗坛,以传道统。

元末明初也有茅山派道士来武当修道。明代茅山派道士任自垣编纂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记》录有茅山道士曹古松的传记:“曹古松,义兴(宜兴)人。生于元季,自幼入句曲山礼三茅君,出家元符万宁宮,道士蒋贵和度为道士。质朴恬淡,懒与人接。手不释卷,理性明白。后入武当煮石茹芝,韬光匿景,《黄庭》《大洞》,一以贯之。后还句曲省亲,复入杭之开元,又圆堵几年。一日,对王眉叟真人作颂辞谢,端坐而逝。不数日间,蒋君忽见古松,俨若如生,拜辞而去”。

地处南北交汇点的武当山,道教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茅山宗,还传入过许多道派。六朝时在武当山活动的高道多属上清派。宋时的茅山宗在民间渗透力较强,但朝廷还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信仰真武大帝。随着元世祖忽必烈统一江南,武当山先传入北方的全真道,后传入南方的清微派。元末明初,张三丰到武当山择地修炼,收授弟子,传三丰派,后分衍为十余个支派。明中叶后,武当道又分衍出许多宗派。到了清代,全真龙门派仍在武当山占主导地位,同时并存的有正一派、清微派、华山派、静一派、玄武派、茅山派等,千百年来,各派道士在武当结友修炼,交参影响,武当道融汇了各派之长,并保持着从茅山宗那里汲取而来的思想精髓。

600年前,为了圆了一个帝国的太和之梦,明成祖朱棣大肆宣扬武当真武显灵阴佑自己的神话,开始了“北建故宫,南建武当”的浩大工程。他下诏令天下的高道大德来为武当山的道场设醮传道,为明朝的“皇室家庙”服务。于是,茅山元符万宁宫的当家住持任自垣宗师带着二十八位茅山高道,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武当山。从此,武当道教又出现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任自垣,字一愚,号蟾宇,京口云阳(今江苏丹阳)人。生于何年代,无确切记载。宣德六年(1431)寿终于武当,还葬于茅山。任自垣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凡人,亦是高真。他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至永乐三年(1405)修道于茅山,经过二十来年的精修苦学,精通上清教法旨义。据明《太和山志》载,他自幼与道有缘,通读六经,研究颇深。继而出家静修,清苦凡达二十余年,深得玄教之旨,精通太极拳。

任自垣宗师在道学方面造诣极深,永乐四年(1406),即被明成祖朱棣选中参与编修《永乐大典》;永乐九年(1411)授道录司右玄义,参于全国道教的管理事务;永乐十一年(1413),经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推荐,敕授武当玄天玉虚宫提点;永乐十七年(1419),奉旨诏购天下名山所藏道书,集学道之修法博习者,校正、类聚集,编修《道藏》;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升任玉虚宫提督职;宣德三年(1428)升太常寺丞、上清五十六代宗师,提调大岳太和山,统管天下道教。宣德六年(1431),任自垣宗师撰修了明代武当第一部山志《太和山志》。它是中国名山志及志书界中有特色、分量重、影响大的一部志书,是明代继《永乐大典》、《道藏》后的第三大国家级文化工程。

《太和山志》保存了明代“南修武当”的完整史料,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是武当山古建筑的总设计师。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正式敕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亦称“太岳太和山”,使武当山的名号地位不仅超过茅山、龙虎山、青城山等道教名山,还超过久享盛名的中岳嵩山、东岳泰山等五岳五镇,成了明皇室钦定的“天下第一名山”。 当时的任自垣是武当山道教工程建设总负责,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多次与皇帝沟通,协调,往返于京城与山路之间。

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录:“永乐十八年(1420)七月十五日,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于奉天门奏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洪武年间都有印信管领,今武当山天下第一名山,提点有了,未有印。’奉圣旨,礼部铸印并交任自垣。”永乐十七年(1419)的正月,武当山三十三处敕建宫观大功告成,任自垣奏表到皇宫谢恩,并主持了北京洪恩灵济宫金箓大斋,永乐皇帝亲自来到法会现场, 七百名道士中,“而一愚获赏独厚焉”。 时年五十一岁的任自垣出色地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使命,皇帝嘉奖他的同时,并敕改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

皇室的器重让任自垣在武当山的事业如临峰顶,内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丰盛的抵达。辉煌之后,站在高处的他并没有飘飘然,依旧不辞劳苦、竭尽所能地协调武当山道教工程的建设。宣德元年(1426年)正月十七日,宣宗朱瞻一天就下三道圣旨,其中有两道都是敕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参与诸葛平千户朱彝配合早日完成武当山宫观管理与修复事宜。任自垣宗师学修内外,与诸王、文臣武将、高道、名儒等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交往,与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皇帝关系甚密,分别得到下圣旨,赐御诗等殊荣。其中以明代仁宗朱高炽于洪熙元年(1425)为他作的《蟾宇歌》最为经典,其中云:“早岁学道栖岩宫,葆和修真久乃成。虚室生白斯其征,皓如蟾魄涵晶明。”

从永乐十一年(1413)到宣德六年(1431) ,任自垣在武当山一呆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来,他在武当山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其他。每当夜的刻痕加深,他对茅山的思念之情也在加深。忘不去的是思念,割不断的是乡情,任自垣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写诗怀人,总以 “句曲蟾宇”为署名。茅山是任自垣前半生的修道之地,而武当山是则是他后半生工作的重点。毫不夸张地说,任自垣这个茅山道士,明王朝初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宗师,最终为武当山奉献了一生,为中国道教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任自垣宗师纂修的《太和山志》目前有刻本传世,其目录分为十二篇十五卷,共五十六目。其篇名以三字为题,如“诰副墨”“括神区”“稽古迹”“金薤篇”这些篇目,都是仿照陶弘景所作的《真诰》书中的设计,大体上承袭了刘大彬所编《茅山志》格式,由此可以看出,茅山宗派对武当道教的影响之深。和孙寂然道长一样,任自垣来到武当山,同时也把茅山宗的一些的真经和礼仪带了过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立玄教院,茅山设正八品的灵官一名。也是从那时开始,茅山道教的宗师制改成了灵官制,最高道长称为“灵官”,武当山亦步步承袭。

在茅山钦选的高道中,李时中(?-1418年)道长也相当有名。《太和山志》卷七《采真遊》录有茅山高道李時中的传记:“李時中,江都人。早年入三茅山,从高士学。读《周易》、《文庚》、《庄》、《列》,诸子书无不涉览。洪武初年,奉命差往北京崇真万寿宫住持,后任道纪之职。永乐元年,皇上重其道法灵涉,有济人利物之功,钦授道录司右正一。四十四代天师张真人举荐奉敕赐兴圣五龙宫提点。永乐十六年解化,葬于桧林庵”。除李时中外,任自垣《太和山志》卷八《楼观部》还记载了二十八位元从茅山钦选的道宫、道士姓名。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微宫成,“钦授三茅山法师王崇进为住持,率钦选道士焚修”。同年,敕建回龙观成,“钦授三茅山法师王克辉,率钦选道士焚修”。在“钦选各布政司道众”名单表,录有“直隶应天府三茅山”道众二十六人的姓名。

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任何一种信仰活动都与当时的社会组织、政治行为、经济形态密切相关,脱离于社会生活的信仰是不存在的。中国道教丰富的斋醮仪式,蕴含着道教文化的精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流传至今。“斋”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斋戒、洁净,就是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表示祈祷祭祀者的庄严和虔诚。“醮”的原意是祭祀,本来是中国古代礼仪,后来被道教继承并发展,到公元7世纪以后,“斋醮”逐渐合称,相互融合。

斋醮科仪是通过设斋坛来祈请神灵的方法,也是沟通人神的途径。它的过程极为复杂,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斗、掐诀念咒等来共同完成,而几乎所有的过程都是由道士来完成的,所以在道教中称道士为醮坛执事。建醮必须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就是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筑成高台,用来祭祀天神和祖先。不同形式的斋醮,亦建有不同规模的坛。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干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叫“分坛”。 斋醮仪式中,道士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位居各执事之首的称“高功”;还有“监斋”,属于“高功”的副手,地位仅次于“高功”;另一个叫“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为“三法师”,主管唱颂导引。

斋醮科仪的修订,始终离不开茅山宗。上清派第七代宗师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改革、整顿天师道,使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关健人物,亦是斋醮科仪的制订者、先行者。据《茅山志》记载,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经目录——《三洞经书目录》就是陆修静编纂的,他所著的斋醮经书多达百余卷。他认为斋仪是可检查身、口、心“三业”的重要方法,斋直是求道之本,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国宁家,延年益寿,保于福禄,得无为之道等等。之后的杜光庭又修订斋醮科仪近二百卷,成为唐代以后斋醮活动的范本,影响深远。

茅山的斋醮活动,经过隋唐的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到宫廷的宠幸,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中《茅山志后编》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录。贞观年间,唐太宗多次派中使赴茅山坛场,巡视斋醮,赏赐茅山修斋道士,令“依河图内篇,奉修斋谢”。贞观九年(626),唐太宗敕文遣太史令薛碛,校书郎张道本、太子左内率长史桓法嗣等赴茅山送香油镇彩,金黄色龙玉壁于观所,为国祈恩。开元九年(721),唐玄宗为修国斋召司马承祯入京;天宝四年(745),又召司马承祯弟子、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李含光入京,并特敕回到茅山后的李含光住在杨羲、许谧的故宅紫阳观里;天宝七载(748)三月十八日,唐玄宗以李含光为度师,并赐衣一裘,赐号曰“玄静先生”,两人交往甚密。此外,唐玄宗还册封茅山宗的祖师们,对魏夫人的仙坛“祈祷不绝”。可以说,那时候的茅山道场,亦是祈愿江山永固,为国修斋建醮的唐室家庙,上清宗名扬天下。唐五代著名文士徐铉就赞茅山“华阳洞天,金陵福地,群仙之所都会,景福之所兴作,故其坛馆之盛,荐亨之殷,修奉之严,樵牧之禁,冠于天下。”

宋代诸帝崇道,修国醮已蔚然成风。至道二年(996)二月,宋太宗诏免茅山九处道观三万亩水田田租。令金坛、句容两县籍入之岁,量供给外,余蓄藏,以备修葺及三元斋醮。每年的三元、诞节、皇帝本命日,都会大行斋醮活动。景德四年(1007),茅山宗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奉诏为真宗祷嗣有验,赐号“国师”。 宋仁宗宋继位后,依旧推崇道教,他认为“但观三教,惟道独尊。”在位之时大建宫观,斋醮活动连连不断。众多的道教名山中,仁宗皇帝似乎对茅山情有独钟,他常常与茅山道士谈玄论道,并赐号朱自英道士为“观妙先生”。他认为茅山的道场有仙气,祷求子嗣也特别灵验,多次派人来茅山拜神求子。他还把力主崇道的王钦若举荐为丞相,王钦若去世后,特意命人到茅山为其塑像,置于仙官之列。

茅山宗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也是倍受几代皇帝宠信,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的母亲孟太后不慎将银针吞于喉中,御医束手无策,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刘混康宗师应诏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箓和丹药令孟太后转危为安。哲宗深感茅山道士医术神奇,赐号“洞元通妙法师”;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改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徽宗继位后,多次召刘混康宗师去宫中,赐号加至“葆真观妙部和”六字先生,并赐九老仙都君印剑。徽宗先后赐送刘混康宗师八样宝贝: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日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箓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刘混康宗师去世后,特赠太中大夫,谥曰“静一”。如今,前四样宝贝已经失传,只有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四宝还珍藏于九霄万福宫,成了镇山之宝。其中的玉圭精美绝伦,顶部细小的花纹如蝙蝠欲飞,而底部恰似一幅袖珍泼墨山水图。玉圭不仅外观玉质莹润,光透澄澈,它还能随着四季节气的变化而变幻颜色,每到春秋天,圭身上就会渗出很多细密的水珠,尤为神奇。玉圭在古时一直被茅山道士奉为道教神物,唯有举行特大道场时才能用上一次。

宋徽宗认为:“夫至诚必通,精修有感,事具存于奥典,仪昭著于真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君皇帝”,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对茅氏三兄弟、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真武等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此外,他还爱制定道教节日,比如神降临玉津园之日为“天应节”;二月二十五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老子诞辰日为“真元节”;八月九日,青华帝君生日为“元成节”。每到节日之际,都要请道士设醮建斋建道场,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代代相传。

据清《茅山志》记载:南宋淳祐九年(1249)六月举行的《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加封三茅真君圣号庆礼醮科仪”中详细记录了整个法事程序是“卫灵咒、发炉、各称法位、请圣、初献、宣词、亚献、终献、送圣”。嘉熙元年(1237)九月二十六日,“理宗金箓投龙玉简词”中记载:“……命道士三十二员于建康府元符万宁宫启建灵宝道场”;元至大三年(1310)五月三日“……遣玄教嗣师吴全节,在三茅山元符万宁宫上清宗坛修建金箓宝斋”。这些都是受皇命所举行的国醮。

明代以后,“明洪武初额设二祭于茅山,每岁惊蛰于元符宫广济龙王祠,五月五日于句曲山神祠以祈岁丰,皆命有司亲诣行事……”其斋醮科仪依旧十分隆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到了清代,茅山道日趋衰弱。清末至民国间,战火连绵,茅山道教宫观庙宇遭受焚毁,仅存九霄、元符、崇禧三宫与德佑、仁佑、乾元、玉晨、白云五观,大都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后,这三宫五观合并为“茅山道院”。到了文革期间,宗教活动被近中断,仅存九霄与元符两个宫观。后来经过三十多年的修缮与建设,形成两宫一观的格局,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与句容葛仙观。

逢年过节,茅山道院的斋醮仪式照常举行,但不再像封建帝王举行的国醮仪式那样规模宏大,除了道教节日等重大活动,举行金箓和黄箓道场,平时都是为道教信徒所做的“正坛法事”与“亡度法事”。 茅山道院的法务团规模也逐渐壮大,乐器有笛、管、琵琶、三弦、扬琴、古筝、二胡、大中阮等,已多次受邀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等海内外重大法务活动。每年岁末辞旧迎新之时,茅山道院的法务团都会在葛仙观举行迎新年祈福撞钟活动,平日清冷的葛仙观在这天夜晚显得喧哗而又热闹。人们尽情欣赏着经乐团悠扬的道教音乐,庄严隆重的醮仪法事,在镗然的钟声里,进香祈福。

罗天大醮,是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动,也是规制高、格局大、含义深、祭期长、以祈协正星位、邦国安泰、盛极隆厚的道教斋醮活动。历朝不少帝王每逢国有大事或大灾,均召请道士在宫中或名山宫观设坛建醮祈福。除了茅山,嵩山、王屋山、天台山都有斋醮道场,武当山自然也不例外。但武当山形成大规模的信仰活动却是从元代开始。从《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教经书中可以看出,武当山道教教团势力日益扩张,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元代的香火比宋时更旺。尤其是元仁宗生日与道经传说中的真武圣诞日(三月三)相同,朝廷每年都派遣使者到武当山建金箓大醮,有时一年要建四次金箓大醮,场面宏伟而盛大。

明代起,真武的信仰由皇室推崇而普及了全国,甚至影响到海外。明代历史记载:张天师为国斋醮八十余次。其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斋醮法会是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张宇初在朝天宮举行荐扬玉箓大斋,为刚死去的徐皇后超度,这次大斋长达百日;永乐十七年(1419),张宇清在福建洪恩灵济宮建斋七日,集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四处道士七千余人参加斋會,创造了斋醮人数最多的历史纪录。次年所建的玉箓大斋,也有一千八百羽士的规模。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斋醮香火最旺盛的时代。任继愈主编的《道教史》中第七章写道:“嘉靖之初,世宗听信太监之言,在乾清宮建醮,事无大小,系请于神,不验则请之再三,有验则行大醮以谢神佑,‘不斋则醮,月无虛日’”。

到了清代,道教明显呈现出一个衰落期。也许与清代帝王信仰萨满教,入关后才又信佛教有关吧。历代帝王都主张从三教一体的角度来看待儒、释、道三教,认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大型道教斋醮活动就很少见了。然而,斋醮仪式毕竟蕴含着道教文化的精粹,它的存在,既是经典的,亦是永恒的。经过十个甲子的玄妙轮回,沉寂了几百年的罗天大醮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终于焕发了新生。在来自北京白云观、四川青城山、江苏茅山、山东泰山、江西龙虎山和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等海内外著名道观的二十八个经团,九百余名经师,分别在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静乐宫、玉虚宫、南岩宫琼台中观太子坡设坛场,弘道扬法。为了庆贺这次“武当大兴600年” 的盛典,醮期从10月17日至10月26日(农历9月3日至9月11日),也算是清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祈福法会了。

10月17日上午,玉虚宫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信徒满聚。各个派别的道士云集于此,或戴着道帽、系着道巾;或留着长须、头顶发簪,还有一些白皮肤、蓝眼睛,一脸虔诚的外国道人川流不息。随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宣布罗天大醮祈福法会的开幕,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瞬间绽放,阵阵轰鸣的礼炮声中,各地的经乐团排成队,一路一路地汇集在人海。应邀而来的茅山道院经乐团的二十多名经师,高功,身穿华丽的法衣,手捧如意、朝简、玉册等法器,神情肃默地从玉虚宫内徐徐走出。茅山的经乐团十天前就来武当山了,和其他经乐团一样,道士们每天集中在玉虚宫里设坛诵经礼忏,为社会和谐,国民安康而祈愿。

活动结束,参观玉虚宫的时候,杨会长感慨万端地说,十二年前,玉虚宫几乎是一片废墟,已被政府纳入重新规划的区域。那时候当家的是一位叫李诚玉女道长,老人家八九十的高龄,患有眼疾,却守着一片残垣修道,至死不离。如今,后人为了纪念她修道的精神,特意在武当大兴的日子里,玉虚宫前搭了个小小的棚子,备有点心,茶水,施舍给香客居士们,让每一个来者都会心生温暖,备感恩泽。而武当道正是有了像李诚玉老道长这样的传道精神,方才显得“异日必大兴”。张三丰早年的这句预言,使武当山悠远的道宗,绵长的道脉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着,蛰伏着,等待着,终于迎来了新的鼎盛与繁荣。

如果说要给武当山两个喜欢的理由,除了道教历史,那就是自然风光了。道教历史是静,自然风光是动,动与静相结合,武当山便有了万种的风情。会议结束前的一个下午,现代化的缆车把我们送进了云雾深处的武当山。此时,时令已过立冬,武当山上依旧树木参天,满眼绿色,深深浅浅,如同徐霞客所言:“满山乔木夹道,如行绿幕中。”山上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着繁多的草木,像灵芝,天麻,蜂壳花,四叶参等中草药遍地可拾,连山道两边都长满了对枝对节的药用植物。说它是天然药材的“宝库”,一点不为过。

历朝历代,很少有帝王对一座山如此钟情虔诚。明朝皇帝独爱武当山,策划了上千栋气势恢弘的建筑依山而筑,绵延百十里,远远望去,如同一把与天相接的巨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古建筑,与山头、峭壁、岩洞等险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组凌空在悬崖绝壁上的宫殿,将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道教和谐的思想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为神奇的是,从空中俯瞰,这些建筑奇观千姿百态,金顶像极了龟的模样,而整个太和宫的围墙则如蛇一样缠绕在龟壳上,不禁让人联想起龟蛇合体的玄武神来。难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神意勾勒出的仙缘万象呢?

暗自惴恻间,已随台阶层层而上,来到了朝天宫,这个传说中离天最接近的地方。古人认为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朝天宫自然成了天庭与凡间的分界。在通往天界的神路上,修道者怀着虔诚,历尽了身体的伤痛和心灵的锤炼,就是为了朝拜屹立在云雾之中的紫禁城——他们心中的仙境。登临绝顶,在与天相接的地方修身问道才是他们最终极的向往。

山顶上的风很大,雾气茫茫。远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仿佛真的置身于仙雾缭绕的天界了。水神玄武正在金殿里小憩,一对仙鹤门神一样守卫着,殿前的鎏金铜柱或许是被太虔多游人的手抚摸过,色泽斑驳,露出锃亮的青铜,像一段凝固了的历史,隔着交错的时光,给人无限的遐想。我轻易地把自己想象成了道人,在武当太和山上,悠悠打着太极。刹那间,身心俱轻,忧愁,烦恼,浮躁统统放下了,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变化,身体发肤的每一寸都在放松,就这样融入到了大自然中……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