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与茅山的不解之缘

道教之音 赵华

2015-09-11 20:41:42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

茅山道院

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他们生活在元末动乱社会之际,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生活大都不尽人意,遂产生遁世思想,仰慕道教的超凡脱俗,逐渐和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倪瓒(130l-1374),字元镇,又字玄瑛,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幻霞子等,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变姓名曰奚玄郎,题名诗画时常用云林。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

元大德五年(1301年)倪瓒生于无锡梅里诋陀村,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其老师王仁辅,字文友,陇西(甘肃)巩昌人,一生笃信道教,对倪瓒遁世思想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王仁辅曾经专门参访茅山,拜会张雨谈诗论道,并游览茅山山水,在游历茅山三峰后写下了诗作《三峰三首》:“其一:三峰伯仲行,兹峰独雄尊。神霄开黄庭,坐受淮江奔。华盖垂地肺,蔚蓝抱天根。稽首大司命,泠风假腾骞。其二:大峰肩摩天,中峰胸荡云。无树不古色,有花皆仙芬。纵目略淮甸,游心遗世纷。誓将拂金案,毕愿从茅君。其三:仙仙三神君,鼎峙三峰颠。小君保民命,万灵奉周旋。风清石坛月,天近香炉烟。安得控丹鹤,遨游接飞仙。”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茅山美景的流连之意,对茅山道教的仰慕之情。

元泰定五年(1328年),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邵氏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长兄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倪瓒变成了一般的儒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他怀着忧伤的情绪,自作述怀诗,详述当时自己痛苦的环境。元末顺帝至正初,倪瓒预见到天下即将大乱,便将家财散给亲故。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此时长子早丧,次子不孝,生活越觉孤苦无依,内心愈加烦恼苦闷。

元天历三年(1330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20年内,是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酬唱之作。这期间,他交往最深的是隐居茅山的著名道士张雨,其《寄张贞居》诗云:“不但入城踪迹少,南邻野老见犹稀。狂歌衰凤聊自慰,旧学屠龙良已非。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羊君笔札谁能继,欲读灵文一扣扉。”其对张雨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倪瓒终于成行来到茅山,拜会张雨并在茅山小住,留下《春日云林斋居》诗作一篇:“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一方面表达了他在茅山驰情山水流连忘返,一方面流露出回归自然的心理使然。其间,他还和张雨唱和,留下《赠华阳洞隐者》诗:“道士朝乘白鹤还,楼台金碧锁空山。半天华雨飞幢节,一壑松风引佩环。丹井夜寒光剡剡,石坛春静藓斑斑。飘然便欲寻高隐,分我玄洲一半闲。”

张雨也曾和潘子素、郑元祐等人在倪瓒家聚会,话别回茅山时,郑元祐作诗一首《和潘子素宿倪元镇宅,送张贞居还茅山》,云:“扣舷溪子发阳阿,落叶霜林见鸟窠。清閟阁前春意早,萧梁台上月明多。倾瞻鸣雁嵇中散,仰视飞鸢马伏波。对酒息思千古事,潘郎刺促为谁歌?”

倪瓒还曾为张雨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该画约作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整幅画卷虽以梧桐、竹石为主要自然景物进行描绘,但却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达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画面充溢着一种道家孤寂的意境,这与张雨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画右下方有倪瓒所题之诗:“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人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画右首有张雨题写的诗:“青桐阴下一株石,回棹来看口未消。展图仿佛云林影,肯向灯前玩楚腰。”

倪瓒曾作《良常草堂图》,将张雨隐居修行之地绘于画中。画家柯九思有《题倪幻霞良常草堂图》:“幽馆晓山入沐,断桥春水四生。花下斑荆酒熟,松间散策诗成。”鉴赏家陆友有《题倪幻霞良常草堂图》诗云:“家住华阳洞,长松映草堂。平生有高致,不似贺公狂。”

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为至正戊子(1348年);那时倪瓒48岁。此时,他开始信仰道教(全真教),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姓陆,名坚,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当时的黄公望身着道袍,手撰道书,笔绘道画,堪称一绝。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遍观历代《茅山志》,尚没找到关于黄公望来茅山的记载,但后来偶然读到其友人郑元祐一首《黄公望山水》:“姬虞山,黄大痴,鹑衣垢面白发垂。愤投南山,或鼓袒禓。勇饥驱东阁,肯为儿女资。不惮北游行万里,归来画山复画水。荆关复生亦退避。独有北苑董营丘,李放出头差可耳。颜仙种术茅公山,喜得此卷开心颜。句曲千岩万壑纵深秀,何似卷舒只在咫尺间?”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黄公望自浙江北游写生曾经路过茅山,并创作了茅山山川秀色的图卷。而且,元代茅山道教异常繁荣,出现了张雨等先真高道,茅山又在其北游途中,黄公望作为全真道士,游历山川写生之际,没有理由不来茅山参访。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祖父吴泽是南宋抗金名将;父吴禾,字君家,号正心;叔父吴森,与赵孟頫为至交,家甚富,人号“大吴船”。吴镇年轻时喜交豪侠一流人物,学习武术和击剑,后与哥哥吴元璋拜毗陵(今江苏武进县)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曾在村塾中教书,在钱塘等地卖卜为生,“村居教学自娱,参易卜卦以玩世”(《历代画家姓氏便览》)虽穷却不以画媚世,其作品即是他孤高隐逸思想的反映。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

吴镇有一幅画《双桧平远图轴》,画上有作者自识:“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节,为雷所尊师作,吴镇。”据浙江省博物馆黄涌泉考证,此图是为莫月鼎的再传弟子张善渊(人称张雷所,享年九十二岁)而作。可见吴镇与茅山的一段缘分始于张善渊,其弟子(一说为再传弟子)周玄真初从李拱端(杜道坚弟子)为茅山宗道士。

《双桧平远图》在巨大的画幅上画两株老桧并立于平坡上,顶天立地,占据整个画幅。造型盘曲遒劲,气势雄秀挺拔,使远处山峦、林木、村居蹊径,尽在其俯视之下。画中描绘秀丽的低峦平冈,丰茂的杂木丛林,满布湖泊溪涧略起丘陵的平原,一派旖旎的江南风光。茅山玉晨观有上清真人许长史亲手植下的老桧,自六朝直至清代,已经成为道教上清派的神树,王安石、吴全节、虞集等历代文人的赞颂诗词有几十篇,如虞集《画桧》云:“茅山多古树,此桧更长生。鹳鹤栖来稳,蛟龙化得成。云深还近户,月落似闻笙。千载如相见,苍然故旧情。”吴镇和虞集为同时期的画家,其又与茅山宗有交结,《双桧平远图》中的老桧为茅山玉晨观许长史手植桧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那么就可以证明吴镇是来过茅山的。

吴镇与倪瓒、黄公望也有着良好的友谊,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苏州玄妙观道士周玄真曾携吴镇的“平林野水图”请倪瓒题识。他们互相之间经常探讨书画创作,受友人的影响,也崇尚道教之玄微,常常和道人交游,并多有唱和之作。其《水竹山居图》题诗:“结茅山阴溪之曲,最爱轩窗对修竹。四时谡谡动清风,三径萧萧戛寒玉。也知一日不可无,彼且恶乎免尘俗。夜深飞梦绕湘江,廿五清弦秋水绿。”表达他醉心于那超然物外的自由无羁的精神追求,亦可看出,他对元代后期以茅山为中心的隐居时尚,还是存有留恋之情的。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明初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厅事,与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年)胡惟庸案发被捕,王蒙也受到牵连下狱,死于狱中。山水画受赵孟頫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

其外祖父赵孟頫也曾隐居茅山,与张雨交友甚深,在《玄洲倡和并序》中对茅山之景多有唱和之作。因为其外祖父的影响,王蒙从小就对道教玄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茅山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画作《葛稚川移居图》就是代表之作。王蒙与葛洪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且身份迥异,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着相同之处:二人皆出自名门,都欲入世作官,却均遭世弃,最终都选择了避世隐居。此图是反映王蒙避世隐居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葛洪携带妻女子侄移家罗浮山炼丹的情形。葛洪出身在道教世家,少年时期跟随他的从祖葛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元代的统治者很懂得宗教的作用,尤其倡导佛、道二教,因而绘画和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画家本人即是道士,因此王蒙以葛洪为题材作画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的题诗,包括王勉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该画曾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珍藏,晚清入藏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

元代茅山道教处于发展的鼎盛阶段,特别是宋末元初全真教的兴起,并逐步传入茅山,为茅山道教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涌现了张雨、吴全节等先师高道,将茅山道教发展推向高潮,引得赵孟頫、仇远、萨都剌等文人,还有“元四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纷至沓来,留下不朽的画作和诗篇,不仅见证了茅山道教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而且反映了茅山道教的辉煌历程。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  赵华供稿)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元四家”与茅山的不解之缘

道教之音 赵华

2015-09-11 20:41:42

|
“元四家”与茅山的不解之缘
|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

茅山道院

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他们生活在元末动乱社会之际,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生活大都不尽人意,遂产生遁世思想,仰慕道教的超凡脱俗,逐渐和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倪瓒(130l-1374),字元镇,又字玄瑛,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幻霞子等,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变姓名曰奚玄郎,题名诗画时常用云林。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

元大德五年(1301年)倪瓒生于无锡梅里诋陀村,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其老师王仁辅,字文友,陇西(甘肃)巩昌人,一生笃信道教,对倪瓒遁世思想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王仁辅曾经专门参访茅山,拜会张雨谈诗论道,并游览茅山山水,在游历茅山三峰后写下了诗作《三峰三首》:“其一:三峰伯仲行,兹峰独雄尊。神霄开黄庭,坐受淮江奔。华盖垂地肺,蔚蓝抱天根。稽首大司命,泠风假腾骞。其二:大峰肩摩天,中峰胸荡云。无树不古色,有花皆仙芬。纵目略淮甸,游心遗世纷。誓将拂金案,毕愿从茅君。其三:仙仙三神君,鼎峙三峰颠。小君保民命,万灵奉周旋。风清石坛月,天近香炉烟。安得控丹鹤,遨游接飞仙。”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茅山美景的流连之意,对茅山道教的仰慕之情。

元泰定五年(1328年),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邵氏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长兄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倪瓒变成了一般的儒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他怀着忧伤的情绪,自作述怀诗,详述当时自己痛苦的环境。元末顺帝至正初,倪瓒预见到天下即将大乱,便将家财散给亲故。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此时长子早丧,次子不孝,生活越觉孤苦无依,内心愈加烦恼苦闷。

元天历三年(1330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20年内,是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酬唱之作。这期间,他交往最深的是隐居茅山的著名道士张雨,其《寄张贞居》诗云:“不但入城踪迹少,南邻野老见犹稀。狂歌衰凤聊自慰,旧学屠龙良已非。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羊君笔札谁能继,欲读灵文一扣扉。”其对张雨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倪瓒终于成行来到茅山,拜会张雨并在茅山小住,留下《春日云林斋居》诗作一篇:“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一方面表达了他在茅山驰情山水流连忘返,一方面流露出回归自然的心理使然。其间,他还和张雨唱和,留下《赠华阳洞隐者》诗:“道士朝乘白鹤还,楼台金碧锁空山。半天华雨飞幢节,一壑松风引佩环。丹井夜寒光剡剡,石坛春静藓斑斑。飘然便欲寻高隐,分我玄洲一半闲。”

张雨也曾和潘子素、郑元祐等人在倪瓒家聚会,话别回茅山时,郑元祐作诗一首《和潘子素宿倪元镇宅,送张贞居还茅山》,云:“扣舷溪子发阳阿,落叶霜林见鸟窠。清閟阁前春意早,萧梁台上月明多。倾瞻鸣雁嵇中散,仰视飞鸢马伏波。对酒息思千古事,潘郎刺促为谁歌?”

倪瓒还曾为张雨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该画约作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整幅画卷虽以梧桐、竹石为主要自然景物进行描绘,但却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达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画面充溢着一种道家孤寂的意境,这与张雨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画右下方有倪瓒所题之诗:“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人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画右首有张雨题写的诗:“青桐阴下一株石,回棹来看口未消。展图仿佛云林影,肯向灯前玩楚腰。”

倪瓒曾作《良常草堂图》,将张雨隐居修行之地绘于画中。画家柯九思有《题倪幻霞良常草堂图》:“幽馆晓山入沐,断桥春水四生。花下斑荆酒熟,松间散策诗成。”鉴赏家陆友有《题倪幻霞良常草堂图》诗云:“家住华阳洞,长松映草堂。平生有高致,不似贺公狂。”

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为至正戊子(1348年);那时倪瓒48岁。此时,他开始信仰道教(全真教),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姓陆,名坚,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当时的黄公望身着道袍,手撰道书,笔绘道画,堪称一绝。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遍观历代《茅山志》,尚没找到关于黄公望来茅山的记载,但后来偶然读到其友人郑元祐一首《黄公望山水》:“姬虞山,黄大痴,鹑衣垢面白发垂。愤投南山,或鼓袒禓。勇饥驱东阁,肯为儿女资。不惮北游行万里,归来画山复画水。荆关复生亦退避。独有北苑董营丘,李放出头差可耳。颜仙种术茅公山,喜得此卷开心颜。句曲千岩万壑纵深秀,何似卷舒只在咫尺间?”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黄公望自浙江北游写生曾经路过茅山,并创作了茅山山川秀色的图卷。而且,元代茅山道教异常繁荣,出现了张雨等先真高道,茅山又在其北游途中,黄公望作为全真道士,游历山川写生之际,没有理由不来茅山参访。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祖父吴泽是南宋抗金名将;父吴禾,字君家,号正心;叔父吴森,与赵孟頫为至交,家甚富,人号“大吴船”。吴镇年轻时喜交豪侠一流人物,学习武术和击剑,后与哥哥吴元璋拜毗陵(今江苏武进县)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曾在村塾中教书,在钱塘等地卖卜为生,“村居教学自娱,参易卜卦以玩世”(《历代画家姓氏便览》)虽穷却不以画媚世,其作品即是他孤高隐逸思想的反映。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

吴镇有一幅画《双桧平远图轴》,画上有作者自识:“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节,为雷所尊师作,吴镇。”据浙江省博物馆黄涌泉考证,此图是为莫月鼎的再传弟子张善渊(人称张雷所,享年九十二岁)而作。可见吴镇与茅山的一段缘分始于张善渊,其弟子(一说为再传弟子)周玄真初从李拱端(杜道坚弟子)为茅山宗道士。

《双桧平远图》在巨大的画幅上画两株老桧并立于平坡上,顶天立地,占据整个画幅。造型盘曲遒劲,气势雄秀挺拔,使远处山峦、林木、村居蹊径,尽在其俯视之下。画中描绘秀丽的低峦平冈,丰茂的杂木丛林,满布湖泊溪涧略起丘陵的平原,一派旖旎的江南风光。茅山玉晨观有上清真人许长史亲手植下的老桧,自六朝直至清代,已经成为道教上清派的神树,王安石、吴全节、虞集等历代文人的赞颂诗词有几十篇,如虞集《画桧》云:“茅山多古树,此桧更长生。鹳鹤栖来稳,蛟龙化得成。云深还近户,月落似闻笙。千载如相见,苍然故旧情。”吴镇和虞集为同时期的画家,其又与茅山宗有交结,《双桧平远图》中的老桧为茅山玉晨观许长史手植桧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那么就可以证明吴镇是来过茅山的。

吴镇与倪瓒、黄公望也有着良好的友谊,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苏州玄妙观道士周玄真曾携吴镇的“平林野水图”请倪瓒题识。他们互相之间经常探讨书画创作,受友人的影响,也崇尚道教之玄微,常常和道人交游,并多有唱和之作。其《水竹山居图》题诗:“结茅山阴溪之曲,最爱轩窗对修竹。四时谡谡动清风,三径萧萧戛寒玉。也知一日不可无,彼且恶乎免尘俗。夜深飞梦绕湘江,廿五清弦秋水绿。”表达他醉心于那超然物外的自由无羁的精神追求,亦可看出,他对元代后期以茅山为中心的隐居时尚,还是存有留恋之情的。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明初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厅事,与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年)胡惟庸案发被捕,王蒙也受到牵连下狱,死于狱中。山水画受赵孟頫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

其外祖父赵孟頫也曾隐居茅山,与张雨交友甚深,在《玄洲倡和并序》中对茅山之景多有唱和之作。因为其外祖父的影响,王蒙从小就对道教玄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茅山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画作《葛稚川移居图》就是代表之作。王蒙与葛洪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且身份迥异,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着相同之处:二人皆出自名门,都欲入世作官,却均遭世弃,最终都选择了避世隐居。此图是反映王蒙避世隐居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葛洪携带妻女子侄移家罗浮山炼丹的情形。葛洪出身在道教世家,少年时期跟随他的从祖葛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元代的统治者很懂得宗教的作用,尤其倡导佛、道二教,因而绘画和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画家本人即是道士,因此王蒙以葛洪为题材作画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的题诗,包括王勉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该画曾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珍藏,晚清入藏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

元代茅山道教处于发展的鼎盛阶段,特别是宋末元初全真教的兴起,并逐步传入茅山,为茅山道教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涌现了张雨、吴全节等先师高道,将茅山道教发展推向高潮,引得赵孟頫、仇远、萨都剌等文人,还有“元四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纷至沓来,留下不朽的画作和诗篇,不仅见证了茅山道教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而且反映了茅山道教的辉煌历程。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  赵华供稿)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